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3章 法正與孟達(中)

江協法正和孟汰的對話。自然再次牢不漏地送到了賈南鄭城中,賈詡拿著暗影記下法正與孟達的時話在看著,不覺意間嘴角露出微笑,這一下卻是被網進來的李儒看到。

李儒見到難得一笑的好友竟然露出微笑,便取笑道:“文和。怎麼你也會笑了?。

賈詡沒有在意,反而將手中暗影記下法正與孟達的對話的絹布遞給李儒,說道:“文憂一看便知。”

李儒含笑接過,而後仔細翻看了起來,只看了一陣,便驚訝道:“咦,這個法正好生厲害,當是天下小有的大才,加之其年紀尚若是能加以鍛鍊,只怕不在你我之下。”

賈詡說道:“這是主公吩咐詡留意的人,不想主公慧眼如斯。”

李儒聽得,亦感嘆道:“是啊。主公當真有識才之能,公明、漢升均是主公一手提拔,二人都乃世之虎將。元常、伯侯以及德容,都是主公當日讓文和到儒手中要去,於識才之上,儒亦對主公佩服不已

賈詡聽得,點頭笑道:“文憂,不若我等同去見識這位少年英才,如何?。

李儒聽得,笑道:“甚好,文和要回宛城,正好爲文和送行,儒又可巡視漢中各縣情況,政務上德容獨自處理即可。”

賈詡聽得,笑道:“文憂卻是學得主公一般悠閒了在南陽郡之中,張繡的悠閒和鍾繇的忙對這兩個走出了名的,張繡不時的巡視以及到各地走走逛逛,無聊之時就到軍中與大將比武較技,而相反鍾繇則是每天都埋頭處理政務,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而如今李儒顯然將張繡在南陽郡這一套搬到漢中來了,只不過李儒是當了張繡的角色,而張既則是當了鍾繇的角色罷了。

李儒聽了此話,一陣愕然,繼而哈哈笑道:“文和可是羨慕了?”

賈詡沒好氣地瞪了李儒一眼。說道:“小心詡在主公面前參你一本。就說你玩忽職守。”

李儒撇了撇嘴,說道:“文和。你這是妒忌,赤裸裸的妒忌,夫人準備要誕下小主公了,儒還是勸文和早日回宛城吧,想來主公有不少事情要麻煩文和處理。”

賈詡聽後,指著李儒,不由的氣結。最後只得無奈地罵道:“交友不慎啊

賈詡與李儒就在玩笑之中定平了明日出發,李儒將事情吩咐與徐榮以及張既二人完成,賈詡則是讓張遼和胡車兒先領選好的精銳士卒回宛城。自己則在後面坐小車趕路,不與大軍同行。

兩第二日,賈詡以及李儒一同坐小車出發,他們只帶了幾名張繡配給他們的親衛,負責駕車和起居,當然暗影的人則是一路暗中跟隨。兩人一路向東南出發,沿途之上李儒也在路過的縣城處訪問了一些百姓。聽聽他們對治政的看法等,連過幾城。發現百姓們對張繡的治政以及其軍隊都表示讚許。

兩人的小車出了漢中郡之後就到了上庸郡的治所上庸城,來到驛館前。兩人一同下車,賈詡就對李儒說道:“文憂,我們要見的人就在這驛館裡了

李儒聽得點了點頭,說道:“快點見完他儒就要回去了,若是被主公知道我這麼一個漢中太守巡視巡到上庸郡卻是不好。

賈詡不著痕跡的說道:“文憂且放心,詡是不會在主公面前參你一本的。”

李儒哼哼了兩聲,說道:“以儒對文和一向的瞭解,文和定會在主公面前參儒一本的。”

賈詡小聲罵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說完不理李儒幾步走進了驛館當中,李儒見得,只能無奈跟上。

驛館雖然是歇息的地方,但在驛館的留下也安排了一個地方供客人們吃飯喝酒聊天的,與以後的客棧情況差不多。

賈詡一進去。離遠就見到兩名文士打扮,神態輕鬆的年輕人在不遠處吃喝,賈詡便要了那兩名文士打扮的人旁邊的位置,之後又叫了幾道小菜。

當李儒以及賈詡坐下之後,並沒有引起兩人的注意,李儒網想說話。賈詡就做出禁聲的手勢。

只聽見那邊一人說道:“上次來這上庸城沒有發覺,現在才覺得這上庸城非是一般的繁華,達以前曾經隨家嚴來過一次上庸城,那時候的上庸城根本不及現在繁華,長此下去。只怕這上庸城會發展得不亞於南陽的宛城說話的正是孟達。

