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七十八章 勃然大怒

“張壽!”

二皇子簡直快被張壽的狡辯氣瘋了,但更讓他怒火中燒的,是張壽最後還不忘譏諷他!他強自按捺撲上去和張壽拼命的衝動,怒喝一聲就大叫道,“別以爲這文華殿中那麼多人都會被你這花言巧語誆騙!你用這些來歷不明的學問買通了葛老太師,又蠱惑了父皇……”

砰——

這一次,衆人在聽到沉悶的一聲之後,坐在前排且眼力好的就只見一道金光從眼前飛過,緊跟著就又是一聲慘哼。再循聲望去,他們竟只見剛剛還在義憤填膺指斥張壽和葛雍的二皇子已經半跪在地上,一隻手捂著自己的嘴,一滴滴血正順著他的指縫中間滴落下來。

而在他身前,赫然是一個小小的茶盞在地上滴溜溜亂轉。大概是剛剛遭遇了猛烈的撞擊,茶盞的邊緣竟然已經斷裂,各處甚至還沾著星星點點血跡。很明顯,剛剛就是這小小的東西砸中了正在滔滔不絕的二皇子,而且是正中嘴巴。至於是誰砸的……那還用問嗎?

在此刻的文華殿經筵上,只有皇帝管教兒子的時候,能夠無所顧忌……而且,除了朱涇等寥寥幾個勳貴之中的頂尖戰將,也只有自幼弓馬嫺熟,武藝不俗的皇帝有這樣的身手!

如果說羣臣只是驚訝,那麼,二皇子就是痛到貨真價實的驚怖了。儘管此時此刻他嘴裡還有兩顆斷裂的牙齒不敢吐出來,但他確定,如果那時候父皇再加兩分力道,那麼,他此刻掉落的絕對不止這兩顆牙齒,說不準滿口牙齒全都會掉落殆盡,說不定人都會痛到昏死過去!

可是,他也絕對不會認爲父皇真的是手下留情了,如果真的手下留情,就不會是用這種方式打斷他,只要大喝一聲便可。他不用想都知道,自己此時此刻的窘境落在別人眼中,大體就如同一條拼死一搏,卻被人打到遍體鱗傷的瘋狗。

那個慫恿他來參加經筵的人並沒有讓他出這一招,甚至人在那一次悄然現身那座幽禁他的別院之後,根本提都沒提讓他到文華殿經筵來幹什麼,彷彿他只要來就行了,完全不在乎他做什麼。可是,他不甘心做出悔過之態,然後在三皇子冊封太子之前夾著尾巴被攆出京城。

他更不想像大皇子那樣做人提線木偶,就剛剛大皇子接在他後頭說的那話,那根本就不是他那個看似聰明沉穩,實則貪婪愚蠢的大哥能夠想出來的,那明顯是有人教的。

二皇子竭力讓自己忘掉臉上嘴裡鑽心的疼,用盡全身力氣擡起頭來,看向御座上的父皇。見對方的目光冷硬如冰,他想起從小母后就告訴他們兄弟倆,父皇不但心狠,而且並不喜歡他們,所以他們必須凡事去爭,那時候他還不信,可現在,他終於信了。

他慘笑了一聲,聲音顫抖地說:“父皇嫌棄兒臣胡言亂語,所以才如此打斷,是不是?兒臣從前是有私心,也一向看不慣張壽,剛剛所說也大半都是臆測……可那又怎麼樣!張壽年紀輕輕卻懂這麼多,這怎麼可能,天下不可能有生而知之者,除非是妖孽!”

“更何況,不圖名,不圖利,那他圖什麼?這天下哪來的聖人!再說,他本來就是身世可疑之人!當年裕妃和趙國夫人怎麼就這麼巧在佛寺遇險之際遇上她母親,她母親又怎麼能這麼順順當當在大軍眼皮子底下救下兩位大腹便便的產婦,而後自己又恰恰好好難產而死?”

