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0章 百日

蓁娘想要起身出去看看,李暉拉住她,對門外服侍的人道:“怎麼了?進來!”

吳敏領著奶母走進來,奶母強撐著笑道:“回殿下,是郎君尿了,有些不舒服就哭起來…”

蓁娘急忙跟她交代:“先下去換尿布,記得給他洗一下屁股,把時間記著!”

奶母應了是看了眼太子,李暉微微點頭纔敢退出去。

蓁娘輕輕推了一下李暉:“阿郎把她嚇著了!”

“我不是怕阿木有事嘛!”李暉有些無辜道。

“十幾個人服侍,能有什麼事!”蓁娘嗔道。

ωωω●TTKдN●¢ 〇

李暉摟住她的腰頭湊近頸窩嗅了口氣,“一股奶味…”他咕噥道。

蓁娘紅了臉:“天天抱著阿木,當然都是他的味道…”

屋裡氣氛有些升高,蓁娘看窗外太陽還沒落下去,小聲道:“阿郎,天還沒黑呢…”

李暉頭埋在她的脖子處,肩膀不停聳動,蓁娘有些奇怪:“怎麼了?”

他擡起頭笑的眼睛都瞇起來了,“怎麼我一抱著你你就想到那事去了!”

蓁孃的臉立刻漲得通紅,“這…”

看著他揶揄的笑容,蓁娘一瞬間十分難爲情,眼睛不敢再看他,扭著身子想要下牀,李暉摟著她的腰讓她掙脫不了,他輕輕咬著蓁孃的耳朵道:“今天我就在這裡吃晚飯,你來服侍!”

他的鬍鬚是今天才修剪過的,刺的蓁娘耳朵癢酥酥的,然而心裡卻爲這一刻不含□□的親暱而心動,也雀躍著期待第一次服侍他吃飯,這樣就知道他的口味了…蓁娘輕輕‘嗯’了聲,李暉的脣磨蹭著她粉白的耳垂,兩人摟著竊竊私語。

服侍太子吃飯並不是個簡單的活,得懂得飲食的順序,佈菜得心靈手巧,葷素搭配,熱湯要涼的剛剛好等等,幸好蓁娘也受過訓練。

小內侍試過菜後,她跪坐在太子的左手邊,一手執筷一手拿碟,行動不能發出一點聲響,更不能把飯菜灑出來。

蓁娘覺得自己做得不錯,至少她看太子就吃的挺滿意的,她夾了一片蒸鹿肉放在碟子裡,上面再擱一點山葵泥,包好夾給太子,李暉一口吃下,眉頭微皺。

蓁娘有點著急,山葵雖去腥卻有些沖鼻,她忙雙手端起湯奉上,李暉嚥下鹿肉道:“你別急,這個山葵很新鮮,雖然有點衝但吃起來還可以!”

蓁娘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安慰自己,之後就更加小心,她發現李暉幾乎不挑食,食案上擺了五菜兩湯,葷素都有,他吃的津津有味,不過只吃了一碗飯、一個蒸餅。

她想起阿木每次吃奶都是咕咚咕咚喝的認真,再看看面前這個人,不由得偷笑,李暉奇怪了看她一眼,道:“你笑什麼?”

蓁娘忍住笑小聲回道:“奴在想,阿郎吃飯的樣子跟阿木吃奶好像…”

李暉差點噴飯,咳了一聲強忍住,蓁娘臉色大變,忙起身給他輕拍後背,一手拿著帕子擦拭嘴,一邊的小內侍也捧上水來。

蓁娘心裡埋怨自己,吃飯的時候說什麼話!真是腦子不好使!

李暉側頭咳嗽了幾聲,蓁娘心裡著急不知該如何是好,李暉對著她皺著眉道:“你是怎麼做事的!”

蓁娘愣了一下忙退後兩步俯首磕頭:“奴該死,請阿郎責罰!”

李暉看她一連串的行動,輕輕扯起嘴角,然後卸下臉上的嚴肅,聲音裡帶著幾分笑意道:“快起來吧!我只是逗你玩的!”

蓁娘擡頭看著他,再三打量,確認他真的沒有生氣纔敢起身坐近。

李暉繼續吃飯,見她再不說話,用筷子的另一頭戳戳蓁孃的臉:“你生氣了?”

