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七十章 東部亂局

“督帥殿下說的是,末將這就親自去安排偵騎。”

鍾強說完後,立即打馬離開。

當晚,劉遠達帶領大軍趕到了寒山城西五里處,而先鋒旅已經在此地預先建起了足夠六萬大軍駐紮的營盤。

先鋒旅的統領,正是曾爲劉遠風新十九軍團當過護院的林大志。

“督帥殿下,屬下已經就地伐木,在營地四周修建了鹿柵,四面營門搭建了瞭望樓,不知您還有什麼吩咐。”林大志迎向劉遠達彙報道。

“辛苦了。如此短的時間能做到這樣,已經很難得了。不過我們此次在東部三郡期間,紮下的營盤都要按照最高防禦標準設置。

傳令各軍先不要進入大營,分出半數人馬向營地四周警戒防禦,剩下的人迅速在營地外挖掘壕溝,還要在鹿柵內起一道土牆。”

劉遠達騎著馬在營地外看了看,然後下達了指令。

“得令!”劉遠達身邊的衆軍官齊聲答道。

其實這些人都覺得劉遠達有些過於謹慎了,畢竟這是在自己的國土內對付幾個叛亂的農民,完全用不著這麼費事。但是身爲帝國最精銳部隊的軍官,他們執行上級的命令時,是絕不會打任何折扣的。

有意思的是,劉遠達心中也不是真的覺得應該如此謹慎。

只不過他從小到大最佩服劉遠風的頭腦,兄弟倆在一起調皮搗蛋時,向來是劉遠風出謀,劉遠達出力,只要劉遠達不聽劉遠風的話,往往都會吃點虧。

而這次出征,劉遠風一再鄭重地提醒他要謹慎,劉遠達也就真的謹慎應對了。

第二天一早,劉遠達正在用早餐,就有衛兵進來稟報道:“督帥殿下,寒山郡長史求見。”

“讓他進來。”

劉遠達擦了擦嘴,起身穿好了自己的一等上將軍服。

“卑職寒山郡長史狄元青拜見親王殿下!”

一名身著大漢中等文官官服的人躬身進入劉遠達的帥帳,規規矩矩地跪拜施禮。

“狄長史不必多禮,起來說話。”劉遠達說道。

“謝殿下!殿下,卑職此次是奉本郡郡守程仲謙大人之命,代表本郡官民前來歡迎殿下的禁衛大軍。

殿下此次行軍堪稱神速,我們也是前日才收到加急驛報,得知皇上派殿下親率禁衛軍前來平叛。沒想到殿下的大軍昨夜便已經趕到,卑職迎接來遲,準備不周,望殿下恕罪。

因戰亂期間,郡守大人需時時坐鎮郡守府,不能親自前來迎接殿下。卑職臨行前,程大人一再託卑職向殿下告罪。”狄元青起身後接著說道。

“程郡守盡忠職守,本該如此,本王自不會怪罪。此次亂民趁父皇壽聖節之際,羣起暴亂,居心叵測!本王奉聖令,務必以雷霆之勢剿滅亂黨,自然要儘速來此。”劉遠達點點頭說道。

“卑職久聞禁衛軍乃整個炎黃大陸第一精銳勁旅,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又得殿下親自指揮,三郡亂匪必然傳檄而定。”狄元青接著拍馬屁說道。

“狄長史過譽了,如若這些亂民真的這麼好對付,又怎麼會短短旬月之間,便將新八、新九兩大軍團和三郡的地方守備部隊打的潰不成軍。軍情緊急,狄大人還是說正事兒吧,如今三郡情形如何?”劉遠達略帶譏諷地說道。

