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初秋,黃花觀有各色果蔬野菜招待,飯菜豐盛,八戒都吃了個七八成飽,齋畢,玄奘三人自有小道童帶去休息。
早在飯時,百眼道人就說要請教悟空些修行煉丹上的疑惑,悟空自認(rèn)有老祖真?zhèn)鳎@道人招待又是全心全意,自然一口應(yīng)承下來。
在那偏殿之中,道人多點(diǎn)燈火,殿內(nèi)燈火通明,丹爐火旺。
這道人潛心煉丹幾百年,丹道一途,受困于丹爐藥材爐火所限,並無曠世珍藥出爐,于丹道的理解運(yùn)用卻早已登峰造極。
百眼道人以極其簡潔準(zhǔn)確的爐火藥量操控丹爐,陣法秘術(shù)用的恰到好處,處處彰顯著駕輕就熟,很快就能到那不明之處,再虛心請教悟空。
在方寸山上,菩提老祖何等手段?盡皆最最上乘的手法,煉丹一道更是經(jīng)過千萬年錘鍊,悟空所學(xué)駁雜,丹道尤其少了些,眼界眼光還是沒問題的。
兼且悟空又聰慧無比,百眼道人理解又深,兩人互相印證,彼此收貨良多。
在修真一道,百眼道人更是根基打的牢固無比,硬是靠一點(diǎn)點(diǎn)的修煉打坐的水磨功夫修行纔有這般修爲(wèi),悟空借鑑祖師所傳藝業(yè)稍加點(diǎn)撥,百眼道人多有茅塞頓開之感。
兩人談的入迷,互相印證,不知不覺一夜過去,直到天明道童奉齋這才驚醒,相視大笑,只覺相見恨晚,彼此神采奕奕,又哪裡有半絲疲態(tài),道人歡喜的引著悟空去吃早飯。
齋畢,玄奘辭行,道人挽留不得,直送出十里方回。
又行了半日,眼見日近中天,玄奘高坐白龍馬上,坐高望遠(yuǎn),眼見前面有人家,笑道:“悟空,前面有戶人家,今日就不勞你遠(yuǎn)行,就讓貧僧來化齋吧!”
悟空笑道:“此地未必沒有兇險(xiǎn),還是老孫來化齋最是妥當(dāng)!”
玄奘一聽不悅道:“我觀那老神仙,百般和善,你與他那般投機(jī),定然也是神通廣大之輩,這幾十裡遠(yuǎn)近,還能有不長眼的妖精在他眼皮子底下落腳?怎會有兇險(xiǎn)之說?”
悟空笑道:“靈山腳下還有妖精成精哩,大師忘了那強(qiáng)要與你成親的老鼠精了?如來都罩不住妖精,這百眼道人雖然神通不小,焉知他不能被妖精哄騙?”
悟空一提成親之事,玄奘老臉一紅,氣道:“貧僧是念你一夜未睡,又不願你辛苦遠(yuǎn)行,本是關(guān)切之意,你怎提那成親之事?”
悟空笑道:“老孫也是好意!”
沙僧勸道:“猴哥做事最是穩(wěn)妥,既然猴哥說兇險(xiǎn),自然有他的道理,大師莫要爭競。”
這玄奘也不知錯了哪根筋,一聽沙僧這話更是如同火上澆了油,說話頗有賭氣之意,言道:“此地山清水秀,又非窮山惡水,又有玄門高人修道,若是真有妖精,貧僧陷身囫圇也只怪自己眼瞎,不怨你等就是了。”
悟空心知此地還有盤絲洞一羣女妖精,玄奘此舉,說不得又要強(qiáng)逼成親洞房,不讓自己說,那妖精可是什麼都敢做的。
見玄奘有些生氣,悟空心中暗歎:‘罷了!罷了!他自找麻煩去吧,大不了自己去救,卻不知那百眼魔君又作何打算,以此試試他也好,免得放過妖邪。’
悟空不再做聲,沙僧見玄奘有些怨氣,不敢再勸,反是老豬,一聽化齋,聞言就餓了,眼見悟空沙僧不再勸誡,嘟囔道:“大師要去早去,老豬腹中飢腸轆轆,儘早化些齋飯果腹最善。”
玄奘夾馬前行,行有一里,果見有一莊戶人家,依山而建,層層疊疊有幾重院落,怕是有百十間大屋。
眼見這莊戶頗有大戶氣象,玄奘見了欣喜,大戶纔好化齋,若化得滿滿一鉢盂,也算自己功果。
當(dāng)下玄奘下馬,整整袈裟僧帽,沙僧奉上紫金鉢盂,玄奘一手持了欣然前往。
見玄奘遠(yuǎn)去,老沙向著悟空問道:“猴哥,玄奘大師此去化齋,這吉兇如何?”