這一次,沒等皇帝喝止,張壽便勃然大怒。

“我是不是生而知之,是不是聖人,這姑且另說。然則二皇子在此無端揣測懷疑先母的居心,簡直荒謬!在佛寺遇到兵災,三個弱女子齊心協力殺出一條血路,這本是值得稱頌的烈女,是值得褒揚的傳奇,在你口中卻成了另有居心,我倒要問,什麼居心?”

二皇子登時聲嘶力竭地叫道:“天知道她不是在危難之際和兩家換了孩子!”

我就是死了,也不會讓你和三皇子當一對太太平平的師生!我就不信如此一說,你們還能和昔日那般相處,你們一定會互相猜忌的!

“放你孃的狗屁!”張壽這一次終於不忍了,他不假思索地衝了上去,狠狠一記窩心腳把人踹翻。當看到二皇子那倒地卻得意的笑臉時,他知道這傢伙是故意激怒自己,可既然踢都踢了,他也懶得管這是在文華殿經筵,自己已經是東宮講讀,背後便是二皇子的親爹。

他雖然從來都沒見過死去的張寡婦,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尊敬那個一腔慈心,大智大勇,也算是在另一種意義上讓他得以重活一世的女人。於是,他不管不顧地又對大皇子補上了惡狠狠的幾腳,毫無顧忌地宣泄著心中的憤怒。

而在他沒看到的地方,當朱瑩聽到張壽那一句清清楚楚的髒話,看到他一怒踹人,見不少姑娘都下意識裡地扭頭看她,她卻綻放出了一個笑容。

張壽罵髒話有什麼關係?他在殿上踢人又有什麼關係?二皇子這個蠢貨都已經罵他的母親張寡婦了,難道張壽還要拽著之乎者也,斯斯文文和人講道理?她剛剛聽人詆譭張寡婦的時候,都恨不得上去大耳刮子狠狠扇二皇子一頓!

不想回頭去看皇帝這會兒是個什麼表情——照這位天子一貫的脾氣來看,自己的兒子自己管教可以,卻容不得別人出手欺負——張壽此時完全忍不住,也不想忍。他固然在外頭一貫顯得是個很好脾氣的人,但那只是個僞裝而已。

就他這幅清俊閒雅濁世佳公子的外貌,總得要一個溫文爾雅的人設吧?但眼下這會兒,就算是剛剛又動口又動手,於是人設完全崩毀,那也顧不得了!

狠狠踹過二皇子一頓之後,他這才放下剛剛踹人時提起的官服下襬,徐徐後退了幾步,這才冷冷罵道:“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淫者見淫,惡者見惡!”

“皇上爲人,磊落豁達,言出必行,知人善任,明察秋毫,故而三皇子溫文淳樸,四皇子明朗爽直,我一直都很疑惑,怎會有你和大皇子這般不明事理,令皇上蒙羞的兒子!

“現在我明白了,你覺得先母心思險惡,那是因爲你自己心思險惡,所以纔會以己度人!所謂的凡事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別人,說的就是你這種惡劣至極的蠢貨!想來也是,惡事做絕的人,當然是看誰都像是和自己的同類!”

沒等二皇子反應過來,他就冷笑道:“一年前在融水村,無端派刺客暗害於我,對叛賊泄漏瑩瑩和諸多貴介子弟正在融水村的消息,引人來攻,這世上還有比這更惡毒的暗算?”

“只因聽了別人隻言片語,就在大街上當庭廣衆之下侮辱劉侍郎的千金,這世上還有比這更囂張的行徑?更不要說你們母子炮製的那一出出簡直是笑話的鬧劇了!”

“先母昔日之舉,宅心仁厚,臨終託孤也是光明磊落。她是京城本地人,出身來歷清清白白,經得起任何追查,你只憑臆測就橫加指摘亡者,簡直是喪盡天良,人神共憤!我那幾腳還要不了你的命,還不滾起來!我今天若不能替先母討回公道,猶如此玉!”

眼見得張壽忿然扯下腰間佩玉,就這麼惡狠狠地當中摔擲在地上,朱瑩不禁輕輕吸了一口氣,而剛剛看著張壽當衆踢踹二皇子,卻不發一言的大皇子,終於神色一變。

“張壽,你敢當衆譭棄父皇的賜物!”

