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三六章、有辱家聲矣

呂常,歷史上的曹魏名將,與同郡人文聘齊名。

文聘領(lǐng)江夏太守、呂常領(lǐng)襄陽太守抵禦東吳孫權(quán)、蜀漢關(guān)羽。兩人在有生之年,數(shù)次讓敵軍鎩羽而歸,都不曾失去一寸土地。

陳恆想起來這號人了。

呂常在歷史上的評價是:正身帥下,儉以足用,食不貳膳,坐不重席,廄無食粟之馬,出無副車之從,可謂良大夫也!

所以當溫恢說完後,他便將軍中事務(wù)都扔給各個部將,自己則帶著十幾個部曲馬蹄北去雉縣。

雉縣,位於南陽郡北部,與司州被天息山相隔,被淯水貫穿,土地肥沃,因境內(nèi)有雉衡山多雉鳥而得名。

陳恆到了雉縣,並沒有直接去官署表明身份,而是讓讓偷偷打聽了呂常的行蹤,打算隱藏身份去看看。

鎮(zhèn)守地方,想要有所作爲,在這個時代是離不開當?shù)厝说南嘀?。而呂常就是南陽郡人。陳恆想觀看其人的德行,看能否引爲助力。

快三月份的南陽,早就冰雪融化,也是開始忙碌的日子。

陳恆看到呂常之時,他正在與百姓一起忙碌著給麥田疏通溝渠。

老實說,若不是部曲信誓旦旦的,說這羣光著腳丫在泥土裡折騰、衣服都打滿補丁的人裡面絕對有一個是呂常,陳恆都以爲找錯了地方。

“敢問各位,呂縣令在否?”

駐馬在邊上細細觀看了一會兒,陳恆放棄了從一羣都不帶冠的百姓中分辨出呂常來,只好驅(qū)馬向前拱手出聲。

“某就是呂常,不知閣下何人?”

百姓人羣中,一位稍微有點壯實的人越衆(zhòng)而出,甩了甩手中的泥土,回了個禮。

應該是經(jīng)常在陽光下勞作的關(guān)係,他長得有點黑。約摸三十出頭,國字臉,茂密的鬍鬚之上,兩道法令紋深深的刻在臉上。

沒有類似程昱那種剛戾的苛刻,而是嚴於律己的面相。

“在下乃太守府書佐,姓陳,奉命巡望各縣。得知呂縣令在此,便冒昧前來打聲招呼,還望莫怪?!?

陳恆露出了個微笑,躍下馬匹,“這幾日在雉縣聽聞呂縣令爲官清簡,深得民心,今日得見,果然如此。”

呂常聽到太守府姓陳的書佐,臉色就頓了下。又看了看陳恆身後跟著的部曲,便揮手示意百姓繼續(xù)忙碌,穿上鞋子整理衣服。

“此乃謬讚也。陳書佐既然爲公務(wù)而來,不如隨某回官署細細詳談?!?

這呂常眼力勁倒是不錯!

暗自讚了句,陳恆將馬繮繩遞給部曲,與呂常並肩步行。

好吧,因爲呂常一身農(nóng)夫打扮,身邊連個隨從不說,更沒有馬匹代步。

所以陳恆對他興趣更大了,還很厚臉皮的問道,“呂縣令,要不去汝家中一坐?晌午時分了,某如今已經(jīng)腹中空空矣。嗯,某這些隨從自行安頓去?!?

“哈哈,只求陳書佐莫嫌棄某家中簡陋就是?!?

呂常雖然任職縣令好些年了,卻沒有安置私人住宅,妻兒幾口人都擠在雉縣的官署裡。

等陳恆跟來,剛步入?yún)纬>幼〉谋曝苾?nèi)廳裡,直接就頓足眼睛一凝。很嚴肅的整理衣冠後,撩起衣襬便跪拜在了地上,衝著桌子磕了好幾個頭。

此刻,陳恆想起了在兒時讀書時,陳太公曾經(jīng)告誡過的話。

“恆兒,汝大父曾任南陽郡太守。在任期間以清廉著稱,剛正不阿,不畏權(quán)貴,讓好多黔首都立了長生牌。我兒日後若出仕了,可要再續(xù)陳家兩百年清譽啊!”

