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四章、守喪

冠禮,是古代男子成年的標誌。

冠了禮的男子意味著可以娶妻、可以參與到家族各種事務中,也意味著開始承擔起責任。

陳恆在老父的病榻前,請求爲其冠禮,頓時讓陳太公即是欣慰又是悲傷。

他的兒子,終於自己要求擔起家族的責任了;也終於要離開遮風擋雨的父輩,獨自世間各種磨難與艱辛。

他纔剛剛跨入十四歲啊,鬍子還沒來得及繁盛呢。陳太公眼淚肆意流淌,劃過因爲激動變得灼灼生輝的老人斑,消失在蒼白的鬍子中。

心裡的萬般滋味,最終化爲了嘴裡的一個字:“好!好!”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正月初五。

陳恆跪在祠堂正中,鄭重給陳伯和陳太公行禮。兩位老人家都穿著禮服,陳太公當仁不讓是加冠的主人,而陳伯充當了大賓。

祠堂內,還密密的站了好多位鄉里世家家主或長輩,連一直纏綿在榻上的王太公都拖著病體來了。兩百多年的積善口碑、郡望之家,影響力可見一斑。

先加緇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後授以爵弁。

陳太公滿臉潮紅,把身體的重量都壓在了陳坤身上,用顫顫巍巍的雙手,按照流程將各種冠加上小陳恆的頭上。

小陳恆每一次受冠,都會恭恭敬敬的給陳太公磕頭,淚水灑了滿地都是。一旁觀禮的賓客,已經不忍直視,不少人時不時的還用袖子抹了抹眼角。

他們都看出來了陳太公已經燈枯油盡了,完全靠著心裡一股執念支撐著,努力不就此閉上雙眼。

陳伯也是淚流滿面,用沙啞的嗓子讀著祝辭,還減少了不少,因爲陳太公臉上的潮紅已經消散不少了。

“恆者,久也,賜汝字子初。初者,始也,望汝日後爲人行事,莫忘心之所善,莫忘方寸之始。慎之慎之。戒之戒之。”

陳太公給兒子頭上加了爵弁,便賜下了“子初”的表字。

“孩兒謝阿父賜字。”

終於,無限簡化的流程完畢了。陳太公鬆懈了一口氣,跌坐在四輪小車上,臉上的紅光不再,迅速爬滿蒼白與青灰。

“恆兒,有你爲子,爲父這輩子無念了...”陳太公斷斷續續的呢喃著,嘴角微微笑著,眼皮也慢慢的下墜。

“阿...阿父...”

陳恆泣不成聲。

就在陳太公眼睛即將閉上的時候,猛然間又睜圓了,聲音變得急促,“我兒,爲父爲你定了門親。答應阿父,你莫念著蔡文姬了...”

說到最後,陳太公的喉嚨彷彿被卡住了,但一口氣始終不放出來,眼睛死死的盯著兒子。

陳恆連忙膝行幾步,抓住了老父的手哭著喊,“阿父,孩兒答應你!孩兒什麼都答應您!”

呼...

陳太公終於呼出了一口氣,眼睛裡一絲欣慰閃過,腦袋便耷拉了下去。

“阿父!”

祠堂之內,陳家衆人哭成一片,帶動整個烏堡的悲鳴。

一旁觀禮的各位家主也是一臉悲慼,唏噓不已,作爲陳太公的老哥們王太公更是直接背過了氣。

同時,他們的心裡也有一絲納悶:蔡文姬?怎麼還扯上圉縣蔡家伯喈兄的女兒了?

但其中一位家主卻沒有納悶,臉上還慢慢變黑了。

他姓劉,有個女兒,未及笄。而且陳伯在上個月,把陳家定親的禮物送到了他家裡。

三月天了,原野之上已經是綠意蔥蔥,在微風掃過之際,便是一片新生希望的禮讚。

離陳家烏堡約摸五里的半山腰上,也是綠意點點,兩座墳塋相依而落,一大一小,一新一舊,那是陳太公和陳恆生母的。

當年陳太公將陳恆生母的牌位放在了祠堂裡,就安排了以後葬在一起的決定。墳塋不遠處,一個簡陋的茅草屋很突兀的落在那裡,後面還有不少茅草屋子環繞。

陳恆住在茅草屋裡兩個多月了。

陳太公也去世兩個多月了,悲傷也被時間抹平了不少。畢竟逝者已矣,生者當如斯。好好的活下去,纔是對死去的人最好的報答。

但另外一件事,卻讓陳家人煩惱不已。

大漢朝以孝治天下,結廬守孝是習俗,尤其是世家。

如今討伐董卓的盟主袁紹,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也曾經給母親守孝三年,還“又追行父服”,守冢廬整整六年。

