天天看小說

134.第134章 (大章)風起雲涌

第134章 (大章)風起雲涌

霍海和孔延年談完之後,一出門,才發現劉徹還在逗白毛和紫毛。

看到霍海過來,劉徹:“當初朕不應該帶走那對大的,應該帶走這對小的。”

那大的又接觸不了,如果硬要去摸,有被咬死的風險。

劉徹又不傻,可不相信什麼王霸之氣真龍之氣,劉徹真相信畜生不通人性,纔不會去摸。

不過這對小的就不同了。

霍海平時也不餵養這兩個小傢伙,但是經常拿它倆來玩兒:“陛下不會想要把它們薅走吧?”

劉徹站起身來:“朕要是想要,難道還不知道派人去蜀郡抓?”

“能貪墨你這倆只?”

站起來的劉徹拍了拍手上沾染的幼年霸王猇白毛,叉著腰:“差點忘了跟你說了,還有一件要事需要你辦。”

霍海聽說有事,直接準備開溜。

劉徹:“你,站那兒!”

霍海尬笑。

劉徹:“長安的文人越來越多了,你得給他們找點事兒幹?!?

長安城文人多了這個事兒霍海能感覺到,但是感覺的不準確。

按道理,紙鋪賣的紙多了,就是讀書人多了。

但是最近認識簡體字的人越來越多了,遠的不說,軍中已經全面學習簡體字了。

這可不是隻有霍去病手下的人學。

衛青手底下的人,李廣手底下的人,公孫賀手底下的人,北軍南軍之外,還有駐紮在長安之外的軍隊,包括駐紮在關外的軍隊都開始學簡體字了。

總之就是一句話,不認字不能升官,你們自己看學不學吧。

除了這些軍人,他們家裡的孩子也都在學。

這裡的人數已經非??植懒?,達到了三十萬之數!

當然了,這些人大部分都在放牛,屬於放牛班的學生。

真正學的頻繁的,主要是衛霍手下的精兵還有長安城學校裡那些小孩工人。

所以,光看紙銷量,還真看不出來長安城有多少舊讀書人。

但,有一個情況霍海很清楚。

那就是,不少長安城的讀書人,敏銳的發現了簡體字越來越流行,於是開始學習簡體字了,其中最明顯的就是長安城的大學們,人越來越多了。

這些大學,本來建立起來就是讓本身就認字的人來上的,裡面的人多了,自然就是長安城讀書人越來越多了。

當然,這推測也不準確。

原因是就在這些年,大漢帝國開始推行隸書,這些讀書人很多以前都是學小篆的,這些年專門從新學的隸書。

現如今,簡體字又來了,不少人就不願意學了。

這改的也太頻繁了吧,萬一過個十年又改怎麼辦?還不如就用小篆呢。

不過也有很多人願意學新改的。

簡單來說,當初小篆還處在符號化文字的邊緣地帶,屬於從金文甲骨文過渡過來的最後臨門一腳的位置。

而隸書,把小篆很多圓弧的寫法,改成了平直的寫法。

還爲了書寫方便,又簡化了不少。

所以隸書用起來比小篆方便,並且隸書寫起來已經有了書法韻味了。

以前的小篆,那是隻有標準寫法,才說得上有書法韻味。

而漢隸就不同了,漢隸屬於是,任何人都可以賦予這個字體一些獨特的味道,形成有差距的書法形式。

所以,漢隸對比小篆,會多給人賦予一種文化人的優越感,同時還使用方便,當時學的人就特別多。

而現在簡體字呢?

簡體字對比小篆更簡化了,更簡單了,簡直是大大的簡化了。

同時簡體字對比小篆來說,不只是徹底的方塊化了,同時因爲結構減少,所以顯得也更方了,畢竟不是密密麻麻一片,而是清爽了許多。

這兩個特性,就意味著……任何人都能賦予字不同的韻味。

簡單來說,以前的小篆,必須要和標準版寫個八成像,人家才知道你寫的是什麼字。

後來的漢隸,必須要和標準版寫個五成像,人家才能在既認出了這是你的寫字風格,又知道你寫的什麼字。

現在的簡體字,你就瞎幾把去寫吧。

這等於給寫字的人留下的空間越來越大了。

就意味著,藝術的成分可以越來越高了。

很多聰明人已經意識到,簡體字的流行,必然擡高‘文化人’圈子的可操作性了。

以前是大家都和標準的差不多,後來差距越來越大。

既然差距大了,那誰來評說好壞呢?那就靠規矩了。

誰的規矩?誰定規矩,誰就是這個規矩裡的大爺。

所以,先學,先佔坑!

