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連鎖反應十四

赤色黎明 連鎖反應(十四) 全本 吧

湖北水軍對安慶迎江寺的炮擊在第二天上午繼續進行。在水軍炮擊的同時,安慶城西終於出現了湖北新軍步兵的身影。原本信誓旦旦要把新軍“全部殺光”的嶽王會幹部們們明顯分成了兩派。

聽到湖北新軍的陸軍投入了戰鬥,有會黨黨首帶著緊張與畏懼的神色說道,“我們能打過湖北新軍麼?”

“湖北新軍有什麼了不起?到城下咱們一頓槍就把他們都給放翻了!”有人則是膽氣豪裝,躍躍欲試。這些會黨們並沒有參加過戰鬥,對於戰爭並無理解。站在高高的安慶城牆上居高臨下的巡視,總能讓他們有種豪邁的心態。

與會黨不同,以新軍爲核心建立的安慶革命軍正規部隊因爲有過戰爭經驗,知道這城牆什麼都不算。這些正規部隊的指揮官們眉頭緊鎖,一言不發,很明顯有著各自的心事。

“我們有四五千人,有槍有炮,有安慶城。怎麼可能守不住安慶城?要不是被人民黨帶走了那麼多裝備,我們就衝出去把湖北佬全部幹掉了。”嶽王會的幹部們中有人繼續散步陳詞濫調的話。這話依舊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就是,有什麼怕的。我們現在還是出城會會湖北新軍,看看他們到底有什麼能耐。”有會黨首領甚至請求主動出擊。

看著這些會黨的態度,陳獨秀心中忍不住生出與湖北新軍在安慶決一死戰的想法。經過了在安慶近兩個月的“靜坐”,敵人終於打來了。嶽王會現在面對的正是一次對革命的考驗!幾個個小時前,他雖然被迫向人民黨的魯正平承認了“失敗”。不過那種承認在看到滿屋子的“革命同志”之後又動搖了,甚至要煙消雲散了。陳獨秀覺得自己當時只是因爲心情不好,在動搖狀態下才承認了“失敗”。實際上真的想起來,嶽王會有四五千人,就算是新軍有上萬人,攻城戰裡面進攻方佔據兩倍人數優勢,其實也不算是什麼大優勢麼。而且新軍的戰鬥力也未必有人民黨強大。陳獨秀心中開始列數各種有可能戰勝湖北新軍的理由。

就在陳獨秀又開始陷入“革命成功”幻想中的時候,秋瑾在池州城門口向迎接而來的陶成章介紹著魯正平與何進武。

昨天晚上魯正平向陳獨秀講述完自己的看法之後,就向陳獨秀辭行。這是原本就已經告知過陳獨秀的。湖北新軍封鎖了江面,想白天過江並不容易,所以魯正平他們就要大半夜起身出發往安慶下游,再找機會渡江。陳獨秀當時對魯正平深爲佩服,乾脆就讓人帶魯正平去安慶水門那裡挑一條船。魯正平也不客氣,與何進武一起去叫醒了秋瑾,然後到安慶水門挑了一條小船。趁著夜色就出發了。魯正平與何進武都是水上支隊出身,駕船能力相當了得。他們又跟隨著運鋼鐵的船隊,以及安慶戰役中在長江上行過船,雖然只是一條小船,卻行的極快,上午時分就到了池州。

陶成章聽了秋瑾的介紹,知道陳克沒有能夠提供援軍。他對這件事並不太在意,陳克遠在鳳陽府,如果能提供大量部隊反倒是稀奇了。聽秋瑾談及一路上兼程的辛苦,陶成章根據自己的經驗深刻知道長途行進需要何等精力與意志力。看著面前的魯正平與何進武雖然也是風塵僕僕,但是絲毫沒有精疲力竭的模樣。心中對這兩人的評價就變得極高。

衆人進城之後,池州與安慶差不多,不過好歹也有那麼幾家店鋪在經營。地面上也遠沒有安慶那麼髒亂。上午時分,竟然能夠看到打掃衛生的人。雖然從裝束上看還是以前池州城裡頭負責打掃衛生的那些人。不過比起安慶那種全盤的失敗,池州還是好了不少。

一行人進了池州知府衙門,只見衙門裡頭的人進進出出,等在大堂裡頭的人也不多。看來光復會的辦事效率比嶽王會好些,而且派頭也遠沒有嶽王會大。

落座沒多久,就見徐錫麟匆匆從外面趕來,一見到秋瑾,他如釋重負的露出了笑容,“璇卿,你回來了!”