是的,呂常在內(nèi)廳小桌上,就是供著陳恆大父的牌位!

陳恆絕對不會搞錯!

小時候跟著陳太公祭祖的時候,他就記住了陳家歷代先祖的名諱。他大父的字是望之,故去後就稱爲:故南陽太守望之公。

他的作態(tài)也讓呂常有些不解。

正常人就算聽過故太守的名聲,一般也就拱個手錶示敬佩而已,哪有直接就大禮參拜的!

“陳書佐,汝這是爲何?”

“唉,此乃某大父之牌位耳?!?

禮畢後陳恆起身,帶著感慨對著呂常作揖表示謝意,“不知呂縣令爲何供奉於此?”

“望之公乃陳書佐的大父?”

先是詫異了下,呂常便露出驚喜的笑容,還一把抓住了他的手。

“然。某乃陳留己吾人,名恆字子初。”

好嘛,呂常直接鬆開手了,還後退兩步拱手作禮。

“雉縣縣令呂常,見過太守?!?

他沒見過陳恆,然而新任太守的名字還是知道的。陳恆也不再隱瞞身份,揮手示意後,便再度問起牌位之事來。

原來是南陽郡作爲帝鄉(xiāng),功勳權(quán)貴極多。光雲(yún)臺二十八將中就有十一人出自南陽郡。後來的大將軍何進,也是南陽宛人。

權(quán)貴多了,百姓的日子肯定就不會好過。

無論哪個地方都是一樣的。

呂常家世清寒,世代居住在博望縣,就是如此。

父輩時,被權(quán)貴巧立名目強取豪奪了田畝,而博望縣令不敢奉公執(zhí)法,耕讀傳家的自耕農(nóng)就此淪爲佃戶。

他的祖父,因氣不過而又說理無門,活活給憂憤死的。

恰好那時候,陳恆的大父來南陽任職。

聽聞這個事情後,直接按律法上表朝廷將那名縣令趕回了老家,還把奪人田畝的權(quán)貴給拿了。連其在都城爲官的家人說情都不顧,讓呂家又變成了自耕農(nóng)。

所以陳恆大父的長生牌,在呂常父輩的時候就立下了。類似的事情,在南陽郡還不少,因爲陳恆的大父在任期間都在打擊權(quán)貴了...

在這樣氛圍長大的呂常,出仕了以後,就將陳恆大父的牌位帶在身邊,以此激勵自己爲官當清廉克己。

“太守名聲,常也有所耳聞。弱冠從軍,所戰(zhàn)皆克。今遷爲南陽太守,望之公泉下有知,定欣慰不已!”

呂常敘述完了以後,又誇了一句,眼中絲毫都不掩蓋讚賞之意。

ωwш ◆ttκд n ◆c○

所以呢,陳恆暗自汗顏不已。

他大父是以吏治與德行著稱於世,而他自己在曹營衆(zhòng)人眼裡,得到的一致評價是:此子狡詐!

怎麼感覺,我像是有辱家聲了呢......

心裡嘀咕了句,陳恆打了個哈哈揭過話題,又扯起了其他。

一直等到兩人用過只有一碗菘菜湯、幾個麥餅的午食後,陳恆才扔出了目的。

“子都,某此來,原本是因爲雉縣政績位列南陽之首。想著看看汝之才學與爲人,是否堪任郡主薄。然而,某現(xiàn)今改變主意了。並非子都不堪重用,而是區(qū)區(qū)一郡主薄耳,不足以施展汝才學耳!”

額,來考教我的...

呂常愣了下才反應過來,起身拱手恭聲詢問,“不知太守有何事,欲讓常效力?”

而陳恆則是瞇起了眼睛。

兩根手指在餐幾上敲了好一會兒,才冷聲問道:“子都,汝畏死乎?敢置家人性命於險地乎?”