那邊的法正說道:“我們上次來上庸。卻是不及現在繁華,而現在上庸能如此,卻是有因

盞達聽得。奇道:“孝真且爲達解惑六”

??……一

法正笑道:“以前的上庸只是在南陽郡之旁,而且多山,土地亦不肥沃,不富庶亦正常。但如今張繡奪下漢中郡,這上庸就成了漢中以及南陽兩郡之間的橋樑,而如今漢中郡網準備治理,正是商人賺錢的良機,大量南陽郡的商人涌入漢中郡之中,卻是將這兩郡之間的大城上庸城連帶著使得繁榮了不少。而由於蜀道長期被劉焉截斷,益州與外界聯繫已經斷絕了幾年時間,如今雖然只走到漢中郡的道路通了,但商人亦可將不少益州的特產運出,而經上庸出南陽,就是唯一的通道,上庸得此良機,又怎能不繁榮呢。

聽了法正的話,不止孟達讚歎,就連賈詡以及李儒都看出對方眼中的驚喜,因爲從此話中可以聽出,法正不僅長於謀略,而且對治政亦有心得,可謂大才。

李儒卻是當先說話朝法正說話道:“這位兄弟所言有理,可謂道出了我等商人爲何要出入於南陽以及漢中兩郡的原因啊,而這上庸城的益於此,亦難得繁榮了起來。”

卻是這次李儒以及賈詡出來,是裝作客商的,故此李儒亦從客商的角度開始與法正搭話。

那邊的孟達見得李儒是客商打扮。眼神之中透著不屑,只是不停地自己夾菜,並沒有打算搭理李儒。

反倒是法正很有禮貌地回了一禮,說道:“這位先生客氣了。”

李儒沒有在意孟達的反應,而是笑著對法正道:“大司馬真是治政有方,如若不是大司馬,我等只怕還在戰亂之中,聽說完州以及河北那邊打得厲害著呢,關中那邊也不太平。”

賈詡則是在旁邊搭了一句:“是啊。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這句說話卻是張繡經常掛在嘴邊的,這時卻被賈詡說了出來。

法正聽得,細細地重複了幾遍這句說話,而後向賈詡拱手一禮道:“先生之言飽含深意,正佩服。”

這時孟達卻似乎對法正對待二人的態度不滿意,冷哼一聲道:“現在張繡看似勢大,三郡富庶繁榮,但其實如空中樓閣,張繡身處危機之中而不自知罷了,勸你們還是儘早離舁這裡,不然戰火來到,只怕你們不僅不能發財。恐怕連性命亦要賠上。”

賈詡以及李儒聽得,對視一眼。分明看到雙方眼神之中的戲髏,賈詡微微一笑,暗中對李儒做了一個請的手勢,李儒輕點了一下頭表示知道。只聽見李儒裝說道:“這位先生何出此言,須知大司馬乃是天下有數的虎將,不亞於天下第一大將呂布,而大司馬麾下大將亦是能戰之士。其軍兵強馬壯,試問天下誰是大司馬的對手?”

孟達聽得,不顧法正眼神的阻止,說道:“張繡東有袁術,東北有曹操,南有劉表以及劉障,西北關中處有李郭二人,這數名諸侯之中,只有曹操與張繡並無舊怨,但張繡奪了充州的襄城,只怕以曹操爲人不會善罷甘休,到時若有一說客,說連這衆位諸侯齊伐張繡,只怕張繡再強,亦無力相抗矣。”

李儒聽得,暗中覺得好笑,孟達之言若是用來威嚇普通的客商或許真的會成功了,但與李儒說這些,無疑有班門弄斧之嫌。

正當李儒準備說話的時候,法正卻是開口道:“兩位先生莫怪,子度兄方纔所說只是戲言耳,當不得真說完瞪了瞪孟達。

孟達雖然年長於法正,但對這位年紀比自己而見識能力都比自己強的好友卻甚是服氣,如今見的法正真的生氣了。便不再多言。

李儒見得,亦沒有在意,反而問法正道:小兄弟爲何說那只是戲言。某卻是覺得小兄弟那位朋友所言甚是有理。”

