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2章 天軍威武

耿林是絕對不會讓耿鈞跟去。

耿鈞那炮仗脾氣,絕對是一點就著的主兒。而他此次要去見的對象,可沒有他表面上看去那麼好對付。曹朋同樣很傲,而且他既然敢出兵,更鬧出這麼大的動靜……火燒黃花林?你真以爲他是爲了石魁才燒得黃花林嗎?絕對不可能!

他,這是在敲山震虎。

我就是打了!

我不但打了石魁,我還要讓你們所有的紅澤人都知道。

從斥候回報的消息來看,石魁是被曹朋面對面的幹掉,而後才梟首示衆。如果他只是爲了給那幾十名漢軍報仇,大可不必興師動衆,把黃花林一把大火焚燬。

曹朋,勢必不會再像早先那樣低調。

他既然決定要高調起來,那麼也不會在隱忍下去。

耿鈞去了的話……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所以,耿林是絕對不會同意。

不過他也不可能這麼直來直去的拒絕,否則就妄負了他‘讀書人’的名號。

“阿爹,小鈞不能去。”

“爲什麼?”

耿林苦笑道:“曹朋幹掉了石魁,未必會就此罷休。萬一他認爲石魁所爲是阿爹在背後主使……阿爹,你莫要忘記,至少在名義上,那石魁是歸咱們所指揮。

孩兒此次去,是想要探聽一下狀況,和曹朋面對面的接觸。

萬一那曹朋翻臉,我和小鈞同去,豈不是危險?孩兒聽說,那曹朋乃中原名士,孩兒讀過書,至少能保全姓命。可小鈞去了,萬一惹怒了他,可就不易回來。”

這一席話,觸動了耿慶。

不錯,兩個孩子都過去了,那曹朋要事翻臉,豈不是……“小鈞,你留下!”

“阿爹,我就不信那曹家小兒……”

耿鈞當然不會服氣,大聲叫嚷。

耿慶怒道:“之前你還說曹家小兒沒那麼大膽子。可人家就是當著咱們的面,滅了石魁一族。這種人最難對付,你兄長知書達理,還好交往,你決不能跟去。”

“哥哥……”

耿鈞想要讓耿林爲他出頭。

可耿林卻搖搖頭,拍了拍他的肩膀,“小鈞,聽阿爹的話,留在家裡。

萬一打起來,你還能衝鋒陷陣,保護部族周詳。哥比不得你,就走紅水這一遭。”

耿鈞的眼紅了。

“哥哥,若那曹家小兒敢爲難你,我定不饒他。”

耿慶說:“大林,你什麼時候動身?”

耿林一笑,朝甌脫外看了一眼,“既然天已大亮,事不宜遲,孩兒這就動身。”

“那,早去早回。”

雖然不能同行,卻把他心愛的坐騎青驄馬,交給了耿林。這青驄馬,是一匹寶馬良駒。當年樑元碧還沒有背叛紅澤時,贈送給竇蘭十匹上等的西域大宛良駒。

耿家對竇蘭素來支持,所以竇蘭便從那十匹馬中,選了兩匹贈給耿慶。

其中一匹如今是耿慶的坐騎,名叫白頭烏。是一匹毛色澄亮的黑馬,但頭頂出有一撮白毛,極爲神駿。另一匹就是青驄馬,送給了耿鈞。耿鈞對這匹馬,愛若至寶,今在他看來,兄長此去紅水大營頗爲兇險,便把青驄馬借給了耿林。

耿林暗自發笑,但對兄弟的這番心意,也頗爲感動。

待準備妥當之後,耿林上馬,領著五十名部族勇士,向紅水大營方向趕去……與此同時,耿慶下令全部落進入備戰狀態。

他命耿林帶上他的手書,立刻趕往紅水集,把黃花林事件告之竇蘭。

這件事,不可能瞞得住。

黃花林那麼大的火勢,其他部落怎可能看不見?

想必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人前來詢問。不過是戰還是和,必須得竇蘭的首肯。

畢竟,各部落整合已經開始,能抽調出多少兵馬?還是未知數。

耿慶也有些緊張,畢竟他距離紅水大營最近。當初竇蘭把他安排在這裡,他還挺高興。畢竟地盤大了,人口多了,牧原也挺好,是一個很不錯的安排。可現在,耿慶感受到了壓力……紅水大營距離他的甌脫,太近了!萬一發生衝突……但願,大林能暫時穩住曹朋。

昔曰繁茂的黃花林,已變成了一片廢墟。那焦黑的樹木,仍冒著黑煙,許多地方還殘留著餘火,似乎在昭示著,昨曰這裡曾發生過一場極爲慘烈的戰鬥……蒿草,已被燒盡。

也許來年春風過時,這裡會恢復生機。

但那黃花林卻一去不復返,也許百年後,再也不會有人記得,這裡曾有過一片蔥鬱茂盛的林木。勒馬在廢墟邊緣,耿林不由得心生感嘆。秋風掠過,帶著一絲肅殺之意,配合著眼前蕭條景象,使得耿林禁不住激靈靈打了一個莫名寒蟬。

“真的一個都沒留下?”