“殿下教訓的是,叛亂如此猖獗,是我等失職。殿下,叛軍如今主要在冰海郡與興丹郡攻城略地,局勢最爲危急。

我寒山郡目前只有東部有少量叛軍分佈,

郡城附近的亂軍已經在郡守大人的指揮下被肅清,這是郡守大人連夜彙總的最新軍情,請您過目。

對了,殿下,我郡已經爲禁衛軍籌措了一應軍需糧草,都存儲在寒山城內。郡守大人還請殿下的大軍入城駐紮,城內已經準備好了最好的營房。

程大人還邀請殿下與禁衛軍的各位將軍在郡守府一敘,共商剿匪事宜,也爲殿下和各位將軍接風洗塵。”狄元青陪著笑說道。

“軍情緊急,本王所帶軍馬只在城外駐紮,可以隨時出征,不進駐任何城池。

另外,禁衛軍所需糧草軍需全由兵部自聖都統一調度,不需寒山郡操心,你們準備的糧草軍需還是供給新八、新九軍團吧。

本王此次以撫遠軍羣元帥加平東宣慰使之職來此,東部三郡一切軍政事宜皆受本王節制,各級軍政官員皆可處置。所以本王所在之地纔是此次平叛的指揮中樞,本王就不去城內了。

你回去通知各級軍政官員,就說是本王的命令,東部三郡郡守、郡丞、長史、郡尉,以及新八、新九軍團各軍統制以上軍官,凡在寒山城內的,務必於今日太陽落山前,趕到本王大營彙報情況,聽取本王指令。逾期不到者,軍法從事!”劉遠達威嚴十足地說道。

“啊……是,卑職這就回去傳達殿下的命令,事不宜遲,卑職這就告退了。”

狄元青似乎是沒想到劉遠達會如此下令,急忙起身告辭。

“那就辛苦狄長史了。”

劉遠達顯然也沒有留狄元青吃早飯的想法。

看著狄元青急匆匆走了出去,劉遠達微微晃了晃腦袋,便接著吃飯了。

其實劉遠達這幾個命令也都是劉遠風的意思,在不明確東部三郡到底是否有官員與亂黨勾結,或者說有哪些官員與亂黨暗地裡勾結之前,絕對不要進入當地官員控制的城池,也不能接受當地官員提供的任何食物與糧草。

這一天,劉遠達一邊命令全軍抓緊時間休整,一邊安排手下在中軍大帳中做好了東部三郡的地形沙盤。然後根據最新的情報,將敵我雙方的軍隊分佈標識在沙盤上。

日頭剛剛偏西,一隊快馬就跑到了大營外。

一名衛兵跑進帥帳向劉遠達稟報道:“督帥殿下,寒山郡太守程仲謙及一衆官員在營外求見。”

“請他們進來……算了,還是本殿下親自去迎接吧。”

劉遠達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起身整理好衣冠,親自迎了出去。

這一郡太守也算是封疆大吏了,劉遠達雖然不喜歡過多的禮數,但此刻他離開聖都獨當一面,代表著大漢朝廷和他的父皇,該給別人的面子還是要給到位的。

既然是劉遠達親自出營,親王上將的威儀自然是要有的,兩列禁衛軍騎著戰馬威風凜凜地在營門內列隊,一直排到中軍帳門口,同時號角齊鳴。

劉遠達則在一衆軍官的簇擁下走了出來。

“寒山郡太守程仲謙叩見親王殿下!”

營門外,在一名身著高級官員官服男子的帶領下,十餘名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員與幾十名扈從衛兵跪倒在地,向劉遠達行禮。

“程太守與各位大人不必多禮,快快請起吧,戰事當前,一切從簡。”

劉遠達看了看眼前的這些官員,微微皺了皺眉,這些人基本都是郡裡的地方行政官員和屈指可數的幾個中級軍官。

至於新八、新九兩大軍團的高級軍官們,似乎一個都不在,難道這兩個軍團真的生了異心,不敢來見自己嗎,劉遠達心中暗暗思忖起來。

“多謝殿下,殿下所言甚是,下官這次前來也正是有萬分緊急的軍情要向殿下彙報,還請殿下儘速定奪啊!”程仲謙起身後,一臉焦急的神色說道。

“哦?出了什麼事,咱們邊走邊說。”