我哪裡敢生氣!蓁娘抿著嘴眼裡分明寫著這話。

李暉莞爾,喝下最後一口湯愜意的抹了把嘴,宮人打了水進來,蓁娘接過來端著讓他洗手,李暉在蓁孃的鼻子上一點,留下一滴水,鼻子癢癢的讓蓁娘忍不住想要擦掉,可手裡還有水盆,她哀怨的看著李暉求助。

李暉哈哈大笑,然後才用帕子給她擦掉,明知道他是在逗自己玩,可蓁孃的嘴角還是高高揚起,滿心都是歡喜。

阿木早就回去了,李暉拉著蓁娘陪他散步消食,秋風微涼,夕陽像個小橘子掛在天邊,蓁娘閉著眼深吸口氣:“好像聞到了鳳鳴村的味道!”

李暉緩緩踱步,側頭看著她道:“你是說這皇宮裡像你們小村子?”

“怎麼會!”蓁娘解釋道,“不知道爲什麼,奴總能在冬天的某個瞬間聞到夏天的味道,夏天的某個瞬間聞到冬天的味道,剛剛奴就聞到了鳳鳴村的味道!”

“你的腦子怎麼總是奇奇怪怪的,我還沒有聽說過季節也能聞到的!你倒是說說夏天是什麼味道?冬天是什麼味道?鳳鳴村又是什麼味道?”李暉好笑道。

“嗯…”蓁娘歪著頭頭想了一下,“夏天就是熱烘烘的陽光夾雜著柳樹枝的清香,冬天就是冰霜的冷氣混合著木炭點燃的刺鼻味…”

“你這個形容倒是讓人耳目一新…”李暉想象了一下道。

“鳳鳴村的味道就是…麥子的香甜,野菜的苦澀,樹木的味道,讓人聞著就舒服…”

蓁娘做出個陶醉的表情,沒有注意到李暉沉默卻溫柔的看著她。

自從有了孩子,蓁娘發現與太子相處更加和諧了,她不敢與太子妃相比,但努力在太子和她之間尋找一個平衡的點。

而阿木無疑就是那個點最重要的組成,往日的侍寢就真的只是侍寢,行過周公之禮後就走,兩人最多也就是聊聊天。

有了阿木,兩人的話題有一半都在他,蓁娘說起阿木今天笑了,阿木喜歡洗澡,離開水就哭鬧,蓁娘跟阿木一起睡午覺,結果被阿木吸吮她胳膊的動靜吵醒了。

而李暉都是聽的津津有味,時不時還要問上兩句,蓁娘日子過得平靜舒心,她從內心深處愛著李暉,愛著阿木,儘管失去許多,但她更感謝上蒼給予她這一切。

蓁孃的變化衆人都是看在眼裡,大家聚會的場合只要有阿木,他都會成爲人羣的焦點,那孩子也不認生,誰抱著都不哭鬧。

蓁娘注意到了落在她身後羨慕又失落的各色眼光,不過她也覺得無奈,畢竟懷孕生子這件事也不是她能做主的。

齊氏點出重點:“不是羨慕你有阿木,是羨慕你日後的福氣,阿郎若是登基,怎麼著阿木也是親王,你後半輩子就有了依靠,在我們心裡,哪怕就是有個女兒也好…”

一向豁達的惠氏也跟著點點頭,淳于氏有些茫然的左右看看,秦氏自從懷了身子,就跟蓁孃親近起來,她輕摸了下還不怎麼顯懷的肚子若有所思。

蓁娘爲齊氏的坦誠直白感動,也不得不說爲自己感到慶幸,原來在沒有孩子的娘子們心裡,就是這個想法。

齊氏拿著撥浪鼓逗著阿木,屋裡只有單調的咚咚的聲音,蓁娘打破沉默,玩笑道:“阿齊,你對阿木這樣好,我真怕以後他孝順你比孝順我還多呢?”

齊氏翻了個白眼:“我呀!只要阿木長大了記得我這個庶母,偶爾來看看我就行了,誰要跟你爭了,小心眼…”

“還有我呢!阿木也要記得我!”惠氏湊近阿木道。

蓁娘哭笑不得,心裡既覺得溫馨,又覺得難過…秦氏拉著蓁娘問道:“阿韓,嬤嬤每日都要我出去走動,可我記得我嫂子有喜時我阿孃不許她多走動,說是怕動了胎氣,你懷阿木是怎麼做的啊?”

“頭幾個月是要小心些,等有了四個月就要適當增加活動,嬤嬤們都是很有經驗的,照著她們的話做就是了…”蓁娘細心解釋道。

秦氏舒了口氣:“既這麼說那我就放心了,只希望這孩子跟阿木一樣能吃能睡就阿彌陀佛了…”她低頭的看了眼肚子。

蓁娘看阿木又大了一圈的小臉,溫聲道:“肯定會的,咱們的孩子都會健健康康的!”

