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19章 出兵之爭

京口陷落的消息跟隨著敗兵和逃亡民夫很快傳到了建業(yè),引起建業(yè)百姓和朝野的一片恐慌,誰也沒有想到戰(zhàn)爭會來得如此之快,他們甚至還沒有準備好,京口便陷落了。

對於普通百姓,漢軍在京口登陸意味著戰(zhàn)爭開始,立刻引發(fā)了物資的搶購風潮,在短短半天時間內(nèi),僅有的十幾家店鋪的各種生活物品都被搶購一空,黑市中的糧價暴漲,鬥米超過千錢。

恐慌之下,甚至還出現(xiàn)了雙向逃亡潮,城內(nèi)的婦孺和老人紛紛向城外涌去,準備逃離秣陵縣,而城外的居民則想逃進縣城內(nèi)避難,使城門口擁擠成一團。

而對於官員和軍隊,漢軍在京口登陸意味著建業(yè)和毗陵郡、吳郡的聯(lián)繫被切斷,江東被切割成兩個戰(zhàn)場,而是否要奪回京口則在朝中引起了強烈的爭論。

建業(yè)宮議事堂內(nèi),百餘名文武高官聚集一堂,討論江東軍下一步的行動,他們分爲兩派,一派以呂蒙爲主的少壯派,強烈要求奪回京口,重振江東軍士氣。

而另一派則是以張昭和程普爲首的保守派,主張保存實力,和漢軍主力決戰(zhàn),而不要把有限的兵力消耗在奪回京口那樣的戰(zhàn)役之上。

孫權(quán)則陰沉著臉色坐在上首,他一言不發(fā),也不干涉衆(zhòng)人的爭論,臉上陰晴不定,誰也不知他在想什麼?

“軍師和老將軍爲何如此懼戰(zhàn)?”

呂蒙的聲音很高,聽得出他的內(nèi)心極爲憤怒,他大聲對張昭和程普道:“乎戰(zhàn)者,勇氣也!若我們眼睜睜望著京口失陷,不思去奪回它,卻要接受失敗,這隻會使士氣更加低迷,使軍隊更加厭戰(zhàn)”

呂蒙因爲憤怒而不再顧及禮節(jié),這卻讓極爲重視上下尊卑和等級秩序的程普心中十分不滿,在程普看來,呂蒙不過是毛頭小子,資歷尚淺,卻敢痛斥自己懼戰(zhàn),讓程普十分惱火,他冷冷道:“呂都督說話請注意一點,這裡不是軍營,也不是酒館,這裡是建業(yè)宮,請注意自己的身份!”

“我說的是事實!”

“事實就是我懼戰(zhàn)嗎?”

程普重重哼了一聲,“我隨先主討伐黃巾、征戰(zhàn)沙場之時,你恐怕還在吃奶,你懂得什麼是戰(zhàn)爭,懂得什麼叫勇氣,什麼是懼戰(zhàn)?你又有什麼資格指責我?”

“你!”呂蒙氣得渾身發(fā)抖,指著程普一句話說不出來。

這時張昭笑著打圓場道:“呂都督也不必生氣,我們只是就事論事,我當然也希望能奪回京口,但事情不是那麼簡單,我們須面對現(xiàn)實,不能意氣用事。”

呂蒙不再理睬程普,回頭問張昭道:“請問軍師,我們需要面對什麼現(xiàn)實?”

“很簡單,我們要奪回京口,必須需要出兵,那請問呂都督,我們需要出多少軍隊?是從建業(yè)出兵,還是從吳郡出兵?如果從建業(yè)出兵,那麼建業(yè)城外江面上的漢軍怎麼應(yīng)對?如果從吳郡出兵,那麼會稽郡的漢軍會不會趁機北上?”

“軍師太偏激了,出兵奪回京口並非要動用多少軍隊,畢竟京口只有一萬敵軍,我們只須出兩萬軍應(yīng)對便可,可從建業(yè)和吳郡各調(diào)一萬軍,南北夾攻京口,面對我們的優(yōu)勢兵力,甘寧只能選擇撤退。”

“然後呢?”

程普冷笑著問道:“我們是不是將兩萬軍就守在京口,防止他們再次進攻京口,假如漢軍不再進攻京口,轉(zhuǎn)而進攻別處,我們是不是再派兩萬軍去堵截?”

“若是老將軍這樣的想法,我們什麼都別做了,只管守住建業(yè),任由漢軍去佔領(lǐng)江東算了。”

雙方脣槍舌劍,互不相讓,這時孫權(quán)忽然站起身,重重哼了一聲,轉(zhuǎn)身從側(cè)門離開了內(nèi)堂,議事堂內(nèi)頓時安靜下來,張昭、程普等人各自哂笑,也離開了議事堂,堂內(nèi)只留下呂蒙和一衆(zhòng)大將,呂蒙長嘆一聲,“吳侯自有決策,不是我們能左右,我們只管執(zhí)行命令吧!”