悟空冷笑道:“有諸多因果纏身,這和尚命裡註定多災(zāi)多難,莫名其妙的發(fā)脾氣自然會發(fā)生莫名其妙之事,老沙等著看就是了。”
悟淨(jìng)一聽就要抄起降妖寶杖去救,悟空苦笑道:“我等勸他不住,就算你強(qiáng)拉他回來,他必不肯信,若是亂了因果,還不知發(fā)生何等稀奇之事哩,再等等!”
沙僧一聽泄氣,將降妖寶杖的方便鏟插在地上,無奈道:“說來也是,玄奘大師太過執(zhí)拗,就算老沙強(qiáng)拉他回來,猴哥再去化齋他也必不願吃,罷了,若有妖精,老沙死戰(zhàn)保他就是了。”
————————————
玄奘持著紫金鉢盂走到哪莊院門前,打眼一看,只見院內(nèi)竹椅上坐著四個女子,都在那刺龍繡鳳做那女工女紅哩。
那四個女子做的認(rèn)真,只是說笑更不曾擡頭看向莊外。
玄奘等了會兒,見沒個男兒現(xiàn)身,不敢進(jìn)去,閃到樹後又等,怕是有小半個時辰,只見女子說笑,更不見男兒現(xiàn)身,莊院內(nèi)靜悄悄的,連那雞鳴犬吠之聲也不曾聽見。
玄奘心中思量:‘來時誇下海口,就是碰到妖精也不怨悟空,如今妖精沒碰著,卻連莊都不進(jìn),卻不被悟空看輕了?’
玄奘舉步,想要貼著院牆走走看院內(nèi)有無男子之聲好化齋,沒走多遠(yuǎn),只聽有女子笑鬧聲,近前後再看,只見林間有一座草亭,草亭前有一小片平整空地,有三個女子正在空地上蹴鞠哩。
這正是:
蹴鞠當(dāng)場八月天,
仙風(fēng)吹下素嬋娟。
汗沾粉面花含露,
塵染蛾眉柳帶煙。
翠袖低垂籠玉筍,
湘裙斜拽露金蓮。
幾回踢罷嬌無力,
雲(yún)鬢蓬鬆寶髻偏。(ps:此詩摘自原著)
玄奘看過多時,只見這三個女子香汗淋漓,衣衫不整,嬌喘吁吁,只追那皮球,更不注意玄奘這外來僧客。
正在玄奘猶豫不決之時,一女子腳法稍偏,只見這花球咕嚕咕嚕的滾到玄奘腳邊。
玄奘警覺,道一聲:“我佛慈悲,貧僧問訊了,女菩薩,貧僧可是能隨緣化些齋飯吃?”
那三個女子見了玄奘,歡喜的上來圍住,嬌笑道:“你是哪裡來的和尚?”
玄奘見女子笑的天真無邪,雖是有些尷尬,心中警戒之心卻飛到九霄雲(yún)外,禮道:“貧僧自東土大唐去往西天取經(jīng)的,如今取得真經(jīng),回程路上路過寶坊,貧僧同伴又覺腹中飢餓,是以貧僧來此隨緣化些佈施齋飯,還望諸位女菩薩大開方便之門,結(jié)個善緣。”
女子笑道:“原來是唐朝來的和尚,快快裡面請!我莊上自有齋飯禮敬高僧。”
玄奘不疑有他,隨著三個女子歡喜的進(jìn)了莊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