除了這個影響,還有就是長安縣商業繁榮帶來的影響了。

很多人都意識到,學會了簡體字,能賺錢!

不說遠的,幫人取名,幫人寫信,幫人題招牌,以前這些事情都是認識小篆的人的活兒。

現在沒他們的事兒了,都變成認識簡體字的人的活兒了。

誰要是不學,誰就沒法幹這行了。

這些事兒,認識字就能幹,屬於讀書人的保底工作了。

現在已經不對小篆和漢隸用戶保底了,只給簡體字用戶保底了,你愛學不學。

所以,學漢隸和小篆的舊讀書人中比較懶比較不喜歡動腦子的人,也被迫要學習簡體字了,否則沒飯吃了。

這就導致,其實很多就讀書人都在大學報名了。

所以,一正一反兩方面,讓霍海大概知道長安城的舊讀書人變多了,但是不知道變多了多少。

畢竟只是賬面有數據,又沒有搞成大數據來統計計算。

劉徹左右看了看,小聲告訴了霍海答案:“近四萬。”

霍海愕然擡起頭:“多少?”

大概三個月前,舉孝廉停滯,那時候開始,就有很多本來要舉孝廉的讀書人來到長安探風。

他們都是貴族子弟官宦子弟,所以是第一批到的。

也正是爲了給他們找點事兒做,順便消耗一下紙張,霍海和司馬相如搞出了梅雪詩戰。

那時候長安城本來就認識字的人數量起碼一萬,算上附近陵縣、現在三輔之地總共,至少有三萬讀書人。

佔據大漢帝國十分之一。

但現在按照劉徹的說法,又來了十分之一?

長安的商業是發達了,新冒出來四萬人,居然一口吃下,沒有翻出什麼浪花來。

這要擱在以前,那等於是滿街都是陌生人。

但是現在不是。

首先長安縣的履歷全都拆掉了外牆,以前閭里來了個陌生人很奇怪,現在有不認識的人從閭里穿過,雖然也會有點扎眼,但並不奇怪。

人家走個近路怎麼了?

還有就是長安大街新修的房子數量巨大,加上本來就有的房子互相售賣,房子流動性變大後,把這四萬人藏下來,就沒多少人知道了。

普通人只知道長安讀書人變多了,具體多了多少,他們還以爲可能有個兩三千,多的認爲有個三五千了不起了。

誰能想到長安城多了四萬人!

劉徹:“朕一直在調派地方上的讀書人來長安,一方面是把其中的人才都選拔出來,留下。”

“另一方面是讓他們學會簡體字,更快的把簡體字傳播到整個大漢?!?

“當初朕在長安尋找天文地理學家,苦尋二十年無果,結果落下閎被帶到長安,朕看落下閎的水準,遠比長安本身懂天文那些人強得多?!?

“大漢這麼大,還藏了多少個落下閎?多少個莊熊羆?”

霍海點了點頭。

的確,學有所成雖然難,但架不住大漢人多,學有所成的人多了去了。

但學有所成又得到認可,然後能以自己所學,作爲畢生事業的人,太少了。

原因是沒有一個渠道讓天涯海角這些讀書人的本事傳到劉徹耳朵裡。

不是誰都是東方朔,有本事寫兩車幽默的笑話大全自我介紹引起劉徹的注意的。

早在很多年前劉徹還沒掌權的時候,就頒佈了招賢令,尋找人才,但如落下閎這樣根本不知道這種事兒的人,多了去了。

地方官員更是不敢把一個號稱大地是個球的人推舉到中央,推舉成了,沒好處,要是闖禍了,搞不好政治生涯就完蛋了。

但,這麼多讀書人聚集在長安,並不見得是多好的事情。

劉徹:“我看你的成語大全新一期,公佈了一個詞彙,叫做窮則思變?!?

