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敘言一聽是找一個侍女,生了點好奇心,又問:“一個叫做年年的侍女?不知杏林兄可否告知爲(wèi)何要找她?”
夕和腦子裡飛快地運轉(zhuǎn)著,嘴邊模棱兩可、含糊不清地回答:“因爲(wèi)我也在調(diào)查一個案子,而在這個案子裡這個叫做年年的侍女是現(xiàn)在唯一可能還活著的目擊證人,她極有可能知道一些至關(guān)重要的線索,我必須要找到她纔有可能找到真相。至於是什麼案子,抱歉,我不能透露給蘇公子。”
蘇敘言面上的笑意漸收,傾過身去,壓低了聲音反問她:“你在查案子?這件事似之知道嗎?”
夕和對視上蘇敘言的眼睛,須臾後回答:“蘇公子只需告訴我能不能幫我這個忙。”
蘇敘言看著夕和的眼睛看了好一會兒,似乎在權(quán)衡著什麼,最後他重新靠回到椅背上,問:“還有什麼關(guān)於這個人的信息嗎?只有一個名字很難查。”
夕和知道他這便是答應(yīng)了,便補充道:“年年是丞相府的侍女,但在十一年前,她的家人上門來贖走了她的賣身契,將她帶走了,當(dāng)時給出的理由是帶她回鄉(xiāng)嫁人。我知道的就只有這麼多了。”
蘇敘言聽罷,略微皺了皺眉,又問:“她的祖籍在何處,嫁往何處,全名是什麼,都不知道嗎?”
夕和搖搖頭,“我知道的都已經(jīng)告訴給你了,別的我一無所知。十一年前我太小了,根本不記事,而且時日隔得太久,府裡也沒什麼人記得她了,甚至連她當(dāng)時是在哪處做事的都不得而知。這樣的情況,有辦法能找到人嗎?”
蘇敘言思索片刻,直言相告:“如果只有這點信息,請恕我愛莫能助。”
夕和聞言有些失望,但她也能理解,畢竟情報網(wǎng)不是什麼法寶,也是需要線索才能發(fā)揮作用的,而她給的線索幾乎等於沒有,找不到人是必然的。
蘇敘言看著她的眼神略微黯淡了一些,不禁脫口又補充了一句:“不過,也不是全無辦法。”
“有辦法?蘇公子請說。”夕和的眼睛又亮了起來,帶著顯而易見的期待看向蘇敘言。
蘇敘言見此,脣邊的笑意也跟著浮現(xiàn)了出來,說:“賣身爲(wèi)奴的人由良籍入奴籍是要走一套程序的,也就是官府開出來的賣身契,而當(dāng)奴籍的人贖回自己的賣身契後爲(wèi)了脫離奴籍同樣要走一套程序,也就是再到官府去消籍。”
蘇敘言一提點,夕和很快想到,露出驚喜的神色來同他確認(rèn),“你的意思是說,年年的戶籍變化會在官府有相應(yīng)的記錄,再通過賣身鍥可以找到年年的祖籍?”
“嗯”,蘇敘言點點頭,但又將話鋒一轉(zhuǎn),說:“不過你不知道年年的全名的話找起來會比較繁瑣,只能在丞相府所買進的所有奴籍之人當(dāng)中排查尋找。而且還很有可能到最後還是無法確定哪一個纔是年年。所以,我的建議是你先在丞相府裡儘量再搜尋一些有關(guān)年年的訊息,三天後,我再帶你去翻查官府的記錄。”
夕和稍稍一想,點頭同意。不過,有關(guān)於年年的事她還能再問誰呢,終究過去那麼多年了,府裡的老人死的死、走的走,剩下的她也不清楚是哪些,更加不清楚裡頭還有沒有人認(rèn)識年年、記得年年的。
不然,再去問一次黃姨娘好了,看她還能不能再想起來點什麼。或者,問流螢也行,問問她現(xiàn)在府裡還有哪些人是十一年前就在丞相府裡的了。
這麼一想,夕和迫不及待地站起身來向蘇敘言告辭,“那好,就依照蘇公子所言,我現(xiàn)在就回府去找一找看有沒有更多的消息。三天後,我再來一味閣尋蘇公子。”
說完,夕和向蘇敘言拱起手謝過他的款待,再微微頷首算作別禮,然後立刻回了丞相府。
蘇敘言看著夕和離開的背影,脣邊的笑意和他的眼神皆悄悄的冒出了一點連他自己都沒發(fā)覺的寵溺……
接下來的三天,夕和就一直窩在府裡打聽年年的事。
她先是找黃姨娘又問了一遍,但黃姨娘對這個年年著實沒什麼印象,便仍舊一無所獲。
跟著,她又向流螢打聽府裡有哪幾個待了十幾年的老人,然而流螢?zāi)菚r候年紀(jì)還小,基本整日都在流光院裡服侍孃親,對丞相府裡的下人們並不熟悉,只認(rèn)得其中極少數(shù)的幾個,而且皆已在幾年前就離了府或是生病死了。
好在,夕和思來想去又想到了一個人,並且成功從這個人嘴裡套到了有關(guān)於年年的消息。這個人就是丞相府的管家,那個笑容猥瑣的男人。
由於管家是殷老爺?shù)娜耍疵怏@動了殷老爺,夕和沒有直接讓自己的人去套話,而是讓桑梓先設(shè)了個局,扯了個不相干的侍女入局,再利用那個侍女到管家嘴裡套出了有關(guān)年年的消息。
夕和一得到消息就立刻去了一味閣找蘇敘言,隨後蘇敘言就依照之前的承諾帶著她去了縣衙翻看這些年來丞相府買進奴籍下人的記錄,再經(jīng)過一整個下午的排查比對後終於找到了年年的本名和她的祖籍。
夕和抄錄了下來後交給了蘇敘言,蘇敘言便承諾一有消息便會立刻告知她。
能做的已經(jīng)做了,接下來就等消息了。消息一時半會兒來不了,日子還是要照過的。
夕和想到自那日在國相府外見著阮三小姐的馬車後就一直沒有再去國相府看看青蘿兄妹的情況,便當(dāng)下決定過去看看。
馬車到了國相府停下,敲了門,開門的仍舊是溫文爾雅、手執(zhí)摺扇的臨江先生。
臨江見到夕和,什麼話都沒問就直接將她領(lǐng)去了後院見傅玨。
路上,正巧遇到了要送參茶去書房的臨溪,臨江便從她手裡將食盤接了過來,並對夕和解釋說:“我家大人昨天傍晚從宮裡出來後就去了書房處理政務(wù),一直待到現(xiàn)在都沒出來,不眠不休的。三小姐你來了就好了,正好能讓大人休息休息,不然這樣下去,在下很是擔(dān)心大人的身體會撐不住啊。”
從昨晚到現(xiàn)在?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臨近申時了!夕和一聽,驚訝的同時不由地加快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