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相約

序章 相約 (修)

塵 緣

那一天,我搖動所有的經(jīng)桶,不爲(wèi)超度,只爲(wèi)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在山路匍匐,不爲(wèi)覲見,只爲(wèi)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次次的轉(zhuǎn)山,不爲(wèi)修來世,只爲(wèi)途中與你相見。

-滄央嘉措

序章 相約

天上一朝日月,人間幾度春秋。

其時浩浩神州,關(guān)山雄踞,大河縱橫,山河之間,蕩蕩然沃野千里,氣象萬千。億萬年間,天降凝露,地氣升騰,陰陽交匯之下,遂有云行風(fēng)動、電閃雷鳴。

物華凝聚,始現(xiàn)生靈。又不知幾億萬年之後,方得有人行走於大地之上。當(dāng)此繁榮昌盛之世,上古之事早已佚不可考。無論士林大夫,又或販夫走卒,所知者無非神仙精怪、種種荒誕傳說。即使正史所載之洪荒紀(jì)元,也僅上溯數(shù)萬年而止。大略有識之士,自然知道史書不可不信,不可全信,書上所載諸般洪荒逸事,讀來與俾林野史實也相去無幾。

神州得天獨(dú)厚,多有風(fēng)調(diào)雨順之年,故此漸漸走向盛世。其中自有一些人,不喜世間名祿,只愛尋山覓水。又於那些山清水秀、地氣彙集之所結(jié)廬而居,離俗遁世,潛心修行。

上古之年,坊間傳到有修道之士號廣成子,徹悟仙法,騎鶴西去,留下若干仙蹟。此後塵世修仙訪道之風(fēng)始盛。千萬年來,得道飛昇之士屢有所聞,正史野傳也不鮮提及。至此凡人始知九天之上,另有青冥,百尺地下,是爲(wèi)黃泉。只是神仙一說終究虛無飄渺,仙凡之間相隔遙遠(yuǎn),凡夫俗子們?nèi)允侨粘龆鳌⑷章涠ⅲ蜏仫枺瑒诼到K生,不得解脫。等到老來歸去,一抔黃土,數(shù)滴眼淚,也就了無痕跡了。

每逢天災(zāi)人禍,又或是重要年節(jié),百姓必會焚香上供,去膜拜那些自己終其一生也不可或見的神明。因爲(wèi)他們相信,神人相距並不遙遠(yuǎn),只要誠心祈求,虔誠膜拜,上天終有所感,仙界必有所覺,雖然不是有求必應(yīng),終能應(yīng)驗一二。。只是天地之別、仙俗之隔,實如巨淵汪洋,遠(yuǎn)非這些凡夫俗子所能思及,這個自不必多提。

然在九天之外,青冥之極,確有廣大玄妙世界,即爲(wèi)衆(zhòng)仙居處、凡俗口中所稱之仙界,又別名天宮、蓮華、妙境,等等,名號不一。

仙界所處之地蒼蒼茫茫,無比廣大,不知其界在何處。上下幽幽,縱有莫大神通,也無以測度其深其遠(yuǎn)。

然則仙界也非如那些凡夫俗子所想,惟有繁華似錦,歌舞昇平。

茫茫仙界中,除中央一地外,四野均是荒蕪一片,玄境處處,有莫大兇險藏於其中,平素縱是一般的下仙也不敢離開仙域過遠(yuǎn),一旦陷入玄荒種種幻境之中,既有可能再也不得脫身,金身仙品,均要?dú)ъ兑坏R虼烁异缎拿鼐吵鋈胄凶叩模舴蔷叽笊裢ǖ纳舷桑瑒t是有通玄手段的仙人,因此纔不憚種種兇險。

然而越過茫茫玄荒,再向深處,是何世界、有何天機(jī),即是仙人也不得而知。

在仙界的極邊緣處,有一條天河,寬十萬丈,深百千尺,水面上波濤不興,綿綿延延,不見其源,不知所終。河邊千里之內(nèi)不見樹木植被,空中無飛禽,地面無塵土,無彼無此,其渺茫狀態(tài),難借言詞形容。

天河之水並非凡水,柔弱之極,片物不載,不論是天獸還是仙人,入水即沉,再無出水可能。天河之上,有習(xí)習(xí)微風(fēng)自玄冥中來,向無盡處去。通常時候,這些風(fēng)只是氣流微涌,與人間風(fēng)雨並無二致;然而每過一段時間,風(fēng)中就會帶上絲絲不知從何而來的玄異氣息。所謂玄異,即是一旦遇上仙家法寶又或是修習(xí)有成的靈物,即會侵消其仙氣、解離其結(jié)構(gòu),無論仙人天獸,在這茫茫天河上一旦支撐不住,即會就此落水,萬載修爲(wèi)頃刻間化爲(wèi)烏有。

