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92章 荊州大總管

皇帝見了易風之後一番面談,對這個孫子的感觀十分不錯。而當時在屏風後旁聽的獨孤皇后也放下心來,覺得這個孫子雖流落民間多年,但並未真的就變成個草莽綠林。當天至尊與皇后一起用膳,連飯都多吃了一碗,稍後二聖派內侍出宮前往元府,特別賜給元家錦緞千匹、奴隸百口。消息傳出,一直在觀望著的京中各種人馬,內外百姓們紛紛都明白了許多。原本滿天紛飛的關於易風的謠言,也轉眼間就煙消雲(yún)散,了無痕跡了。

楊堅高興的心情並沒有維持多久,一道加急文書火速遞入宮中,開府儀同三司、驃騎將軍長孫晟自草原發(fā)回密報急奏,東突厥都藍可汗的使者已經(jīng)與如今掌控西突厥的達頭可汗達成一致,締結盟約,約定開春之後一起聯(lián)兵攻打隋朝,如今東西突厥大草原上,突厥人已經(jīng)正在進行出兵動員,各部族的青壯男子都接到了軍書召集令。長孫晟初步探聽到的情況是,東西突厥軍將分三路進犯大隋,一路由達頭可汗自河西進入隴右,攻打西疆重鎮(zhèn)涼州,一路向東進攻臨洮、天水,直趨渭水兵指長安。另一路則越過狼山,進入後套平原,沿黃河直攻靈州。一路由都藍親統(tǒng),出紫河東攻雲(yún)州大同,這三路進犯方向路線,正是早些年突厥進犯大隋時的路線。隋與突厥都是控地數(shù)千裡的超級大勢力,兵員皆不下百萬之衆(zhòng),因此每次全面戰(zhàn)爭之時,都不可能把兵馬集中於一處。每每都是幾十萬人馬散佈在幾千裡的邊界上。分成多個集羣分路進攻。雖然這樣一來,兵力分散了。但隋朝的防禦困難也大大增加,而且突厥人兵分數(shù)路。不但使得大隋同樣得分兵攔截迎戰(zhàn),而且這樣一來,突厥人的後勤壓力也大大降低,甚至能憑著掠奪作戰(zhàn)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維持給養(yǎng)。另一方面,三路進軍,卻都極具威脅力。西路沿河西走廊犯增,先攻隴右,隴右一失。就直接大隋的都城大興。而中路攻後套靈武一線,也同樣是直接關隴地區(qū)。東路軍雖然看似遠離關中,可卻直逼太原和幽州兩大北方重鎮(zhèn)中心,一旦太原與幽州這兩座重鎮(zhèn)有失,那整個北方地區(qū)都將毀於灰燼,財帛子女將盡被突厥人所擄。三個方向,不論哪面都不容有失。

楊堅早知道東突厥元氣漸漸恢復之後,越來越桀驁不馴,他也知道都藍在和達頭暗中生來。可是當他現(xiàn)在聽到東西突厥的聯(lián)合成爲事實,甚至全面戰(zhàn)爭即將再次來臨時,依然充滿了震動。“突厥人聯(lián)起手來了!”他在大興宮走來走去,不時頓腳嘆息。“唉。長孫晟怎麼能讓突厥人聯(lián)手呢,太負朕意!”他在心裡說著,把一肚子的怨氣和不安。都推到了長孫晟的頭上。有心想要下道聖旨免了長孫晟的職,可一時又想不出更好的代替人選來。多年來。長孫晟一直擔任出使突厥等職務,這方面若是他都不行。那就沒有更好的人選了。

大戰(zhàn)在即,楊堅的心裡開始升起濃濃的不安。他甚至有些懼怕,尤其是在今年三十萬大軍東征高句麗卻近乎全軍覆沒後,他越發(fā)的對大隋的軍隊沒有多少信心。這些年來,朝廷深入推行府兵制,將士們都解甲歸田,馬放南山,從原來訓練征戰(zhàn)變成了現(xiàn)在的常年耕種偶爾訓練,當初許多勇武的將軍們,如今也多病逝的病逝,老去的老去。

大隋與突厥的全面戰(zhàn)爭啊,想想就是個讓人頭痛的事情,據(jù)兵部的預測,突厥人這次最起碼能投入三十萬以上的軍隊進犯。而大隋要迎戰(zhàn)突厥人,起碼也得出動三十萬甚至是五十萬軍隊。這麼多的軍隊,光是提供後勤的民夫都將是一個海量的數(shù)字。如果只是軍隊、民夫、糧草這些,楊堅還不擔心,這些年大隋也是養(yǎng)精蓄銳,拿出五十萬軍隊,數(shù)十萬民夫,甚至百萬石的糧草來,也都沒有問題。可問題是,大隋擋的住突厥的這次聯(lián)合進攻,打的過他們嗎?