衆(zhòng)人也感覺到吳侯無心奪回京口,只得跟著呂蒙鬱鬱不樂而去。

孫權(quán)回到書房便立刻令道:“讓張軍師和程老將軍來見我!”

停一下,他又吩咐道:“把呂都督也請來!”

孫權(quán)並非不想奪回京口,他也知道京口被佔,意味著吳郡和建業(yè)之間失去了聯(lián)繫,將整個江東隔成兩個戰(zhàn)場,但從剛纔的辯論中,他發(fā)現(xiàn)那些極力要求出兵奪回京口的大將普遍比較衝動,考慮問題比較簡單,這使他對奪回京口沒有信心。

片刻,張昭和程普走進了孫權(quán)書房,程普本來已很少過問軍政事務(wù),大多在家中養(yǎng)病,但這一次他或許也意識到形勢危急,主動參與到軍政事務(wù)之中。

孫權(quán)見兩人進來,便擺擺手道:“不用行禮了,請坐吧!”

張昭和程普坐下,這時,呂蒙也快步走進書房,孫權(quán)也令他坐下,對他們?nèi)说溃骸霸谖疫@裡,三位就不要再爭吵,可以各抒己見,我們需要做出一個決策。”

張昭首先道:“啓稟吳侯,微臣並非不想奪回京口,只是微臣覺得應(yīng)該權(quán)衡利弊,採用最有效的應(yīng)對之策。”

孫權(quán)點點頭,“軍師之言深合我意,現(xiàn)在形勢複雜,確實不能輕舉妄動,但京口是戰(zhàn)略之地,失去它使我們十分被動,我又覺得應(yīng)該儘快奪回來,所以心中左右爲難,我想聽聽軍師和老將軍的睿智之言。”

呂蒙已經(jīng)意識到吳侯找自己來,並非是讓自己做決策,而是讓自己執(zhí)行決策,他也不再多言,靜靜坐在一旁,程普得意地瞥了他一眼,接著張昭剛纔的話題道:“老臣的意思也並非放棄京口,只是漢軍主力未到,我們不能過早地被甘寧軍隊牽住手腳,一旦我們軍隊陷在京口,而這時漢軍主力到來,建業(yè)防禦兵力不足,後果不堪設(shè)想。”

張昭也接口道:“程老將軍說得對,甘寧爲何突然攻打京口,他的目的是什麼?我想並非是要截斷吳郡和建業(yè)之間聯(lián)繫那麼簡單,更有可能是打亂我們的部署,我們進兵,他就撤走,我們退兵,他又再次回來,如此來回調(diào)動,我們會陷入極大的被動之中,所以微臣建議暫時按兵不動,先觀望漢軍主力,如果漢軍主力從蕪湖進入溧水,那我們就立刻出兵奪回京口,如果漢軍主力並不是去太湖,而是殺來建業(yè),那便可令吳郡之軍北上,同樣奪回京口。”

這時,呂蒙再也忍不住道:“如果漢軍主力是分兵兩路,一路去吳郡,一路來建業(yè),那又該怎麼辦?”

“那就不要管京口,建業(yè)和吳郡各自應(yīng)對!”

這時孫權(quán)點了點頭,他終於認可了張昭的方案,他對呂蒙道:“我明白呂都督的心情,京口失陷,誰心中都不好過,但我們要顧全大局,要考慮我們的事情,本身我們兵力不足,以弱戰(zhàn)強,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可能逢敵必戰(zhàn),不能和漢軍硬拼,我們只能集中兵力應(yīng)對漢軍主力,不管勝負,我們成敗只能在此一舉。”

呂蒙起身施禮道:“卑職遵從吳侯之令!”

“好!你去安撫衆(zhòng)將,告訴他們爲何不能立即奪回京口,平靜他們的情緒,嚴守建業(yè)!”

“卑職遵令!”

呂蒙行一禮,匆匆去了,孫權(quán)又對張昭道:“秣陵混亂,民心不穩(wěn),我已令謝將軍關(guān)閉城門,不準民衆(zhòng)進出,軍師要安排好糧食配給,穩(wěn)住秣陵民心。”

“請吳侯放心,老臣這就去安排。”

張昭也起身去了,這時,房間裡只有孫權(quán)和程普兩人,孫權(quán)瞥了一眼程普,這才冷冷道:“我覺得很奇怪,似乎漢軍知道我們的軍隊部署,精準地出兵京口,我懷疑江東高官中有人暗通漢軍,老將軍說說看,此人會是誰呢?”

程普心中猛地一跳,急忙起身道:“微臣也不知會是誰,但微臣向吳侯保證,微臣絕不會出賣江東。”

“是嗎?”

孫權(quán)淡淡道:“老將軍這樣說,我就放心了。”

程普悄悄擦一下額頭上的汗,又道:“或許並沒有人出賣情報,而是漢軍斥候厲害,吳侯多慮了。”

“我也是這樣希望,但江東身處逆境,難免會有人爲了自己的利益而出賣江東,老將軍,我們不得不防啊!”

