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5章 收成(下)

寧廣應這次一下子就拿了三十兩銀子回去,讓吳氏喜出忘外。夫妻倆就算計,現在家裡的債基本上還清了,還有一些積蓄。先用這筆銀子賣塊地,他們也算是有了產業。三十兩銀子不算多,但是上田也能買個四五畝。在沿山村,四五畝好田也夠讓一家人過上溫飽的生活了。

寧廣應夫妻倆拿定了主意,就一起來找江常安。他們來了大半年,卻連鎮上都沒去過幾次。要買田,他們只能找江常安。他們知道江常安是去年纔買的地,肯定認識比較好的牙紀。這下,江常安更爲難了。寧廣應要買地倒是容易。他要買的地並不多,讓周盛貴幫忙,一定能在附近找到合適的。

三十兩銀子,買四五畝上田或者五六畝中田,都可以。如果田地面積稍微大一些,他還可以向桔子家借錢。只要土豆的價錢下來,他就可以還,就當是他向桔子預支分紅了。

江常安爲難的是,如果寧廣應有了自己的土地,就不能全心全意的幫,江常安家管理田地了。按照一般的情況,五六畝田是需要,二三個勞力才能種得過來的,何況寧廣應是到沿山村纔開始學種畝的。他明年,能把自己的五六畝田種好就不錯了,哪有精力再幫江常安家。

寧廣應看見,江常安的臉色不太好看,也知道他擔心什麼,說:“妹夫,我買地也是爲了置產。你家的事情,我肯定是要管的,實在沒有功夫的話,我也僱短工好了。”江常安卻不同意,說:“大哥,我們當初讓你過來,也是爲了你能過得好一點。現在你要買自己的地了,當然要自己種。你就那麼點地,僱短工的話,收入要少好多的。”

吳氏現在面對江常安家有些氣短,說:“要不,我們就先不買地了……”桔子有些哭笑不得地攔下他們的話頭,說:“舅舅家裡的地當然要買。有了自己家的地,舅舅在沿山村纔算是立穩了。只是這地確實不必非得要自己種。舅舅如果不去種地,在咱家幫忙,收入要比地裡的產出高得多了。爲什麼非要省那幾個短工錢,自己種地?”

吳氏這才反應過來,說:“是啊。我幫妹妹管著養雞場,收入都比種地高。還真不用自己種地。”她又熱情地對寧氏說:“要我說,妹妹,你家的養雞場還是太小。再多養一些,我也管得過來。”

寧氏也有幾分興奮地說:“嫂子,我也是這樣想的。現在飯鋪裡的雞和雞蛋,有時候還需要到外面去。我們再多養一些,就算是飯鋪用不了也不怕。還可以拿出去賣。”寧氏對今年養了那麼多雞,居然沒有去賣過,雞和雞蛋有些不憤。

於是,寧氏就和吳氏開始討論,養雞場的擴建問題。桔子愣愣地看著這姑嫂兩個,迅速地把樓歪到了十萬八千里外。半晌,她才輕聲對寧氏說:“娘,養雞場要擴大,也是明年的事。我們要先說一下買地的事。”

寧氏臉上微微有些泛紅,她有些強詞奪理地說:“你舅舅家肯定要買地的。咱家的事兒,現在也說不清楚。不如明天,讓你爹和你舅舅一起去找周盛貴,看看現在能買到些什麼樣的地再說。”

桔子被寧氏噎了一下,不知該說什麼好了。反而是江常安接口說:“這話也有理。不過,買地的事兒趕早不趕遲。不如下午,大哥就跟我一起去鎮上找周盛貴。”寧廣應本來就想讓江常安介紹牙紀的,自然不會反對。

周盛貴見寧廣應來,沿山村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能買地,也有些驚訝。但是他牙紀做的年頭多了,臉上卻沒有表現出來。他對寧廣應說:“寧大哥,你來得正巧。沿山村的東邊,正好有一戶人家想要賣地,只是三畝上田,要搭售三畝沙田。一共要賣三十五兩銀子。不知寧大哥是否有興趣。”

寧廣應有些猶豫地說:“我還差些銀子。”江常安卻問道:“周兄弟,不知道這田離水源可遠?”周盛貴說:“這地就是好在離水源近。兩塊地離得不算遠,都在你們沿山村的東頭。水田邊上就有小溪水,沙田的土質不好,但卻有一口井打在裡面。所以兩塊地的價錢,要得都不低,還非要一起賣才行。”

江常安聽了還算滿意,對寧廣應說:“大哥,這塊地聽起來還可以。咱們沿山村這兩年的收成都不錯,賣地的人不多。難得兩塊地都離水源近,價錢略高一些也無妨。”寧廣應有些爲難地說:“我倒不是嫌貴。只是我手裡只有三十兩銀子。”江常安笑著說:“沒關係的,缺的我先給你墊上。等過幾天,土豆可以賣了你就能還上了。”

