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3節 刺殺

顧瑾之不想和宮妃們打交道。

倒也不是怕她們整日無事可做,琢磨著算計別人,而是這宮裡乃是太后暫掌六宮,中宮無主。在皇后定下之前,這些女人行事,多少都有點小心思。

顧瑾之沒有利用旁人的心思,也不喜歡被旁人利用。

安靜平和的生活,纔是她想要的。

於是她笑著拒絕譚貴妃:“貴妃娘娘面色紅潤,神氣健泰,並無小疾,娘娘且寬心,飲食清淡些。祝娘娘福壽雙全。”

太后就哈哈笑,招手讓顧瑾之坐回來。

她親暱拉著顧瑾之的手,對譚貴妃道:“好好的人,哪有盼著自己身上不舒服?定又是偷懶的,想裝病託大呢。”

譚貴妃忙笑起來,道:“太后折煞臣妾!臣妾不敢的,只是這幾日,的確有些不爽利。怕是冬春時節遞換,有些不適。”

“靜養一養就好。”太后笑了笑,“你看哀家,也不是有點不適麼?不用吃藥,你們小孩子家兒的,經不住事。”

譚貴妃連忙道是。

顧瑾之不想在後妃們面前表現,譚貴妃、張妃和皇帝都看在眼裡。

張妃原本也想湊湊趣兒,博太后笑一場。如今譚貴妃也被堵了回來,她就沒敢開口,安靜站在一旁,一雙漂亮的眸子打量了顧瑾之幾眼。

太后…….很喜歡未來的廬陽王妃,不惜替她駁了譚貴妃的話。

譚貴妃瞧在眼裡,只怕不會生氣,反而更加想巴結顧瑾之吧?

如今這宮裡,除了先皇后,太后並不青睞任何一位妃子,能得到她老人家的喜歡,將來的後位之爭。就添了重重的籌碼。

張妃心裡也微動。

皇帝也看了顧瑾之一眼,又看了眼緊挨著太后坐,一臉憨厚的廬陽王。

他的目光,在廬陽王身上落了片刻。

太后心裡就有點涼。

皇帝孝順是真的,疑心病卻一日勝似一日。

似乎每個皇帝都是這樣。

她打了個哈欠。

顧瑾之看見了,就起身,牽了廬陽王的話,兩人給太后行禮,告辭。

太后沒有留他們。

從坤寧宮出來,廬陽王撇撇嘴。有些不高興的說:“母后說,宮裡做了鵪鶉羹。小七,我想吃鵪鶉羹。”

“到我府上去。我替你做,可好?”顧瑾之道。

她覺得,哪怕廬陽王是個傻的,也還是少進宮比較妙。皇帝看不見,眼不見不煩。

“你也會做嗎?”廬陽王有點懷疑。小心翼翼問。

顧瑾之就噗嗤笑起來。

她很肯定的點點頭。

廬陽王也笑,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轉身拉了她的手,快步往外走:“回去吃鵪鶉羹。小七,我已經餓了,你身上帶糕點了嗎…….”

兩人一行說話。一行出了宮門。

成姑姑依舊送他們到宮門口,對顧瑾之道:“王爺就託付給您了,用心服侍好王爺。免太后擔憂。”

顧瑾之道是。

廬陽王和顧瑾之一走,譚貴妃和張妃也告辭。

皇帝獨自留下來,問候太后的身子。

“……聽宮人說,您這兩日吃飯也懶,說話也懶。朕甚是擔心,還想著請瑾之進宮瞧瞧。”皇帝坐在太后對面。母子交心說著話兒,“不成想,他們也孝順。給您開了方子嗎?”

“沒有開方子。”太后笑道,“她說不妨事。這個時節有些懶軟是平常的,不用服藥。她上次送進來的藥,哀家隔三差五也有用些,潤肺滋養,咳嗽是不會再犯的。皇上無需替哀家操心。”

皇帝臉色就更加緩和幾分,一副放心的模樣。

太后又問他,最近朝中可有爲難之事。

“……北邊去年下雪,牧民的牛羊馬匹都凍死無數,韃靼人只怕又要搶掠,朕給北邊添了些糧草,也不知能壓制幾時。”皇帝道,“春上暖和起來,南方不是瘟疫就是洪澇,或乾旱,朕也提著心。這是每年不變的。京中的,無非就是言官上書,早立東宮、中宮,穩固朝綱。”

太后聽了,微微頷首。

朝廷大事,自有朝臣替皇帝謀劃。

可立皇后、太子,則需要太后幫襯。

皇帝宮裡,只有五個人。

妃位的,則是一品貴妃譚氏和二品妃張氏。

張氏孃家乃是江南大族,朝中勢力單薄;譚氏孃家顯赫,譚家老爺子門生遍佈朝野。

選誰,早已一目瞭然的。

“總是吵。”太后嘆了口氣,“自從先皇后除了服就開始吵著要立中宮,哀家聽皇上轉述,耳朵都起了繭子,何況皇上?張妃也當得起……”

