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炮擊了鬼子的滄口飛機場肯定不足於調秋治次郎旅團回來,秋治次郎這次要剿滅新生的八路桃源軍分區的決心不可小覷,調不回來不要緊,調不回來說明沒有搞到小鬼子的痛處,爲此魚頭早就備好了一組組合拳,炮擊了飛機場,再搞他一把軍港,最好再搞沉他幾艘軍艦,給火上再澆點油,只要火候到了,就是秋治次郎旅團長再有定力,他不回援也會有人逼他回援了!
魚頭他們稱心如意地搞到了一列鬼子的火車,以從來沒有的速度衝過青島火車站撲向了鬼子的青島軍港。青島軍港地處山東半島的咽喉部位,瀕臨黃海,環繞膠州灣,山海形勝,腹地廣闊。說起這個青島軍港,不得不說說這個青島市的由來。世上原本沒有青島城,看中這是個良港的人多了,纔有了這個因軍港而生的這個城市,於是,就有了青島城的歷史,青島城的歷史,也是一部近代中國的海防史。
關於這方土地不得不先從一個德國人說起:中國都最喜歡“絲綢之路”這名字,但爲中西貿易起了這個不靠譜卻很好聽名字的人。而當年那個來中國的德國人的使命並不是研究中西貿易,而是爲德國侵華找一個殖民“落腳點”。這個德國人他就是後來名揚世界的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
當年英法聯軍打響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普魯士政府(統一的德意志帝國成立於1871年)決定派遣外交使團前往東亞,欲與大清、日本、暹羅等國建立外交關係,締結商約,同時,要像葡、英那樣找一個普魯士在華的“落腳點”。1859年,26歲的李希霍芬作爲參與選址的地理學者隨使團來到東亞。最初的考察報告無疾而終,但李希霍芬卻由此迷上了中國。從1869年至1872年,李希霍芬對大清18個行省中的13個進行了地理考察。所謂“絲綢之路”說,就是他這個考察中首次提出的。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同時還提出了“山東半島”地理分野,而“半島”正是那個時代的殖民者最大的“收藏愛好”。
1877年,李希霍芬向德國政府提交了《山東地理環境和礦產資源》報告,不僅強調了膠州灣優越的地理位置,甚至有了修築一條鐵路連接腹地煤礦和在膠州灣建立輸出港口的想法,膠州灣第一次進入西方視野。不過,李希霍芬陳述的佔領山東半島的建議,被一貫奉行“大陸政策”的俾斯麥放在一邊,1890年這位“鐵血宰相”下臺,威廉二世開始轉向“世界政策”時,李希霍芬的報告才重新浮出水面。
1886年3月13日,當時出使德國的大臣許景澄,或許聽到了某些風聲,給朝廷上了一道摺子,提出“膠州灣宜及時相度爲海軍屯埠也”,“且地當南北洋之中,上顧旅順,下趨江浙,均一二日可達,合以山東一軍,扎聚大枝,則敵艦畏我截其後路,必不敢輕犯北洋,尤可爲畿疆外蔽。”這應是中國人首次提
出在此建立海軍基地的建議。但直到1891年,李鴻章實地勘察膠州灣後,才奏請“膠澳設防”。這年的6月14日,光緒批準“膠澳設防”。雖然,只是建臺設防,畢竟拉開了膠州灣作爲軍事要地的建設序幕,所以青島人將這個日子作爲該城的建置日。
正當總兵章高元率四營兵馬開始修築膠州灣炮臺之際,兩夥不素之客也頻頻光顧這裡: 1895年,俄國太平洋艦隊取得在膠州灣的停泊權,時來停泊;1896年和1897年,德國遠東艦隊對膠州灣作了兩次秘密調查。兩股海上勢力都發現膠州灣是停泊遠洋艦船的天然軍港。
德皇不得不親自出馬拜訪沙皇。此時,沙皇正想在北中國另覓海港。兩個外國皇上,在沒知會中國皇上的情況下,私定:如果德國支持俄國佔中國北方港口,俄國就不反對德國佔領膠州灣。德國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尋個藉口進入膠州灣了。德軍佔領膠州灣與其他西方列強侵華不同,清德之間竟然沒有發生一場攻防之戰。由於是沒有打仗就丟了國土,所以,“1897年11月13日,德軍佔領膠州灣”,無法稱爲“某某戰役”,或“某某事變”,中國近代史家只好用“膠州灣事件”一詞來定義此事。怎麼說,丟了國土也得算件“事”吧。
