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98章 歷史永遠不會忘記??!

94年8月12日,中國國民政府一級上將,第令長官鄭永,飛赴重慶,參加中美最高幕僚會議,聽取對中國戰區接受日軍投降計劃及意見,其後覈定有關事項並對各部隊下達命令。

8月1日,日本天皇向全世界表廣播詔書,正式宣佈無條件投降。而此時,侵華日軍總司令部的全體人員,在剛剛纔接任侵華日軍總司令職務的岡村寧次的帶領下,中午12時整均集合在廣場前,按平時遙拜式隊形聆聽天皇“玉音”廣播。

從司令官到士兵,每一個人都如木樁似地站在空闊的廣場上,靜靜地聽著,他們的表情看起來似乎很平靜,但天皇的每一句話,都使他們震驚、絕望,直到廣播結束,一個個還目光呆滯地站在烈日下。

就在天皇布投降詔書的當天,岡村寧次收到了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的電令:要求侵華日軍放下武器,接受投降。

8月21日日本投降代表、駐華日軍副參謀長今井武夫受命飛往湖南芷江洽降。

當今井武夫一行乘坐的岡村寧次專機接近常德上空時,突然從雲端中飛出6架野馬式戰鬥機,圍繞專機轉了三圈。經辨認是美軍飛機前來引航時,今井懸著的心才平靜下來,呆坐在座位上默默無語。

今井武夫到達芷江後,同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參謀長蕭毅肅、第三戰區最高司令長官鄭永,以及美軍有關人員經過兩天的緊張會談,基本完成了洽降的準備。

在蔣介石的親自指示下,出人意料的,並不是由陸軍總司令何應欽接受日本投降,這一光榮而神聖地任務落到了在抗日戰爭之中立下了無數赫赫戰功的鄭永身上。

受降地點,則選在了光復有多少時候地南京!

國民革命軍陸軍111師和36師負責南京治安及受降現場安全工作。

194年9月8日上午9時。

由八架戰機護航。鄭永乘坐“美齡號”飛機從湖南芷江飛臨南京。

195年9月9日上午9時。曾經最兇殘地敵人向中人雙手捧上投降書

那一刻中國人民終於在拿年艱苦抗戰後取得了徹底勝利;那一刻。對於災難深重地中國人民來說。喜悅浸潤著淚水。

194年9月9日9時。是中國選定地“三九良辰”。

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就在南京原中央軍校大禮堂舉行。

當時的南京城裡,人人地臉上都帶著笑容流露出對勝利和平的歡欣。

從南京中山東路原黃埔路口到中央軍校禮堂門前,每隔五十米就豎立著一根漆成藍白紅三色條紋的旗桿,上懸聯合國旗。

旗桿邊上,並排站著剛剛由全副美式裝備武裝起來地111師的武裝士兵和憲兵,頭戴鋼盔,身穿嘰呢服,戴著白色手套,手持衝鋒槍,威武挺立。

黃埔路口還矗立著一座松柏紮成的高大牌樓,上面綴著“勝利和平”四個金色大字。

受降地中央軍校也作了專門佈置,大禮堂正門上,懸掛著中蘇美英的國旗。正門上方地塔樓上嵌著一個巨大的紅色“V”字以示勝利之意,下面懸著一塊紅布橫幅,上面貼著“中國戰區日本投降簽字典禮會場”十四個金字。

正門和其他出入口均有111師戰士和憲兵守衛,戒備森嚴。

禮堂正中就是籤降所在,被用淡藍色的布包圍起來。受降席桌子邊放著五把皮椅,桌子中間預先放置了文具盒、文件夾和廣播電臺的麥克風。

投降席桌子比受降席窄,旁邊有七把木椅。受降席西側是中國和盟國高級官員觀禮席,東側爲記席,樓上是中外一般官員觀禮席。

禮堂大門的兩側各設一個簽到處,備有兩本簽名冊,簽名冊上印著“中國戰區日本投降簽字典禮簽名冊”字樣。

8時2分,懸掛在受降席和投降席上方的四個大型水銀燈突然放光。時任中國戰區第三戰區最高司令長官地鄭永由禮臺後方休息室走進來,全場迅速肅立,攝影記紛紛拍照。

8時8分,由軍訓部次長王俊中將引導日本投降代表、駐華日軍最高指揮官岡村寧次及小林淺三郎等七人,自大禮堂正門步入會場。日軍軍官們都是低著腦袋、哭喪著臉,呆呆地任由中外記拍照。