太后看重的是張妃。

皇帝沉默了一下。

太后謹慎慣了,一向不肯輕易明確她的態度,免得皇帝覺得母親干政。

“……譚家不會善罷甘休的。”皇帝道,“到時候又是一場吵鬧。”

“既如此,何不先立太子?”太后道,“長皇子是先皇后所誕,譚家不就是想要個外家?立了太子,再立張妃爲後,他們還有話說?要是立了太子,又立譚貴妃爲後,皇上以後要用什麼來壓制譚家?”

先皇后和譚貴妃是雙胞胎姊妹,都是譚家女兒。

太后說的,正合了皇帝的心意。

他笑了笑,點點頭。

“朕見母后甚是喜歡譚貴妃,還以爲……”皇帝又笑了笑。

太后也笑,道:“譚貴妃惹人喜歡。她十三歲進太子府,和雙胞胎姐姐一起服侍皇上。而後,姐姐是太子妃,她是良娣。姐姐誕下皇長子,她幾年無所出;姐姐是皇后,她是貴妃,樣樣低人一頭,卻安安靜靜,宮裡沒有一件事是譚貴妃鬧出來的。這樣的心氣。哀家怎麼會不喜歡她呢?”

皇帝聽了,脣角卻又暗暗譏諷的笑。

譚貴妃的確“賢惠”過人呢…….

連太后這樣聰慧睿智的人,也覺得她好……

幸虧太后睿智,能懂朝政大事,否則她開口替譚貴妃說項,要立她爲後,皇帝還能公然反駁?

到時候,譚家再施壓,皇帝都可以妥協了。

那個伶俐又“賢惠不妒”的女人呢,皇帝想起來就覺得好笑。

譚貴妃。大概是皇帝衆位妃子裡,最沉穩安靜的。

“……哀家在這深宮裡二十多年,什麼樣的人物沒有見過?人活在這世上。總要求點什麼。”太后繼續又道,“有人求名,有人求利。名利皆不求的,要麼是心思極深,要麼是歷盡了世事。

譚貴妃呢。又不是那看透世事的。她若是做了皇后,她從前那些招人喜歡的品格,怕是都要收起來,露出本色了。哀家可不想看到她的本色。她就像現在這樣,位居人下,纔會端著溫柔安靜。與世無爭,哀家最喜歡。”

皇帝就哈哈笑起來。

原來太后看的和他一樣的深刻。

她老人家的“喜歡”,是這麼個意思。

皇帝的心也就放了下來。

太后的想法。和他的一致,他就更加肯定了自己,行事也更有底氣。

多少年來,太后總是這樣,默默站在皇帝這邊。事事替他捨身處境考慮。知道皇帝不是真心疼廬陽王,太后也寧願不見。

同樣是母子。偏下的母親總有偏心的時候。

認真計較起來,太后的心應該是偏向皇帝的吧?

“母后所言甚是,朕都記在心裡。”皇上道。

太后就微微頷首。

想了想,皇帝又道:“還有件事。明慧公主讓人給朕送了條陳,說安南國叛亂,胡氏父子篡了陳氏之位。朕前些日子還在說首輔說,今年到了三月,安南國的進貢怎麼還沒有送來。看來的確是出了事。朕還見到了自稱安南國煜王的人…….”

“竟有這等事?”太后眉頭蹙了蹙,“篡位謀國,可是大罪!”

“朕有些相信他,卻又不是很肯定。”皇帝也道,“事關重大,內閣閣老們意見不一。”

太后點頭:“千萬慎重。”

皇帝道是。

眼瞧著快到了午膳的時辰,皇帝起身告辭,去了御書房。

幾位閣老還在議論安南國的事,皇帝要回去聽聽結果。

不成想,到了三月初四,安南國的使者突然達到了京師。

來人乃是奉書,自稱原是陳氏的外甥。前國王陳氏無子,立了外甥胡氏爲國王。

可有人不服,就來誣陷。

安南國根本沒有什麼煜王。

安南國遠在南邊,皇帝也不清楚內幕。

兩邊各有說辭,皇帝一個也不相信。

他要派人親自去趟安南。

顧延韜倒是個很適合的人。等他事成規來,皇上就藉口他有功,封他爲侯,擡舉他做下一任的首輔。

陳煜朝暫留京裡,等事情有了定論。

胡氏的使者也留下來。

顧瑾之家裡,也是過了好幾日才聽說大伯要出使安南國。

宋盼兒聽了,沒說什麼。

她對大伯沒什麼好印象。

顧瑾之則想,陳煜朝暫時是安全的。他要是再出事,就證明了胡氏父子做賊心虛。

結果,第二天就聽聞,陳煜朝遭刺殺,名垂一線。

皇帝震驚,將胡氏父子的使者,全部抓入大牢。

秦申四急匆匆登了顧家的門:“七小姐,您快去給看看吧。陳公子說,他不信其他大夫,怕被收買,只想讓您瞧。”

顧瑾之眉頭微蹙。

這麼湊巧遭刺殺,是不是陳煜朝自導自演,然後想讓人幫忙善後?