正因如此,這條天河得名爲(wèi)不二天河,成爲(wèi)翼護(hù)仙界的天然屏障。然而偶爾還會有那得道精怪從玄荒深處出來,越過不二天河,潛入仙界正土。因此仙帝令有能之仙人巡視玄荒邊緣,以防精怪魔物侵?jǐn)_仙界清靜。

不二天河有若游龍,蜿蜒臥於仙界。河畔一片荒野,淡霧繚繞,千里之內(nèi)了無生氣。惟獨(dú)在河水彎處,水畔池邊,有一方青石,生得晶瑩剔透,傲然不凡,,隱隱之間,透出些生氣,,與周圍環(huán)境格格不入,顯非凡物。

青石不知從何而來,自亙古時起就已立於不二河畔。仙山無日月,它已不知立了幾萬萬年。

這一日,無定河畔久遠(yuǎn)的寂靜又被打破,遙遙遠(yuǎn)方,雲(yún)開霧散處,有一位仙人灑然行來。他面若冠玉,鼻入懸膽,氣宇軒昂,鬢髮高挽,束以七彩琉璃盤龍珠,一身長袍前繡雲(yún)後生風(fēng),袍袖角各綴一座八角玲瓏塔,足下三朵蓮花,放射寶光若華,破開層層雲(yún)霧,冉冉而來。

仙人遙遙望見無定河畔那一方青石,微露笑意,足下蓮花光芒綻放,加快了行進(jìn)速度,轉(zhuǎn)眼間已飛至不二河上方。他駕起仙蓮,頃刻間已經(jīng)在河上環(huán)飛三週,神思掃遍方圓千里之域,見並無異狀,這才壓低仙蓮,徐徐落於青石之旁。

他理理仙袍,背靠青石,面向浩渺無定天河,從容盤膝坐下,又從懷中取出天書一卷,朗聲頌讀起來。

浩浩煙波,瑩瑩青石,伴隨書聲朗朗,這位於玄荒兇境邊緣的不二河畔,一時間竟也雲(yún)霞繚繞,異香撲鼻,萬千蓮瓣飄落,和風(fēng)細(xì)雨灑下,天邊透出紫霞之光,不毛之地,頓成祥瑞處所。。

過不多時,一卷天書頌畢,仙人緩緩站起,將天書收入懷中。他拍了拍身畔青石,笑道:“青石啊青石,你能得聽我頌讀天書七卷,也是有莫大緣分。如今你靈光外露、修行將滿,若有機(jī)緣,或也可得脫卻石體、修成仙胎。現(xiàn)今時辰將到,你我此次相聚已了,就此別過。”

仙人擡手一指,三朵蓮花自空而降。他舉步踏上蓮花,欲飛起時,又見不二天河上萬道煙波,罡風(fēng)再起,忽然心有所悟,於是又回身來到青石之前,道:“青石啊青石,你我果是有緣。我適才見無定天河上巽風(fēng)再起,悟得‘解離訣’一篇,也都付與你吧!”

言罷,他袍袖一拂,煙霞過處,青石上已泛起一篇文字,隨後又漸漸隱去。

這一次他不再停留,駕起蓮花,衝宵而去。

無定河畔,荒茫四野,一時之間,只餘下一方青石。

此仙乃是四方巡界之使,往返巡迴檢視玄荒邊地,以防有精怪趁虛而入。這些精怪雖然興不起多大風(fēng)浪,然則擾及仙人清修,終是不妥。

仙人檢視四境,每五百年巡迴一週。每到無定河畔時,他必坐於青石之旁,朗聲頌讀天書一卷,然後起身拂理袍帶,方正綸巾,如此纔會離去。

仙山無日月。

自何時起方始與青石相晤,仙人已不自知。每五百年的一次相遇,如今已是第幾遭。

惟那七卷天書,翻來覆去,又讀了何止數(shù)十遍?