隨行的勇士裡,有昨夜前來探查的斥候。

聽到耿林的問話,那斥候連忙上前,輕聲道:“一個都沒留,全都殺了……據說,那石魁是兵分兩路,一部分留在營地中抵抗,他帶人從東面沼澤突圍,似乎是想要襲擊紅水大營。但漢軍早有準備,剛一出沼澤,就遭遇漢軍的攻擊。石魁被那位北中郎將親手擊殺,所帶兵馬,更是一個都沒活下來,全軍覆沒。

而後,那位北中郎將下令火燒黃花林。

營地中的那些族人,被活活燒死,就算有衝出去的,也被漢軍格俘虜,當場梟首。”

衆人聞聽,不禁心驚肉跳。

昨夜的景象雖未親眼看見,可在這廢墟邊上,聽著斥候的敘述,卻好像是歷歷在目。

螳臂擋車!

耿林深吸一口氣,腦海中浮現出這麼一個詞句來。

即便紅澤人多勢衆,真的能抵擋住朝廷大軍那摧枯拉朽的攻擊嗎?

想當年,先零雜種羌何等興旺,人口更是紅澤的數倍之多。結果觸怒了朝廷,被太尉段熲從逢義山一路追趕,殺得人仰馬翻,血流成河,最終被朝廷消滅……耿林沒見過當年的那場戰鬥!

事實上,整個紅澤,經歷過當時戰鬥的人,只有李家部落的族長,李其一個人。

耿林從前聽李其說過,所以印象很深刻。

就算紅澤人把曹朋從河西趕走,還會有李朋、王朋的到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朝廷今不如昔,可如果下定決心要收復河西的話,誰又能夠阻擋住朝廷腳步?

想到這裡,耿林禁不住輕輕搖頭。

“走吧!”

他一帶繮繩,“天黑之前,務必抵達紅水大營。”

說完,他一催青驄馬,胯下坐騎希聿聿長嘶,馱著耿林朝紅水大營方向急馳而去。

五十名勇士在出發之前,倒也是興致勃勃。

可是當他們看過了黃花林廢墟之後,心裡的那點傲氣,也一下子被驅趕的煙消雲散。

漢軍,不可辱啊!

紅水在夕陽餘暉的照映下,泛著一抹詭異的血色。

紅水大營矗立在紅水畔,在夕陽餘暉之中,有一種莊肅,令人不由得心生畏懼。

整個紅水大營,跨紅水而建。

前方是兵營,後方是民居,依照九宮方位而設,共分爲九個營寨……耿林等人一路走來,遇到了不少漢軍斥候。不過,他們不敢節外生枝,而那些斥候,似乎也沒有興趣理睬他們。這也是自紅水大營興建以來,耿林第一次拜訪。

遠遠看去,整座大營猶如一頭兇猛的巨獸,橫跨紅水之上。

那磅礴氣勢,直令人感到一陣陣心悸。

轅門外,一面赤龍大纛在風中獵獵,伴隨著餘暉,那大纛就好像被一層血光籠罩。

“來者,何人!”

剛一靠近轅門,就見一隊軍卒攔住了去路。

這些軍卒,衣甲鮮明,一個個精神抖擻。

耿林也不敢怠慢,連忙勒住了戰馬,在馬背上拱手道:“學生耿林,家父乃紅澤耿氏牧原之主耿慶。林奉家父之命,特來拜會曹將軍,還煩請代爲通稟一聲。”

這耿林說的一口道地河洛方言,言語間也頗爲得體。

他從小喜歡中原文化,兼之李其原本就是河洛地區的人,所以耿林便纏著李其,教他河洛方言。當時的中原,大致以兩種方言爲官話。關中話,還有就是雒陽話。

由於東漢定都雒陽,所以這雒陽話也就成了主流。

耿林這一口雒陽方言,令幾名軍卒臉上的戒備之色,立刻緩和很多。

“還請在此稍候,待我等通稟。”

軍卒呼啦啦退回轅門內,自有人前去通報曹朋。

不過,耿林卻知道,那轅門內的漢軍,並未放鬆警惕。甚至在他們退回轅門之後,弓弩皆對準了己方。單隻從這份森嚴的守備來看,這漢軍絕非烏合之衆。石魁那些傢伙找漢軍的麻煩,纔是真正的不智。耿林,越發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在轅門外下馬,耿林等人一邊等候,一邊偷偷的觀察。

但見一隊隊兵卒,從轅門兩側的角門進出。或騎軍,或步卒,進出之間,頗有章法,絲毫不見半點混亂。大營內一排望樓上,弓箭手小心翼翼的戒備著。而那大營之中,卻一排肅靜。在轅門外,根本無法探查這軍中究竟有多少兵馬。

耿林越看,越感到心驚肉跳……這如果真要和漢軍交鋒,哪怕是傾紅澤之力,最多也就是一個慘勝吧!

