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六十三章 誰在隔岸觀虎鬥?

於秋派董放到長安是爲了平息收尾,而他所謂的平息收尾,可不是什麼真的平衡各方利益,把事情解決掉。

在那些世家子的眼裡,他更像是來搞事情的。

因爲,自從他主持了於氏大酒樓和於氏糖水店的開張之後,西域的胡商們更加不願意買這些世家子手上的貨物了。

一個慨念,就足以讓包括這些世家子本人在內的所有人看空絲綢未來的價格了。

所以,他們得降價才能將手上的絲綢出手,比市場價高五成不行,那就只提高兩成出售。

只提高兩成還不行,那麼,直接以平價將絲綢交易給他們。

要知道,平價的話,這些世家子們其實已經吃虧了。

畢竟,他們拿著絲綢,本就可以在大唐市面上買同等價值的其它任何貨物,或者兌換成銅錢貨幣,而在此之前他們所做的收集,運輸?shù)裙ぷ鳎及踪N了,還交了好多關稅,他們才把手中的絲綢運到長安。

然而,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即便是平價出售,那些西域胡商們也還是不理他們,甚至,再三到東宮去找李建成退還他強行借給商隊的駱駝。

最後沒有辦法,那些世家子只要再降,以低於市價一成的價格,將手中的貨物免息一年借貸給那些胡商,他們這才勉強願意坐下來談一談。

如果以這個價格成交,加上人工運輸和之前繳納的稅收消耗,其實所有世家子的虧損,都在兩成以上。

而由於貨物都是借貸出去,稅吏根本收不到多少稅,不僅會讓李建成在朝堂上拿不出亮眼的政績,也會讓那些一心想要攀附李建成,從而走上升官發(fā)財?shù)缆返氖兰易觽儗λバ判?,有一些人,甚至已經開始暗中接觸李世民身邊的人了。

只是他們沒想過,於秋是什麼人。

設這麼大的局,就只爲坑世家子們虧損兩成,可不是他的風格。

在秦王府里美滋滋的吃著於秋送過來的水果的李世民這幾天心情很好,李建成踢到了於秋這塊鐵板,他只需要在旁邊靜等他作死就行了,在他的大手一揮之下,一道流言,已經在長安的街市上散播開來了,這也是於秋寫信給他說的另一個計劃。

流言的內容是:西域胡商本輪攜帶的貨物價值過高,已經引起了關外各路響馬,突厥部落,甚至吐谷渾的人注意,他們打算聯(lián)合起來,搶劫這些胡商,提前派了過來盯梢的人,都有好幾撥已經隱藏在長安城內了,只要胡商團隊一出關,肯定會被搶。

這個消息很勁爆,只在半日之類就在長安城的大街小巷傳播開來,頓時,那些在客棧休息的胡商,也露出了一副我好怕怕的樣子,不僅不收那些世家子的貨了,還將駱駝上的貨物都卸了下來,一副不敢出門的樣子。

而聽到這個消息,更著急的反而是那些世家子。

他們也不敢催促這些胡商快點完成交易之後上路啊!

?тt kan?¢ O

萬一他們在路上被別人劫了呢?自己借貸出去的貨物,豈不是白送給那些劫匪了?

於是,派人保護這些胡商出關的想法,就在他們腦海裡萌生了。

夜晚,董放造訪秦王府,被奉爲上賓,一番寒暄問候之後,李世民與董放相對而坐,邊吃邊聊了起來。

“你家公子公子來信說,只要我出兵朔方,就能助我平滅樑師都,傳播流言,就是爲了促成我出兵手段,不過,後續(xù)計劃是怎樣的,還沒有告知我,不知你能否明言,免得我到時候出錯?!崩钍烂窨赐觎肚锏臅胖?,心中其實已有腹稿,不過還是想聽聽於秋身邊的人是什麼看法,故意開口問道。

“秦王殿下只需要將兵馬拉到朔方郡內,伺機而動就可以了,哪怕只是三萬剛徵召上來的新兵也不妨事,我家公子會將平滅樑師都的機會送到你面前的。

不過,公子讓我提醒您,您更應該考慮的,是滅了樑師都之後應該怎麼扛住來自頡利的壓力,我家公子只負責幫您滅樑師都,剩下的事情,他可是一概不管的?!倍盘嵝训?。

“你今夜造訪,該不只是爲了提醒我一句吧!”李世民納悶道。

以李唐現(xiàn)在的家底,可經不起頡利來一場幾十萬人規(guī)模的大戰(zhàn),這也是爲什麼樑師都一直能在朔方郡耍橫的原因,因爲他奉了頡利爲主,打他就等於跟突厥開戰(zhàn),沒有將內患全部清除之前,李唐可不敢動他。

董放笑道,“當然不是,還有另外一個提醒。”

“請講。”李世民伸手示意道。

“倘若今冬與突厥開戰(zhàn),明年大唐的糧食便將依舊處於緊缺狀態(tài),可以多種一些,但是,桑麻,卻要儘量少種少養(yǎng),否則,會坑害百姓。”董放開口道。

“桑麻要少種少養(yǎng)?莫非,真如你所說,洺州已經生產出了大量的羊毛布料,可以用於製作衣物?”李世民是知道於秋山莊裡的蠶房和織房的,一臉驚色的道。

如果真的如此,那麼,大唐的生產格局,就將會有大變化,如果朝廷不及時調整,可能就會出大亂子,畢竟,牛羊這東西,突厥多比較多,而絲綢織物貶值,受損的會是中原所有人。

見到董放點頭,眼珠子亂轉的李世民瞬間就想到了很多事情,最終卻是朝門外的親衛(wèi)喊道,“去請輔機過來一趟?!?