岡村寧次當時戴著眼鏡,深深地低著頭,一言不,爲顏面掃地而羞恥。

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黃埔路陸軍總司令部前進指揮所舉行。受降席居中座的是第三戰區最高司令長官鄭永:左爲海軍上將陳紹寬、空軍上將張廷孟,右爲陸軍二級上將顧祝同、陸軍中將蕭毅肅。

投降席上有

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駐華日軍總參謀長小林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等七人。

參加受降儀式地中國方面,還有國民黨將領湯恩伯、工懋功、李明揚、鄭洞國等。盟軍將領有美軍麥克魯中將、柏德勒少將,英軍海斯中將等。

鄭永不是另一段歷史上在接受日軍投降時表現得懦弱無能的何應欽!

當佩帶著指揮刀地岡村寧次進來之後,鄭永端坐在那一動不動。爾後,在中國士兵的監督下,岡村寧次走到了鄭永面前。

然後岡村寧次低著頭,解下了自己地指揮刀,彎著腰雙手將指揮刀高舉過頭頂,有些顫抖的將代表著自己身份的指揮刀遞向了鄭永。

鄭永緩緩站了起來,緩緩接了過來。

照相機的光燈閃成一片,一張張照片記載下了這激動人心的一刻!

繳械,日軍在九月九日這天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了!

9時01分,何應欽命岡村呈驗籤降代表證件。接著,何應欽將日本投降書中日文本各一份交中國陸軍總參謀長蕭毅肅轉交岡村寧次,岡村寧次用雙手捧接,低頭閱讀。小林則在一旁替他磨墨。

岡村寧次閱畢,取筆蘸墨,寫上自己的名字,並從上衣口袋內取出印章,蓋於名下,低頭俯視降書達五十秒鐘。

此時是194年9月9日9時07分。因爲緊張,岡村寧次的印章蓋歪了,他面露難色,又無可奈何,只得讓小林將他簽名蓋章的降書呈交何應欽。

隨後他立即起身肅立向何應欽深鞠躬三次。

驕跋扈的日本侵略軍在這一刻,終於無條件宣告投降。

鄭永坐在那裡,身子還是依舊紋絲不動。

這是事先規定,勝利無需向失敗還禮!

這個時候的鄭永,不但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而且也代表東南亞戰區盟軍,包括蘇、越、朝、緬、泰等國接受岡村代表日本政府投降。

這纔是鄭永一直都在等待著的時刻,這纔是鄭永認爲自己一生中的頂峰!

9時10分中國戰區日本受降儀式完畢,日本代表退出會場。

隨後,鄭永向全國及全世界人士表廣播講話,宣佈南京受降儀式順利完成。他說: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意義的一個日子,這是八年抗戰艱苦奮鬥的結果,東亞及世界人類和平與繁榮亦從此升一新紀元。

南京受降之後,中國戰區除東北地區由蘇聯受降外,共劃分了16個受降區,分別接受日軍投降。

臺灣、澎湖地區是第16受降區。

10月1日,中國空軍第一路軍司令張廷孟奉命攜帶一面國旗,親自駕馭單機飛赴臺北機場,直趨日本駐臺北總督府,嚴正要求日本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下令所屬部隊立即放下武器,降下總督府日本國旗,懸掛中國國旗。

當中隊第七十軍由基隆登陸前來收復臺灣時,臺灣同胞羣情激奮,從基隆至臺北只有30公里,第七十軍軍長陳頤鼎等所乘專列竟走了個小時,可見沿途歡迎人羣之衆多。

10月25日上午9時,臺、澎地區日軍投降儀式在臺北公會堂舉行,中國受降官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陳儀擔任,先在受降席就座。

