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兩百二十章 新船的捕撈能力

趁著冰雪還沒有融化的幾天日子,於秋開始進行了戲水場的圖紙規劃,自從有了小孩後,各個水上游樂場於秋每年夏天都是要去很多次的,以現在的工藝技術,自然是做不出像後世水上游樂場那些先進設施的,不過也可以做到差不多的樣子,只是將許多電動力的裝置改換成人力推動裝置。

爲了讓洺州所有的孩子們都不怕水,這個戲水場最首要的要求,就是大。

整體十幾萬平米,讓幾千人可以同時放開了玩,不顯得擁擠,是必須的。

洺州在腦海裡回想了一番之後,決定把位置設在洺水縣,那邊有一段非常寬闊的淺灘,鋪上沙子,就是一個大型的露天沙灘戲水場。

至於室內恆溫戲水場,則是直接與露天的戲水場相連,在冬天的時候,關閉室外遊樂場就好了。

很多滑梯上水的位置,需要有人踏水車上水,一些漂流,玩巨浪的位置,則需要很多大型水車上水,這也難不倒於秋,在室外設計幾個大的風力水車,就可以將人力的使用減少許多。

各種攀爬的設施也很好打造,洺州的木匠多的不得了,又有機牀的輔助,一兩個月就可以做出很多套大型的滑梯,爬樓之類的遊樂設施出來。

只是現在沒有塑料,需要用比較耐水泡的木料來打造,桐油浸泡過之後的木料,打磨的十分光滑基本就可用了。

水池則全基本部用瓷磚建造,可以設兒童池,淺水池,深水池,甚至跳水池。

室內熱水,則是可以通過地下鍋爐進行加熱,這套系統同時可以爲泳場進行供暖。

爲了不讓大家凍傷,於秋還要將房子好生設計一番,空間很大的話,就需要足夠的採光和空間設計,否則就需要點燈,產生持續的消耗。

最後,於秋決定直接用磚木結構框架加玻璃牆來建造,反正不過是一個兩丈左右高度的環形房屋,內部結構並不複雜,在靠洺水河灘的位置設計八扇一丈多寬的雙開推拉門,這樣到了夏天把門一拉開,室內室外戲水場就連成了一體。

各種設施雖然沒有什麼技術難點,但是需要設計的方面卻非常多,尤其是救生安全方面的,於秋硬是畫了七八天圖紙,才把各個方面搞齊,再有一些不合適的地方,只有等建起來之後再慢慢修改調整。

眼瞅著洺水中的大冰塊越來越少,兩岸的積雪越來越薄,於秋便下了通知,讓所有負責建設的班組以上管理到洺津渡來開會,他要將洺州內部三大建造工程一起交待下去。

除了建設在洺州城內的洺州圖書館和在洺水縣的戲水遊樂場之外,選址在洺山主峰的洺山書院,纔是洺州未來最大的建築工程,雖然構想圖紙於秋早就畫了出來,並且已經讓人做了先期準備工作,但是今年下半年之前,最多也就是將山頂的校舍,和住宿區修建起一兩座來,至於其它的教學設施,以及園林化的美觀,則需要長達幾年的後續修建。

因爲,光是一條從洺津渡通往洺山主峰的盤山公路,在沒有搞出水泥之前,也不是那麼輕易能完成的,最開始的一兩年,肯定還是要和去山莊一樣,走泥土山路的。

再之後,就是洺州以外的越冬場的建設了,好在最近這段時間,各縣的縣令去周邊各州忽悠來了不少人,分一分倒是能組成幾個隊伍,開始一些建造方面的培訓,等化雪之後,便可以開始在各個工作崗位幹活了。

正月下旬,比洺州天氣更加暖和的關中已經開始春耕了,上游來水越多,也終於讓洺水河道上勉強可以走船,於秋佈置完各處施工的工作之後,便和闞棱一起,帶著三百多艘洺州最大的船隻往黃河水道而去,雖然走的慢些,卻比在關中忙活春耕的李建成早了十多天到達山東境內。

沒辦法,在李唐的制度裡,春耕就是最大的,皇帝都要下地耕籍田,不先種好了田,關隴的世家是不會讓屬下的青壯出征的,不耕種,朝廷即便是在前線打了勝仗,後方沒有吃的,也比打了敗仗還慘。

而於秋卻是沒有這方面的顧忌,在洺州,耕田並不是獲得食物的唯一途徑,出海打魚,或許更重要。

“嘩啦啦!”