東征的大敗,大大打擊了楊堅的信心。

今天一大早,像往常一樣,天不亮他就起牀,宵衣。在一羣宮人的服侍下梳洗好,穿戴好常朝冠服,然後焚香拜天,默默的祈禱一陣。因爲心情煩悶,他甚至傳諭免了早膳。

換了一身玄色暗龍袍,戴了軟腳襆頭他倒進了大興殿御案前批閱公文。這張御案,他已經(jīng)在上面批閱了十幾年的關於各種軍國大事的各種奏章,親筆下過無數(shù)詔諭,雖風雨但無阻。每天早上他來時,這御案上都會照例堆滿了各種各樣內容的奏章。

今天,他心思沉重,沒有馬上批閱奏章,低頭望著御案上的銅香爐出了會神。然後叫道:“王海,今天的報紙呢?”

一個宮女用雙手捧著一個牡丹瓣式銀胎堆漆剔紅托盤,上面放著一個河北邢窖出產(chǎn)的白瓷蓋碗,盛著一碗燕窩湯,一邊還放著一把銀匙,輕輕移步過來。另一個宮女從托盤上取下來蓋碗和銀匙,放在皇帝面前隨手把蓋子揭開。

楊堅瞟了眼宮女,隨即拿起銀匙,慢慢的喝著燕窩湯。

皇帝近來有一個外人很少知道的習慣,那就是每天早晨都習慣瀏覽報紙。報紙在懷荒已經(jīng)不是什麼新鮮的物事,但在關中的大興城裡,依然是個很少人知道的新鮮事物。可這樣遠在數(shù)千裡之外的小玩意,大興宮裡的九五至尊楊堅卻早就關注上了。最開始,只是派往懷荒的天家使者把其當做懷荒的一個特別之處收集了一些送回京師,然後楊堅看過後就下旨派了專人前往懷荒,專門負責收集懷荒最新印刷的各種報刊雜誌,然後用驛馬加急送回京師。通過驛站系統(tǒng),懷荒的報紙最後隔五天就能送到宮裡楊堅的御案上面。

王海應聲進來,小聲的向皇帝解釋:“河北河東普降大雪。驛馬路上速度減慢了些,今天的報紙耽誤了些時間。老奴剛剛拿過來。”

楊堅點了點頭,接過報紙開始低頭瀏覽起來。商報上是各種各樣的廣告信息,晚報上則是大量關於招募工人做工和招募農(nóng)夫墾荒的消息,當然也有不少關於時事的新聞,但楊堅看報紙並不怎麼看那些,關於那些的記載都是一眼而過,反倒更加認真的看各種招工信息,商業(yè)廣告,以及各種時令物價等等,對於楊堅來說。從這邊陲的報紙上,能更加直觀的感受到邊關的生活,知道懷荒百姓們的生活狀況。“糧價又漲了,這已經(jīng)邊續(xù)上漲許久了吧。青齊先前還上奏說,新糧豐收,鬥糧五文。”楊堅看到報上登載的懷荒米行的最新價格,最上等的水晶香米已經(jīng)漲到了鬥米一百文錢,就算是普通的大米也達到了五十文一斗,粟也漲到了三十文一斗。楊堅記得。先前還有青齊的地方官員上奏,今年豐收大獲,青齊的新米上市之時,鬥米不過五文錢。

王海連忙欠身答道:“啓稟至尊。青齊新糧上市之時確實鬥米五錢,不過那時只是新糧上市之時的行情,糧食豐收米價確實下跌。但也有很大部份原因是每當新糧上市時,各地的糧商們就會故意放出大量的陳糧。大大降低新糧收購價格。百姓們都等著出售新糧還種子錢等借貸,這時只能無奈低價出售新糧。但是等過了這段時間。糧商們把舊糧賣出去部份,又將大部份新糧吃下,就會開始恢復糧價。據(jù)老奴所知,如今青州地區(qū)鬥米亦已經(jīng)超過十文,甚至達到十五文左右。而自江淮等地運送入京的糧食,還得增加不少的運輸成本,京師之糧基本上都靠外運,運輸成本不低。現(xiàn)在京中的米價就是鬥米三十文,若等到明年三四月青黃不接的時候,京中的糧食便往往會漲到鬥米三四十文。懷荒地處塞外,糧食更是全靠外運,因此糧價漲到鬥米五十錢,也實屬正常。”

“鬥米三四十文,這個價格可不算便宜。”楊堅搖了搖頭,對於京師民生物資等信息,他了解的並不算詳盡,不過他也知道,糧食價格節(jié)節(jié)升高,這都不是什麼好兆頭。“懷荒各種物價比京師還要貴,鬥米五十文,匹絹更是千文了,京師現(xiàn)在絹價多少?”