不多時,長孫無忌便來到了廳堂之中,待得李世民將於秋搞出了羊毛織物,今後可能大量產出,衝擊原有的紡織市場之後,長孫無忌也是眉頭大皺,最終卻是開口道,“殿下,王府儲備的絲帛咱們可得加快出手,否則,只怕會比那些世家子虧的還慘?!?

“這,只怕還是於秋的設計,看是,咱們不得不接招?!崩钍烂窨嘀樀?。

他本以爲自己是隔岸觀虎鬥,卻不想,自己也被人拉下了場,於秋纔是真正在隔岸看自己兩兄弟斗的人。

“秦王殿下也不必自哀,您已經與我家公子合作經營,賺錢到的利潤,又何止在絲帛上的一點損失呢!而且,只要在軍政方面不斷累積功勞,折出去些許小錢,又算的了什麼呢!”董放微笑道。

李世民聞言,一臉憤恨之色道,“這哪裡是一點小錢,秦王府和長孫氏手中的絲帛,價值至少五百萬貫,就算折一成出去,也是五十萬貫?!?

“是麼?這樣的話,秦王殿下這次恐怕就要折出去一兩百萬貫了,因爲,那些世家子們,已經在以低於市價一成的價格,與西域胡商們談交易的事情了。

只是,這點錢對於我家公子來說,仍然是小錢。

作爲朝廷的當權者,您應該避免所有百姓受損,這樣省下來的纔是大錢。

據(jù)我所知,您現(xiàn)在是朝廷的尚書令,有權對於全國的耕種規(guī)劃作出決定,只有讓百姓們合理的根據(jù)形勢,種植經濟作物,才能保證他們的利益。世家子是虧是賺不要緊,百姓們賺錢,纔是有利於朝廷財稅的事情。

我家公子說,這叫做宏寬調控。

我們洺州,明年就會開始調控。

比如,境內的三百萬畝上田,全部都會種上糧食,而將近五百萬畝的中田,卻根本不會種糧食,而是會種上金花菜馬唐草等生長繁殖力極強,原本被大家當成野菜和野草的植物。

因爲,三百萬畝上田產出的糧食,足夠所有洺州百姓一日三餐了,可明年我們的養(yǎng)殖規(guī)模會擴大好幾倍,牲畜家禽需要大量飼料,沒有這麼大規(guī)模的草料種植,解決不了問題。

你們李唐朝廷,缺什麼,多什麼,你這個尚書令,可要提前摸清楚,不摸清楚,明年像這次賣絲綢時的囧境就還會出現(xiàn)?!?

聞言,端坐在案幾前的李世民久久不語,最終,拱手朝董放施了一禮道,“我受教了。”