然後安藤利吉等5人由中方人員引入會場。他們向受降人員脫帽鞠躬行禮後,即將所佩軍刀解下呈上,以示臺灣日軍繳械投降。

安藤雙手顫抖地拿著降書細閱後,即用毛筆簽名並加蓋印章,然後呈交陳儀簽名蓋章,臺灣日軍代表籤降,宣告了日本侵略在臺灣0年殖民統治的正式結束。臺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抗戰,抗戰!!

今天,抗戰終於勝利了!!

我們的國土之上,將再也看不到侵略的軍隊!!

光榮而偉大的一刻,中華民族復興的開始?。?

鄭永、蔣介石、張靈甫、薛嶽、孫立人、蔣百里

這些人無論是什麼樣的政治立場,無論之前或之後,做了什麼事情,但都無法抹殺他們在抗戰中的顯赫功勳。

抹殺,等於背叛了一段歷史。

但這抗戰八年之中,中民浴血奮戰;在這八年之中,中民前赴後繼。

勝利,是用鮮血書寫而成的。

勝利,是用千千萬萬中國人民的生命爲代價換來的。

不是哪一個黨派單獨就能取得的,而是全國上下同仇敵愾才取得的勝利。

你可以選擇忘記,但是歷史永遠會忘記

第633章 做朋友還是做敵人第434章 “一轉念間”第145章 測試?第263章 殘陽如血,冷風如刀第186章 “奉天第一女傑”?第66章 奪回北大營(下)第331章 圈套第146章 記者會(上)第432章 “較量”第5章 從軍第603章 革命軍人,成功成仁!第693章 那朵美麗燦爛的蘑菇雲(上)第449章 “槍口是用來對外的”第236章 中國軍人的憤怒第85章 最慘烈的八天(九)第414章 雙刃劍第361章 “幹掉它!”第502章 戴局長的“肺腑之言”第620章 九日攻防戰(中)第530章 “他的名字,叫羅魚勐”......第147章 記者會(下)第345章 炮火延伸,士兵衝鋒!第619章 九日攻防戰(上)第221章 七月七日蘆溝橋第292章 特種部隊第10章 初見張學良第436章 反思......第497章 團座大人第19章 殺人者鄭永第391章 側翼第617章 一定要見到一生的敵人??!第643章 將軍和總統第492章 做人不能太司徒第574章 戰爭陰雲籠罩......第16章 故舊?第80章 最慘烈的八天(四)第618章 可怕的蘑菇雲!!第580章 增援第453章 中國軍人!??!第587章 潘餘嶺(下)第663章 進攻??!進攻??!第614章 戰爭和政治之間的關係第210章 孔大小姐第644章 國會演講(上)第550章 怎麼破解的啞謎?第132章 七十三條好漢第87章 最慘烈的八天(十一)第520章 總教官第144章 新兵第190章 八馬克和三塊銀元第552章 危局時刻(中)第592章 軍官和軍官之間第505章 孔祥熙的分析第532章 三槍的教訓第76章 熟人第659章 讓中國軍官崩潰的士兵.....第474章 “死城”第499章 我是卑鄙無恥第559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第647章 軍事援助第103章 戰爭纔剛剛開始第294章 碧血洗忠魂(下)第317章 六六案第111章 血戰江橋第297章 我以我血衛中華(三)第213章 刺殺第535章 朋友第404章 下山第238章 “戰必勝,攻必?。 ?/a>第429章 失去自由的人第709章 和平已經死去......第138章 這錢不拿白不拿第61章 大奶奶第259章 宋美齡第53章 奉天城內第259章 宋美齡第113章 安排第21章 殺身成仁第321章 川軍和滇軍第645章 國會演講(下)第350章 “記住我的名字”第517章 處分第473章 生離死別第92章 從南京到北平第706章 累了......第570章 道路......第441章 南京!第445章 “到第三戰區去!”第20章 仁德堂第8章 皇姑屯第230章 坦克增援第1章 關東軍第221章 七月七日蘆溝橋第8章 皇姑屯第168章 11師補充旅第387章 “衝過去!”第696章 白色絲巾:第三顆原子彈(下)第276章 進攻和防守第271章 保衛常熟第471章 聖瑪麗學堂