仙人離去後又不知過去多少年,青石受巽風(fēng)吹拂,吸天河露氣,瑩光越來越盛。

忽有一日,素來平靜無波的無定天河驟然波濤洶涌,狂風(fēng)大作。上窮怒雷滾滾,大地震顫轟鳴,就連那方亙古不動的青石上也光波流轉(zhuǎn),晃動不休。

一記驚天怒雷過後,天河畔一道青色毫光沖天而起,直上九宵!再看天河河灣處,青石早已炸裂,一地碎石之間,立著一個一襲青袍的卓卓女子。她黛眉微顰,茫然四顧,渾然不知自己身處何方。

恰在此時,荒原盡頭煙塵大作,隱隱有戰(zhàn)鼓號角聲傳來。那女子面露疑惑,就向那煙塵起處望去。

遠(yuǎn)方白光一閃,有一頭似貓似狐的雪白小獸宛如足不點地般衝來,轉(zhuǎn)瞬間已衝至那青衣女子之前。

雪白小獸埋頭苦衝,渾然不覺前方正立著那青石化成的女子。它雖靈覺冠絕玄荒,然則分毫感覺到那女子的氣息。這也難怪,她剛剛脫卻石衣、修成仙體,此刻通體靈氣衝盈,然而仍以石氣爲(wèi)主。在小獸靈覺之中,那女子不過是一方青石而已。

青石此刻茫茫然,恍恍然,渾不知身在何處,將向何方。她心中忽然微動,盈盈俯下身體,纖纖素手落處,恰好拈住那隻小獸的後頸,將它提了起來。

小獸萬沒料到有此結(jié)果,一時間急得張牙舞爪,向著那女子吱吱呀呀地叫個不停,顯然在炫示威風(fēng)。可是它頭大爪短,通體雪白皮毛柔軟之極,雙眼紅若火晶,再怎樣努力亮出小牙,也只顯可愛,不見威風(fēng)。

女子將小獸提至面前,一雙青瞳定定地看著它。待見小獸徒然掙扎示威,不由得婉爾一笑。

此時遠(yuǎn)方煞氣沖天而起,一聲號角悠然傳來,號角聲中隱現(xiàn)凌厲殺機(jī)。小獸扭頭望去,見那沖天的煙塵中隱現(xiàn)無數(shù)旌旗,一時間竟然呆住了。而那女子也在遙望遠(yuǎn)方,見無數(shù)甲兵正向此地奔來,不覺微露疑惑之色。

雪白小獸不再掙扎,輕輕嗚咽一聲,就此緩緩低下頭去。它四爪微微蜷起,在那青衣女子手中,就此縮成了一個雪白絨球,似是閉目待死。

不知爲(wèi)何,青衣女子心中憐意忽然如潮而生。她輕輕一嘆,纖指微鬆,雪白小獸就此向地上落去。它似是完全沒有預(yù)料到如此結(jié)果,在地上彈了幾彈,這才四爪一伸,如一道閃電般向不遠(yuǎn)處的無定天河奔去。

將到河邊,它忽然駐足,回首向那女子望去。

那青衣女子盈盈立於風(fēng)中,一雙美瞳竟也望向於它。

四目相對一刻,數(shù)秒而已。

雪白小獸忽然仰首向天,發(fā)出一聲長嘯,其聲清越蒼越,有若龍吟!

嘯聲未歇,它已回過頭去,一躍十丈,縱入無定天河之中。平滑若鏡的天河上激起了一團(tuán)小小水花,又有數(shù)道漣漪盪漾,久久不散。

在那青衣女子的瞳中,同樣映出了數(shù)道漣漪,久久不散。

恰在此時,一聲有若霹靂的大喝傳來,驚散了青石瞳中的漣漪:“兀那蠢物!你好大的膽子,如何敢放走萬年天妖!”

青石慌然轉(zhuǎn)身,見身後已立了一個高她數(shù)倍、周身金甲的仙人,正向她怒目而視。而無數(shù)天兵已如潮水般自她兩旁涌過,向天河邊追去。只是到了河邊時,他們卻無論如何也不敢再踏前一步。天河弱水罡風(fēng),縱是上仙也不敢輕渡,這些普通天兵又如何敢踏進(jìn)河去?

青石微覺驚慌。她剛剛脫胎化形,一切皆依本能行事,此時靈智尚未全開,全然不知大禍已自臨頭。

金甲仙人上下打量了一番青石,嘆道:“罷了,天妖此刻已逃回玄荒。你這蠢物犯下大罪,隨我去見仙帝吧!只是憐你修行不易,方始得道化形,就要受天雷殛體之刑。”

青石還未明白金甲仙人言中之意,就聽到嘩啦一聲響,一雙纖手已然多了一副鐐銬,一名仙卒將一面玉牌向她一招,一道光華當(dāng)即將她罩住,就此吸入到玉牌之中。

“大膽蠢物,你可知罪嗎?”