“這些讀書人在地方上自視甚高,如今來到長安,才發現自己是土鱉窮人一個,他們肯定不太服氣。”

霍海點頭。

讀書在這個時代是很難的事情。

首先是門檻就高,沒錢的人根本讀不了。

然後就是智力問題,因爲雅言和小篆太難了,很多人有錢也學不會。

這些人已經學成了,平時就認爲自己高人一等。

但現如今到了長安,他們住在長安縣的居多。

左右鄰里,推小車的苦力工,一個月少的一千多大錢,多的三千!

開面館的,做這生意那生意的,少的一個月能賺幾千大錢,多的那只有天知道他們賺了多少。

更不要說傳說中擁有同關煤礦股份的將士,那錢多的沒邊了。

那些貴族呢?霍家呢?

這些更是超出了他們的想象力。

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是自視甚高,一方面是沒錢的苦悶,能不出問題。

因爲這個時代讀書很難,門檻高,學習難度大,所以讀書人三個字就意味著這人天然就等於見過世面加智力不錯。

這樣的人這麼多聚集在長安,不給他們找點事兒做很容易出問題。

倒不是說怕他們造反,劉徹是在提醒霍海,別把這些人推到了對立面,推到了張歐那邊去。

別讓人利用了他們。

所以,劉徹實際上不是讓霍海給他們找點活兒,找點事兒做。

而是找點事兒消耗他們的時間。

霍海思索了一下:“我最近準備寫書。”

劉徹愣了一下抓住了霍海的手:“著書?”

這傢伙才十八歲,著書立說?

霍海:“不是說給他們找點事兒做嗎?不允許寫的話,就算啦?”

劉徹:“你寫吧寫吧?!?

寫?霍海纔不會寫呢,霍海準備找倆人來記錄,自己口述。

霍??磿颤N的,都只草草看一下,只有一本書來來回回看過很多次,要寫書,也只能寫這本書。

霍海還慶幸,自己記憶力其實還行,記得所有內容。

加上這時的人沒有見識過更厲害的東西,所以自己寫的時候文筆差點也不礙事兒。

就是這書裡面暗喻和隱藏的東西太多了,得改改,還有伏筆得埋好。

劉徹看向遠方:“本來準備讓你寫一篇祭文的,既然你要寫書,那朕就換個人吧?!?

霍海擦汗:“我哪兒會寫祭文,寫祭文幹什麼?”

劉徹:“你改的歷法,導致今年要過兩個年,要祭祀兩次,你還問我?”

“哈哈哈~”霍海尬笑:“不過這我真不會寫,明年也別找我,寫不了!”

說完霍海:“臣吃撐了,憋不住了,先走一步。”

……

長安城那是真正的變了摸樣。

到處都開始張燈結綵。

這個年,比每一個年,過的都有滋有味。

遠的不說,就三個月前過那個年,大街上哪有人家裡懸掛臘肉香腸?

沒有。

大街上哪一戶貼春聯,掛紅燈籠?

沒有。

而且,還不只是裝飾上商品多了這麼簡單。

長安城的大人們富裕了,霍海得想個辦法讓他們把錢給花了。

光是放假怎麼夠,放假了出去逛街上,沒有商品,誰會花錢?

匈奴礦工多籲帶著老婆孩子,走在街上。

此時的多籲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厲害的男人。

以前的此時此刻,一家人窩在北方的家裡,不敢出門,沒有吃的,沒有炭火,瑟瑟發抖,餓著肚子硬抗,不知道能不能見到明天的太陽。

現在,大口吃肉大口吃小米飯,時不時整點麪條子,圍著炭火竈臺吃飯,暖和的燙腳。

以前的多籲在部落裡只是個小嘍囉,走在部落要地,都不敢擡頭看人,生怕得罪了誰。

現在的多籲,昂首挺胸,甩開了手走在大街上,囂張的不行。

關鍵別人還不討厭多籲這樣走路,反而生怕他不把手甩起來。

因爲他甩著手走,才容易拉住啊。

“來看看吧,看看這新鞋子,新制式的?!?

多籲笑嘻嘻:“你這鞋子不錯啊,可惜我已經買了新鞋了,下次下次。”

店主:“給孩子買一雙啊?!?

多籲:“那能沒買嗎,早就買了,兩雙!”