陳恆也是一身麻衣給陳太公守孝,三年。他的生母被重立墳塋的時候,陳太公就用父親權威,強制要求他不能爲生母守孝。

如今他爲父親守孝,年紀大的陳伯、陳鏈,輩分小的陳到奶兄弟陳澤都勸過。以陳家諸多事務需要他決斷和他年紀尚小爲由,說只需守孝三個月即好。

“你們莫要再說了,阿父曾說過,他就我一個孩子了。我若是不守孝,阿父會孤單的。”

陳恆是這樣說的,然後就揮了揮手讓衆人散去。

他還沒有改口,將“阿父”變成“先考”。先考,對已離世的父親的稱呼,“先“含有懷念、哀痛之情,是對已死長者的尊稱。

但陳家衆人並不死心。

守孝清苦,不少身體孱弱的人在守孝期間落下病根,甚至是離世。老家主已經故去,新家主本來就是個早產兒,萬一有個好歹,那陳家就真的完了...

這不,看到聞訊趕來弔喪的高柔,便先拉到一旁,病急亂投醫的慫恿他以小夥伴的身份勸說。都是年輕人嘛,總會有些共同語言的。

謙謙君子的高柔,架不住衆人的哀求,便允了。只是很可惜,從小被儒家仁義教育的高柔,實在不是說客的料。

他給陳太公的墳塋行禮後,才說了個開頭,就被陳恆一句話堵死了。

“高柔兄莫說了。爲人子者自當盡孝道。恆年幼,未曾讓阿父省心一日便....如今若是連結廬守孝都免去了,那恆還有何面目自稱爲人子...”

唉...

高柔深深的嘆了口氣,也不再說話了,直接從旁邊抽出一縷麻布綁在了腰間。

“高柔兄,你這是爲何...”陳恆一臉詫異。

“子初也莫說了,你我兄弟相稱,也應該不分彼此。我就在此陪你一個月吧,與你做個伴,研讀經書。”

原來除了阿父之外,無需利益糾葛,世間也有人願意和我休慼與共的。陳恆心裡大爲感動,眼睛有點溼潤,情深意切的拱了手。

陳家衆人一看,怎麼勸人的變成了入夥的?不行,爲了陳家,不能由著家主的性子來!又是一擁而上,又是各種悲慼的勸說開始...