劉遠達打量了一下,這個程仲謙身材微微發福, 大約四十多歲的年紀,額頭有著較重的擡頭紋,眼角也已經有了皺紋,頭髮與鬍子因爲之前急於趕路而略顯凌亂。

“殿下,下官昨夜得知您已經親率大軍來到寒山郡,當時就想連夜趕來拜見,不過最新戰報未到,下官不敢擅自離開郡府。

至今晨,仍未收到新八、新九軍團戰報,下官焦急無比,只得派長史狄元青前來先行彙報。

在狄元青傳回殿下將令之時,下官也正好收到了新八、新九軍團的最新戰報,果不其然,戰況危急啊!”

程仲謙跟在劉遠達身後向中軍帳走去,一路上向劉遠達解釋著情況,眼睛則不時掃過四周的禁衛軍士兵,心中感嘆,這禁衛軍團的軍容與裝備果然不是新八、新九這等二流軍團所能比的。

“程太守不必過多解釋,新八、新九軍團到底出了什麼情況,怎麼這兩個軍團沒有一個高級軍官聽令來此?”劉遠達直接問道。

“回殿下,新八軍團主力日前在寒山郡略作休整後,接到冰海郡郡守的求援信,便立即北上冰海郡平叛,試圖解救突然被叛軍包圍的冰海城。

但今天剛剛傳回戰報,新八軍團因救援心切,誤中圈套,被叛軍包圍於落龍嶺,情況危在旦夕。”程仲謙說道。

“什麼?整個新八軍團被圍?具體情況如何?叛軍如何有實力圍住我一個軍團?”