孫權(quán)說到這,目光銳利地注視著程普,江東軍隊的部署,只有五個人知道詳情,這五個人中他最不相信的就是程普,畢竟程普當年曾支持過孫賁,最近又忽然活躍起來,著實令他心生懷疑,但孫權(quán)也沒有證據(jù),他只能含蓄地警告程普。

,!

第815章 匈奴野心第989章 最後談判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1044章 再搬新家第86章 初戰(zhàn)于禁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533章 漢中風雲(yún)(三)第420章 強硬反擊(下)第843章 連夜救人310章 襄城之變第571章 攻城之戰(zhàn)第477章 秭歸出事第552章 籠絡(luò)世家(上)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682章 明取陳倉第737章 暗施奇兵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27章 天造地設(shè)一雙第1006章 失之桑榆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1章 絕地求生第816章 初戰(zhàn)匈奴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372章 狹路相逢第637章 噩耗傳至第605章 龐統(tǒng)心事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428章 周瑜到來第882章 半渡而擊第873章 勇猛激戰(zhàn)第596章 討價還價第324章 附加條件第20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1105章 中原大戰(zhàn)(四)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454章 荊州使者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51章 水深九尺的小衙門第2章 一輛牛車第944章 江東破局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341章 血戰(zhàn)當陽第551章 公開取士(下)第444章 應(yīng)對西擴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700章 許昌夜話第609章 血戰(zhàn)西城(上)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38章 錦帆賊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460章 達成共識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4章 再陷困境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310章 襄城之變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251章 再襲糧道第131章 婉拒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293章 厲害殺招第782章 江東風雲(yún)(二十六)第661章 血戰(zhàn)木門(上)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819章 威逼發(fā)令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381章 兩江分裂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721章 河曲設(shè)郡第680章 土產(chǎn)深意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1017章 戰(zhàn)雲(yún)籠罩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537章 關(guān)中消息第701章 家事風波第244章 兵臨城下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479章 司馬懿的第一戰(zhàn)第461章 爾虞我詐第961章 三個建議第199章 去還是不去?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887章 家人到來第360章 蘄春風雲(yún)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136章 奪權(quán)第775章 江東風雲(yún)(十九)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1092章 攻城血戰(zhàn)
第815章 匈奴野心第989章 最後談判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1044章 再搬新家第86章 初戰(zhàn)于禁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533章 漢中風雲(yún)(三)第420章 強硬反擊(下)第843章 連夜救人310章 襄城之變第571章 攻城之戰(zhàn)第477章 秭歸出事第552章 籠絡(luò)世家(上)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682章 明取陳倉第737章 暗施奇兵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27章 天造地設(shè)一雙第1006章 失之桑榆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1章 絕地求生第816章 初戰(zhàn)匈奴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372章 狹路相逢第637章 噩耗傳至第605章 龐統(tǒng)心事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428章 周瑜到來第882章 半渡而擊第873章 勇猛激戰(zhàn)第596章 討價還價第324章 附加條件第20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1105章 中原大戰(zhàn)(四)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454章 荊州使者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51章 水深九尺的小衙門第2章 一輛牛車第944章 江東破局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341章 血戰(zhàn)當陽第551章 公開取士(下)第444章 應(yīng)對西擴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700章 許昌夜話第609章 血戰(zhàn)西城(上)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38章 錦帆賊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460章 達成共識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4章 再陷困境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310章 襄城之變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251章 再襲糧道第131章 婉拒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293章 厲害殺招第782章 江東風雲(yún)(二十六)第661章 血戰(zhàn)木門(上)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819章 威逼發(fā)令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381章 兩江分裂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721章 河曲設(shè)郡第680章 土產(chǎn)深意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1017章 戰(zhàn)雲(yún)籠罩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537章 關(guān)中消息第701章 家事風波第244章 兵臨城下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479章 司馬懿的第一戰(zhàn)第461章 爾虞我詐第961章 三個建議第199章 去還是不去?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887章 家人到來第360章 蘄春風雲(yún)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136章 奪權(quán)第775章 江東風雲(yún)(十九)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1092章 攻城血戰(zhàn)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承德市| 安泽县| 冀州市| 东兴市| 蒙山县| 南乐县| 金山区| 黎城县| 祁连县| 子洲县| 十堰市| 闸北区| 崇信县| 龙山县| 色达县| 梁山县| 大名县| 枣阳市| 和林格尔县| 霍林郭勒市| 景泰县| 南木林县| 陕西省| 调兵山市| 赤峰市| 彭州市| 赤城县| 湘阴县| 大埔区| 岐山县| 体育| 睢宁县| 隆回县| 独山县| 历史| 海兴县| 九台市| 太仆寺旗| 都昌县| 清新县| 常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