店主感嘆,礦工是真有錢啊,不愧是礦工。

正走著的多籲,感覺兒子在拉自己。

多籲低頭去看,發現兒子盯著一家店挪不開眼睛了。

這家店的用木頭做的框架,用玻璃做的面板,做成了櫃子,擺在店門口。

那透亮耀眼的玻璃,想不吸引注意力都不行。

雖然這些都是楊連成他們研究浮法玻璃的失敗產物,但用來做櫃子已經足夠了,十分驚人。

而玻璃櫃子裡面,是各種吸引人注意的東西。

那種東西是彩色的紙包裹起來的,雖然不知道里面是什麼,但就這已經讓人感覺很昂貴了。

畢竟什麼東西需要用紙來包裹?而且還是彩色的紙!

店門口,一個貴族小孩跟管家站在這裡,管家抱著一小禮盒,這身穿絲綢厚袍的小孩小心翼翼的撕開了紙,從裡面拿出了一小粒東西,像是牛奶的顏色,上面似乎有一層更薄的紙。

貴族小孩把它放進嘴裡,頓時瞪大了眼睛,順便還舔了一下手指,然後開心的拉著管家:“這個,這個我也要?!?

多籲也不知道自己買不買得起這個看起來很昂貴的東西,於是上前:“你好,請問這個怎麼賣?這是什麼啊?”

女銷售笑著指著面前幾個櫃子:“這個是糖果,有彈彈的軟糖,奶香味的奶糖,還有水果味的果糖三種?!?

ωwш ●тtkan ●¢o

“有點小貴喲,一小包一百大錢,一大包的話需要六百大錢?!?

“還有這種組合禮包,裡面除了奶糖果糖軟糖,還有風乾肉粒,五香肉粒,還有一包白砂糖,這種一大包的需要三千大錢?!?

三千大錢這個,多籲是買不起的,一小包一百大錢多籲買得起,畢竟他已經上了三個月班了,雖然還想著存錢修房子,但是畢竟過年嘛,小孩子想要,能怎麼辦呢?

多籲想了一下低頭看向兒子:“三種裡面你可以選兩種,買兩小包?!?

多籲的兒子很想都要,但幾個月前還在過苦日子的小孩還是很懂事的:“我就要一小包就行啦,奶味我知道是什麼味道,我想要果糖?!?

導購小姐姐露出了惡魔一般的誘惑笑容:“奶糖和牛奶味道不一樣喲,很香的,而且軟糖嚼起來也很有意思喲,彈彈的。”

“我可以讓你試一下喲?!?

導購小姐姐拿出了小盤子,上面是切開的小糖果。

導購小姐姐用牙籤紮起一塊黃豆大的軟糖。

多籲的兒子吃著軟糖,還沒感覺到味兒,就沒啦,但是那種口感已經讓他驚呆了。

加上糖的甜味,還有果的香味,讓他驚呆了。

多籲的兒子:“那爸爸,我要這兩個?!?

奶糖就不要了。

導購小姐姐露出了邪惡的笑容:小夥汁,當你吃了果糖和軟糖,接下來的每一天,都會想象會好奇奶糖到底是什麼味道噠!

拿到糖後,多籲的兒子把一顆果糖拆開給他媽媽。

他媽媽:“給爸爸吧。”

多籲的兒子:“我還有好多呢,爸爸媽媽都可以吃。”

三人一人一顆果糖,都被這種香味和甜味震住了。

多籲:這是什麼神仙的日子啊,以前過的是什麼狗日子啊,現在終於是個人了!

人嘛,吃著甜的,總是會想起苦的。

不過不是想起苦味的東西,畢竟比苦味的吃的還苦的東西多了去了。

三人正感嘆著呢,旁邊那貴族小孩走到多籲的兒子面前:“你是哪個小學的呀?”

因爲以前大家都叫父母父親母親,只有學校裡教的是爸爸媽媽的新詞兒。

所以,在外面遇到小孩叫爸爸媽媽,他就知道遇到同學了。

就算不是同班同學,甚至不是同校同學都可以,因爲同學簡體字,也是同學。

多籲的兒子:“我爸爸教我的喲,我還沒有上學呢,我爸爸說等新年過了,我們就住在長安縣來了,我就可以上學了?!?