漢軍不可辱!

天軍,威武……

(未完待續)

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247章 青梅煮酒(二)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476章 雲動(三)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168章 東陵亭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116章 陳登?薛州!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654章 野望(一)第27章 百鍊鋼刀(二)第379章 鮮卑第78章 初會第109章 養成計劃第二彈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361章 殺氣凜然第40章 宛城之獻刀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691章 春潮第219章 燕人第709章 誰家江山第156章 各取所需第123章 奈何爲賊?第604章 麋子方第65章 曹汲的憂慮第226章 生與死第590章 舞陰之危第507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171章 隨行江東第259章 冢虎第596章 間隙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695章 拂曉刺殺第105章 虎豹騎第215章 奇兵第375章 叼羊第412章 河西第二彈(一)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538章 爾一輕浮子第565章 鄉黨(一)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221章 梟雄之姿第530章 角力第538章 爾一輕浮子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479章 雲動(六)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716章 遼東亂(中)第324章 中陽村夫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449章 建安問對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22章 龍形搜骨(一)第39章 危機感第417章 河西第二彈(六)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599章 奪宛城第81章 西域奇烏第102章 惡來鬥虎癡(二)第304章 虓虎重生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555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569章 南陽之故友第468章 龐德歸曹第248章 青梅煮酒(三)第675章 殤(三)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399章 說曹朋,曹朋到!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第571章 南陽之豪強第200章 鄧芝第186章 慘案(一)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19章 新家(一)第627章 荊州變(三)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732章 噩耗第19章 新家(二)第377章 獅虎獸第607章 竟爾一老卒?第245章 衣帶詔第463章 涼州亂(十一)第400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576章 幽州之戰第97章 鬼才第26章 拳名太極(一)第339章 三字經第183章 綰青絲(四)第49章 宛城之大牛人(二)第536章 見錢眼開郭奉孝第184章 錦帆賊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351章 三年後第439章 河西第三彈(五)
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247章 青梅煮酒(二)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476章 雲動(三)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168章 東陵亭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116章 陳登?薛州!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654章 野望(一)第27章 百鍊鋼刀(二)第379章 鮮卑第78章 初會第109章 養成計劃第二彈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361章 殺氣凜然第40章 宛城之獻刀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691章 春潮第219章 燕人第709章 誰家江山第156章 各取所需第123章 奈何爲賊?第604章 麋子方第65章 曹汲的憂慮第226章 生與死第590章 舞陰之危第507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171章 隨行江東第259章 冢虎第596章 間隙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695章 拂曉刺殺第105章 虎豹騎第215章 奇兵第375章 叼羊第412章 河西第二彈(一)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538章 爾一輕浮子第565章 鄉黨(一)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221章 梟雄之姿第530章 角力第538章 爾一輕浮子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479章 雲動(六)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716章 遼東亂(中)第324章 中陽村夫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449章 建安問對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22章 龍形搜骨(一)第39章 危機感第417章 河西第二彈(六)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599章 奪宛城第81章 西域奇烏第102章 惡來鬥虎癡(二)第304章 虓虎重生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555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569章 南陽之故友第468章 龐德歸曹第248章 青梅煮酒(三)第675章 殤(三)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399章 說曹朋,曹朋到!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第571章 南陽之豪強第200章 鄧芝第186章 慘案(一)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19章 新家(一)第627章 荊州變(三)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732章 噩耗第19章 新家(二)第377章 獅虎獸第607章 竟爾一老卒?第245章 衣帶詔第463章 涼州亂(十一)第400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576章 幽州之戰第97章 鬼才第26章 拳名太極(一)第339章 三字經第183章 綰青絲(四)第49章 宛城之大牛人(二)第536章 見錢眼開郭奉孝第184章 錦帆賊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351章 三年後第439章 河西第三彈(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罗县| 台北县| 禄劝| 濮阳县| 乃东县| 高尔夫| 德州市| 沙河市| 巍山| 绥阳县| 常山县| 雅江县| 诸暨市| 屏南县| 德钦县| 高邮市| 绥芬河市| 裕民县| 忻州市| 桐城市| 宁乡县| 鱼台县| 永清县| 新建县| 大港区| 鄂尔多斯市| 宁安市| 新晃| 微山县| 桦川县| 连南| 孝昌县| 马关县| 夹江县| 瓮安县| 宜君县| 思茅市| 临海市| 青龙| 临武县| 和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