“開皇初匹絹值二百錢左右。現(xiàn)在京師一匹絹值六百錢,產(chǎn)絹的河北青齊等地,匹絹則是五百文左右。”

楊堅搖頭,“物價騰貴,米價當在二十文以下一斗,絹當在兩百錢以下一匹。”他繼續(xù)翻看下去,卻發(fā)現(xiàn)一份從前沒見過的報紙《邊防報》,仔細看去,才發(fā)現(xiàn)這是創(chuàng)刊號第一期。楊堅低頭細讀,發(fā)現(xiàn)這是關於邊防軍事的報紙,不料纔看了一眼,他臉上立即露出了高興的笑容。王海察顏觀色,立即知道是遇上了好事,臉上也跟著露出笑容。

殿中沉默了片刻,便聽到楊堅一掌拍擊在御案上,高興的大笑道:“武州軍好大的膽子,好大的膽子!”

龍顏大悅,頓時滿殿內的內侍、宮女全都跪了下來。王海偷偷向上望去,卻見一疊報紙飄搖落下,掉在他面前的那頁報紙上面赫然用粗字大號字標題印刷著一行大字:明犯大隋天威者,雖遠必誅,雖強必戮!他順著這句充滿霸氣的標題從右向左看去,卻見又有一條小一號的標題寫著鐵勒再犯邊,武州軍奮起反擊再殲跳梁醜虜!

王海正待看下去,卻聽皇帝已經(jīng)高聲喊道:“來人,召高熲、楊素!”

王海連忙應道:“遵旨。”一面急急退出殿外,取馬往皇城尚書省向兩位僕射宣旨。他直到半路,瞅見四下無人,向身後招手,一名小內侍連忙跑了過來。

“你可知元府怎麼走?”

“元無竭府第麼?小的上次跟內侍去過一次。”

“嗯,你現(xiàn)在馬上悄悄去一趟元府,不要聲張招搖,告訴長寧公說陛下已經(jīng)知道武州軍剛剛打的勝仗了。”王海不動聲色的吩咐道。能讓皇帝看過後立即召集兩位相國進宮議事的勝利,肯定不是小事。

派人去召兩位僕射前來後,楊堅終於放下那些報紙。重新拿起御案上的奏章來。批閱了幾份奏章後,他提著硃筆在一份奏章上遲疑不決起來。那是一份請辭的奏章。來自於四大總管之一的荊州總管達奚長儒。荊州總管先前是由曾擔任過吏部和民部尚書的韋世康擔任,韋世康是名將韋孝寬侄子。韋氏又是頂級門閥,韋家忠於朝廷皇家,因此得以以外姓臣子而坐上四大總管的位置。不過韋世康在荊州總管任上確實做的很好,又不惹他猜忌。可惜韋世康這樣一個優(yōu)秀的重臣卻在去年就病逝任上,韋世康去世後,楊堅在荊州總管的這個人選上也是費盡了心神。

荊州總管府做爲四大總管府之一,掌控三十六州之地,不但拱衛(wèi)著關中外圍的東南一帶,而且這個總管府還是夾在揚州總管府和益州總管府之間。可以說,當初將荊州總管府升級爲大總管府,有一部份目的就是用來遏制揚州大總管晉王和益州大總管蜀王的。

韋世康死後,楊堅左挑右選,最後選了達奚長儒接任這個重要的職位。

達奚長儒是上柱國,也是大隋的一代名將。許多人都知道,大隋平陳雙將韓擒虎和賀若弼。而在大隋開國之初,最厲害的幾員戰(zhàn)將卻是韋孝寬等人。但在隋朝討伐突厥的一系列戰(zhàn)爭中,最厲害的幾員戰(zhàn)將卻是史萬歲、楊素、楊爽等人。而還有兩員極令胡人懼怕的大將則正是達奚長儒和賀婁子幹。達奚長儒曾經(jīng)率兩千人出塞後與十萬突厥人相遇,太奚長儒率兩千兵馬死戰(zhàn)五天五夜,且戰(zhàn)且退,最終以幾乎全軍覆沒的傷亡。換取了斬殺擊傷一萬餘突厥人的戰(zhàn)果,最終突厥人爲這支隋軍的意志所震懾,加之隋軍援軍趕來。無奈撤退。那一戰(zhàn),達奚長儒全身是傷。劫後餘生。因此功,被加封上柱國。此後屯駐北疆多年,胡人不敢犯其邊。