周盛貴見江常安做事果決,有些驚異地看著他說:“江員外做了飯鋪的老闆,真的和以前不一樣了,果然有了貴人的氣度。”江常安不在意地說:“周兄弟,你還是按以前一樣,叫我江二哥吧。什麼貴人不貴人的,我還不是跟以前一樣,是鄉下的泥腿子。只不過,開了個飯鋪,事事都要與人周旋。不像以前那麼死板了吧。”

周盛貴嘆息地說:“江二哥,以前我見你家桔子姑娘那麼聰明。還說,就你們夫妻這樣的老實頭,也虧得生出這麼機靈的姑娘。現在看起來,只要給江二哥機會,江二哥發達起來也是很快的。這纔是有其父必有其女呢。”江常安被他說得有些窘迫,開玩笑地說:“周弟兄,你拍我的馬屁也沒有。你說的那塊地,我還要看過才能決定的。你說得再好聽,我也不會現在就付錢的。”

周盛貴也笑著說:“那當然,我們這就去看地。正好我們看完了地,我到你家去嚐嚐嫂子的手藝。”江常安又說:“你先別急。我家的地你怎麼說?”周盛貴想了一想,說:“我手裡還能沒有合適你要求的地。你那些銀子能買一百來畝地,分開或者離沿山村太遠都不好。這倒是讓我爲難了。”

江常安體諒地說:“我也知道難買。你見多識廣,能不能給我出個主意。”周盛貴猶豫了一下說:“江二哥,你知不知道,在靜河村那邊的山角下,有一片荒地,大約有五六百畝的樣子。”江常安說:“我知道。那麼一大片地,卻都是沙地,怪可惜的。”

周盛貴說:“那片地,我去看過。土質不差,只是缺水。上一任縣太爺讓人在那裡打過井,也沒打出水來,就全都劃成沙地了。那裡離水源太遠,要是隻買幾畝地的話,不值得挖水渠。如果能都買下來,挖上引水渠,那片地就立刻能變成中田。”

江常安疑惑地問:“既如此,那片地爲什麼沒有人買?”周盛貴說:“那塊地就在山腳下,當初劃地的時候,把五十畝的山地也劃成了沙田。而且不知道爲什麼,縣裡有規定,必須要先賣那五十爲山地。有錢的人,不願意多買五十畝沒用的山地,所以那塊地就一直賣不出去。”

周盛貴又說:“我看你家的山地池塘能種蓮藕,買了山地去也不算浪費。我去縣裡給你求求請,那塊沙地本身就是荒地,又有山地在裡面。我估計,你五百兩銀子就能買下來。荒地本身還能免三年稅,你買應該是合算的。”江常安不太願意地說:“既然那塊地離水源遠,又不能打井,也不見得能挖池塘。何況,我要是花了五百兩銀子買地,就沒錢開荒挖引水渠了。這塊地不合適。”

周盛貴提出這塊地也只是試試,見江常安不願意,就說:“那我這兩天再幫你找找看,有沒有更合適的。今天,我們先去幫寧大哥看地。”江常安想想,一時也沒有辦法。三個人一齊回到沿山村,也沒有回家,直接到村東頭看那六畝地。這塊地離江常安家裡比較遠,主人江常安也認識,是一個姓金的外來戶,叫金煥。

當初,他父親與家裡的兄弟不和,自逐到沿山村,買了幾畝田,安下家來。如今,老家的親戚,也就是他的大伯,對兄弟間的一時意氣,鬧得兄弟幾十年不見面也有些後悔。再加上,他家兒子在外面做生意賺了錢,回老家祭祖,著實風光了一把。寫信來,說是買回了當初分家的祖屋,請他父親回老家養老。

他父親已經帶著全家,先一步回去了,只留下金煥處理秋收後,賣田的事情。只要田地房屋賣掉,金煥也要回老家了。所以金煥的田地要價雖然高,卻只是不想,因爲田地賣得太急而吃虧。他見是江常安帶人來買,也很爽快地讓了一兩銀子,最後三十四成交的,雙方都很滿意。

金煥又對寧廣應說:“寧大哥,你既然要在沿山村落腳,早晚是要蓋自己的房子。我家的房子,是我父親來沿山村的時候蓋的,也用了青磚大瓦的。如果寧大哥願意要的話,我可以價錢低一些賣給你。”他地買地敢要高價,不急著賣,也是因爲村裡的房子比地要難賣。