第二一七章、擒賊先擒王第一一三章、豎子輕佻第三一五章、老卒不死兮無人敵第一二零章、十室之邑第四四五章、將欲取之第一零八章、初見武聖第一三零章、死有餘辜第七十四章、與子同袍第四零九章、謀權師出有名矣第四七四章、自立巴蜀乎?第三十六章、亂世綢繆第一三零章、死有餘辜第二七一章、天下二分之謀第五十章、虓虎之怒第二十七章、情義抉擇第一三四章、初見曹丕第一二九章、窮途末路第三七二章、一朝事了拂衣去第一四零章、能征戰否第一八三章、世家的嘴臉第二零三章、窮途之路莫倉惶第三八八章、漢中戰雲卷天來2第六十章、計中計(求收藏)第一七九章、河北文丑安在否2第三零九章、此身已老邁第三六六章、夾縫生存的悲哀第三八九章、漢中戰雲卷天來3第一二七章、進軍成德第三三八章、人貴有自知之明第四零八章、物是人非銅雀臺第一四四章、貌合神離第一九一章、從代郡燎原的野望第四六六章、兵者詭道也第一四四章、貌合神離第三四七章、匈奴隱患可除之第一零八章、初見武聖第三一四章、天下安知法孝直乎3第四十八章、不相爲謀第三五五章、千年世家子孫計第九十一章、汝欲活乎第一四八章、匹夫安敢欺我第四九四章、計將安出?第一五二章、春江水暖鴨先知第三九五章、否極泰來伏隱患第三三三章、諸葛臥龍之謀第四九四章、計將安出?第三三九章、傳唱不衰孫十萬第二七零章、公瑾有書來第三六零章、審時度勢求自貶第二零零章、假運糧計入泫氏第四二三章、無殘暴何來仁義之說第二二八章、迎來送往皆學問第四五九章、司馬末路第三七六章、何故頑劣不堪邪第三九五章、否極泰來伏隱患第一二四章、人心思變第三七八章、狡狐別緻教子法第四三零章、匪夷所思的命令第五十八章、參贊軍機第三零五章、上兵伐謀之祥瑞第一零四章、鹿死誰手第四四二章、賈詡後事之憂第四零八章、物是人非銅雀臺第二三八章、六姓家奴雄起第四零八章、物是人非銅雀臺第二八三章、一意孤行孫仲謀第四六五章、內鬥內行第三七八章、狡狐別緻教子法第二零六章、玉石引發的血案第三五七章、生而卑微的祈盼第一九九章、幸運的曹阿瞞第四二四章、一啄一飲皆門道第四七五章、西國有蒲萄第三零五章、上兵伐謀之祥瑞第一三零章、死有餘辜第一八八章、爲文姬之子覓封侯第二零九章、汲汲營營初萌芽第三六三章、平南將軍門下督第八十二章、命運軌跡第二二六章、濁漳河大捷第四八四章、江東可萬劫不復第五十四章、夏侯妙才第二四八章、太原王文舒第三三四章、劉玄德的逆襲第二一六章、兵無常勢謂虛實第三三六章、門生故吏遍荊楚第二四九章、鬼才卒第四七一章、慈不掌兵第二九三章、夫,趨利避害也第五十五章、漢武帝之事第二三三章、溫曼基入某彀中第九十七章、驕兵之計第二一二章、欲天下無羯人耳第十一章、圉縣蔡家第一二七章、進軍成德第一六零章、天下皆爲利來第三八四章、鼙鼓遠去桑鬆近1第三五五章、千年世家子孫計第三十三章、世家法則第一二零章、十室之邑
第二一七章、擒賊先擒王第一一三章、豎子輕佻第三一五章、老卒不死兮無人敵第一二零章、十室之邑第四四五章、將欲取之第一零八章、初見武聖第一三零章、死有餘辜第七十四章、與子同袍第四零九章、謀權師出有名矣第四七四章、自立巴蜀乎?第三十六章、亂世綢繆第一三零章、死有餘辜第二七一章、天下二分之謀第五十章、虓虎之怒第二十七章、情義抉擇第一三四章、初見曹丕第一二九章、窮途末路第三七二章、一朝事了拂衣去第一四零章、能征戰否第一八三章、世家的嘴臉第二零三章、窮途之路莫倉惶第三八八章、漢中戰雲卷天來2第六十章、計中計(求收藏)第一七九章、河北文丑安在否2第三零九章、此身已老邁第三六六章、夾縫生存的悲哀第三八九章、漢中戰雲卷天來3第一二七章、進軍成德第三三八章、人貴有自知之明第四零八章、物是人非銅雀臺第一四四章、貌合神離第一九一章、從代郡燎原的野望第四六六章、兵者詭道也第一四四章、貌合神離第三四七章、匈奴隱患可除之第一零八章、初見武聖第三一四章、天下安知法孝直乎3第四十八章、不相爲謀第三五五章、千年世家子孫計第九十一章、汝欲活乎第一四八章、匹夫安敢欺我第四九四章、計將安出?第一五二章、春江水暖鴨先知第三九五章、否極泰來伏隱患第三三三章、諸葛臥龍之謀第四九四章、計將安出?第三三九章、傳唱不衰孫十萬第二七零章、公瑾有書來第三六零章、審時度勢求自貶第二零零章、假運糧計入泫氏第四二三章、無殘暴何來仁義之說第二二八章、迎來送往皆學問第四五九章、司馬末路第三七六章、何故頑劣不堪邪第三九五章、否極泰來伏隱患第一二四章、人心思變第三七八章、狡狐別緻教子法第四三零章、匪夷所思的命令第五十八章、參贊軍機第三零五章、上兵伐謀之祥瑞第一零四章、鹿死誰手第四四二章、賈詡後事之憂第四零八章、物是人非銅雀臺第二三八章、六姓家奴雄起第四零八章、物是人非銅雀臺第二八三章、一意孤行孫仲謀第四六五章、內鬥內行第三七八章、狡狐別緻教子法第二零六章、玉石引發的血案第三五七章、生而卑微的祈盼第一九九章、幸運的曹阿瞞第四二四章、一啄一飲皆門道第四七五章、西國有蒲萄第三零五章、上兵伐謀之祥瑞第一三零章、死有餘辜第一八八章、爲文姬之子覓封侯第二零九章、汲汲營營初萌芽第三六三章、平南將軍門下督第八十二章、命運軌跡第二二六章、濁漳河大捷第四八四章、江東可萬劫不復第五十四章、夏侯妙才第二四八章、太原王文舒第三三四章、劉玄德的逆襲第二一六章、兵無常勢謂虛實第三三六章、門生故吏遍荊楚第二四九章、鬼才卒第四七一章、慈不掌兵第二九三章、夫,趨利避害也第五十五章、漢武帝之事第二三三章、溫曼基入某彀中第九十七章、驕兵之計第二一二章、欲天下無羯人耳第十一章、圉縣蔡家第一二七章、進軍成德第一六零章、天下皆爲利來第三八四章、鼙鼓遠去桑鬆近1第三五五章、千年世家子孫計第三十三章、世家法則第一二零章、十室之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尔勒市| 靖宇县| 金湖县| 延安市| 莱州市| 汉源县| 石泉县| 东城区| 磴口县| 漾濞| 海阳市| 竹溪县| 仁寿县| 安龙县| 区。| 呼和浩特市| 南陵县| 泗阳县| 蕉岭县| 陆川县| 米易县| 凤凰县| 塔河县| 宁夏| 长宁区| 北辰区| 泽州县| 德保县| 金湖县| 绿春县| 江川县| 潍坊市| 新源县| 舞阳县| 安国市| 太康县| 海伦市| 哈密市| 曲沃县| 武城县| 沽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