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1章 中都鳳陽(二)

“什麼?”吳三桂眨眨眼,叫過兩個士兵,“鑿開它”

兩個身強力壯的士兵手持鑿斧,一頓猛砸之後,那塊銀餅終於露出了裡面的東西,吳三桂上前一看,裡面果然有一種青白色的光芒反射出來,他急忙下令士兵將裡面夾帶的東西摳出來,在費了好大力將銀餅一分爲二之後,吳三桂提著寶劍,一劍刺在銀餅中央,深入一尺許,他覺得腦子“嗡”的一聲。

“的確是夾雜了鉛板”吳三桂的牙齒咬得咯咯響,“格老子的老子好不容易要來點軍餉,你們竟然在裡面抽條,來人,把銀餅都給我剖開,我倒要看看究竟有多少夾雜鉛板的”

“有很多”小銀匠急忙插嘴,“不過還是能煉出一部分銀子的。”

“那你告訴我,這被抽走的能有多少銀子?”

“我看……”小銀匠看了看那個被從中間剖開的銀餅,手指捻了捻,口裡唸唸有詞,“這銀餅是一百斤一張,一張就被抽走一半,四百萬兩銀子,得少一半吧”

“該死的多爾袞,我**姥姥”吳三桂擊劍大罵,“滿狗,老子不幹了”

“叔父息怒”吳正急忙阻止,“當心被滿清的探子聽了去,對咱們不利。”

“老子怕他們個鳥”吳三桂的火爆脾氣竄上來,“傳令全軍戒備,江陰部隊馬上撤回,湖口徵集民間船隻。”他餘怒未消,“吳正,你去一趟掘港,務(wù)必給我買來上好的刀劍弓弩,不要怕花銀子”

“叔父,您老下了決心?”吳正點頭道,順嘴問了一句。吳三桂重重的喘了口氣,“未雨綢繆,早作打算。”

小銀匠偷眼看著發(fā)怒的吳三桂,臉上殊無變色,過了一會,吳三桂騎上戰(zhàn)馬向駐地奔去,小銀匠這才躲到僻靜處,打了聲唿哨,遠處的閣樓上撲啦啦飛過兩隻鴿子,他急匆匆的寫好兩封短信,封在鴿子的腿部,伸手放飛。

……

掘港,李俊和程六接到東山軍觀察營發(fā)來的傳信鴿子,得知掉包計已然成功,吳三桂誤以爲滿清將給他的軍餉銀子裡做了抽條,對滿清已經(jīng)極不信任,現(xiàn)在正準備從江陰撤軍,同時下令吳正前來掘港,商議購買軍火之事,看來是要有大動作了。

“現(xiàn)在駐紮在湖北的尚可喜,耿精忠部和吳三桂密信來往,十分密切,而他們與滿清之間的通信越來越少,看來他們是準備有大行動了。”李俊將所有的情報彙總,說道。

“既然如此,我們要馬上將這個消息傳給侯爺,”海餘已經(jīng)從抗清書院進修畢業(yè),現(xiàn)在分配到參謀本部,李輝的目的是將他培養(yǎng)成高級參謀,做爲東山軍未來的主力。

“光遠(海餘表字),話是這麼說,但是現(xiàn)在吳三桂叛象未明,咱們還是要認真提防,你要記得,這行軍打仗不是過家家,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就能讓咱們滿盤皆輸。”李俊認真的勸說道。

“學生記得了。”海餘低下頭,繼續(xù)研究那封密信的內(nèi)容,“咱們東山軍,這回怕是要在吳三桂身上狠狠敲一筆了。”

“這個自然,雁過拔毛是我們一貫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李俊學著李輝的口吻說道,兩個人哈哈大笑起來。

門外,又一隻鴿子撲棱棱的落在房頂?shù)耐咂希瑢iT守衛(wèi)的士兵急忙將鴿子抓來,呈獻給李俊,李俊打開一看,眉頭緊皺,雙手在桌子上用力一拍,“這幫紅毛鬼,終究還是憋不住了”

“有什麼事情?”海餘急忙問道。

“臺灣島上的紅毛泰西人向隆州發(fā)動進攻了”李俊馬上提筆,刷刷寫好一封信,塞到海餘的手上,“馬上三千里加急,將這封信送到國公爺手上,軍情緊急,不得耽擱”