第237章 告別信第216章 傷病營(中)第16章 人蔘燉雞和紅燒蹄膀第94章 曲轅犁第237章 告別信第207章 冬衣(下)第48章 江春兒(下)第154章 丁千里第6章 第一桶金第40章 縣令大人的小舅子第63章 買豬第112章 朝庭封賞第158章 災民安置(上)第158章 災民安置(上)第239章 返鄉(上)第162章 雲錦齋第94章 曲轅犁第90章 揭破第249章 團聚第39章 李多銀的生意經第225章 房玉晨VS桔子(下)第158章 災民安置(上)第116章 送荷包第136章 李實樸的心願第217章 傷病營(下)第56章 年禮(中)第244章 引見第63章 買豬第9章 栗子糕與算帳第212章 軍中救護(上)第64章 請客第127章 失算的江山第131章 野生青茄果和土豆粉絲第102章 重辣的水煮魚第231章 春*藥(下)第190章 戰與和(上)第226章 偶遇第33章 立契分戶(上)第101章 春耕第162章 雲錦齋第45章 下雪了第38章 不敢賣的煤餅爐第207章 冬衣(下)第188章 離別第150章 買煤礦第219章 穆清兒第92章 李亦溪請客第8章 經營人脈和壟斷原料第232章 安全第205章 抱枕第157章 災民(下)第171章 梅子回門第146 馬師爺說媒第240章 返鄉(下)第243章 紀鵬第158章 災民安置(上)第44章 穆府族學第175章 環首刀(下)第44章 穆府族學第184章 表白第246章 退親第232章 安全第26章 銷售分股協議第140章 籌集盤纏第179章 謠言(中)第159章 災民安置(下)第40章 縣令大人的小舅子第75章 蓮藕風波第123章 修馬車第121章 鬧大了第24章 買土豆第119章 孫媒婆第142章 免稅田第237章 告別信第232章 安全第149章 相親(下)第106章 江山赴考第167章 婉兒的婚事第47章 江春兒(中)第129章 收土豆(下)第44章 穆府族學第235章 談判第224章 房玉晨VS桔子(上)第107章 鋪子開張第209章 敗露(下)第129章 收土豆(下)第105章 種藕第72章 拜年(下)第117章 退婚第78章 官司第226章 偶遇第155章 災民(上)第119章 孫媒婆第177章 婚事的選擇第169章 奴婢第206章 冬衣(上)第168章 花露水第248章 離家第31章 運土豆也有波折
第237章 告別信第216章 傷病營(中)第16章 人蔘燉雞和紅燒蹄膀第94章 曲轅犁第237章 告別信第207章 冬衣(下)第48章 江春兒(下)第154章 丁千里第6章 第一桶金第40章 縣令大人的小舅子第63章 買豬第112章 朝庭封賞第158章 災民安置(上)第158章 災民安置(上)第239章 返鄉(上)第162章 雲錦齋第94章 曲轅犁第90章 揭破第249章 團聚第39章 李多銀的生意經第225章 房玉晨VS桔子(下)第158章 災民安置(上)第116章 送荷包第136章 李實樸的心願第217章 傷病營(下)第56章 年禮(中)第244章 引見第63章 買豬第9章 栗子糕與算帳第212章 軍中救護(上)第64章 請客第127章 失算的江山第131章 野生青茄果和土豆粉絲第102章 重辣的水煮魚第231章 春*藥(下)第190章 戰與和(上)第226章 偶遇第33章 立契分戶(上)第101章 春耕第162章 雲錦齋第45章 下雪了第38章 不敢賣的煤餅爐第207章 冬衣(下)第188章 離別第150章 買煤礦第219章 穆清兒第92章 李亦溪請客第8章 經營人脈和壟斷原料第232章 安全第205章 抱枕第157章 災民(下)第171章 梅子回門第146 馬師爺說媒第240章 返鄉(下)第243章 紀鵬第158章 災民安置(上)第44章 穆府族學第175章 環首刀(下)第44章 穆府族學第184章 表白第246章 退親第232章 安全第26章 銷售分股協議第140章 籌集盤纏第179章 謠言(中)第159章 災民安置(下)第40章 縣令大人的小舅子第75章 蓮藕風波第123章 修馬車第121章 鬧大了第24章 買土豆第119章 孫媒婆第142章 免稅田第237章 告別信第232章 安全第149章 相親(下)第106章 江山赴考第167章 婉兒的婚事第47章 江春兒(中)第129章 收土豆(下)第44章 穆府族學第235章 談判第224章 房玉晨VS桔子(上)第107章 鋪子開張第209章 敗露(下)第129章 收土豆(下)第105章 種藕第72章 拜年(下)第117章 退婚第78章 官司第226章 偶遇第155章 災民(上)第119章 孫媒婆第177章 婚事的選擇第169章 奴婢第206章 冬衣(上)第168章 花露水第248章 離家第31章 運土豆也有波折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济阳县| 大宁县| 武定县| 军事| 砚山县| 临高县| 西昌市| 吴堡县| 攀枝花市| 华蓥市| 利川市| 松阳县| 祁门县| 冀州市| 金阳县| 台前县| 长子县| 仪陇县| 依安县| 彰化市| 微山县| 松阳县| 陆河县| 兴和县| 桂东县| 阿合奇县| 肥东县| 无为县| 武鸣县| 大荔县| 七台河市| 龙川县| 张家界市| 绥阳县| 石阡县| 荔波县| 石城县| 正阳县| 彭州市| 上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