第633章 做朋友還是做敵人第434章 “一轉念間”第145章 測試?第263章 殘陽如血,冷風如刀第186章 “奉天第一女傑”?第66章 奪回北大營(下)第331章 圈套第146章 記者會(上)第432章 “較量”第5章 從軍第603章 革命軍人,成功成仁!第693章 那朵美麗燦爛的蘑菇雲(上)第449章 “槍口是用來對外的”第236章 中國軍人的憤怒第85章 最慘烈的八天(九)第414章 雙刃劍第361章 “幹掉它!”第502章 戴局長的“肺腑之言”第620章 九日攻防戰(中)第530章 “他的名字,叫羅魚勐”......第147章 記者會(下)第345章 炮火延伸,士兵衝鋒!第619章 九日攻防戰(上)第221章 七月七日蘆溝橋第292章 特種部隊第10章 初見張學良第436章 反思......第497章 團座大人第19章 殺人者鄭永第391章 側翼第617章 一定要見到一生的敵人!!第643章 將軍和總統第492章 做人不能太司徒第574章 戰爭陰雲籠罩......第16章 故舊?第80章 最慘烈的八天(四)第618章 可怕的蘑菇雲!!第580章 增援第453章 中國軍人!??!第587章 潘餘嶺(下)第663章 進攻!!進攻??!第614章 戰爭和政治之間的關係第210章 孔大小姐第644章 國會演講(上)第550章 怎麼破解的啞謎?第132章 七十三條好漢第87章 最慘烈的八天(十一)第520章 總教官第144章 新兵第190章 八馬克和三塊銀元第552章 危局時刻(中)第592章 軍官和軍官之間第505章 孔祥熙的分析第532章 三槍的教訓第76章 熟人第659章 讓中國軍官崩潰的士兵.....第474章 “死城”第499章 我是卑鄙無恥第559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第647章 軍事援助第103章 戰爭纔剛剛開始第294章 碧血洗忠魂(下)第317章 六六案第111章 血戰江橋第297章 我以我血衛中華(三)第213章 刺殺第535章 朋友第404章 下山第238章 “戰必勝,攻必取!”第429章 失去自由的人第709章 和平已經死去......第138章 這錢不拿白不拿第61章 大奶奶第259章 宋美齡第53章 奉天城內第259章 宋美齡第113章 安排第21章 殺身成仁第321章 川軍和滇軍第645章 國會演講(下)第350章 “記住我的名字”第517章 處分第473章 生離死別第92章 從南京到北平第706章 累了......第570章 道路......第441章 南京!第445章 “到第三戰區去!”第20章 仁德堂第8章 皇姑屯第230章 坦克增援第1章 關東軍第221章 七月七日蘆溝橋第8章 皇姑屯第168章 11師補充旅第387章 “衝過去!”第696章 白色絲巾:第三顆原子彈(下)第276章 進攻和防守第271章 保衛常熟第471章 聖瑪麗學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光市| 志丹县| 陵川县| 大名县| 广河县| 盐亭县| 通化县| 乌恰县| 清丰县| 通河县| 平武县| 长阳| 鹤岗市| 揭东县| 贡觉县| 金寨县| 同江市| 东山县| 东乌珠穆沁旗| 阿克陶县| 闻喜县| 大名县| 五家渠市| 股票| 玉溪市| 安化县| 永新县| 赤峰市| 武定县| 尉氏县| 凌海市| 贵南县| 阳东县| 定日县| 萍乡市| 顺平县| 来宾市| 阳高县| 武宣县| 荃湾区| 曲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