直至這記喝聲入耳,青石才從恍惚中醒來。她舉目四顧,見不知何時已身處一座輝煌天殿中央。大殿以青玉輔地,以白石爲(wèi)柱,四角銅獸香爐中氤氤氳氳,正燃著不知名的香料。大殿四檐之上,皆有青金異獸坐守。

大殿中空中一聲,惟青石跪於殿中央,絲毫動彈不得。

她的正前方,有一道翠玉長階,一路向上,直伸入茫茫雲(yún)中。那聲斷喝即是自雲(yún)中飄下,落於階前。

她心下驚慌,又覺不解,全不知自己何罪之有。

此時又有一個聲音傳來:“陛下,此蠢物私縱天妖,雖是無心之過,然則其禍無窮,依律本當(dāng)將其打入陰潭,永世承受極寒蝕體之刑。姑念其剛得化形,靈識未開,故只處以天雷殛體之刑即可。”

青石微微顫動,她並不知天雷殛體是何刑罰,然則隱隱感覺,億萬載修得的神識,恐怕要就此去了。

“陛下!臣以爲(wèi)不妥!”

青石全身一震,她記得這個聲音,那每五百年就會在她身邊響起一次的聲音!

“陛下,此次天地間機(jī)緣混亂、陰陽相沖,方使那天妖得脫所困。若非天地劇變,她仍只是一方青石而已。她縱然脫卻石衣、修成仙體,靈識也未盡開,如何識得天妖?她雖然當(dāng)罰,然念其修行不易,臣以爲(wèi)天雷殛體之刑過重了!”

前一個聲音轟轟隆隆地傳下,已有怒意:“大膽!她縱走天妖,罪無可赦,天雷殛體、毀去她過去未來一切因果,已是莫大的恩典。你不過是小小的四方巡界之仙,又如何敢在此殿胡言?陛下,若此等罪過都可赦免,天律將置於何地?朗朗仙界,殿前神仙,又將如何感受呢?”

此時九重天上白雲(yún)忽開,隱隱現(xiàn)出一座仙宮,紅牆金瓦,白玉欄桿,紫雲(yún)繞牆,巍巍峨峨。青石忽然感覺有一道目光自自己身上掃過,那目光溫潤柔和,仿如蓮花拂面,令她一時驚惶盡去,心下踏實了許多。

此時天上傳下一個語聲,溫和淡泊,不怒自威:“青石縱走天妖,其罪已明,依律當(dāng)處天雷殛體之刑,大羅天君所言並無不妥。”

“陛下,臣有一言!”那巡界之仙又道:“青石在此時修煉成形,縱走天妖,溯其根源,乃是因臣頌讀天書,爲(wèi)她聽去,依法修煉而至。是以青石此罪,理應(yīng)由臣共擔(dān)纔是!”

仙帝默然片刻,方道:“你巡視四境,累有功勳。也罷,這也是你塵緣未了。既然你願與她共擔(dān)此罪,那即罰你二人清退仙班,打入濁世,承受百世輪迴之苦。”

聽到清退仙班、打入濁世幾字,青石不知爲(wèi)何,心底忽有寒意涌起。只是她眼前一花,那五百年得遇一次的仙人已出現(xiàn)在她面前。

他緩緩解去束髮琉璃盤龍珠,脫下仙風(fēng)遊雲(yún)袍,又散去足下蓮花,與她並肩跪於大殿中央。

此時九重天上,仙宮深處,鐘聲悠悠響起,揚(yáng)揚(yáng)灑灑,四下飄散。

大殿鋪地青玉忽然盡數(shù)散開,青石與巡界之仙就此向下墜去。她只覺茫茫雲(yún)霧擦身飛過,罡風(fēng)颳面如刀,雲(yún)霧深處,又有種種兇厲景象,心下正慌時,手上忽然一暖,已被人輕輕握住。