這是一員真正的虎將,可惜當年受創(chuàng)過重,接受荊州大總管的任命後,還沒有來的及赴任,就已經(jīng)病重難以下榻。到現(xiàn)在,這員虎將已經(jīng)將油盡燈枯,他第三次上書天子,請求辭去荊州大總管之職。

荊州大總管府不能一直缺任無人主管,可是三省六部商議了好幾個名單報上來,那些人的名字他都熟悉,可卻沒有一個是他屬意的。高熲推薦上柱國王世積,可對王世積楊堅卻並不滿意,這個王世積和高熲走的太近,先前東征,漢王只是掛帥,高熲是長史,王世積是行軍元帥,可結果呢,大敗而還,這個王世積當時就是高熲推薦的。現(xiàn)在他剛把王世積扔到?jīng)鲋萑ギ斂偣芰耍觞N能馬上又起復他擔此重任。晉王楊廣推薦史萬歲出任荊州大總管,可先前他已經(jīng)聽說史萬歲收了晉王大筆賄賂,雖然沒有確切證據(jù),但軍中大將和親王私下交通,這可是極犯他忌諱的。

他思索著,猜疑著,最後只好把手中的硃筆放下。

本來,他有五個兒子,一個在京當太子,還有四個,正好出任四總管。可惜秦王楊俊太不像樣了,喜好美色又極愛奢侈,在地方上,修建豪華宮殿,還放高利貸斂財,弄的地方百姓怨聲載道,他不得不把老三叫回京中讓他閉門誨過,免去了一切官職。

他原本還有四個兄弟,可二弟早年在隨周武帝伐齊時戰(zhàn)死,四弟早卒,三弟雖跟他一母同胞,卻跟宇文家一條心的,早年還曾想謀害他說要保楊家,等到隋立國後,這個兄弟被他一直幽禁,最終兄弟倆還是沒能和好,在開皇十一年被他賜死了。最小的異母弟其實是由他和妻子獨孤氏一手在宮裡養(yǎng)大的,成年後這個兄弟也最是勇武,兩次爲北伐突厥的統(tǒng)帥,曾擔任過幷州大總管等要職。然這個兄弟的勇猛,最終引起了一場災難,勇猛無比的大將軍王楊爽,最終被他除去了。一杯毒酒,永除後患。到現(xiàn)在,四個兄弟全都已經(jīng)死了,剩下的侄子中,卻沒有什麼可用之材。宗室人不多,清漳王楊雄的父親和楊堅同有一個祖父,這是一個很有能力的宗室,而且還爲人謙卑,很有威望,當時與高熲、蘇威、虞慶則並稱四貴,這讓楊堅很是猜忌,早早就把楊雄升爲爲司空,明升暗降。其它還有幾個族弟族子雖不讓楊堅猜忌,但卻也沒這能力。

楊堅總是這樣,有能力者總被他猜忌,當年的衛(wèi)王楊爽,還有後來的清漳王楊雄。若是出來做事,比起蜀王漢王秦王等都是遠遠強多了。

正在這時,楊堅突然響起一個名字來。他忍不住又翻出剛纔的報紙,那份邊防報上記載的頭版頭條,正是數(shù)日前武州軍在白雲(yún)堡與鐵勒人大戰(zhàn)告捷的消息。一支數(shù)千人的鐵勒人馬犯邊,被武州軍設伏包圍,盡殲其軍,一個也沒能漏網(wǎng)。

“楊林!”楊堅手捏著報紙,口裡念著易風的名字。他突然覺得,其實荊州大總管的空缺,他現(xiàn)在就有一個很好的人選。(未完待續(xù)。。)