此話一出,文華殿中一衆人等遽然色變,張壽卻不慌不忙地轉過身來,正對著俶爾發難的大皇子,嘴角一勾,淡淡地問道:“原來大皇子如此消息靈通,連我的玉佩出自哪兒都知道?如果我沒記錯,你這幾個月一直都是在宗正寺吧?”

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張壽這卻是又揭短,又打臉。而恰好在這時候,四皇子又直接大剌剌地笑了一聲,當發現有人看向他時,他卻嘿然笑道:“大哥未必是消息靈通,說不定是‘神目如電’,連父皇的寶庫裡藏著什麼好東西也一清二楚。”

“至少我就不知道,老師這玉佩是哪兒來的!”

大皇子從前連二皇子這個一母同胞的親弟弟都不放在眼裡,更不要說三皇子和四皇子這兩個小的了。在他眼中,這兄弟倆就是不值一提的小東西,就該永遠在自己面前噤若寒蟬。

如今三皇子竟是眼瞅著要入主東宮,四皇子竟然也敢當衆揶揄他,本來就只是極力隱藏心中怨恨和不滿的他立刻就爆了。

“父皇庫中的各種玉飾,無一不是和闐羊脂玉精品,你不認得是你眼拙!張壽狡辯,你身爲皇子卻一心向著他了,你眼裡可還有國法家規!”

沒等大皇子這教訓弟弟的話說完,張壽就冷冷打斷了他:“皇上素來簡樸,羊脂美玉不過偶爾佩戴,甚至連射箭都不過是用的青玉扳指,到了你口中,卻成了庫中各種玉飾都是頂尖的和闐羊脂玉?你身爲人子,擡起你的眼睛好好看看,皇上如今戴的都是什麼?”

大皇子有心怒罵張壽這是混淆視聽,岔開話題,可還是不由得擡起頭來。儘管距離皇帝頗爲遙遠,但從他的位置看過去,他還是能看見剛剛砸杯子怒擲二皇子時已然離座而起的父皇。就這麼一瞧,他就不禁心裡咯噔一下。

因爲父皇的拇指上,赫然還有那一枚爲了練射箭而戴著的玉扳指,只看其黯淡的顏色,確實是廉價的青玉無疑!

可還不等大皇子組織好語句反擊,皇帝身邊的三皇子突然開口說道:“大哥剛剛說,父皇庫中無一不是和闐羊脂玉精品,那是因爲父皇從前知道皇……敬妃喜歡和闐玉,所以但凡貢品中的和闐玉料子琢磨出來的精品,全都賞賜給了她,而敬妃想必又都給了你和二哥。”

他說著就坦然笑了笑:“我和四弟,從小到大,就沒見過什麼和闐玉。而且,因爲我們還不曾成年封爵,因此眼下就連這冠服上,也並沒有規定玉飾如何。”

話說到這個份上,衆人的目光不由得全都落在了他和四皇子身上。身爲皇子,哪怕此時並沒有正式的爵位冠服,但兩人身上總會有相應的配飾,三皇子腰間懸著的一枚青玉環,四皇子腰間則是一枚白玉魚兒,雖則不能近看紋理玉質,但總有眼力好的人知道其中價值。

身家豪富如陸綰,此時順勢去打量大皇子和二皇子,就只見這兩位待罪皇子,所戴的玉飾,赫然是無雙美玉……這一刻,剛剛還有點爲張壽擔心的他,立刻一顆心放回了肚子裡。

而四皇子原本是逮著機會還想說話,卻被太后一把拽住了小手,使勁這麼一捏,他登時疼得小臉皺成一團,別說笑,他甚至都快哭了,哪裡還敢繼續和大皇子硬頂?而朱瑩倒也想替張壽爭辯兩句,可在太后的利眼一瞪之下,她不得不乖乖閉嘴,心裡卻很不服氣。

就算真是宮裡出來的玉飾,那也是她從皇帝那兒要來的,不能真算是皇帝給張壽的賞賜,皇帝又沒有正式下旨意頒賜!