之前多籲賺了錢,也沒有在長安縣租房子,因爲害怕對長安不熟悉,所以還是住在牧場聚落。

現在牧場不需要那麼多女工了,多籲一家對長安也熟悉了,也就沒必要住在聚落了。

就得搬出來。

多籲的媽媽雖然不符合單親媽媽的特徵,但因爲本身廚藝就不錯,被草原風情農家樂給僱傭了,所以一家人要搬到長安縣這邊居住了。

貴族小孩:“我在長安大街小學讀書,你以後會去哪個學校呀?!?

多籲的兒子:“哎呀,我們家以後也會去長安縣大街那邊住,我都已經繳了報名費了。”

貴族小孩回頭看了看管家,管家已經司空見慣了,小公子自從上學之後,就很喜歡帶同學回家玩兒,所以侯府小公子的名刺帶得多,到處送人,發的名刺比侯爺都多。

一枚名刺送上,貴族小孩還抓了一把肉粒給多籲的兒子:“給你喲,你可以找我來玩。”

多籲的兒子想了一下後,從自己的兜裡拿出了另外一種肉乾:“這是我爸爸給我的,是礦上才發的過年禮物喲,送給你。”

貴族小孩:“你爸爸真厲害,又是礦上的人,又認識字還教你認字,不像我爸爸,文盲。”

管家忍不住插嘴:“小公子,侯爺不是文盲,侯爺只是不認識簡體字,侯爺可是治學大家,認識隸書喲?!?

貴族小孩:“那不還是文盲嘛……”

長安城幾家售賣蛋糕的蛋糕店,還有訂奶的那些鋪子,這幾天都開始售賣糖果,而且生意都爆好。

畢竟小孩子是最容易眼饞嘴饞的。

這糖果很快就流行起來了,長安人都知道,如今出現了三種高級糖果,軟糖,奶糖,果糖。

白砂糖出來的時候,長安城不少有見識的貴族們就驚呆了,還都在懷疑,這種牛嗶的東西,霍家居然只是悶悶悄悄的開售,並沒有大力宣傳。

現在長安城的貴族們才知道,霍家的研究院,不止研究他們看不懂的高科技,也研究能馬上賺錢的小科技。

那看起來居然有些透光的軟糯的東西,居然是糖?

那奶香十足的居然是糖?

還有那水果香氣的糖到底是怎麼做的?

其實,長安城的貴族們不知道,白砂糖的重要性遠比這三種哄小孩的產品重要。

白砂糖可以說是戰略物資。

考慮到現在大漢對匈奴的狀態,隨時都可以說是處於戰爭狀態的,所以霍海並沒有大力推廣白砂糖,甚至在科學報推出營養學那期期刊的時候,專門讓趙過把糖酒兩種高熱量食物的研究報告給隱藏了。

不過軟糖、奶糖、果糖這三個東西就不一樣了。

宣傳出去,也沒人能做出來。

這就不怕有商人爲了利益大規模收糖原材料導致戰備物資缺乏了。

畢竟白砂糖的製作再怎麼是秘密,也藏不了多久,那麼多工人幹活,很快就學會了,因爲製作過程太簡單了。

而三種糖果,就複雜了。

就算告訴別人,軟糖是豬皮做的,誰能把它搞出來?

就算讓別人知道奶糖是蜜糖紅糖和奶油做的,誰能大規模搞出奶油?

貴族小孩回到家,他那侯爵父親很開心的把他抱在懷裡:“崽啊,今天好玩兒嗎,買到你要的那種糖果了嗎?”

小孩:“買到啦!我還遇到了新同學?!?

說了半天今天又遇到了新同學的場景,還鄙視:“爸爸你看人家爸爸,你怎麼不是礦上的,聽說礦上的東西可好吃啦。”

他爸爸捋了捋鬍鬚,微微一笑:“崽,你爹我,以後是同關煤礦的股東了,你不用再羨慕你的同學了,以後我就是他們的老闆啦。”

“雖然股份不多,但好歹也是股東?!?

小孩驚呆了:“股東?老闆?”

這位劉姓侯爺哈哈大笑:“沒有錯,以後你爹我就是同關煤礦的小老闆之一了,你在學校遇到同學可以擡起頭了吧?哈哈哈!”

