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12章 苛刻條件

劉璟雖然對華歆很客氣,但在原則問題上卻絲毫不讓步,包括禮儀方面也絕不遷就,不管華歆是否代表曹丕,他都沒有資格和劉璟直接談判,而以對等原則,他應該和相國和談。

華歆一時心急,忘記了這一點,便被劉璟冷冷地回絕了,華歆頓時臉一紅,歉然道:“是微臣唐突了。”

劉璟笑了笑,給司馬懿使了個眼色,司馬懿會意,起身笑道:“華侍中請吧!”

司馬懿將華歆請出大帳,去別帳商談,劉璟則慢慢地喝茶沉思,他在考慮改如何利用曹魏內訌的機會。

不多時,司馬懿又返回劉璟大帳,他沒有得到劉璟的具體指示,只是聽取了華歆的方案,他笑著給劉璟彙報道:“說實話,我也沒有想到曹丕提出這樣的要求,他們提出了三個要求,第一是釋放曹仁,其次是釋放戰俘,第三是希望漢軍能撤離青州,而作爲回報,曹軍願意讓出洛陽,讓徐晃軍隊撤離洛陽。”

這一席話使劉璟不由啞然失笑,曹丕這是什麼意思,他以爲中原大戰是曹軍獲勝了嗎?這就是有求於自己的誠意?

司馬懿沉思一下道:“微臣倒覺得曹丕不至於這般不識時務,這應該是曹丕的試探。”

“試探什麼?”劉璟問道。

“他是希望殿下主動提出條件,而且他提出的三個要求,微臣以爲釋放曹仁纔是最爲關鍵,其他兩個要求不過是他的掩飾。”

劉璟點了點頭,司馬懿分析得有道理,他略略沉思片刻道:“釋放曹仁和戰俘不是不可以,暫時退出青州我也能答應,但我只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廢除現在的僞天子,曹丕可以以監國丞相身份暫擬朝政,直到天下之主即位。”

應該說,劉璟提出的條件非常苛刻,這已經不是你爭一石,他還一斗的常規條件,而是一種政治條件,比當年要求保證伏皇后安全的條件還要苛刻十倍,當然,劉璟完全有這個底氣,至於曹丕答不答應,他也並不在意。

司馬懿也暗吃一驚,他也沒有想到劉璟會提出如此苛刻的條件,曹丕怎麼可能答應,但一轉念,他便明白過來了,若真讓曹丕擺脫困境,倒不利於他們統一天下,所以提出苛刻的條件,如果曹丕被迫答應,他們至少也能收益與損失相抵。

司馬懿笑道:“微臣明白了,這就去和華歆交涉。”

劉璟又道:“另外告訴華歆,如果他再來見我,讓他去長安。”

次日一早,劉璟結束了東郡的巡視,也結束了中原各地的巡視,走洛陽線返回長安。

正如劉璟得到的情報,曹丕確實面臨極大的壓力,這種壓力既有曹植和曹彰的逼宮,也有大臣們對他的不信任,當中原大戰慘敗的消息傳到鄴都時,朝野一片譁然,沒有人認爲是曹仁的責任,很明顯,責任就在曹丕應對不力。

這場大戰使曹丕的威望降到了冰點,如果說之前曹丕利用魏諷案大肆剷除曹植的支持者,已經激起衆怒,那麼這次中原之戰慘敗則使很多原本支持他的大臣都開始對他不滿。

更讓曹丕心驚膽戰的是,二弟曹彰和夏侯惇竟然膽大包天,擅自調動軍隊,曹彰趁不在鄴都時,搶奪了北大營的兩萬幽州軍,而夏侯惇更加過分,從幷州調來兩萬軍隊,使得鄴都的五萬軍隊中,有四萬不受他控制,眼看一場兵變即將發生。

朝野輿論被曹植引導,軍隊被曹彰和夏侯惇控制,文攻武伐,令曹丕焦頭爛額,同時也讓他擔憂到了極點,迫不得已,他一方面秘密派華歆趕去東郡和劉璟談判,企圖挽回一點聲望,另一方面他又派心腹趕往青州,調曹休軍隊入鄴都。

一連幾天,曹丕都在焦慮和擔憂中度過,朝野要求他承擔戰敗責任的呼聲越來越高,曹丕很清楚這是三弟曹植在背後策劃,但他也無可奈何,偏向三弟的文官越來越多,這裡面不僅僅是受中原戰敗的影響,更深層的原因是出丁令對他造成的不利影響。

儘管出丁令已處於一種名存實亡的狀態,父親病重,曹丕再無力推行,但前期因爲出丁令而備受損失的各大世家名門卻把仇恨的矛盾對準了他,使他在政治上極爲被動。

內憂外患,曹丕已覺身心疲憊,他覺得有必要向父親尋求援助了,銅雀宮外堂,曹丕等候了快一個時辰,卻始終沒有消息,他有點坐立不安了,起身對一名侍衛道:“你去看一看,宮內到底怎麼回事?”