這一握,握定了百世輪迴,千年塵緣。

方知道世間故事,原有根本;順緣逆緣,皆是前緣。

章六春水上章七歸處上章四換相見上章七英雄冢上章十一做快樂事上章九不肯棲一章十八不若懷念上章十四殺伐事一章四十縱情下章十五人間五章十六生死路二章七煙波上章四十一驚怒下章四換相見上章十八不若懷念上章十九塵間多少事三四五章八風(fēng)乍起上章十五人間上章四十五因果中章十四殺伐事六章十二未問是緣是劫中下章三執(zhí)念上章四十四縱橫中章十二天慟上章四十六路口下章十四殺伐事二章十八情天恨地兩濛濛下章三會挽雕弓如滿月下章三十八池魚上章十一做快樂事下章十二未問是緣是劫中下章十流年四章十一若相惜一章二驚夢下章十五坐金鑾一章十三零落意一章十二天慟上章四十五因果下章十五坐金鑾三章十七怎堪驟雨狂風(fēng)五章十一若相惜二章十三零落意二章十八不若懷念下章十二無相忘六章七歸處上章七歸處中章十六影散酒寒人寥落下補(bǔ)全章七歸處中章二驚夢中章十二無相忘五章一怎無言下章六生死路上章十流年五章二十五斬罷落殘紅五章四十四縱橫上章一知返中章三十一廟堂上章六生死路下下章十俱往矣二章三憑生死一章十二無相忘二章九奇技上章一斷腸全章二十六抉擇上章六何往中章三憑生死四章五紛亂上章十流年上章四西北望射天狼下章八無歸處四章二終不怨二章十二無相忘一章四十五因果下章九不肯棲二章三十六黃泉下章七英雄冢上章五鬢微霜上章一怎無言下下章十三未央下章四十五因果中章二荒唐事中章十八情天恨地兩濛濛下章三十六黃泉上章十二未問是緣是劫中下章十二未問是緣是劫下章六春水下章二十四萬絲青幹劍中章三十三長安下章八無歸處二相約章十八不若懷念上章三十四鬥法中章十二無相忘五章十四殺伐事二章二十七對錯上章十二未問是緣是劫中下章四換相見上章十二天慟下章七歸處下章十三零落意一
章六春水上章七歸處上章四換相見上章七英雄冢上章十一做快樂事上章九不肯棲一章十八不若懷念上章十四殺伐事一章四十縱情下章十五人間五章十六生死路二章七煙波上章四十一驚怒下章四換相見上章十八不若懷念上章十九塵間多少事三四五章八風(fēng)乍起上章十五人間上章四十五因果中章十四殺伐事六章十二未問是緣是劫中下章三執(zhí)念上章四十四縱橫中章十二天慟上章四十六路口下章十四殺伐事二章十八情天恨地兩濛濛下章三會挽雕弓如滿月下章三十八池魚上章十一做快樂事下章十二未問是緣是劫中下章十流年四章十一若相惜一章二驚夢下章十五坐金鑾一章十三零落意一章十二天慟上章四十五因果下章十五坐金鑾三章十七怎堪驟雨狂風(fēng)五章十一若相惜二章十三零落意二章十八不若懷念下章十二無相忘六章七歸處上章七歸處中章十六影散酒寒人寥落下補(bǔ)全章七歸處中章二驚夢中章十二無相忘五章一怎無言下章六生死路上章十流年五章二十五斬罷落殘紅五章四十四縱橫上章一知返中章三十一廟堂上章六生死路下下章十俱往矣二章三憑生死一章十二無相忘二章九奇技上章一斷腸全章二十六抉擇上章六何往中章三憑生死四章五紛亂上章十流年上章四西北望射天狼下章八無歸處四章二終不怨二章十二無相忘一章四十五因果下章九不肯棲二章三十六黃泉下章七英雄冢上章五鬢微霜上章一怎無言下下章十三未央下章四十五因果中章二荒唐事中章十八情天恨地兩濛濛下章三十六黃泉上章十二未問是緣是劫中下章十二未問是緣是劫下章六春水下章二十四萬絲青幹劍中章三十三長安下章八無歸處二相約章十八不若懷念上章三十四鬥法中章十二無相忘五章十四殺伐事二章二十七對錯上章十二未問是緣是劫中下章四換相見上章十二天慟下章七歸處下章十三零落意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阳县| 孙吴县| 翁牛特旗| 泾阳县| 乌兰察布市| 泸州市| 德清县| 潞西市| 万安县| 八宿县| 松原市| 万载县| 汝阳县| 凤台县| 波密县| 抚宁县| 临西县| 房产| 乌苏市| 四平市| 商洛市| 盈江县| 谷城县| 贵定县| 雅江县| 盱眙县| 望谟县| 黄平县| 偃师市| 科技| 宿松县| 威远县| 安远县| 新邵县| 大田县| 无极县| 日喀则市| 海伦市| 鲁山县| 万宁市| 拉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