第183章 大賀咄羅第220章 北方聯(lián)盟第256章 戲弄第317章 賜婚第267章 山寨第61章 單雄信第343章 副相第280章 雷霆雨露第148章 行軍第95章 先下手爲強第11章 蕭美娘第399章 騎兵爭雄第112章 種子第430章 扶不起的阿斗第75章 算我一份第572章 最 致命的一擊第253章 一戶養(yǎng)一兵第500章 爆菊花第176章 人面虎第221章 長城軍團第340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59章 徵遼亦偶然第484章 首鼠兩端第133章 長弓第409章 反擊第64章 不打不相識第530章 蕭妃請不要這樣第406章 代號007第476章 瓦解第528章 鳥盡弓藏第443章 擁兵不前第560章 人頭滾滾第387章 諜中諜第207章 投降不可恥第418章 有種單挑第342章 鳳求凰第453章 意外抓到一條大魚第479章 興兵討逆第368章 不幸言中第317章 賜婚第314章 皇家第453章 意外抓到一條大魚第97章 先下一城第547章 雙喜臨門第378章 暗箭第106章 八驃騎第576章 裁撤第571章 萬事俱備,東風已起第174章 小姨子第449章 和談第176章 人面虎第242章 三朝洗兒第99章 塞上連城第494章 送女人第329章 孤注一擲第267章 山寨第274章 白龍魚服第96章 交鋒第21章 亂臣賊子第480章 三王稱帝第104章 狼騎第112章 種子第404章 一 日 三驚第100章 頭把交椅第406章 代號007第30章 龍舌第38章 打臉第77章 先收一點利息第96章 交鋒第484章 首鼠兩端第484章 首鼠兩端第62章 秦二哥、來六郎第188章 戰(zhàn)車第398章 萬歲決殺第414章 打怕他第227章 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第211章 天崩第480章 三王稱帝第120章 剷除第256章 戲弄第327章 金屋藏嬌第326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523章 騎兵對決第347章 典籤李密第49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204章 安保條約第241章 喜訊連連第380章 開張第12章 奪宗第46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405章 鬼門關第248章 房玄齡的計劃第525章 禪位第279章 臥榻之側第515章 親征第254章 英雄 英烈第1章 毀人名節(jié)第348章 與民爭利第314章 皇家第136章
第183章 大賀咄羅第220章 北方聯(lián)盟第256章 戲弄第317章 賜婚第267章 山寨第61章 單雄信第343章 副相第280章 雷霆雨露第148章 行軍第95章 先下手爲強第11章 蕭美娘第399章 騎兵爭雄第112章 種子第430章 扶不起的阿斗第75章 算我一份第572章 最 致命的一擊第253章 一戶養(yǎng)一兵第500章 爆菊花第176章 人面虎第221章 長城軍團第340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59章 徵遼亦偶然第484章 首鼠兩端第133章 長弓第409章 反擊第64章 不打不相識第530章 蕭妃請不要這樣第406章 代號007第476章 瓦解第528章 鳥盡弓藏第443章 擁兵不前第560章 人頭滾滾第387章 諜中諜第207章 投降不可恥第418章 有種單挑第342章 鳳求凰第453章 意外抓到一條大魚第479章 興兵討逆第368章 不幸言中第317章 賜婚第314章 皇家第453章 意外抓到一條大魚第97章 先下一城第547章 雙喜臨門第378章 暗箭第106章 八驃騎第576章 裁撤第571章 萬事俱備,東風已起第174章 小姨子第449章 和談第176章 人面虎第242章 三朝洗兒第99章 塞上連城第494章 送女人第329章 孤注一擲第267章 山寨第274章 白龍魚服第96章 交鋒第21章 亂臣賊子第480章 三王稱帝第104章 狼騎第112章 種子第404章 一 日 三驚第100章 頭把交椅第406章 代號007第30章 龍舌第38章 打臉第77章 先收一點利息第96章 交鋒第484章 首鼠兩端第484章 首鼠兩端第62章 秦二哥、來六郎第188章 戰(zhàn)車第398章 萬歲決殺第414章 打怕他第227章 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第211章 天崩第480章 三王稱帝第120章 剷除第256章 戲弄第327章 金屋藏嬌第326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523章 騎兵對決第347章 典籤李密第49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204章 安保條約第241章 喜訊連連第380章 開張第12章 奪宗第46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405章 鬼門關第248章 房玄齡的計劃第525章 禪位第279章 臥榻之側第515章 親征第254章 英雄 英烈第1章 毀人名節(jié)第348章 與民爭利第314章 皇家第136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碌曲县| 壤塘县| 武穴市| 万州区| 广德县| 连平县| 米脂县| 浦东新区| 咸宁市| 金坛市| 嵊泗县| 临江市| 廉江市| 湖北省| 贞丰县| 天台县| 泰兴市| 格尔木市| 青海省| 宿迁市| 固原市| 宁化县| 万州区| 盐池县| 海盐县| 高陵县| 淮安市| 博湖县| 边坝县| 大足县| 十堰市| 衡东县| 德惠市| 平凉市| 伽师县| 吉木乃县| 普兰县| 秦皇岛市| 舒兰市| 桐庐县| 开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