——*——*——*——

感謝軒轅御讖、enya2013?、jojo8129?的打賞。

第304節 警惕第188節 反調戲第182節 點鴛鴦第321節 顏面第287節 良藥第101節 預言第117節 讚譽第417節 親征第350節 臆斷第331節 重現第85節 公帳第1節 楔子第135節 小瞧第228節 初次第509節 寵妾第513節 發威第309節 身教第538棋子第9節 藥到第447節 革去第70節 猜測第171節 探病因第437節 朝令夕改第181節 因果第229節 唱戲第437節 朝令夕改第170節 藥材第356節 出城第536節 訪客第111節 回來第325節 收網第453節 意外第259節 驚豔第45節 峻劑第282節 求學第406節 戀情第461節 拘束第230節 姨娘第449節 難言之隱第492節 小兒夜啼第493節 肯定第365節 胎瘤第186節 求醫第449節 難言之隱第367節 重逢第251節 客人第172節第226節 請帖第168節 奇遇第146節 雪人第478節 尋找第59節 探險第428節 寒心第212節 產後第207節 手心手背第234節 眼線第87節 坦白第219節 燙手第296節 腿傷第389節 回家第37節 確診第434節 主動第203節 上門第30節 陰謀第408節 別有用心第203節 上門第160節 有喜第170節 藥材第81節 追憶第304節 警惕第74節 許諾第416節 珍惜第202節 下棋第499節 伸威第462節 裝病第161節 首飾第41節 來信第247節 信仰第138節 聽話第147節 名節第504節 紙上談兵第447節 革去第306節 解圍第83節 嫉妒第489節 畫影第252節 精明第101節 預言第139節 設局第201節 利用第139節 設局第533節 風雨第1節 楔子第212節 產後第443節 打人第446節 完美第114節 盤問第200節 諾言第427節 公判第280節 小祥第477節 竹馬
第304節 警惕第188節 反調戲第182節 點鴛鴦第321節 顏面第287節 良藥第101節 預言第117節 讚譽第417節 親征第350節 臆斷第331節 重現第85節 公帳第1節 楔子第135節 小瞧第228節 初次第509節 寵妾第513節 發威第309節 身教第538棋子第9節 藥到第447節 革去第70節 猜測第171節 探病因第437節 朝令夕改第181節 因果第229節 唱戲第437節 朝令夕改第170節 藥材第356節 出城第536節 訪客第111節 回來第325節 收網第453節 意外第259節 驚豔第45節 峻劑第282節 求學第406節 戀情第461節 拘束第230節 姨娘第449節 難言之隱第492節 小兒夜啼第493節 肯定第365節 胎瘤第186節 求醫第449節 難言之隱第367節 重逢第251節 客人第172節第226節 請帖第168節 奇遇第146節 雪人第478節 尋找第59節 探險第428節 寒心第212節 產後第207節 手心手背第234節 眼線第87節 坦白第219節 燙手第296節 腿傷第389節 回家第37節 確診第434節 主動第203節 上門第30節 陰謀第408節 別有用心第203節 上門第160節 有喜第170節 藥材第81節 追憶第304節 警惕第74節 許諾第416節 珍惜第202節 下棋第499節 伸威第462節 裝病第161節 首飾第41節 來信第247節 信仰第138節 聽話第147節 名節第504節 紙上談兵第447節 革去第306節 解圍第83節 嫉妒第489節 畫影第252節 精明第101節 預言第139節 設局第201節 利用第139節 設局第533節 風雨第1節 楔子第212節 產後第443節 打人第446節 完美第114節 盤問第200節 諾言第427節 公判第280節 小祥第477節 竹馬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颍县| 德州市| 黄浦区| 南木林县| 襄城县| 鄄城县| 蓬莱市| 黔东| 许昌市| 建水县| 兴仁县| 桂平市| 永春县| 曲沃县| 前郭尔| 聂荣县| 石首市| 新绛县| 长武县| 肇庆市| 尚志市| 河北省| 安远县| 巴里| 扶绥县| 威信县| 夏津县| 日喀则市| 南汇区| 黔江区| 天津市| 淮南市| 蓝山县| 若羌县| 乌海市| 万年县| 绵阳市| 新兴县| 留坝县| 高雄县| 芮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