話音剛落,卻見王御醫快步走了出來,曹丕一愣,心中頓時有種不妙的感覺,他連忙上前問道:“我父親如何了?”

王御醫嘆口氣,“世子還是回去吧!”

曹丕頓時急了,一把抓住他的衣襟,惡狠狠道:“你說不說?”

王御醫無奈,只得低聲對曹丕道:“魏公已經昏迷兩天了,至今未醒來。”

曹丕呆住了,慢慢鬆開了手,王御醫連忙整理一下衣服,又道:“這不是第一次了,醒來後卻變得很亢奮,而且神志不清,他連你母親都不認識了,說你母親要害他,命人將你母親推出去斬首,好在大家都知道真相,不聽他的命令,現在連你母親也不敢去看他。”

“這是……怎麼回事?”

“我也不知道,有人說魏公中邪,要請巫師來驅邪,但我的經驗,這是一種迴光返照。”

“那我父親還有多久?”

“我們盡力吧!好一點能熬到年底或明年初,若天意不順,那也只能到十一月左右。”

曹丕沒有能等到父親的幫助,他失魂落魄地回到了自己府邸,剛進門,一名侍衛上前道:“稟報世子,華侍中回來了,現在外書房等候。”

這也是曹丕期盼已久的消息,他連忙強打精神,快步來到外書房,一進門,華歆連忙起身行禮,“參見世子!”

曹丕擺了擺手,隨手將門關上,他坐下來略有些緊張地問道:“和劉璟談得如何?”

“回稟世子,微臣先和司馬懿商談,將世子的方案提出來,卻遭到了劉璟的一口回絕。”

曹丕並沒有吃驚,這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他的方案只是一種試探,不是他真正的條件,他又急忙問道:“那劉璟有沒有提出條件?”

華歆點了點頭,猶豫一下道:“司馬懿確實提出了劉璟的條件。”

“是什麼?”曹丕身體前傾,臉上表情十分緊張,他很急迫地想知道劉璟的條件,

“你快說,不要吞吞吐吐。”

華歆無奈,只得繼續道:“關於世子的要求,劉璟說他都可以答應,但他有一個條件,要求世子廢黜現在的天子,他同意世子出任大漢監國丞相。”

曹丕呆住了,半響,他搖搖頭,自言自語道:“這怎麼可能!”

華歆也苦笑一聲,他知道這個條件確實太苛刻了,如果世子答應這個條件,無疑就是變相承認劉璟爲大漢天子,曹丕就不僅是戰場上慘敗,在政治也徹底輸掉。

不過話又說回來,現在根本沒有幾個人承認曹丕所立的幼兒天子,鄴都的大漢已經名存實亡,如果曹丕廢掉這個幼兒天子,其實損失也不大,而且曹丕還能繼續擔任監國丞相,這還是劉璟承認的宰相。

華歆心中雖然是這麼想,但他卻不敢說出來,這種事情必須要曹丕自己想通,作爲臣下,他只能點到爲止。

華歆見曹丕陷入沉思之中,便小聲道:“微臣先告退!”

“去吧!”

曹丕擺擺手,他現在確實不希望旁邊有人打擾自己的思路,華歆行一禮,退了下去。

曹丕負手走到窗前,望著佈滿晚霞的天空,他不由長長嘆息一聲。

隨著夏侯惇率軍返回鄴都,鄴都的勢力格局變得複雜起來,不再是曹丕一家坐大,事實上,曹丕已處於弱勢。

北軍營的兩萬幽州軍被曹彰奪回軍權,而魏郡黃河北岸的一萬多曹軍被漢軍牽制,無法撤回鄴都,現在夏侯惇又率兩萬軍隊駐防在鄴都南軍營,城內只剩下許褚率領的一萬虎賁衛和三千城門軍。

三千城防士兵主要是守衛鄴都九座城門的軍隊,他們最初只是魏郡郡兵,隸屬於地方官府,在曹軍體系中位列底層,無論裝備、給養,還是社會地位都遠遠遜於正規軍,更不用和同城的虎賁衛相比。

