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爲,是命運摩挲了我和阿平的掌紋,才讓我們從甜蜜幸福到分崩離析。
直到這刻,我才發現原來不是,根本就是我被包圍在一團迷霧裡,從未出來過。
眼前這個閉了眼穿著大紅禮服的人,是我的阿平嗎?顯然不是,阿平怎麼可能在這裡?一定是一個長得與阿平極像的人。
靜默輪迴裡,視線中的人眼睫輕顫,緩緩睜開了眼。
我的心一點一點沉靜下來,如果說人有相似,那麼眼神呢?也能這般神似嗎?所有的心念都被壓縮,只剩三個字——你是誰?
心隨念動,我的嘴裡也輕吐出疑問。
只見那眸光閃了一閃,從牀上坐起身來與我平視。莫名感覺視線中的這抹紅很刺眼,哪怕穿在這人身上,“你是誰?”我重複問題,語聲清凜。
“蘭,你聽我說。”
“不要叫我!”我揚起聲喝,盯著他的眼睛一字一句而道:“回答我的問題。”
他的瞳孔縮了縮,極小聲地說:“我就是今日與你拜堂成親的皇太孫,這件事我可以跟你解釋,是因爲不能讓祖父……”
“名字!”我喝斷了他的話,所謂解釋我不想聽。
而他被我似乎給喝懵了,茫然而問:“什麼名字?”
我的嘴角牽起嘲諷的弧度:“皇太孫殿下,你難道還是姓劉名平嗎?”是我歷史差到這地步,大明皇朝何時出了一個劉姓的皇孫?
他愣了愣才恍然過來,頓了一下,緩緩開口:“我姓朱,名允炆,阿平是我的小名。劉是清姑的姓氏,去到銀杏村爲父親守孝三年不能暴露行藏,只得以此爲化名。”
很合理的理由,讓人無法反駁。可是沒有人知道我的心沉到了最谷底,當睜開眼來一些事和模糊的東西便開始在腦中逐漸變清晰,之所以不願承認睡在身旁的人是阿平,不是因爲這個劇情翻轉的讓人難以接受,而是我終於清醒過來。
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時代,那他的皇太孫……
是朱允炆!歷史上那個獨得朱元璋寵愛,甚至跳過他諸多英明神武的兒子而被繼任皇位的人。可是所有的歷史教科書都告訴我,朱允炆在這個位置上沒有做長,從他登上帝位改年號爲建文後便是長達四年的靖難之役,朱棣終將奪權逼宮成爲大明朝的霸主。
腦中閃過冷硬的身影,絕難置信,那個讓我第一眼看了就畏懼的人,竟然是朱元璋!
當初得知陸鋒是朱棣時我就心有隱患,但總想只要避開了便好,甚至還想過阿平祖父的大將軍身份可能不利,可是我所有的擔憂都是多餘的,因爲身處歷史洪流根本就避不開。
“媳婦,你在生我的氣嗎?”視界裡伸來一隻手,小心翼翼地拉我的衣袖。
我也自問:我有生氣嗎?氣惱自當有,在馬家雖然沒人對我怎樣,可是單只是替代馬家小姐重配婚娶這一事就讓我的身心飽受折磨。那些個日夜每每想到阿平就心痛難抑,偏偏還被拿了把柄在手中逼迫著我不得不妥協。
想及這“把柄”我忽然心沉了沉,反過來抓住他的手臂問:“那個與我一同的少年呢?”
他頓了頓,眸光清亮答我:“那是一個幌子,當時被他逃脫了,我們沒有抓到他。”我怔愣住,從他話中抓住一個訊息:“你們?那羣追我們馬車的黑衣人是你帶的人?”
他仔細看了看我的神色後說:“媳婦,我好不容易纔得到你的準確消息便帶了人連夜追蹤而來,沒想到你棄馬車而逃獨剩那人,本來想先抓住了他再來查問你的去向,哪料他負隅頑抗,木叔因心憂我而只是打了他一掌卻沒抓到人,後來我找到了你也沒心思管他了,所以其實並不知道他行蹤。”
提著的心終於放下來了,這段時日最怕就是朱高煦出事。當時以爲黑衣人是那羣曾經追殺過我的殺手,所以不敢去想朱高煦獨自駕馬車引開那些人的後果。等一等,剛阿平說什麼來著?木叔因心憂他而沒抓到人,爲什麼要心憂他?還有朱高煦是朱棣第二個兒子,而阿平既然是皇太孫朱允炆,那麼他那已故的父親便就是朱元璋的長子朱標,所以朱高煦與他應是堂兄弟,他怎麼不認識?