1897年11月13日,德國藉口“鉅野教案”,派兵艦侵佔膠州灣。這天,德國遠東艦隊的三艘軍艦謊稱“借地演習,進行臨時休整”入泊青島港。次日早晨,德軍士兵在棧橋西側登陸,恰逢駐防清軍在上早操。兩軍相遇,出操的綠營兵們對全副武裝的德軍沒有絲毫的戒備,競相跟德國人打招呼。德軍旋即搶佔制高點和沿海炮臺。中午,德軍向清軍發出照會,限其下午3時前全部撤出青島。章高元的總兵旗從衙門前的竿頭落下。此時距“教案”發生,僅僅10天。
1898年,清德簽署期限99年的《膠澳租借條約》。1899年,德國人以膠州灣中的小島之名命名這裡爲“青島市”,開始建設一座具有城市功能的海軍基地。
1897年11月14日,青島成爲德國遠東艦隊母港;一個月後,即12月14日,沙俄就藉口“幫助中國人擺脫德國人”把艦隊開進了旅順口。看上去是德國和俄國“雙贏”,但日本恨得牙癢。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8月1日,德國對俄、法兩國宣戰。8月4日,英國對德宣戰。8月7日,英國正式要求盟友日本派海軍打擊在中國海面襲擊英國商船的德國僞裝巡洋艦。日本終於等到了挑戰德國的藉口,遂打出 “恢復東亞和平”、“維護英日同盟的利益”的旗號,於8月23日,向德國宣戰,要求德國將膠州灣租借地無條件地交付日本,以備將來交還中國(刻意製造 “並無佔領土地野心”的假象)。青島由此成爲日德戰場,
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亞洲唯一戰場。
青島一役,日本首先搶戰的是制海權。日軍動用3個艦隊參戰:第一艦隊負責東海及黃海,保護日本運輸船隻;第三艦隊負責上海以南,香港以北的海上警戒,解除敵對船隻武裝;第二艦隊負責封鎖和攻打膠州灣。第二艦隊由3艘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5艘輕巡洋艦組成,同時,英國有2艘戰艦配合日軍海上作戰。
9月 5日,可載4架飛機的“若宮丸”,派出1架飛機對青島進行高空偵察:德國遠東艦隊主力——6艘巡洋艦已在日軍合圍青島前已離開青島,港內只有奧匈帝國5000噸舊式巡洋艦“伊利莎白女皇”號、S-90號水雷艇、“美洲虎”號炮艇、伊爾蒂斯炮艇及其他小型雜船。日本飛機完成偵察任務後,對德國軍事設施進行了轟炸——這是世界上第一次“航母飛機”實戰轟炸(所以,日本在1922年製造出世界第一艘真正的航母鳳翔號,也不足爲奇)。此時,德軍在青島只有一架飛機,無法與日本參戰的9架飛機展開真正的空中格鬥。德國海軍無法應對日本的海上與空中的打擊,所以,日德海軍基本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海上作戰,青島爭奪戰主要在要塞間展開。11月7時,德軍在信號山懸掛白旗投降,青島又淪爲日本殖民地。
青島淪爲了日本的殖民地後,日本的軍艦和商船就可以自由出入青島港,日本人並以此爲基地大肆盜搶山東境內的礦藏,並一向情願地將山東作爲了自己的地盤,也沒把自己當外人,直到後來震驚中外的濟南慘案……
這是一條當時是通往軍港的唯一一條鐵路,魚頭他們的火車強行衝過鬼子的火車站,向港口方向衝去,火車站的鬼子急忙把電話打到了軍港哪裡,軍港哪裡負責陸海防務的是濟川海軍少將,軍港哪裡的防務完全是由住青島的海軍陸戰隊負責,平常的日子與陸軍頗有些井水不犯河水的樣子。海軍瞧不起陸軍,陸軍瞧不起海軍。濟川少將接到車站方面的報告,大罵一聲:“八嘎——”
濟川少將下面的話還沒有說出口,車站方面就掛了電話,濟川少將不能容忍這樣的藐視,濟川少將摔了電話,一聲“八格牙路!”,把眼前的幾個下級軍官嚇了一跳,濟川說:“你們還愣著幹什麼,八路軍乘著火車就要到我們的軍港裡,快去封路,快去封路!”
鬼子軍官們都喊一聲:“是!”
所有的下級軍官一鬨而散,當他們指揮著士兵衝上路基準備封路的時候,魚頭他們的火車已經衝了過來,魚頭在火車上掄起兩把匣子槍,大喊一聲:“同志們,給我打,別讓鬼子把路封了,狠狠地打!”
魚頭一聲命令,一團的戰士們都趴在車廂屋子上面,長槍短槍、機槍,所有的火器都向鬼子開火,子彈颶風一樣掃上鬼子,當即就把海軍陸戰隊掃到了一大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