“是”海餘一愣,第一次接受這樣事關(guān)重大的任務(wù),他的心有些突突亂跳,深呼吸三口之後,大步走出去,跨上戰(zhàn)馬,向遠處疾馳而去。

“天下紛亂,何日才能平定”李俊現(xiàn)在也很煩,無論是滿清,平西軍,亦或是西班牙荷蘭那些,這些勢力都盯著東山軍的一舉一動。現(xiàn)在稍有不慎,東山軍就得被這些餓狼給撕了。

ωwш_TTkan_¢O

……

前線正打得熱鬧,武揚親自指揮第十八營對鰲拜部進行了衝鋒作戰(zhàn),在付出很大傷亡之後,悻悻退回,而張光北的騷擾戰(zhàn)術(shù)卻取得了效果,滿清的糧食供給從每日三百輛糧車減少到一百輛,鑲藍旗的糧食供給也日漸緊張起來。

而此時梁山泊上已經(jīng)沒有糧食了。

張光北爲這個問題發(fā)愁,最後他下令士兵們?nèi)ミh處的河汊中捕魚,靠著河裡的魚補充糧食,但是河中的魚再多也供不上這將近一萬人的吃喝,很多士兵餓著肚子倒在地上,都沒力氣拿起刀槍了。

武揚急得滿嘴燎泡,他派出幾路向李輝求救的士兵都被滿清以硬弩射殺,明明知道鹽城就距此五百里,但就是聯(lián)繫不上。

就算聯(lián)繫上,李輝也不會派兵的。

現(xiàn)在淮右,魯西大部分滿清軍隊都被梁山泊一戰(zhàn)吸引,多爾袞爲了打好這一仗,給這些心懷貳意的明朝降將們一點教訓,下令調(diào)集五路大軍,晝夜兼程趕往梁山泊,準備打一個漂亮的圍殲戰(zhàn)。

鹽城城頭,頂著凜冽的寒風,李輝舉著地圖,正在仔細考慮下一步的作戰(zhàn)策略。

“現(xiàn)在梁山的局勢如何?”李輝問道,眼睛依舊沒有離開地圖。

“現(xiàn)在敵人從徐州、宿州、濟南、開封調(diào)集四路援軍趕往梁山,準備將梁山上的一萬名東山軍全部消滅。”王承化看著各地發(fā)來的情報,“大哥,如果我們現(xiàn)在不去救援梁山,武揚危矣”

“現(xiàn)在並不是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李輝笑道,“你把剛纔出兵的幾個城市再說上一遍?”

當李輝再次聽到徐州這個地名的時候,心頭一震,徐州,南北通衢,自古以來便是病假必爭之所,如果徐州在東山軍的手裡……

“大哥,大哥?”王承化喊了兩聲,這才把李輝從沉思中拉回來,“嗯?”

“請大哥早做定奪”武揚最後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東山軍同袍之誼,捨命之義不能不念啊”

“起來吧,我又沒說不去救援。”李輝狠下心,定下計策,伸手攙起王承化,“你的心情我很理解,但是救人未必就要和敵人死磕,咱們要用腦子。”

“大哥的意思是?”

“圍魏救趙,聽過麼?”李輝淡淡笑道。

……

是夜,李輝調(diào)集東山精銳、潛龍和金山三營總計一萬八千餘人,分成三路從泰州、興化,鹽城三路並進,晝夜兼程,一路直奔泗州,盱眙,三支軍隊在泗州城下取齊,猛攻泗州,泗州城破,泗州守備自殺身亡。

東山軍並不停歇,一路西進,見城攻城,如旋風般席捲整個淮河地區(qū),軍隊急行軍趕赴鳳陽,與此同時以永安朝廷兵部的命令下令撫國公張煌言率領(lǐng)本部人馬從滁州北上策應(yīng),又下令鳳陽地區(qū)游擊隊總管兼遊擊將軍洪承駿動員轄下所有力量,配合大軍行動。

鳳陽城屬於大明朝的中都,雖然從未在此設(shè)立朝廷,以及任何全國性的官衙,但是作爲象徵性的中都在人們的心中地位是很高的,畢竟那裡證明了大明朝的崛起。

滿清以鳳陽爲中心駐紮了漢軍三萬,固守在鳳陽城及周邊的城鎮(zhèn),作爲一種象徵性的威懾,而此時面對來勢兇猛的東山軍,鳳陽城中人心惶惶。

洪承駿就站在鳳陽城下,身後是上萬名手持鐮刀農(nóng)具的農(nóng)民,總數(shù)不下兩萬,各地還有數(shù)不清的老百姓晝夜兼程趕來支援。

都說這淮右之地民風彪悍,洪承駿今天是領(lǐng)教了,前天,他接到李輝的命令之後馬上向各個村鎮(zhèn)的東山軍游擊隊下達了總動員令,不到一下午就聚集了五千老百姓,大家戰(zhàn)意高昂,嗷嗷叫著要配合主力部隊和滿清韃子決戰(zhàn)。