劉遠達聞言心中大驚,若是堂堂大漢帝國的一個軍團被一羣造反的叛軍整建制圍殲,那大漢帝國顏面何存,他這個剛剛上任的平東宣慰使更是會淪爲笑柄。

第五百一十六章 三部混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馳援落龍嶺(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個孩子三個爹第三十四章 宋氏商團(下)第五十一章 鱷魚的眼淚(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命懸一線(下)第五百零九章 蹭吃蹭喝第四百零二章 大陳太子第一百一十章 楚都小酌(下)第三十三章 宋氏商團(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神秘的第五軍(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三部混戰第四百零六章 人爲財死第二百七十三章 馳援落龍嶺(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神秘幕僚第二百六十九章 禁衛出征第四百二十五章 夜不歸宿(上)第二百九十章 正統第三章 最勤勞的懶蛋第三百二十三章 護教之戰(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血色沃土(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鑿山爲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血色沃土(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七傑賀壽(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風揚七害(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二攻興平(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客似雲來(上)第六十六章 拜將(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奪儲之道(上)再次變更書名通告第五百二十九章 騎步對決(中)第一十六章 隋皇玉佩第一十二章 自然醒的覺纔是好覺第一百三十八章 好戲連連第四百一十八章 詩魁之爭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上)第一百七十章 表白(下)第一卷《大漢三皇子》卷後語第二十九章 君子之學必好問(下)第二百零二章 夜宿建安殿第五百二十三章 夜蘭求援第五百三十二章 寶音感悟第二百三十三章 視察教務(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命懸一線(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佳人相救第一百五十五章 風揚七害(上)第一百零九章 楚都小酌(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捧殺(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設伏第四十七章 都統制(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三部混戰第三百八十章 美人計第二百六十八章 捉襟見肘第一百二十四章 開個玩笑(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水不寧(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龍神溪(上)第七十章 聖都四少第二百一十八章 濮水遺骸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軍北渡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老漢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帝駕崩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攻興平(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全城混戰第二十四章 天青幫(下)第四百零一章 心志堅定第一百七十四章 韓母大壽(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劍指樑東(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寶音感悟第九十五章 狂戰大會第一百六十四章 邢語大賽第二十二章 比武(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禁衛出征第二百八十四章 禁衛悲歌(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寧族小阿妹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軍北渡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鏖戰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鏖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內閣密令第三百章 戰旗危局第一百七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三章 最勤勞的懶蛋第八十九章 鋒刃軍團(下)第三百零一章 獠牙初露第四百一十九章 天風蕩蕩第三百五十二章 二破河陽第五百三十一章 喊敗第四百七十七章 長天之謎(上)第七章 大漢三祖第四百六十五章 智擒叛逆第二百八十一章 生死不棄(下)第二百章 萬歲樓第三十五章 遊歷(上)第三百四十章 北興州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軍北渡第五百二十六章 樑北大營第四百七十章 風暴第二百四十二章 堡壘鏖戰(中)第三百三十章 一破河陽(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攻興平(下)
第五百一十六章 三部混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馳援落龍嶺(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個孩子三個爹第三十四章 宋氏商團(下)第五十一章 鱷魚的眼淚(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命懸一線(下)第五百零九章 蹭吃蹭喝第四百零二章 大陳太子第一百一十章 楚都小酌(下)第三十三章 宋氏商團(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神秘的第五軍(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三部混戰第四百零六章 人爲財死第二百七十三章 馳援落龍嶺(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神秘幕僚第二百六十九章 禁衛出征第四百二十五章 夜不歸宿(上)第二百九十章 正統第三章 最勤勞的懶蛋第三百二十三章 護教之戰(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血色沃土(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鑿山爲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血色沃土(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七傑賀壽(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風揚七害(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二攻興平(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客似雲來(上)第六十六章 拜將(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奪儲之道(上)再次變更書名通告第五百二十九章 騎步對決(中)第一十六章 隋皇玉佩第一十二章 自然醒的覺纔是好覺第一百三十八章 好戲連連第四百一十八章 詩魁之爭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上)第一百七十章 表白(下)第一卷《大漢三皇子》卷後語第二十九章 君子之學必好問(下)第二百零二章 夜宿建安殿第五百二十三章 夜蘭求援第五百三十二章 寶音感悟第二百三十三章 視察教務(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命懸一線(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佳人相救第一百五十五章 風揚七害(上)第一百零九章 楚都小酌(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捧殺(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設伏第四十七章 都統制(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三部混戰第三百八十章 美人計第二百六十八章 捉襟見肘第一百二十四章 開個玩笑(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水不寧(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龍神溪(上)第七十章 聖都四少第二百一十八章 濮水遺骸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軍北渡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老漢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帝駕崩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攻興平(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全城混戰第二十四章 天青幫(下)第四百零一章 心志堅定第一百七十四章 韓母大壽(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劍指樑東(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寶音感悟第九十五章 狂戰大會第一百六十四章 邢語大賽第二十二章 比武(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禁衛出征第二百八十四章 禁衛悲歌(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寧族小阿妹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軍北渡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鏖戰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鏖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內閣密令第三百章 戰旗危局第一百七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三章 最勤勞的懶蛋第八十九章 鋒刃軍團(下)第三百零一章 獠牙初露第四百一十九章 天風蕩蕩第三百五十二章 二破河陽第五百三十一章 喊敗第四百七十七章 長天之謎(上)第七章 大漢三祖第四百六十五章 智擒叛逆第二百八十一章 生死不棄(下)第二百章 萬歲樓第三十五章 遊歷(上)第三百四十章 北興州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軍北渡第五百二十六章 樑北大營第四百七十章 風暴第二百四十二章 堡壘鏖戰(中)第三百三十章 一破河陽(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攻興平(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东市| 白朗县| 确山县| 慈溪市| 盐津县| 来宾市| 桃江县| 邵阳县| 南通市| 丰台区| 大方县| 孝感市| 象山县| 洛南县| 彭州市| 肇源县| 湘西| 隆尧县| 邵阳县| 乌鲁木齐县| 大洼县| 清原| 湛江市| 兴宁市| 灌云县| 东明县| 泾川县| 苍南县| 邹城市| 化隆| 石城县| 大冶市| 潜江市| 怀来县| 南皮县| 缙云县| 饶平县| 正宁县| 平远县| 乐陵市| 涟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