以前的他,劉家子弟,劉邦親戚的後代。

除此之外,一無是處。

現在的他,同關煤礦股東之一,牛嗶不牛逼?

別人看過來的眼神都變了。

而市面上,拿到股權的人,還不止他一個。

長安大街,新開的一家烤羊肉串店,一羣貴族坐在這裡。

以前大家經常吃烤羊肉都是在自己家吃的。

但是現在家裡都開始流行整炒菜了,有時候反而有點想烤串這一口。

家裡沒準備東西,所以乾脆出來吃,約上人喝酒擼串。

一羣人吃著吃著,就聽見有一桌有人大聲:“什麼?你搞到同關煤礦的股份了???!”

所有人都把頭轉了過去。

同關煤礦?!

搞到同關煤礦的股份了?

這特麼不等於搞到傳家寶了麼!

同關煤礦哪怕從今天開始沒有任何形式的發展,就固定現在的規模,只要能吃到他萬分之一的股份,都等於一大份財富。

別的不說,同關煤礦一年的收益,是超過大漢一年的稅收的。

大漢一千多個縣,萬分之一的同關煤礦股份,那就等於十分之一個縣的稅收。

換句話說,同關煤礦萬分之一的股份,等於一個有封地的侯爺的稅收收入!

這是何等驚人的財富?

關鍵還不只是驚人,還有他的穩定。

你在長安搞什麼生意都有可能虧炸,哪怕種田這種不太容易虧的,想要搞這麼大的收益,得投入多少本金進去?

同關煤礦的股份可以說是下金蛋的雞!

搞到同關煤礦的股份?

這怎麼搞來的?

所有人都看了過去。

這不老劉家的一個小侯爺麼。

雖然大漢王侯都有封地,但是很多人都住在長安,並不去封地,反而去了封地更像是被貶責了,除了封國實在是太大的王爵之外,其他劉氏宗親很多都住在長安,只是有時候會回去住那麼一年半載。

所以有爵位無官職,大家得過且過,自娛自樂的這個小圈子裡,大家都是互相認識的。

如今,有一位以後不只是侯爺了,還是同關煤礦的股東!

那人哈哈大笑:“說實話,能搞到它,我也是費了很多功夫的,你們應該知道,這東西有多值錢?!?

“不是我說的話,像曹襄劉勝這些大貴族,要是有機會搞到這些股票,他們還會拿出來轉賣嗎?不可能轉賣的。”

“咱這些股份,以後當做傳家寶傳給兒子,也保他一世富貴。”

一羣人羨慕極了。

這東西可不是一年兩年的分紅,以後永永遠遠的要分紅。

很多長安貴族一進去同關煤礦看過了。

那邊特麼的煤礦漫山遍野都是,現在才挖了沒多少,才挖一米深,據說地表的要挖完都要挖個不知道多少年,地下的更多。

這同關煤礦未來是持續性產煤的,要持續很多年,甚至上百年幾百年!

西周到現在才幾百年而已呢。

這樣的一幕幕正在長安各地上演。

很多人都搞到了同關煤礦的股份,但他們搞到的合起來也不佔多少。

不過,同關煤礦的股份出來後,市場上這些股份的價值開始擡高。

既然有人賣,那就有了價格,不少人放話以多少錢多少錢的價格來買。

目前,同關煤礦萬分之一數量的股價,飆升到了五百萬大錢!

當時同關煤礦年會時算的數據誰都知道。

同關煤礦萬分之二的股份,年收益是七十二萬大錢。

也就是說,十四倍於分紅數量。

這個價格,還要漲!

而價格攀升的同時,一直有小規模的股份出售。

這當然是劉徹在賣股份。

他就想知道,自己的股份賣出來後,能穩定在多少倍才達到所有人的心理預期極限。

劉徹當然知道煤礦值錢。

但是買股份更值錢!

如果股份賣了,收益少了,大不了在其他各地繼續開同關煤礦一樣的煤礦就行了,就算不在長安,沒那麼值錢,十分之一總要值嘛?

其他各地的人口比長安多五十倍,也就是說還可以聚攏五個同關煤礦的收益,那是多少數字了?