洪承駿看著手下這麼多人,下令一個小頭領(lǐng)率領(lǐng)三千人一路東行,去迎接東山軍主力,又派出一部分人向東南方向機動,迎接撫國公的大軍。

迎接李輝的小頭目叫張順,他興高采烈的領(lǐng)著三千穿著各異的農(nóng)民向東走,一路尋找東山軍的大部隊。

“張哥,快看那裡有兩軍對壘”一個半大孩子也拿著一桿鐵叉混在隊伍裡,此時正站在一個小山坡上,指著遠處兩團黑漆漆的模糊影子,大聲喊道。

“哦?在哪裡?”張順順著他的手指,向遠處一看,朦朦朧朧的看不清楚,他下決定走近些,當他們在一個山坡下藏好之後,託著下巴觀看起眼前的對壘

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他們真正認識到東山軍的殺伐霸道,讓他們牢牢的記了一輩子。

……

對面是一支滿清漢軍綠營兵,總數(shù)在五千左右,面對這些人,鋒銳營表示毫無壓力,反倒是李輝,不停的派出探子四處偵查,確定這是一支孤軍之後這才下令進行剿殺。

面對眼前的敵人,鋒銳營全軍而上,火器一齊開火,一邊射擊一邊向前,轉(zhuǎn)眼間就殺到敵人的面前。

“鋒銳營,進擊”王承化拔出腰刀,吼道。

第31章 鏖戰(zhàn)東瀛(二)第22章 戰(zhàn)城南(一)第17章 風起(七)第46章 兩線出擊(五)第24章 英雄冢(二)第23章 風正急(三)第48章 四面威風(五)第30章 探虎穴(十三)第42章 兵鋒南向(四)第12章 肅海(一)第30章 探虎穴(十三)第71章 關(guān)寧鐵騎(二)第35章 山雨欲來(一)第62章 喋血梁山(一)第79章 追亡逐北(三)第46章 兩線出擊(二)第38章 箭指東瀛(二)第3章 潰兵(一)第44章 另立朝綱(四)第26章 入戰(zhàn)圖(四)第51章 名爲蒼狼(二)第14章 逐月(二)第61章 中都鳳陽(一)第57章 雷通娶老婆(二)第76章 權(quán)利的慾望(一)第20章 拓土(五)第9章 社稷(一)第38章 箭指東瀛(七)第72章 東林崛起(二)第66章 移民遼東(一)第35章 山雨欲來(二)第35章 山雨欲來(四)第40章 暗下毒手(三)第1章 揚州(三)第45章 東進序曲(二)第64章 收買人心(二)第44章 另立朝綱(一)第44章 另立朝綱(六)第50章 血戰(zhàn)定海(三)第71章 關(guān)寧鐵騎(二)第52章 愚昧的滿清(二)第15章 樓船(五)第30章 探虎穴(十三)第1章 揚州(二)第21章 江中龍(二)第3章 潰兵(二)第30章 探虎穴(四)第56章 小人行徑(二)第30章 探虎穴(五)第47章 遼東喋血(五)第32章 銀州礦產(chǎn)(四)第10章 遠客(二)第30章 探虎穴(七)第62章 喋血梁山(四)第51章 名爲蒼狼(三)第13章 納降(四)第36章 驛火狼煙(五)第32章 銀州礦產(chǎn)(五)第31章 鏖戰(zhàn)東瀛(五)第73章 南洋問題(二)第47章 遼東喋血(六)第50章 開科取士(一)第14章 逐月(六)第10章 遠客(三)第38章 箭指東瀛(六)第30章 探虎穴(八)第20章 拓土(四)第36章 驛火狼煙(六)第5章 雲(yún)開(二)第25章 觀星火(二)第3章 潰兵(一)第23章 風正急(一)第17章 風起(四)第19章 出師(一)第46章 兩線出擊(三)第20章 拓土(七)第36章 驛火狼煙(一)第78章 一個皇帝夢(一)第71章 關(guān)寧鐵騎(一)第23章 風正急(二)第64章 收買人心(二)第44章 另立朝綱(六)第3章 潰兵(三)第40章 暗下毒手(四)第14章 逐月(七)第78章 一個皇帝夢(二)第20章 拓土(一)第30章 探虎穴(九)第30章 探虎穴(四)第43章 烽火連山(六)第69章 兵行險招(三)第22章 戰(zhàn)城南(四)第4章 忠義(二)第4章 忠義(三)第28章 隨金鼓(六)第70章 友軍的價值(二)第39章 扶桑變亂(五)第44章 另立朝綱(六)第12章 肅海(四)第38章 箭指東瀛(二)