一丈多高的吊架上,滑輪滾動,一張有數丈長寬的大網,被於秋幾人從船側的水面拉了起來,裡面,數百條大魚,掙扎的正歡實。

魚喜歡迎水,這種順水拉網法,正好讓迎水的魚,一頭鑽進了網兜,不得不說,這個時期的生態環境是真好,即便是在黃河裡,也有許多十幾斤以上的大魚。

“這,一網只怕有幾百斤都不止吧!”看到甲板上活蹦亂跳的各色魚獲,即便是經常在淮南河道打魚的闞棱也有些發愣道。

“何止幾百斤,我看至少超過千斤,看到那些兩尺多長的黃河大鯉沒有,一條最少就有十幾斤,咱們這一網,應該有有二三十條這樣的大魚吧!還有這種鰱魚,都超過三尺長了,得有三四十斤以上了吧!這些大魚留在河道里就是禍害,一年不知道吃掉多少小魚或者小魚的食物,咱們得讓大家一齊開動,給黃河清清場了。”於秋笑著道。

這種後世漁船慣用的拉網設計,一如他想象中那麼好用,雖然沒有電機啓動器將魚網從水裡吊上來,但通過滑輪吊臂,和幾個成年人手動拉,也同樣能起到將漁網吊上船的效果,只是多費了些人力,就是這魚獲量,多的有點超出於秋的想象,要是在後世一網能有這麼多魚,漁民估計一年就能奔小康。

在沒有電船捕撈和工業廢水污染的時代,內河河道里的魚貨都如此豐富,那麼海里呢?

“難怪你說運作好這些新式漁船,就足夠爲洺州弄回去足夠多的食物,咱們這幾艘新船一起開動,一天就能拉幾十船魚回去吧!”闞棱信心滿滿的道。

“出海之後,每五天,將貨船裝滿一趟拉回洺州,就是比較理想的狀態了。”於秋點頭道。

這次隨行的船隻中,除了六艘尖底的大新船負責捕撈,其餘的都是淮南或洺州原先的舊船,除去十幾艘專門的軍艦,其運量加起來,至少有好幾萬石,每五天捕撈幾萬石魚蝦,那麼,一艘船每天至少要起網好幾十次,而且,每次的魚獲都要比剛纔只多不少。

從未在海上捕撈過魚獲的闞棱對此沒有什麼信心,道,“幾天捕撈好幾萬石,就算海里的魚更大的一些,也不太可能吧!”

於秋則是自信滿滿的道,“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你只要找到了魚羣的位置,別說幾天捕撈幾萬石了,一網下去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可能就能上來數千斤魚,這也是我安裝雙排滑輪組在吊桿上面的原因。”