開這些礦也要錢,而賣股份的錢,可以開礦,可以打仗,可以幹很多事情。

劉徹還記得霍海那句話,讓錢流動起來,纔是錢。

劉徹在這兒操盤,長安的很多人都急瘋了。

到底是誰在賣股份啊,怎麼纔買得到啊,怎麼他們都特麼買到了,我沒買到啊??。。∥乙I股份??!我要當股東??!

“我加價??!”

“你昨天花了五百萬大錢買的一百股,也就是萬分之一,我今天五百五十萬跟你買,你什麼都不幹,一天時間賺五十萬大錢!”

“這……”

“五百六十萬!”

五百六十萬的成交價格一出,等於成交價從分紅的十四倍翻到了十五倍多。

等於股價飆升了百分之七點一!

然而,這個價格還不是極限!

甚至很多大貴族都懷疑起來了:“長安城這麼多千萬之資的鉅富?怎麼感覺哪兒不對勁啊?!?

以前大家都藏著掖著,也沒藏這麼多吧?

更聰明的人已經發現了,有人在造幣投入新幣,如果自己的錢還存在倉庫裡,明天后天更不值錢了。

要把錢變成產業,才值錢。

“首選買股份,次選修房子修路開店!”

第6章 嘴硬的漢武帝第35章 包月(加更)第28章 招募門客第18章 鹽鐵之事第248章 (大章)皈依者狂熱第224章 (大章)問鼎天下第64章 太子奶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167.第167章 (大章)韓王咋了?第64章 太子奶第117章 科學報報紙第7章 霍海真猛男!160.第160章 (大章)萬億經濟脈絡120.第120章 大化工時代第30章 封鋼鐵俠195.12月中獎名單176.第175章 (大章)切斷後患182.第181章 (大章)穿越者?134.第134章 (大章)風起雲涌第261章 (大章)太初九年春144.第144章 (大章)天竺外事 西遊記第232章 (大章)真正大手筆!第12章 學習?學個屁第15章 八卦之魂第88章 幫我造幣128.第128章 (大章合併)治水方案126.第126章 (超大章合訂)屎裡有毒第198章 (大章)朝會 議會133.第133章 (大章)開河道時133.第133章 (大章)開河道時第17章 古今咸陽156.第156章 (大章) 蒸汽機問世第230章 (大章)七年等一回!138.第138章 (大章)瓷器與十年平均壽命123.第123章 石家大孝子第202章 (大章)爲國做鴨第109章 建築人才(萬更23)第107章 新式學堂(萬字更新)第59章 熙熙攘攘161.第161章 (大章)戰匈奴!第113章 轟動長安!189.第187章 (大章)海權既霸權第114章 少尉大人說第265章 (大章)青黴素第236章 解決精力旺盛的問題155.第155章 (大章)請建匈奴公司!第62章 人血饅頭第240章 最擅長的事第112章 鉅富製造機第245章 權 利分離第222章 (大章)烏托邦崩塌第54章 李牛日記第81章 劉徹悟道第52章 奇葩政令第215章 (大章)大漢青年第105章 我還沒上車??!第117章 科學報報紙第92章 波斯舞191.第189章 (大章)概率學BUG170.第170章 (大章)功成身退第65章 美鍋隊長第88章 幫我造幣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145.第145章 (大章)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如來172.第172章 (大章)從東殺到西129.第129章 (大章合一)畝產翻數倍!第233章 (大章)對弈第102章 悠閒日子第252章 (大章)驅散長夜第260章 (大章)劉徹的決心第57章 條件反射性反咬第76章 未來想象181.第180章 (大章)漢幣潮汐第210章 (大章)強勢組合167.第167章 (大章)韓王咋了?第103章 粉塵爆炸(萬字23)第26章 圖窮匕見75.第75章 黑心開發商(首日兩萬更)126.第126章 (超大章合訂)屎裡有毒159.第159章 (大章)蒸汽火車!第43章 梅雪鬥春第74章 天造地設第19章 世間萬物的道理第253章 (大章)萬王之王177.第176章 (大章)打壓一波,拉攏一波第60章 地怒狗怨186.第185章 (大章)在太廟發癲第98章 鋼鐵巨獸(萬字更新)133.第133章 (大章)開河道時第27章 李廣難封第98章 鋼鐵巨獸(萬字更新)第263章 (大章)天漢元年第221章 (大章)賣國封侯?162.第162章 (大章)戰爭就是打後勤!第29章 卜式哥們兒第260章 (大章)劉徹的決心190.第188章 (大章)恐怖的規模第71章 虧麻了都第99章 各種各樣的紙第87章 混凝土路(日更七千求訂閱)