第一百六十四章 和稀泥的李淵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禮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一百零二章 坑姑父第四百零二章 奇葩迎親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四百四十八章 貨比三家的真正效果第三百四十五章 名義上的女主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嚇尿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九章 好吃到流淚第兩百二十七章 海戰(zhàn)進行時第一百七十章 提煉第兩百八十五章 試航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問題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動對外僱工第三百一十六章 走訪慰問第四百章 李淵的送親家宴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環(huán)境改造工程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服來戰(zhàn)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征第五百一十七章 堅硬的後盾第三百七十三章 揚州士族的禮物第一百四十七章 長安來人了第八章 說詞第五百零一章 日新月異的科技第四百九十五章 狡猾如狐第七十五章 孩子們的學習熱情第一百二十三章 山莊的小妖孽們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雷引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三百零二章 封王建國的首輪談判第三百八十七章 種植事業(yè)第兩百一十二章 發(fā)展資本力量第十三章 進城前的準備第兩百二十九章 長安事發(fā)第三十章 第一個女工第一百八十八章 四大越冬場第兩百八十七章 放開手腳幹第兩百九十八章 洺山書院(皓炫哥萬賞加更)第四百六十六章 到了走出去的時候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佈局西域第四章 撒網(wǎng)打魚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兩百六十六章 人口政策第四百八十四章 成爲世界的債主第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動對外僱工第兩百四十七章 洺州七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誘擊第三十三章 寡婦們的想法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編闞棱第三百三十五章 原來都是坑第十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一百三十章 傳說到長安第五百二十八章 百年大計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帶優(yōu)越感的微笑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yǎng)殖產業(yè)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軍演練展示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五百二十九章 根植文化第一百五十二章 所謂禮尚往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工匠的現(xiàn)狀第兩百一十四章 羨慕的眼光第兩百三十九章 洺州圖書館的建設第三百七十四章 定計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知後覺第三百二十八章 於秋準備的東西第三百九十三章 沒有選擇的商量第二百零七章 長安大戶的日常開支第四十三章 於秋的思考第兩百五十五章 洺州的做事原則第兩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試驗成功第三十一章 給劉黑闥的建議第四百五十二章 病房裡的比較第五十二章 耕種神器問世第四百九十二章 首戰(zhàn)第三百五十二章 夏國天兵第一百零三章 瘟疫阻路第一百二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八十一章 一切盡在謀算中第四百三十章 強大的農耕效率第九十八章 於秋出品的鉅額商品第四十八章 參觀作坊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fā)難第十六章 吃貨兵痞蘇定方第三百零六章 洺山書院的教學方向第七十二章 董放第三百三十三章 邯鄲縣第三百九十五章 進一步擴展第兩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試驗成功第五十章 北地困頓的根子第三百四十七章 聯(lián)合執(zhí)政聯(lián)盟提議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四百五十六章 外交談判第三百二十四章 長安的九月第三百二十四章 長安的九月第兩百二十六章 較量開始
第一百六十四章 和稀泥的李淵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禮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一百零二章 坑姑父第四百零二章 奇葩迎親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四百四十八章 貨比三家的真正效果第三百四十五章 名義上的女主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嚇尿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九章 好吃到流淚第兩百二十七章 海戰(zhàn)進行時第一百七十章 提煉第兩百八十五章 試航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問題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動對外僱工第三百一十六章 走訪慰問第四百章 李淵的送親家宴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環(huán)境改造工程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服來戰(zhàn)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征第五百一十七章 堅硬的後盾第三百七十三章 揚州士族的禮物第一百四十七章 長安來人了第八章 說詞第五百零一章 日新月異的科技第四百九十五章 狡猾如狐第七十五章 孩子們的學習熱情第一百二十三章 山莊的小妖孽們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雷引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三百零二章 封王建國的首輪談判第三百八十七章 種植事業(yè)第兩百一十二章 發(fā)展資本力量第十三章 進城前的準備第兩百二十九章 長安事發(fā)第三十章 第一個女工第一百八十八章 四大越冬場第兩百八十七章 放開手腳幹第兩百九十八章 洺山書院(皓炫哥萬賞加更)第四百六十六章 到了走出去的時候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佈局西域第四章 撒網(wǎng)打魚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兩百六十六章 人口政策第四百八十四章 成爲世界的債主第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動對外僱工第兩百四十七章 洺州七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誘擊第三十三章 寡婦們的想法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編闞棱第三百三十五章 原來都是坑第十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一百三十章 傳說到長安第五百二十八章 百年大計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帶優(yōu)越感的微笑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yǎng)殖產業(yè)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軍演練展示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五百二十九章 根植文化第一百五十二章 所謂禮尚往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工匠的現(xiàn)狀第兩百一十四章 羨慕的眼光第兩百三十九章 洺州圖書館的建設第三百七十四章 定計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知後覺第三百二十八章 於秋準備的東西第三百九十三章 沒有選擇的商量第二百零七章 長安大戶的日常開支第四十三章 於秋的思考第兩百五十五章 洺州的做事原則第兩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試驗成功第三十一章 給劉黑闥的建議第四百五十二章 病房裡的比較第五十二章 耕種神器問世第四百九十二章 首戰(zhàn)第三百五十二章 夏國天兵第一百零三章 瘟疫阻路第一百二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八十一章 一切盡在謀算中第四百三十章 強大的農耕效率第九十八章 於秋出品的鉅額商品第四十八章 參觀作坊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fā)難第十六章 吃貨兵痞蘇定方第三百零六章 洺山書院的教學方向第七十二章 董放第三百三十三章 邯鄲縣第三百九十五章 進一步擴展第兩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試驗成功第五十章 北地困頓的根子第三百四十七章 聯(lián)合執(zhí)政聯(lián)盟提議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四百五十六章 外交談判第三百二十四章 長安的九月第三百二十四章 長安的九月第兩百二十六章 較量開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瓦提县| 瑞安市| 皋兰县| 大安市| 马龙县| 东宁县| 十堰市| 富顺县| 卓资县| 湖口县| 郑州市| 太保市| 河东区| 厦门市| 保德县| 乌拉特后旗| 维西| 阿勒泰市| 泰来县| 沧州市| 子洲县| 西畴县| 辽中县| 钦州市| 靖安县| 偃师市| 天等县| 榆树市| 青川县| 皋兰县| 贺州市| 九龙县| 平陆县| 永丰县| 兰州市| 司法| 吴堡县| 三门县| 桦南县| 咸宁市| 永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