他可不像這個時期的人一樣,不知道哪些海魚能吃,哪些海魚不能吃,作爲一名大型連鎖餐飲業的老闆,他幾乎對所有食用魚類都有了解。

而且,他既然都親自出海了,那麼就絕對不止捕撈打魚這麼簡單,將各州沿海的百姓發動起來,爲自己做事,纔是他的目的。

所以,當船過了出??谥幔肚镒岅R棱帶著捕撈船去海上打魚,他自己則是和帶著船隊,到了滄州沿海的河口縣,這裡,褚飛已經等候他多時。

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西域的商業佈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是會挖坑的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三十三章 寡婦們的想法第兩百七十章 對倭國的態度第四十二章 理智的思維第一百八十八章 四大越冬場第兩百一十一章 新技術上線第三百六十四章 難以抑制的好奇心第三百三十二章 驚人的礦產量第四百二十六章 長安和洺京的差別第五百零一章 日新月異的科技第三百一十章 照相合影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三百九十九章 李秀寧奏三事第四百八十七章 軍演章程第九十二章 芙蓉香皂第一百八十八章 四大越冬場第三百三十一章 發散思維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環境改造工程第四百四十八章 貨比三家的真正效果第四百一十二章 夏國的軍人第三百零六章 洺山書院的教學方向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知道怎麼學到點子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系統全面升級第三百六十九章 搞推銷的李淵第三百二十六章 洺州的十月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兩百五十七章 洺州的招工計劃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錢請人去長安第兩百九十三章 桂花樹種植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五百一十二章 衛星發射試驗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原和海外第三百五十章 瘋狂爆積分第五百三十二章 人才都得利用起來第五十章 北地困頓的根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參觀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禮第一百三十五章 先震驚一撥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五百零一章 日新月異的科技第二十五章 寡婦村的秘密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原和海外第四百九十八章 夏國特種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聲的問題第三百九十六章 爲八月做的準備工作第五百一十七章 堅硬的後盾第四百八十九章 開始閱兵第二百零三章 又來一撥送錢的第十八章 採購第二十四章 把話說透第四百六十六章 到了走出去的時候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聲的問題第四百二十三章 人究竟要到哪一步纔算好?第六十八章 招攬羅士信第兩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第一百一十一章 牛神大黑第一百九十九章 嚇尿頡利第九十八章 於秋出品的鉅額商品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九十章 大變樣的寡婦村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賞菊的重陽節第四百八十八章 夏軍進場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開話題第四百四十七章 貨比三家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教育第兩百四十五章 洺州銀行融資計劃第兩百三十二章 出售紅果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三百零二章 封王建國的首輪談判第七十七章 名將爭鋒第三百三十八章 掌控商業的步伐第四百一十九章 以民爲重的夏國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三百六十四章 難以抑制的好奇心第兩百八十章 抓細作第四百四十七章 貨比三家第一百四十二章 越慘越好的建議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三十四十八章 意向確立第四百零四章 開始返程第二十二章 十顆頭,一囊酒第四百九十一章 步兵軍演競技開始第兩百四十三章 墨家田襄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四百二十三章 人究竟要到哪一步纔算好?第三百二十八章 於秋準備的東西第四百零一章 夏王入長安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未來鋪路第兩百九十三章 桂花樹種植第一百六十四章 和稀泥的李淵第兩百四十八章 鐵將軍憨子第三百四十四章 又用忽悠技第兩百七十六章 全球目光第一百二十章 行軍途中第四百零四章 開始返程
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西域的商業佈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是會挖坑的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三十三章 寡婦們的想法第兩百七十章 對倭國的態度第四十二章 理智的思維第一百八十八章 四大越冬場第兩百一十一章 新技術上線第三百六十四章 難以抑制的好奇心第三百三十二章 驚人的礦產量第四百二十六章 長安和洺京的差別第五百零一章 日新月異的科技第三百一十章 照相合影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三百九十九章 李秀寧奏三事第四百八十七章 軍演章程第九十二章 芙蓉香皂第一百八十八章 四大越冬場第三百三十一章 發散思維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環境改造工程第四百四十八章 貨比三家的真正效果第四百一十二章 夏國的軍人第三百零六章 洺山書院的教學方向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知道怎麼學到點子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系統全面升級第三百六十九章 搞推銷的李淵第三百二十六章 洺州的十月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兩百五十七章 洺州的招工計劃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錢請人去長安第兩百九十三章 桂花樹種植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五百一十二章 衛星發射試驗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原和海外第三百五十章 瘋狂爆積分第五百三十二章 人才都得利用起來第五十章 北地困頓的根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參觀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禮第一百三十五章 先震驚一撥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五百零一章 日新月異的科技第二十五章 寡婦村的秘密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原和海外第四百九十八章 夏國特種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聲的問題第三百九十六章 爲八月做的準備工作第五百一十七章 堅硬的後盾第四百八十九章 開始閱兵第二百零三章 又來一撥送錢的第十八章 採購第二十四章 把話說透第四百六十六章 到了走出去的時候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聲的問題第四百二十三章 人究竟要到哪一步纔算好?第六十八章 招攬羅士信第兩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第一百一十一章 牛神大黑第一百九十九章 嚇尿頡利第九十八章 於秋出品的鉅額商品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九十章 大變樣的寡婦村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賞菊的重陽節第四百八十八章 夏軍進場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開話題第四百四十七章 貨比三家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教育第兩百四十五章 洺州銀行融資計劃第兩百三十二章 出售紅果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三百零二章 封王建國的首輪談判第七十七章 名將爭鋒第三百三十八章 掌控商業的步伐第四百一十九章 以民爲重的夏國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三百六十四章 難以抑制的好奇心第兩百八十章 抓細作第四百四十七章 貨比三家第一百四十二章 越慘越好的建議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三十四十八章 意向確立第四百零四章 開始返程第二十二章 十顆頭,一囊酒第四百九十一章 步兵軍演競技開始第兩百四十三章 墨家田襄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四百二十三章 人究竟要到哪一步纔算好?第三百二十八章 於秋準備的東西第四百零一章 夏王入長安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未來鋪路第兩百九十三章 桂花樹種植第一百六十四章 和稀泥的李淵第兩百四十八章 鐵將軍憨子第三百四十四章 又用忽悠技第兩百七十六章 全球目光第一百二十章 行軍途中第四百零四章 開始返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林县| 施甸县| 寿阳县| 林甸县| 阳东县| 长沙县| 沁源县| 日喀则市| 尚义县| 沙雅县| 柘荣县| 惠安县| 黎平县| 四子王旗| 平乐县| 麦盖提县| 永嘉县| 灯塔市| 龙州县| 延川县| 龙陵县| 奉化市| 秦皇岛市| 黄梅县| 株洲县| 湛江市| 扎赉特旗| 图木舒克市| 大田县| 泾阳县| 长沙市| 江孜县| 涞水县| 延边| 正蓝旗| 大渡口区| 大安市| 通山县| 伊宁市| 临洮县| 称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