第6章 嘴硬的漢武帝第35章 包月(加更)第28章 招募門客第18章 鹽鐵之事第248章 (大章)皈依者狂熱第224章 (大章)問鼎天下第64章 太子奶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167.第167章 (大章)韓王咋了?第64章 太子奶第117章 科學報報紙第7章 霍海真猛男!160.第160章 (大章)萬億經濟脈絡120.第120章 大化工時代第30章 封鋼鐵俠195.12月中獎名單176.第175章 (大章)切斷後患182.第181章 (大章)穿越者?134.第134章 (大章)風起雲涌第261章 (大章)太初九年春144.第144章 (大章)天竺外事 西遊記第232章 (大章)真正大手筆!第12章 學習?學個屁第15章 八卦之魂第88章 幫我造幣128.第128章 (大章合併)治水方案126.第126章 (超大章合訂)屎裡有毒第198章 (大章)朝會 議會133.第133章 (大章)開河道時133.第133章 (大章)開河道時第17章 古今咸陽156.第156章 (大章) 蒸汽機問世第230章 (大章)七年等一回!138.第138章 (大章)瓷器與十年平均壽命123.第123章 石家大孝子第202章 (大章)爲國做鴨第109章 建築人才(萬更23)第107章 新式學堂(萬字更新)第59章 熙熙攘攘161.第161章 (大章)戰匈奴!第113章 轟動長安!189.第187章 (大章)海權既霸權第114章 少尉大人說第265章 (大章)青黴素第236章 解決精力旺盛的問題155.第155章 (大章)請建匈奴公司!第62章 人血饅頭第240章 最擅長的事第112章 鉅富製造機第245章 權 利分離第222章 (大章)烏托邦崩塌第54章 李牛日記第81章 劉徹悟道第52章 奇葩政令第215章 (大章)大漢青年第105章 我還沒上車??!第117章 科學報報紙第92章 波斯舞191.第189章 (大章)概率學BUG170.第170章 (大章)功成身退第65章 美鍋隊長第88章 幫我造幣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145.第145章 (大章)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如來172.第172章 (大章)從東殺到西129.第129章 (大章合一)畝產翻數倍!第233章 (大章)對弈第102章 悠閒日子第252章 (大章)驅散長夜第260章 (大章)劉徹的決心第57章 條件反射性反咬第76章 未來想象181.第180章 (大章)漢幣潮汐第210章 (大章)強勢組合167.第167章 (大章)韓王咋了?第103章 粉塵爆炸(萬字23)第26章 圖窮匕見75.第75章 黑心開發商(首日兩萬更)126.第126章 (超大章合訂)屎裡有毒159.第159章 (大章)蒸汽火車!第43章 梅雪鬥春第74章 天造地設第19章 世間萬物的道理第253章 (大章)萬王之王177.第176章 (大章)打壓一波,拉攏一波第60章 地怒狗怨186.第185章 (大章)在太廟發癲第98章 鋼鐵巨獸(萬字更新)133.第133章 (大章)開河道時第27章 李廣難封第98章 鋼鐵巨獸(萬字更新)第263章 (大章)天漢元年第221章 (大章)賣國封侯?162.第162章 (大章)戰爭就是打後勤!第29章 卜式哥們兒第260章 (大章)劉徹的決心190.第188章 (大章)恐怖的規模第71章 虧麻了都第99章 各種各樣的紙第87章 混凝土路(日更七千求訂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远县| 丰台区| 平昌县| 洮南市| 遵化市| 桃园市| 江口县| 白玉县| 平度市| 卢湾区| 德惠市| 文山县| 焦作市| 文安县| 德安县| 镇远县| 南康市| 临桂县| 武穴市| 崇左市| 桃园县| 正定县| 富裕县| 定陶县| 临高县| 德钦县| 西畴县| 尼木县| 丁青县| 新闻| 奈曼旗| 张家口市| 新乐市| 玉屏| 乃东县| 永善县| 罗江县| 怀来县| 太原市| 武鸣县| 龙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