進了冬天,小小的阿木過了熱鬧的百日禮,雖然是庶子,也是皇太子的兒子,京城裡的達官顯貴都進宮慶賀,蓁娘作爲生母,一直呆在太子妃身邊跟著應酬。

期間,太子妃的母親,新陽縣主還抱過阿木,誇了一句長得好,這位纔是阿木名義上的外祖母,蓁娘想起家中的阿孃,隱藏起心中的一絲難受,恭敬的行禮道謝。

新陽縣主點點頭,掛了一串百寶瓔珞在阿木的脖子上,然後就是太子的舅母韋夫人和外祖母韋郡君。

太子妃親自抱著阿木給她們看,“郡君看,這是你新添的小曾外孫!”

韋郡君瞇著眼打量了好一會兒,摩挲了一下阿木的小肥手,滿意的點頭道:“是個壯實的孩子!大娘,把我準備的禮物拿過來!”

韋夫人應了聲端了個匣子來,裡面是一套小巧精緻的文房四寶,還有玉佩玉玨等數十件器物。

韋郡君拿起一塊虎形玉佩放在阿木的胸前,笑道:“咱們二郎有了縣主的瓔珞,曾外祖母再給你戴上玉佩,這下就金玉兩全了!”

“郡君偏心,還有我呢!”人羣中傳來一聲爽朗的笑,一位打扮雍容,面容嬌豔的婦人走上前來行了個禮,蓁娘之前並未見過這女子,但又見她語氣頗親暱,一時有些疑惑。

韋郡君擡起頭驚喜笑道:“你這孩子,我還以爲你不回來呢?”

而韋夫人則微微屈膝,問候道:“縣主何時回京的,怎麼我們都不知道呢?”

在此起彼伏的見禮聲中,蓁娘也跟著屈膝行禮,然後悄悄打量那婦人,只見她大方得體的應酬衆人。

太子妃則是一臉驚喜上前道:“姑母來了!你總是這樣,走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回來了我們還是不知道!”

縣主,姑母,那就是太子殿下的姑母了!蓁娘忖道。

高良娣悄悄在她耳邊道:“那位是申王的嫡長女晉平縣主,她跟咱們殿下的關係一直很好!”

原來如此,申王是天子的叔父,在宗室也是舉足輕重的一位親王。

“多謝良娣!”蓁娘忙小聲道謝,高良娣不著痕跡的擺擺手。

晉平縣主走過人羣讓出的路到韋郡君面前,對衆人笑道:“我昨天才回來的,又不是什麼大事,也就沒有吱聲!”

她又轉頭又對韋郡君道:郡君先別急,我還有禮物沒有送呢!”

她接過侍女遞來的荷包,拿出一塊金鎖,“這是我從九華山求得高僧開過光的金鎖,保佑我們二郎平安康?。 ?

說著她親手給阿木戴上,此時的阿木就像個襯托飾品的展板,從頭到腳都是金銀玉器,奶母抱著他展示給衆人看。

待坐下後,太子妃親自端了熱水給晉平縣主,縣主拉過她的手親熱道:“我給你們都帶了好些東西呢!待會兒拿下去分了!”

太子妃笑著對衆人道:“姑母總是這樣大方,去哪裡都不忘想著我們!既如此,我們可就不客氣了!”

晉平縣主很是闊氣的揮揮手,“都拿去吧!反正好東西我都自己留著!”

衆人鬨堂大笑,蓁娘正抿嘴跟著笑時,只聽晉平縣主道:“韓昭訓是哪一位?”

高良娣輕輕拉了一下她的袖子,蓁娘心跳了一下,太子妃看過來示意她上前來,在衆人的眼光中,蓁娘再次行禮,道:“奴韓氏,拜見縣主!”

“快起身!”

蓁娘依言起身,垂手而立,晉平縣主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笑道:“是個周正的孩子!呆會兒去你主子那兒也挑幾樣東西!”

聲音很是和氣,蓁娘鬆了口氣,道了謝退到一邊,小聲對高良娣道:“我覺得縣主給我好大的壓力??!”

高良娣抿嘴笑,“待會兒再說!”

蓁娘點點頭,殿內一片熱鬧,好一會兒,吳敏進來行了禮道:“外邊的官人們都想要看看郎君呢!”

太子妃囑咐道:“小心些,外邊冷,別凍著阿木了!”

奶母應了是抱著穿金戴銀的阿木出去了,進來時身上的禮物又加了一倍,保姆嬤嬤一件一件取下來放在托盤裡展示給衆人看,足有幾十件,邊上的宮人還捧著不少。

韋夫人笑道:“比咱們還大方呢!”