秋瑾也急忙站起身來,“伯蓀,我剛到。陶先生說你帶人去查看敵情,這麼快就回來了?”

聽到這話,徐錫麟的笑意頃刻就消散的無影無蹤,他向陶成章說道:“陶公,湖北新軍在離咱們二十幾裡的地方設了哨卡。我見他們盤查甚嚴,就沒繼續往前去。”

“不妨事。你又不會說安徽本地話,貿然上去反倒不妥。”陶成章並不在意,“既然伯蓀也已經回來了,咱們的人也就齊了。咱們就聽聽魯先生到底帶來文青的什麼口信。”

說完,陶成章目光炯炯的看著魯正平。

光復會因爲是浙江的會黨,安徽本地的會黨並沒有人來投奔。所以參與這次會議的人不多,只有七個人。衆人圍在一張八仙桌旁,看著魯正平拿出的地圖。“我們陳克主席建議光復會面對強敵走爲上。”

“不戰而逃麼?”陶成章的聲音裡面並沒有什麼情緒。反倒是徐錫麟聽了這話之後擡眼看了看魯正平。

“既然肯定打不贏,何必要無謂的犧牲在這裡呢?”魯正平說道。

沒有人反駁,沒有人爭辯。光復會的領導者們的目光落在了陶成章身上。陶成章沉默了一陣,這才說道:“打安慶之後,我算是明白打仗的事情我是不如文青的。這兩個月來,我們只是佔據了這麼一座池州城,發動革命的事情毫無進展。士紳們推諉,百姓們根本不相信我們。既然文青覺得我們該撤,那我們不妨就撤退回浙江吧。”

徐錫麟連忙說道:“陶公,咱們怎麼也得打打才行吧。這麼灰溜溜的回了浙江,怎麼向蔡元培先生交代?而且安慶還在,湖北新軍也不可能主攻咱們,咱們何必這樣率先逃走呢?”

沒等陶成章說話,魯正平就說道:“安慶守不住的。我剛從安慶過來,不用打就能看出來安慶絕對受不住的。”

“你在安慶待了多久?”徐錫麟疑惑的問道。

“不到一天。”

“這麼短的時間內你就能知道安慶守不住麼?”

“外無必救之兵,內無必守之城。嶽王會只想著守城,根本就沒有消滅湖北新軍的想法。一味的守城能守住麼?現在已經不是當年大刀長矛弓箭的日子了,裝備了步槍火炮這些新式火器之後,守城一方的優勢大大降低。更別說安慶守城一方根本就是羣烏合之衆。”

徐錫麟對軍事瞭解不多,聽魯正平這麼說,還是將信將疑,懷疑多而相信少。陶成章果斷接過話頭,“魯先生認爲安慶能守多久?”

“十日內必敗。”

“爲何是十日?”陶成章對這個準確的數字很不解。

“因爲我不知道湖北新軍的戰力到底如何。不過既然是新軍,想必不會稍遇挫折就打不下去。我這次來之前,陳克主席專門統計了安慶方面的火炮和炮彈數量。一旦開打,安慶的火炮頂多撐五天。五天之後炮彈就會用盡。以安慶那幫人的實力,在城頭上經不住兩天的炮轟。一旦他們被奪下了城牆,定然士氣低落。失敗也不過是一天的事情。所以我說他們十日內必敗。”

魯正平用數字說話,以量化的方式來解釋安慶正在進行的戰鬥。光復會的衆人聽了之後將信將疑。與會的幹部平智礎問道:“打仗又不是非要守城才行,若是嶽王會採取夜襲等方法的話,也未必不能贏過新軍吧?”

對這麼一個已經算是“非常有常識”的錯誤觀點,魯正平覺得光復會的確比嶽王會的水準高出很多,他解釋道:“肯定不行。新軍的各種操練要比嶽王會多得多。生手打熟手,絕不會有什麼勝算。這可不是單打獨守,亂拳打死老師傅。這是成千上萬人大規模的戰鬥,沒有嚴格的訓練,根本不可能勝利的。”

平智礎對魯正平的話還是將信將疑。他看了看陶成章,見到陶成章正在微微點頭,很明顯是贊同魯正平的態度。平智礎也不再方便多說什麼。

“那怎麼撤退呢?魯先生有什麼見教?”