呂常愕然。

第四九六章、不失爲千古佳話第三一四章、天下安知法孝直乎3第二七零章、公瑾有書來第三六三章、平南將軍門下督第二零六章、玉石引發(fā)的血案第三八七章、漢中戰(zhàn)雲(yún)卷天來1第一七七章、萬馬奔騰踏敵陣3第四十九章、初見呂布第二二八章、迎來送往皆學問第八十一章、淯水之殤第二一八章、謀全域佔先機第一七六章、萬馬奔騰踏敵陣2第三三八章、人貴有自知之明第四八六章、永無寧日矣第三六三章、平南將軍門下督第三三六章、門生故吏遍荊楚第三六五章、當揚我大漢之威第六十八章、秦孝公之舉第一零九章、江表虎臣第一七一章、被人嫌棄了第一九九章、幸運的曹阿瞞第四四五章、將欲取之第一九一章、從代郡燎原的野望第二七三章、狡狐將死第一百章、未建全功第四二六章、鳳雛與狡狐之戰(zhàn)第一三八章、初見陳羣第一五四章、司空府論策2第一七一章、被人嫌棄了第五十三章、張騎都尉第三五五章、千年世家子孫計第十二章、蔡邕有問第四六四章、野心佈局第四四六章、曹丕斯爲不君矣第八十四章、殺人權(quán)第二十七章、情義抉擇第一八三章、世家的嘴臉第二八五章、欲勝公瑾需賭命第三四八章、期望乃絕望之始第一三六章、文姬願否第二八零章、何不覓封侯邪第三零一章、蜀中有變狡狐出第五零二章、螳螂捕蟬第二十六章、奸雄本能第二二三章、引蛇出洞第八十二章、命運軌跡第三八九章、漢中戰(zhàn)雲(yún)卷天來3第一五零章、汝遺言可信否第二十二章、世家的學問第二四五章、議封侯第四六九章、荊北有變第三一六章、將離間進行到底1第二五一章、馬良的舉薦第二九六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八六章、程昱與汝同爲兗州人第一五八章、老狐貍和小狐貍第四五九章、司馬末路第一一四章、再臨當塗第一三二章、謀權(quán)之道第三一七章、將離間進行到底2第二二五章、破敵之策第七十二章、老少奸雄第四六五章、內(nèi)鬥內(nèi)行第三二九章、春風得意馬孟起第三四零章、不爲人下劉堅強第一七四章、等著被射一身吧第三十四章、皆太守也第二二三章、引蛇出洞第三七八章、狡狐別緻教子法第四章、虎生艱辛第三六五章、當揚我大漢之威第四一五章、馬幼常止於此乎第一零二章、謀者潛鋒芒第三一四章、天下安知法孝直乎3第一七三章、文丑的環(huán)形奔射第二一七章、擒賊先擒王第一一二章、兵不血刃第六十章、計中計(求收藏)第九十六章、某有一策第一三三章、爵關(guān)內(nèi)侯第八十九章、知兵否第五零二章、螳螂捕蟬第三九一章、漢中戰(zhàn)雲(yún)卷天來5第二零三章、窮途之路莫倉惶第一二五章、失道寡助第二章、我要學藝第三一三章、天下安知法孝直乎2第七十章、表字相稱第八章、 信經(jīng)書得永生第三一一章、趁火打劫正當時第一零七章、可募部曲第二一七章、擒賊先擒王第二二三章、引蛇出洞第四二零章、益州狼煙起第二七三章、狡狐將死第九十二章、借勢殺人第一六九章、意外的驚喜第一一六章、土承火德第四三二章、願雷劈死魏文長第一一八章、權(quán)利之心