晉平縣主一件一件拿起細看,點點頭:“可不是,都是好東西,你們也看看!這個琉璃杯真是精巧!”

蓁娘伸長了脖子看去,小巧的杯子顯然就是玩具,邊上還有鑲滿了寶石的小刀,掛著絛子的小小玉如意,做工精緻的鹿皮馬鞭等等,無一不精緻可愛。

作者有話要說:

噠噠噠噠噠~

第200章 明白第59章 長牙第256章 未定第156章 挑撥第228章 鼓勵第102章 寵愛第118章 不滿第191章 示好第86章 兄弟第94章 出嫁第217章 拉扯第5章 回家第296章 陰天第4章 心意第28章 情況第296章 陰天第82章 不同第82章 不同第307章 番外二第191章 示好第144章 拒絕第124章 勸慰第70章 計策第162章 忍耐第85章 裂縫第5章 回家第190章 假意第96章 爭取第77章 撤藩第304章 番外一第105章 考校第132章 悠閒第292章 噩夢第308章 番外二第124章 勸慰第27章 學習第136章 試探第65章 喜訊第100章 賭氣第208章 圈套第193章 誤解第111章 洶涌第259章 拒絕第225章 幫助第127章 怒罵第198章 重視第243章 解決第128章 勸解第169章 服侍第180章 委屈第274章 後招第233章 挑起第11章 徐家第183章 賭氣第1章 長安第221章 甦醒第232章 安心第27章 學習第210章 四月第134章 挑釁第84章 自縊第192章 和好第303章 番外一第209章 面具第220章 等待第267章 立儲第142章 挑選第101章 闖禍第112章 雷霆第69章 忠告第255章 忍讓第40章 有喜第269章 結親第33章 談話第82章 不同第147章 任性第6章 齊娘第82章 不同第76章 大怒第240章 大錯第26章 落定第244章 示好第98章 爭吵第96章 爭取第260章 初現第268章 選定第160章 妻妾第89章 溫馨第239章 異常第221章 甦醒第191章 示好第48章 心結第255章 忍讓第209章 面具第126章 曲解第227章 處置第158章 鬱悶第208章 圈套第120章 訣別第286章 交代
第200章 明白第59章 長牙第256章 未定第156章 挑撥第228章 鼓勵第102章 寵愛第118章 不滿第191章 示好第86章 兄弟第94章 出嫁第217章 拉扯第5章 回家第296章 陰天第4章 心意第28章 情況第296章 陰天第82章 不同第82章 不同第307章 番外二第191章 示好第144章 拒絕第124章 勸慰第70章 計策第162章 忍耐第85章 裂縫第5章 回家第190章 假意第96章 爭取第77章 撤藩第304章 番外一第105章 考校第132章 悠閒第292章 噩夢第308章 番外二第124章 勸慰第27章 學習第136章 試探第65章 喜訊第100章 賭氣第208章 圈套第193章 誤解第111章 洶涌第259章 拒絕第225章 幫助第127章 怒罵第198章 重視第243章 解決第128章 勸解第169章 服侍第180章 委屈第274章 後招第233章 挑起第11章 徐家第183章 賭氣第1章 長安第221章 甦醒第232章 安心第27章 學習第210章 四月第134章 挑釁第84章 自縊第192章 和好第303章 番外一第209章 面具第220章 等待第267章 立儲第142章 挑選第101章 闖禍第112章 雷霆第69章 忠告第255章 忍讓第40章 有喜第269章 結親第33章 談話第82章 不同第147章 任性第6章 齊娘第82章 不同第76章 大怒第240章 大錯第26章 落定第244章 示好第98章 爭吵第96章 爭取第260章 初現第268章 選定第160章 妻妾第89章 溫馨第239章 異常第221章 甦醒第191章 示好第48章 心結第255章 忍讓第209章 面具第126章 曲解第227章 處置第158章 鬱悶第208章 圈套第120章 訣別第286章 交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台区| 泸西县| 余江县| 汉阴县| 景泰县| 城口县| 嘉荫县| 平塘县| 淮阳县| 峨眉山市| 德格县| 珲春市| 广平县| 沅江市| 阿克陶县| 象州县| 临沭县| 鲁甸县| 临安市| 渭源县| 青阳县| 达拉特旗| 海盐县| 绩溪县| 花垣县| 富民县| 林西县| 铜陵市| 荔浦县| 竹北市| 鄂托克前旗| 贡觉县| 永胜县| 米泉市| 阿鲁科尔沁旗| 醴陵市| 白水县| 米林县| 石阡县| 德阳市| 崇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