可就是這樣一支向來被人蔑視的郡兵,在鄴都局勢微妙之時,卻意外地凸顯出了它的重要性。

統帥這支三千人軍隊的大將叫做陳果,官任魏郡都尉,或許是因爲官職地位比較低的緣故,陳果既不屬於曹丕的嫡系,也不屬於曹植的夏侯派,更不屬於曹仁派系,他屬於一個三不管的地界—魏郡郡衙。

陳果年約五十出頭,有三個兒子,長孫也能爬樹了,再過兩年他就準備退仕,安安心心回祖宅享受天倫之樂。

陳果雖然地位不高,但家境卻很不錯,事實上,由於漢末大亂,各郡地方官都是由當地的世家或者豪強把持,世家從文,豪強任武,所以各郡都尉基本上都是由當地豪強出任,魏郡也不例外,陳果所在的家族正是魏郡出了名的豪強大族。

陳果的府宅位於城南,是一座佔地十畝的中宅,宅子不大是因爲他的地位不高,在鄴都這種權貴聚居的都城,他這個魏郡都尉實在是不值一提,但他在安陽的莊園卻佔地兩百頃,是安陽縣最大莊園。

入夜,陳果剛從城門巡視回來,正獨自坐在房中小酌幾杯,陳果最大的嗜好就是貪杯好酒,就在鄴都發布禁酒令之時,他也在家中釀酒自飲,他寧可不做這個都尉,也不能一日無酒。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他的次子陳曦在門外有些緊張地低聲道:“父親,有貴客來訪!”

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1065章 小人出賣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458章 誰爲鼓槌第338章 江陵陷落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291章 危情逼吳第942章 爭奪烏程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258章 黃雀在後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65章 請君入甕第211章 緊急對策312章 遭遇重挫第708章 達成妥協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702章 一觸即發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1028章 圍獵丁奉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381章 兩江分裂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251章 再襲糧道第115章 出人意料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1043章 小心掩飾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458章 誰爲鼓槌第575章 危急關頭第925章 宛城之困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547章 巡視漢中第458章 誰爲鼓槌第1102章 中原大戰(一)第28章 初臨武昌第1115章 青州之變(下)第231章 來歷不明的道士第182章 興師問罪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86章 初戰于禁第581章 視察荊南第584章 問責郡衙第12章 蒯蔡兩族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982章 長安西市第352章 賈詡會司馬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1038章 歸途論戰第64章 趁夜殺人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459章 荊吳談判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882章 半渡而擊第199章 去還是不去?第958章 匈奴來使第219章 東撤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520章 倉促迎戰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209章 江夏書院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67章 竹林試刀第520章 倉促迎戰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906章 逼要名單第754 陸遜獻計第225章 特殊嫁妝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549章 公開取士(上)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233章 牛刀小試第457章 雨中頓悟
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1065章 小人出賣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458章 誰爲鼓槌第338章 江陵陷落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291章 危情逼吳第942章 爭奪烏程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258章 黃雀在後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65章 請君入甕第211章 緊急對策312章 遭遇重挫第708章 達成妥協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702章 一觸即發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1028章 圍獵丁奉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381章 兩江分裂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251章 再襲糧道第115章 出人意料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1043章 小心掩飾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458章 誰爲鼓槌第575章 危急關頭第925章 宛城之困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547章 巡視漢中第458章 誰爲鼓槌第1102章 中原大戰(一)第28章 初臨武昌第1115章 青州之變(下)第231章 來歷不明的道士第182章 興師問罪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86章 初戰于禁第581章 視察荊南第584章 問責郡衙第12章 蒯蔡兩族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982章 長安西市第352章 賈詡會司馬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1038章 歸途論戰第64章 趁夜殺人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459章 荊吳談判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882章 半渡而擊第199章 去還是不去?第958章 匈奴來使第219章 東撤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520章 倉促迎戰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209章 江夏書院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67章 竹林試刀第520章 倉促迎戰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906章 逼要名單第754 陸遜獻計第225章 特殊嫁妝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549章 公開取士(上)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233章 牛刀小試第457章 雨中頓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泰县| 石渠县| 密山市| 灵山县| 丁青县| 喀什市| 金沙县| 盐津县| 华阴市| 平塘县| 贵州省| 石狮市| 通化市| 大同市| 双桥区| 井冈山市| 广灵县| 九龙坡区| 农安县| 湘阴县| 阿荣旗| 山阳县| 衢州市| 达州市| 忻州市| 旌德县| 肥乡县| 崇仁县| 西昌市| 永寿县| 麟游县| 巴林右旗| 社旗县| 鲜城| 东宁县| 平邑县| 旺苍县| 西华县| 赣榆县| 怀安县| 湟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