而在大殿中再次安靜下來的時候,皇帝卻冷冷問道:“就算是朕賜給張壽的玉佩,你一個關在宗正寺中的人,又怎麼知道?朕的內庫之中,確實有無數好東西,但你怎麼可能都認得?除非你把朕的內庫當成自己家,時時刻刻去清點,又或者……別人給你暗通消息!”

地上剛剛被張壽狠狠踹了一頓的二皇子恨不得破口大罵大皇子的愚蠢,你要挑刺也麻煩挑得聰明一些,這種泄漏你和外人有勾結的話,你說出來是找死嗎?

最重要的是,你怎麼就確定張壽今天會砸了父皇賞賜的配飾?我會如何對張壽發難,可不曾告訴任何人,莫非還有人是我肚子裡的蝗蟲不成?

二皇子疑神疑鬼,皇帝卻已勃然大怒:“朕還以爲你兄弟倆上書請求參加首日經筵,是真心悔過,想要好好聽一聽講學,如今看來,朕真的是太高估了你們!你們照舊是從前那般自高自大,冥頑不靈,甚至還變本加厲!既如此,你們也就沒必要繼續在這丟人現眼了!”

“來人,把這兩個給朕堵了嘴拖出去!”見大皇子和二皇子登時面色慘變,可還來不及說話就被身後內侍撲上來扭住堵了嘴,皇帝方纔一字一句地說,“朕可以明明白白說一句,朕也好,趙國公也好,素來最重兒女。如若有子嗣流落在外,那不惜一切代價都會認回來!”

