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陽光格外的明亮,竟照得人有些睜不開眼。
李白正騎著他的那匹白馬,疾馳在路上,遠處的景色在他眼前不斷的被拉近著。
他要去一個地方,一個可以查探到黃鶯下落的地方,一個可以查探到十六年前,可能與李府滅門有關的一封信的地方—虎嘯山莊。
虎嘯山莊位於江南烏鎮西郊,其內共有九重院落。
據說虎嘯山莊莊主林虎,從十六歲出道,闖蕩江湖四十年,獨創的虎嘯十三刀威力絕倫,其刀法早已獨霸江南,其本人更是現今江湖的三大刀客之一。
林虎又憑藉其一身俠義之名,獲得了江南大俠的稱號,在武林中的聲望極高。
現今江湖盛傳,江南大俠林虎,將借他五月十八的壽辰之機舉辦英雄宴,聯合江湖衆人成立武林同盟,同時推選出武林盟主,帶領同盟共同對抗星羅教。
星羅教一天不瓦解,大家就一天不會有好日子過,而這絕不是任何一個人能夠做到的事,就連當初武林排名第一的天山劍叟季無名也不行。
想要瓦解星羅教,整個江湖就必須同心合力。
想要做到同心合力,就需要有能服衆的人,站出來帶領大家一起對抗星羅教。
如今藏劍谷閉不出,林虎無疑成爲少有能服衆的人,如無意外,盟主之位自然也就歸到江南大俠林虎身上。
李白趕到虎嘯山莊時已近黃昏,山莊外的石階長而寬闊,平亮而光滑,李白甚至能在上面看到自己的倒影。
今日恰是五月十七,英雄宴即將在明日舉行。
此時山莊內早已聚集了許多的江湖人士,陸續前來的江湖人士仍是絡繹不絕,已遠遠超出了虎嘯山莊所發英雄帖的數量,此時幾個山莊弟子正對沒有英雄帖的江湖人士做著登記。
李白見此場景有些無奈,他本想等夜幕降臨,趁夜色掩護潛入山莊查探,但現在看來已不太可能。
既然暗裡潛進去已不可能,那便只能明著進去,這或許也並非壞事。
虎嘯山莊門前還排著不少等著登記的江湖人士。
李白卻已有些等不及,他走到負責登記的弟子身前,溫聲道:“李白衣特來拜會。”
那負責登記的弟子聞言擡頭看向李白,當他的目光落在李白腰間那雪白的劍柄和劍鞘上時,猛的起身對身邊一人道:“我領李少俠去聚義廳,你速去稟報莊主。”
那人應了一聲,急急的朝莊內行去,隨後李白也在負責登記的那名弟子的引領下往莊內行去。
就在李白剛進莊內,不少人開始談論起來。
“這人是誰?虎嘯山莊弟子竟親自將他迎了進去。”
“你沒聽到他自稱李白衣麼,江湖中難道還有第二個李白衣麼。”
“他就是寒霜劍李白衣,當真是英雄少年啊。”
“此次同盟有他加入,更是如虎添翼啊。”
“.................”
李白並不記得穿過了幾重院落,也不記得山莊裡園林假山的秀麗端方,更不記得小橋流水花木成林,他來此本就不是爲了欣賞山莊內的景色。
那名弟子又領著李白,穿過一處種滿了翠綠細竹的院落,走過一條九曲橋,聚義廳終於映入他的眼簾。
此時暮色已深,廳裡已點著了許多燈火,但在李白看來卻有些陰惻惻的,遠遠看去竟如同鬼火一般,讓他感覺陰森而寒冷。
這裡在他看來就像是另一個世界,另一片天地。
人在不同心境看待同一事物時,往往都會有不同的看法。
這豈非是全人類共有的特點。
李白身影剛一出現,已有一人迎了上去。
此人身著一身雲紋錦袍,面帶溫和,看上去給人的感覺英姿颯爽。
他是江湖中成名已久的追風劍鄭平,二十年前被仇家圍殺,是林虎救了他,此後他便一直跟隨在林虎身旁,早已成了林虎的左膀右臂。
鄭平臉上帶著笑容,道:“此次英雄宴得李少俠參加,實在增色不少啊。”
李白抱拳施禮,道:“不請自來只望貴莊主勿怪就好。”
“少俠說笑了,我大哥和諸位英雄可都等著一睹少俠風采,廳中已備好酒宴,請!”鄭平說話時臉上始終都帶著笑容。
聚義廳並不小,整整佔了這重院落的三分之一,廳內卻只擺放著三張櫸木圓桌,每張桌上只坐了五人。
顯然能坐在這裡的哪怕不是一派宗主,無疑也是江湖中有名的俠客。
就在李白進到廳內時,一個身著紫緞輕袍,頭髮和鬍子光亮而整齊,臉上帶著溫和笑容的人,示意他坐在了自己身邊。
此人正是虎嘯山莊莊主---林虎。
他坐的位置是廳內正位,無論是誰都能看出他的身份和地位。
照理說這樣的酒宴,李白是不應該坐在這個位置的,但林虎身旁的空位彷彿就是爲他而留,所有人都看著他,態度也都很和善。
李白心裡很清楚,若沒有季無名和寒霜劍的聲名,若自身沒有實力,他或許和外面衆多的江湖人士一樣,連進到這裡的資格都沒有,就更別談坐在林虎身邊。
酒宴無非就是衆人客套寒暄,再談談明日英雄宴聯盟等諸多事宜。
李白的心並不在這裡,他也並不喜歡這樣的場面,但他現在卻只能坐在這裡,看著、聽著、應付著。
人這一生總是要做一些自己不喜歡做而又不得不做的事,這豈非是每個人都有過的經歷。
夜色已深。
酒過三巡,衆人已漸漸散去,此時廳內只剩下李白和林虎兩人。
林虎今日似乎格外的高興,他已喝了好幾罈子酒。
李白看了看有些微醉的林虎,道:“在下有些事想向林莊主請教,不知莊主可否.......。”
李白話未說完,林虎似已知道他要問什麼,道:“你是想問有關白虎和十六年前的那封信的事吧。”
李白皺了皺眉,沒有說話。
林虎看了看李白,繼續道:“跟我去書房再談吧。”
林虎說完便起身朝廳外走去。
看著林虎的背影,李白心中突然毫無預兆的升起一種不祥的預感,似乎有什麼事將要發生,但他並沒有選擇的餘地,他只能起身跟了上去。
書房並不在聚義廳所在的這一重院落之中。
李白跟在林虎身後穿過一片竹園,來到一處開滿睡蓮的人工湖,湖中心有座人工建造的小島,一條石砌的廊橋從湖面穿插而過,將院門與小島連接起來。
一座兩層的木樓豎立在島上,木樓中央一塊扇形的匾額寫著“聽雨軒”三個字,木樓四周有幾顆不大的槐樹正開著花,風中帶著醉人的清香。
書房原來並不是一個房間,而是一座兩層的木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