第31章 鏖戰(zhàn)東瀛(二)第22章 戰(zhàn)城南(一)第17章 風起(七)第46章 兩線出擊(五)第24章 英雄冢(二)第23章 風正急(三)第48章 四面威風(五)第30章 探虎穴(十三)第42章 兵鋒南向(四)第12章 肅海(一)第30章 探虎穴(十三)第71章 關(guān)寧鐵騎(二)第35章 山雨欲來(一)第62章 喋血梁山(一)第79章 追亡逐北(三)第46章 兩線出擊(二)第38章 箭指東瀛(二)第3章 潰兵(一)第44章 另立朝綱(四)第26章 入戰(zhàn)圖(四)第51章 名爲蒼狼(二)第14章 逐月(二)第61章 中都鳳陽(一)第57章 雷通娶老婆(二)第76章 權(quán)利的慾望(一)第20章 拓土(五)第9章 社稷(一)第38章 箭指東瀛(七)第72章 東林崛起(二)第66章 移民遼東(一)第35章 山雨欲來(二)第35章 山雨欲來(四)第40章 暗下毒手(三)第1章 揚州(三)第45章 東進序曲(二)第64章 收買人心(二)第44章 另立朝綱(一)第44章 另立朝綱(六)第50章 血戰(zhàn)定海(三)第71章 關(guān)寧鐵騎(二)第52章 愚昧的滿清(二)第15章 樓船(五)第30章 探虎穴(十三)第1章 揚州(二)第21章 江中龍(二)第3章 潰兵(二)第30章 探虎穴(四)第56章 小人行徑(二)第30章 探虎穴(五)第47章 遼東喋血(五)第32章 銀州礦產(chǎn)(四)第10章 遠客(二)第30章 探虎穴(七)第62章 喋血梁山(四)第51章 名爲蒼狼(三)第13章 納降(四)第36章 驛火狼煙(五)第32章 銀州礦產(chǎn)(五)第31章 鏖戰(zhàn)東瀛(五)第73章 南洋問題(二)第47章 遼東喋血(六)第50章 開科取士(一)第14章 逐月(六)第10章 遠客(三)第38章 箭指東瀛(六)第30章 探虎穴(八)第20章 拓土(四)第36章 驛火狼煙(六)第5章 雲(yún)開(二)第25章 觀星火(二)第3章 潰兵(一)第23章 風正急(一)第17章 風起(四)第19章 出師(一)第46章 兩線出擊(三)第20章 拓土(七)第36章 驛火狼煙(一)第78章 一個皇帝夢(一)第71章 關(guān)寧鐵騎(一)第23章 風正急(二)第64章 收買人心(二)第44章 另立朝綱(六)第3章 潰兵(三)第40章 暗下毒手(四)第14章 逐月(七)第78章 一個皇帝夢(二)第20章 拓土(一)第30章 探虎穴(九)第30章 探虎穴(四)第43章 烽火連山(六)第69章 兵行險招(三)第22章 戰(zhàn)城南(四)第4章 忠義(二)第4章 忠義(三)第28章 隨金鼓(六)第70章 友軍的價值(二)第39章 扶桑變亂(五)第44章 另立朝綱(六)第12章 肅海(四)第38章 箭指東瀛(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木县| 荥阳市| 青龙| 青河县| 常山县| 英山县| 偃师市| 当阳市| 黄冈市| 开江县| 武宣县| 大厂| 来宾市| 百色市| 汉川市| 固始县| 阳东县| 新田县| 象州县| 讷河市| 新龙县| 宁国市| 漠河县| 乳源| 咸阳市| 丹凤县| 荔浦县| 平乐县| 方山县| 尼玛县| 陆良县| 张家港市| 大同县| 绿春县| 灌阳县| 台东市| 郎溪县| 荔波县| 梅河口市| 吐鲁番市|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