問出疑惑後見他眼神有些閃躲,我瞇起了眼冷著臉道:“你儘管想理由來編派我,看我還信不信你。”被我一數落,他遮遮掩掩地回:“就是那會兒可能連著幾日沒休息好,又連夜騎馬累著了。”
我下了重手去彈他腦門,聽見他吃疼地低呼後瞪眼:“拖拖拉拉的,到底怎麼了?”
終於吐實:“我昏過去了。”
心中一驚,明知他不會有事,否則這會兒也就不在這裡得瑟了。可還是難抑緊張而問:“怎麼回事?累著了也不至於會昏過去,是生病了?”
“沒有生病,真的是累的。木叔當時把過我的脈,說我是勞思損傷所致,整個人都覺得無力而且頭暈目眩,後來就不省人事了。不過沒過多久我便醒了,你也被他們給帶回來了。”
所以他其實並沒見到朱高煦?不過我現在纔想到阿平可能即使見到了也不見得認識朱高煦,因爲朱棣早年就藩北平,恐怕當時朱高煦要麼還年幼要麼還沒出生。這期間朱棣定然有回京過,但有否帶上朱高煦就不知道了,他上頭不還有一個哥哥嘛,那個纔是世子。
經過一番思緒整理後,我從最初的震驚變得比較能接受眼下現狀了。
除去阿平身份變換這件事,其餘的只能說如果不計較過程的話,結果算是好的。不經過我的同意,這人是又把我娶了一次,想來那馬府上下都被他給打點了。
但是,“你這樣瞞著你祖父能瞞一輩子嗎?”我挑著眉問他。
“祖父那邊我自會去負荊請罪,現在木已成舟,頂多是罰我禁閉,那也比讓我娶別的女人好。”最後那句話他是嘀咕在喉間的,我聽得清楚,有意問他:“爲什麼不娶那馬家小姐?”
“沒見過不娶。”
我扯起嘴角看他:“意思是如果給你安排個青梅竹馬什麼的,你就娶了?”
他一愣,立即緊張地拉住我說:“不是的媳婦,我沒這意思,反正除了你我誰也不娶。什麼光祿寺少卿的女兒,我連看一眼都不想。你不知道這些天我想你想到要發瘋,本來吉日定在三日後的,被我給否了硬給提到了今日。”
我沒有接他的話,心裡沉甸甸的,今時他可能還會與我這般說,可是將來呢?若他只是阿平,哪怕有個大將軍的祖父,我也能要求他此生都不納妾只我一人;可他是朱允炆,當今的皇太孫,將來的建文帝,三宮六院我哪裡能阻得了?
他見我沉默了不開口,於是詢問:“怎麼了?”
我扭轉過頭,“你讓我安靜一會,我要好好想想。”說著我一頭栽進內側的牀內背朝著他,聽見背後茫然無措的聲音在問:“媳婦你要想什麼呀?”
我要想的事很多,想這局勢該怎麼破?想今後要如何處?想……到底還剩幾年?
之前關於朱棣何時發動靖難之役又何時當上皇帝的歷史,覺得不記得具體時間也沒事,反正大概是在他四十多歲時發生的,還有至少五六年時間的。但現在我不能再得過且過了,必須強令自己想起關於明朝洪武、建文、永樂三朝的歷史,最好要具體到細碎的時間。
“我要睡了,你不要擾我。”我如是對阿平交代。
默沉了一會,身後悉悉索索的,“媳婦?”
我不予理會,但他一定是看我雖閉著眼卻沒真的睡,就把什麼給擱到了我手邊說:“那,這個珠串是他們在野外搜找到的,我一看就認出來是你的。”
睜眼一看,發現竟然是打從我從馬府醒來就不見了的星月手串。肯定是被朱高煦推下馬車時不小心從手腕間滑落而不知,但沒想丟失了居然還能被找回來。想起曾對這串星月菩提的分析和猜測,忽然間覺得真的冥冥中自有天意,可能我的猜想是錯誤的,但它的確是我與曾經那個通曉歷史時代唯一有聯繫的東西。
我將珠串拽在了手中,看著那上面的星月片刻後轉身對阿平道:“你先出去好嗎?”
“媳婦……”他用委屈的眼神看我。
“阿平,無論怎樣,你至少給我一點時間來適應。或者,這是你的寢居我移步往別處?”說著便作勢要起身,被他給焦急攔住:“不是的媳婦,你在這睡就好。我先出去辦事,晚些我再來找你。”看他急急地下地,連身上紅袍都沒換就出了門。
不由回看自己這身嫁衣,輕嘆了口氣,轉來轉去終究還是轉到他那去了,只是這過程實在讓人揪心。起身把嫁衣除去,又把頭飾給拆掉後才重新躺回榻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