第四九六章、不失爲千古佳話第三一四章、天下安知法孝直乎3第二七零章、公瑾有書來第三六三章、平南將軍門下督第二零六章、玉石引發(fā)的血案第三八七章、漢中戰(zhàn)雲(yún)卷天來1第一七七章、萬馬奔騰踏敵陣3第四十九章、初見呂布第二二八章、迎來送往皆學問第八十一章、淯水之殤第二一八章、謀全域佔先機第一七六章、萬馬奔騰踏敵陣2第三三八章、人貴有自知之明第四八六章、永無寧日矣第三六三章、平南將軍門下督第三三六章、門生故吏遍荊楚第三六五章、當揚我大漢之威第六十八章、秦孝公之舉第一零九章、江表虎臣第一七一章、被人嫌棄了第一九九章、幸運的曹阿瞞第四四五章、將欲取之第一九一章、從代郡燎原的野望第二七三章、狡狐將死第一百章、未建全功第四二六章、鳳雛與狡狐之戰(zhàn)第一三八章、初見陳羣第一五四章、司空府論策2第一七一章、被人嫌棄了第五十三章、張騎都尉第三五五章、千年世家子孫計第十二章、蔡邕有問第四六四章、野心佈局第四四六章、曹丕斯爲不君矣第八十四章、殺人權(quán)第二十七章、情義抉擇第一八三章、世家的嘴臉第二八五章、欲勝公瑾需賭命第三四八章、期望乃絕望之始第一三六章、文姬願否第二八零章、何不覓封侯邪第三零一章、蜀中有變狡狐出第五零二章、螳螂捕蟬第二十六章、奸雄本能第二二三章、引蛇出洞第八十二章、命運軌跡第三八九章、漢中戰(zhàn)雲(yún)卷天來3第一五零章、汝遺言可信否第二十二章、世家的學問第二四五章、議封侯第四六九章、荊北有變第三一六章、將離間進行到底1第二五一章、馬良的舉薦第二九六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八六章、程昱與汝同爲兗州人第一五八章、老狐貍和小狐貍第四五九章、司馬末路第一一四章、再臨當塗第一三二章、謀權(quán)之道第三一七章、將離間進行到底2第二二五章、破敵之策第七十二章、老少奸雄第四六五章、內(nèi)鬥內(nèi)行第三二九章、春風得意馬孟起第三四零章、不爲人下劉堅強第一七四章、等著被射一身吧第三十四章、皆太守也第二二三章、引蛇出洞第三七八章、狡狐別緻教子法第四章、虎生艱辛第三六五章、當揚我大漢之威第四一五章、馬幼常止於此乎第一零二章、謀者潛鋒芒第三一四章、天下安知法孝直乎3第一七三章、文丑的環(huán)形奔射第二一七章、擒賊先擒王第一一二章、兵不血刃第六十章、計中計(求收藏)第九十六章、某有一策第一三三章、爵關(guān)內(nèi)侯第八十九章、知兵否第五零二章、螳螂捕蟬第三九一章、漢中戰(zhàn)雲(yún)卷天來5第二零三章、窮途之路莫倉惶第一二五章、失道寡助第二章、我要學藝第三一三章、天下安知法孝直乎2第七十章、表字相稱第八章、 信經(jīng)書得永生第三一一章、趁火打劫正當時第一零七章、可募部曲第二一七章、擒賊先擒王第二二三章、引蛇出洞第四二零章、益州狼煙起第二七三章、狡狐將死第九十二章、借勢殺人第一六九章、意外的驚喜第一一六章、土承火德第四三二章、願雷劈死魏文長第一一八章、權(quán)利之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仪陇县| 伊吾县| 紫金县| 乌苏市| 铁力市| 赣榆县| 逊克县| 鹤峰县| 盐津县| 邵武市| 庆阳市| 霸州市| 遂平县| 黄浦区| 泰宁县| 临安市| 塔河县| 吉水县| 仁寿县| 大兴区| 萝北县| 深泽县| 肇源县| 保德县| 贡嘎县| 石门县| 沐川县| 新巴尔虎右旗| 黎平县| 金昌市| 绥棱县| 海盐县| 明水县| 静宁县| 平凉市| 磐石市| 湖南省| 苗栗县| 北川| 虞城县| 东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