“撤退的路線,撤退的速度,遇到突發情況的預案。”魯正平毫不遲疑的說道。他指著地圖,“諸位準備多長時間內撤到哪裡去。這就要看諸位能夠帶多少物資。這就決定了撤退的速度……”

講了半個小時,魯正平才把撤退的基本要領講述完,其實陳克在軍校講述這些知識的時候,是用搬家當作例子的,那時候陳克用詞輕鬆愉快,學生們經常是忍不住鬨堂大笑。但是魯正平畢竟打仗這麼多,就忍不住把自己在軍事上的體會摻雜進去講述,光復會的衆人第一次聽到有人比較系統的講述“軍事行動”,看似比較簡單的撤退,竟然有這麼多門道在裡頭。一個個都聽的傻了。在他們看來,撤退就是敗退時的逃跑。卻萬萬沒想到連一個逃跑居然也有這麼多學問在裡頭。

陶成章是第一個恢復過來的,他兩眼瞪得極大,熱切的說道:“魯先生,你可否留在我們光復會?這次撤退我想讓魯先生你來指揮。”

魯正平沒想到陶成章居然反應如此激烈,人民黨的軍事行動都是參謀們負責制定的,魯正平並不是參謀人員。他連忙推辭道:“我這也是紙上談兵。我自己根本沒有指揮過撤退行動。”

對於魯正平的解釋,陶成章根本不在意,他態度堅決的說道:“魯先生沒有指揮過撤退,我們也沒有指揮過撤退。好歹魯先生學過怎麼撤退,難道文青派魯先生來只是走走過場麼?”

陳克派魯正平來的時候,只是讓魯正平見機行事,儘可能的給與光復會幫助。陳克倒是覺得光復會很可能選擇堅守池州。沒想到光復會居然能夠果斷選擇撤退,這倒是出乎魯正平的意料之外。他與何進武對視了一眼,何進武眉頭微皺。思忖一陣,何進武問道:“我們不可能跟著諸位撤回浙江的。”

“不用回浙江。”陶成章說道,他指著地圖,“只要能過了蕪湖就行。從池州到蕪湖,一路上滿清駐軍之處甚多,只要過了蕪湖,我們就有同志接應。”

這是實話,陶成章之所以能這麼快下定決心撤退,原因之一就是清軍隔斷了浙江到池州間的聯繫,浙江支援的同志很難到達池州。他知道光復會在池州勢單力孤,所以才下了決心撤退。

聽完這話,何進武也找不到反對的理由了。他和魯正平來之前,陳克交代的是,如果光復會與嶽王會根本沒有合作的意思。那麼兩人就可以直接回根據地。如果這兩個革命黨真心肯合作,特別是光復會肯合作的話,那就儘可能給與一些幫助。當然,前提是魯正平與何進武兩人不能把自己給搭進去。現在看,光復會合作的意向極爲堅定,而且兩人也只是負責撤退事宜,倒也沒有違背陳克的命令。

“魯政委……”何進武暗示道。

魯正平點點頭,“那麼我們就暫時幫大家打打下手。若是諸位覺得我們做的不行,就直說。我們絕不會耽誤大家的事情。”

陶成章連忙應道:“魯先生哪裡話,既然我們請魯先生指揮,那就絕對不會不聽魯先生的命令。”