第三百零三章 考試第四十三章 下次天上掉什麼?第八十六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六百四十八章 故意第二百四十章 如你所願第兩百一十四章 你兒不如我兒,他爹勝過我爹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驚第七百九十五章 神坑第七百一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六百八十二章 題海無涯,馬蜂窩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一百六十一章 你老師是正人君子第六百六十八章 藏書和借書第七百七十章 公道在人心?第六百九十九章 喪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子妃和童養媳第一百七十一章 易如反掌第五百零九章 不避嫌疑第五百九十九章 適可而止第三百三十一章 孝子頂罪?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六百一十四章 三堂會審,著書立說第四百四十三章 樓上吃飯不要錢第一百一十四章 密度實驗和妖法第五十八章 往事和決意第一百九十九章 聽你的第六百六十章 慘不忍睹第六百六十章 慘不忍睹第六百八十三章 知父莫若女第一百零一章 知道你聽不懂第一百一十七章 引蛇出洞,興師問罪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講規矩,不講人情第一百七十二章 戲到一半亂紛紛第七百五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一百六十章 真·小黑屋第四百八十章 被坑之後急求援第二百五十一章 喜歡第二百三十三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一百一十八章 司禮監的底子,紛爭的源頭第七十三章 誰誤人子弟?第三百八十二章 投名狀,嘆苦經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轎第八百一十七章 廢物利用第二百八十章 師生反目第九十三章 帝王心術……和詩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婚第三百九十三章 別把欽使當二小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六百六十五章 緊急任務第七百三十六章 自盡,送禮第六百四十七章 萬鈞第六百三十一章 負重前行第一百零四章 自投羅網的陸尚書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第八百七十三章 紛紛亂亂第六百五十六章 視察公學的大宗正第五百三十六章 依依第一百六十一章 你老師是正人君子第三十九章 關門弟子第七章 三個人,兩張牀第六百一十一章 童言無忌第兩百一十二章 無趣和有趣第六百九十六章 陪罰站的小夥伴第六百六十一章 不解風情第五百二十四章 裂痕第七十三章 誰誤人子弟?第七百一十三章 偏激第七百一十二章 牆倒衆人推第六十四章 府試第七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在堂中坐,官從天上來第一百五十章 循循善誘第六百六十五章 緊急任務第一百七十三章 驚走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劍!第七百零三章 願者上鉤第三百七十六章 絲和布第七百一十九章 爹坑……第一百七十三章 驚走第四百九十三章 別多一分錢第一百八十一章 狗屁不通!第一百二十四章 唐時有個和尚第七百八十九章 誰幹的?第七十二章 八股文大會?第三百零一章 哄擡,鹹魚第二百六十三章 童言無忌第三百六十六章 將死亦可從容第三百零二章 各有所用第七百一十九章 爹坑……第六百六十章 慘不忍睹第三百二十章 贈劍,耿直第六百四十一章 鬧洞房的熊孩子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場,頭鐵第九十一章 太祖題匾藏密卷?第一章 田頭偶遇第八百四十六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刀闊斧第四百二十二章 秋風未到蟬先知第六百一十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五百七十七章 石破天驚
第三百零三章 考試第四十三章 下次天上掉什麼?第八十六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六百四十八章 故意第二百四十章 如你所願第兩百一十四章 你兒不如我兒,他爹勝過我爹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驚第七百九十五章 神坑第七百一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六百八十二章 題海無涯,馬蜂窩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一百六十一章 你老師是正人君子第六百六十八章 藏書和借書第七百七十章 公道在人心?第六百九十九章 喪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子妃和童養媳第一百七十一章 易如反掌第五百零九章 不避嫌疑第五百九十九章 適可而止第三百三十一章 孝子頂罪?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六百一十四章 三堂會審,著書立說第四百四十三章 樓上吃飯不要錢第一百一十四章 密度實驗和妖法第五十八章 往事和決意第一百九十九章 聽你的第六百六十章 慘不忍睹第六百六十章 慘不忍睹第六百八十三章 知父莫若女第一百零一章 知道你聽不懂第一百一十七章 引蛇出洞,興師問罪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講規矩,不講人情第一百七十二章 戲到一半亂紛紛第七百五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一百六十章 真·小黑屋第四百八十章 被坑之後急求援第二百五十一章 喜歡第二百三十三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一百一十八章 司禮監的底子,紛爭的源頭第七十三章 誰誤人子弟?第三百八十二章 投名狀,嘆苦經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轎第八百一十七章 廢物利用第二百八十章 師生反目第九十三章 帝王心術……和詩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婚第三百九十三章 別把欽使當二小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六百六十五章 緊急任務第七百三十六章 自盡,送禮第六百四十七章 萬鈞第六百三十一章 負重前行第一百零四章 自投羅網的陸尚書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第八百七十三章 紛紛亂亂第六百五十六章 視察公學的大宗正第五百三十六章 依依第一百六十一章 你老師是正人君子第三十九章 關門弟子第七章 三個人,兩張牀第六百一十一章 童言無忌第兩百一十二章 無趣和有趣第六百九十六章 陪罰站的小夥伴第六百六十一章 不解風情第五百二十四章 裂痕第七十三章 誰誤人子弟?第七百一十三章 偏激第七百一十二章 牆倒衆人推第六十四章 府試第七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在堂中坐,官從天上來第一百五十章 循循善誘第六百六十五章 緊急任務第一百七十三章 驚走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劍!第七百零三章 願者上鉤第三百七十六章 絲和布第七百一十九章 爹坑……第一百七十三章 驚走第四百九十三章 別多一分錢第一百八十一章 狗屁不通!第一百二十四章 唐時有個和尚第七百八十九章 誰幹的?第七十二章 八股文大會?第三百零一章 哄擡,鹹魚第二百六十三章 童言無忌第三百六十六章 將死亦可從容第三百零二章 各有所用第七百一十九章 爹坑……第六百六十章 慘不忍睹第三百二十章 贈劍,耿直第六百四十一章 鬧洞房的熊孩子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場,頭鐵第九十一章 太祖題匾藏密卷?第一章 田頭偶遇第八百四十六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刀闊斧第四百二十二章 秋風未到蟬先知第六百一十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五百七十七章 石破天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园市| 敦煌市| 布拖县| 巩义市| 贵定县| 利川市| 枣阳市| 金坛市| 昭通市| 玉树县| 鲁山县| 定州市| 自治县| 临泉县| 江西省| 金秀| 临武县| 宣恩县| 鄂尔多斯市| 阳东县| 东源县| 阿拉尔市| 长葛市| 和田县| 安顺市| 南城县| 鲜城| 游戏| 手游| 宝山区| 中山市| 陕西省| 阿城市| 青铜峡市| 瑞安市| 贺州市| 大港区| 南木林县| 江城| 上蔡县| 通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