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這本重殺伐的書講述的主要是人性。爲什麼這麼說呢?其實拿劍與人對敵就像是兩個人在棋盤上博弈一樣。兩個人各憑本事,無論是出奇招,出怪招,出虛招,其目的就是爲了讓對手輸給自己。
所以如果瞭解了人性,你就會能判斷如何去對付人,如何去左右他的思想,他的動作,然後把握時機一擊致命。
其攻擊的地點主要就是喉嚨或者心臟,一出手就一定會要了別人的性命。
書中還講述了很多實用的劍招,跟其他兩步書比較起來這部劍法主攻,連綿不絕的攻擊,角度刁鑽,讓人防不勝防。書的最後還介紹了一種靈力的運行方法,這個方法就是爲了讓持劍者出劍更快,更穩,更準,更狠。這次沒有任何猶豫,張祥決定就學這本名爲“殺”的劍法。
張祥對這本殺劍簡直就是愛不釋手。這裡的劍招,應對技巧簡直就是爲他量身定做的一樣,他不僅能很快的理解這些劍招,而且還能舉一反三設想著不同的場景去施展這套劍法,從這一點來說張祥天生就應該使劍,而不是那些死命的拳法。
不過,想著容易練著難。這些劍招已經完全的刻在了張祥的腦子裡,但是想歸想,當張祥施展的時候,他就發現了難度。書中介紹的每一個刁鑽的角度,在張祥這裡那就真是太刁鑽了,有的時候他想按照書中的介紹去攻擊對方的咽喉,張祥悲哀的發現他的身子必須要彎到與地面平行纔可以做到。
張祥從小也沒有練過什麼芭蕾啊,或者民族舞啊之類的,這腰硬的跟那啥似的,別說與地面平行了,就是呈現45度角那也存在很大的難度。索性放棄這招不練了吧,張祥更加鬱悶的發現,原來這招纔是前面幾次進攻的精髓,殺招。沒有這一招前面幾招的挑逗全部都白用了。
而且張祥一時半會還是沒有領會書中所說的意境,一種殺的意境,在這種意境下才能無所不能,無不可殺之人,無不能殺之人。張祥隱隱覺得這股子意境纔是這本書的關鍵,也許參悟出了這種意境這小腰可能就能彎曲過去了。自己既然想不出來,那就不要想了,先把那些普通的招式練好吧。等到熊爺爺來的時候,再向他請教請教。
就這樣每天熊爺爺都會來教導張祥這套殺劍,並且還爲張祥帶來了一把真劍。當熊爺爺將一把鏽跡斑斑的劍交到張祥手上的時候,張祥以爲熊爺爺想給他展示一下這個造型別致的古董。結果熊爺爺剛說出一句話,張祥就差點暈倒。
“這是一把寶劍,削鐵如泥,當年咱們的師傅就是用這把劍遊歷的天下。”
“這是寶劍?爲什麼這麼多鏽?你確定這把劍削鐵如泥?我怎麼感覺一砍就斷呢?而且斷的一定是這把劍。”
“啊,這個都怪我,我爲了紀念先師將這把劍埋到了地底,而且還時不時的過來澆個水,結果昨天我把它從地底挖出來的時候,它就變成這個樣子啦。不過我保證它以前絕對是削鐵如泥的。”
張祥算是服了這個活寶了。看來只能將靈力灌輸到整個劍身才能保證它不被震斷,現在手上也沒有武器,聊勝於無吧。
現在的張祥過的比自己訓練的時候還充實,白天練習劍法的每一個動作,晚上繼續參悟那本古書,時不時的還能和熊爺爺過幾招。張祥又把初高中的時候練習籃球的那股子勁拿來出來,每一個劍招動作每天需要練習5000遍。只見他,天天拿著劍,將劍身灌注滿靈力開始在那裡重複動作。張祥力求每一個動作全部做到位,讓每一個動作全部成爲自己的本能。
熊爺爺也佩服張祥的毅力,但是熊爺爺也比較愧疚沒有能回答張祥的問題。因爲那個彎腰的問題他也不是很明白,至於意境那就更別提了,這麼多年了也沒有感覺到分毫,而且他還不是學的殺劍,他學的是生劍,所以對那種殺的意境就更不明白了。
時間轉眼就過去了二個星期。這兩個星期,張祥對那古書一點感覺都沒有,但是這劍法卻是增增日上。張祥現在運用殺劍不僅能夠抵擋熊爺爺的招數,並且還能時不時的反擊,這每一次的反擊可幾乎都要了熊爺爺的老命,不是衝著喉嚨來的,就是奔著眼睛去的,還有更絕的竟然差點讓張祥一劍沒,根差點沒有留住。在那以後,熊爺爺直接將張祥手裡的劍拿走了,還用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先師的遺物自己要回去膜拜膜拜。從那以後就給張祥一根樹枝,讓張祥和自己對練。熊爺爺不得不驚歎張祥的進步能力,這劍舞的一點也不好看,但是卻是太實用了,而且張祥出劍的速度越來越快,快到只能看到樹枝最前面的那個點,其餘的部分完全看不到了。只見點點劍光在身邊飛舞,一個不注意就得著了道。要不是熊爺爺留了一手,說不定還真能被張祥擊敗自己。
張祥同樣鬱悶,每次感覺能擊敗老熊的時候,總是能被老熊躲開。張祥就覺得這老熊沒有將全部都教給自己。然後張祥就開始了軟磨硬泡,甚至把先師都搬出來了,熊爺爺才答應告訴張祥。
“這自然萬物都是有固定的模式的,而咱們平時的運動就可能會打散這種規律。直白點來說,你出劍到我身邊,我身邊的氣流就會變化,就不是原來的氣流了,我就是感覺到了這一點所以才躲開了你的劍。所以等你練劍練到至高境界的時候,就要學會將你的人,你的劍融入到你周圍的環境中,順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隨著氣流的流動而流動。這樣的話,高手也不可能感覺到你的劍,你就無往而不利了。”
聽了熊爺爺的解釋,張祥也就明白了這個原因。但是要做到融入環境卻不是那麼簡單的,還需要感悟。感悟自然,同時也要感悟自己。難道這就是一種意境?那麼殺的意境到底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