86 南望六第84章一百六十章 三千里江山五133 亂戰十三六十七大工業的恐怖九六十二革命先行者們四三十九章 中國的站隊五八十三諸省之變十五十一章 不速之客二連鎖反應何足道的忠誠心一八二衝突的前奏九第123章 No_Name六十五革命先行者們七各式各樣的波線十四165章 血債血償一一七二勞動和平等九九十七光復會的態度三九十四進步和守舊十七十四諸省之變六一百五十九章 三千里江山四64 螳螂捕蟬六第144章 no_name六十八章 四一二十一新開始二十一第十三章一百二十章 崩潰八連鎖反應五136 亂戰十六第66章八十諸省之變十二九十四章 開始的結束二三十三再戰三第53章五十七章 選擇與被選擇十三第186章 各式各樣的波線(三)第84章一百零七章 開始的結束十五一四八劃地和份額三九十進步和守舊六第8章 騷亂(八)連鎖反應十210章 構架十二第十六章七十五老革命對新革命二第八章171章 血債血償七一一八中德衝突二4 關東之殤四109 青萍之末十一二二中德衝突六五十六選舉和生產隊下二十二章 前奏二第57章七十章 四一二十三七光復會出擊一第97章各式各樣的波線二十135 亂戰十五五十五章 選擇與被選擇十一45 解放朝鮮三九十八光復會的態度四一六八勞動和平等五一百五十一章 血紅雪白十二191章 蝴蝶的翅膀八一百五十九章 三千里江山四131 亂戰十一216章 解放戰爭一166章 血債血償二連鎖反應四八十三第二次反圍剿二一百四十九章 血紅雪白十177章 血債血償十三一百六十二章 三千里江山七第94章七十諸省之變二47 解放朝鮮五二一百二十四章 崩潰十一一百五十一章 血紅雪白十二71 飛去的黃雀四八十八進步和守舊四一百一十二章 開始的結束二十82 南望二一五四劃地和份額九第84章十三光復會出擊七68 飛去的黃雀一三十一章 天下初戰四七十三章 四一二十六七十六第三次安慶戰役一新開始十八七光復會出擊一一百四十五章 血紅雪白六第83章195章 蝴蝶的翅膀十三九十二進步和守舊連鎖反應二十四187章 蝴蝶的翅膀四221章 解放戰爭六第59章
86 南望六第84章一百六十章 三千里江山五133 亂戰十三六十七大工業的恐怖九六十二革命先行者們四三十九章 中國的站隊五八十三諸省之變十五十一章 不速之客二連鎖反應何足道的忠誠心一八二衝突的前奏九第123章 No_Name六十五革命先行者們七各式各樣的波線十四165章 血債血償一一七二勞動和平等九九十七光復會的態度三九十四進步和守舊十七十四諸省之變六一百五十九章 三千里江山四64 螳螂捕蟬六第144章 no_name六十八章 四一二十一新開始二十一第十三章一百二十章 崩潰八連鎖反應五136 亂戰十六第66章八十諸省之變十二九十四章 開始的結束二三十三再戰三第53章五十七章 選擇與被選擇十三第186章 各式各樣的波線(三)第84章一百零七章 開始的結束十五一四八劃地和份額三九十進步和守舊六第8章 騷亂(八)連鎖反應十210章 構架十二第十六章七十五老革命對新革命二第八章171章 血債血償七一一八中德衝突二4 關東之殤四109 青萍之末十一二二中德衝突六五十六選舉和生產隊下二十二章 前奏二第57章七十章 四一二十三七光復會出擊一第97章各式各樣的波線二十135 亂戰十五五十五章 選擇與被選擇十一45 解放朝鮮三九十八光復會的態度四一六八勞動和平等五一百五十一章 血紅雪白十二191章 蝴蝶的翅膀八一百五十九章 三千里江山四131 亂戰十一216章 解放戰爭一166章 血債血償二連鎖反應四八十三第二次反圍剿二一百四十九章 血紅雪白十177章 血債血償十三一百六十二章 三千里江山七第94章七十諸省之變二47 解放朝鮮五二一百二十四章 崩潰十一一百五十一章 血紅雪白十二71 飛去的黃雀四八十八進步和守舊四一百一十二章 開始的結束二十82 南望二一五四劃地和份額九第84章十三光復會出擊七68 飛去的黃雀一三十一章 天下初戰四七十三章 四一二十六七十六第三次安慶戰役一新開始十八七光復會出擊一一百四十五章 血紅雪白六第83章195章 蝴蝶的翅膀十三九十二進步和守舊連鎖反應二十四187章 蝴蝶的翅膀四221章 解放戰爭六第59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沧州市| 临朐县| 安平县| 蒙自县| 财经| 庄浪县| 定日县| 政和县| 弥渡县| 涟水县| 治多县| 科尔| 商城县| 澄迈县| 社旗县| 乐山市| 怀安县| 甘肃省| 平乐县| 溧水县| 晋宁县| 汤阴县| 昌乐县| 论坛| 宣威市| 九台市| 会宁县| 昌吉市| 奉贤区| 洛浦县| 简阳市| 辽宁省| 夏津县| 涿州市| 烟台市| 乾安县| 当雄县| 淮南市| 临高县| 海晏县| 新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