法正聽得,苦笑了一下,無奈之下只得將在漢中郡時與孟達分析的話重新說了一遍與李儒聽。

李儒聽完之後,嘆道:“想不到小兄弟竟然有如此才學,卻是不知小兄弟可否爲某說一下天下大事。某乃是行商之人,若是知道了亦可趨吉避兇。”

法正聽得,笑道:“此小事耳,兩位先生經常於各地奔走,見識廣博。若是正有說得不對的地方,請兩位先生指出。”

李儒笑了笑,示意法正說話,那邊的孟達亦不再吃菜。而是變得神色凝重,想來他也想聽一下自己這個好友對天下大勢走向的看法。閱讀最新童節就洗澗書曬細凹口甩姍齊傘

第141章 曹操大敗第240章 張繡出徵第262章 張繡曹操相見,佔據司隸(上)第89章 呂布(四)第170章 馬踏連營第34章 互破其計第33章 董卓算計周慎第532章 槍挑張合第407章 激戰江油城(下)第32章 出發第130章 張繡再戰趙雲第530章 曹軍的弩箭第116章 鬥關羽(下)第622章 火燒連環船第84章 靈帝崩,洛陽亂第637章 藤甲挫關羽(上)第241章 楊奉與吳班第178章 賈詡說李儒,調來人才第600章 說降魏延第513章 高順歸心第415章 大戰劉備(中)第118章 田豐出計(下)第214章 夜襲敵營(上)第249章 皇甫嵩的抉擇第257章 誅李傕第170章 馬踏連營第77章 評時論政(上)第622章 火燒連環船第475章 鳳雛龐統第492章 援兵!轉機!第181章 趙雲VS黃忠第427章 再見甄洛第54章 李儒出計,賈詡暗助張繡(中)第313章 昭姬撫琴 張繡戰甘寧第85章 董卓入洛陽第327章 杖責周倉第205章 黃忠奪劍閣第460章 羯族第358章 陸上絲綢之路?第479章 襲擊與反襲擊,包圍與反包圍(上)第589章 出兵南中的真正目的第109章 趙雲第486章 劉璋投降第117章 田豐出計(上)第99章 修煉(三)第9章 太守託孤第373章 張繡討涼州第532章 槍挑張合第211章 血戰劍閣(中)第640章 臨陣換帥第232章 法正與孟達(上)第66章 再戰西涼叛軍(五)第84章 靈帝崩,洛陽亂第119章 調兵遣將第13章 皇甫嵩問平羌策第481章 甘興霸智取江州(上)第42章 大舉進攻第203章 楊任中計,黃忠顯威第121章 鬥箭 太史慈VS呂布第45章 成名之戰,北地槍王(一)第540章 張遼爲誘餌第635章 魯肅之策第538章 荀攸之謀第371章 五路諸侯討袁術(上)第80章 出兵楊縣第71章 留守安邑第416章 大戰劉備(下)第60章 戰事再起,張繡當先鋒(三)第413章 劉備的面目!王耶?賊耶?第322章 諸葛瑾歸張繡 戰端再啓第222章 破益州先鋒軍(下)第440章 一戰陷魚復第503章 兩敗俱傷之計第228章 馬均與翻車(下)第194章 長安變,張繡謀第497章 且看東萊太史慈神箭第506章 馬孟起千里奔襲 曹孟德割髯斷袍(上)第537章 搶掠曹軍腹地第400章 毒士之謀第368章 馬均論機關器械第637章 藤甲挫關羽(上)第414章 大戰劉備(上)第640章 臨陣換帥第264章 整訓降卒的方法第246章 激戰曹陽(下)第322章 諸葛瑾歸張繡 戰端再啓第541章 顏良與文丑第50章 突圍而去(上)第16章 連斬敵將(中)第450章 夜襲左谷蠡王部(中)第34章 互破其計第130章 張繡再戰趙雲第97章 修煉(一)第163章 李嚴第328章 鄧縣遭襲第265章 馬騰、韓遂來襲第171章 大破紀靈第58章 戰事再起,張繡當先鋒(一)第22章 再見張濟
第141章 曹操大敗第240章 張繡出徵第262章 張繡曹操相見,佔據司隸(上)第89章 呂布(四)第170章 馬踏連營第34章 互破其計第33章 董卓算計周慎第532章 槍挑張合第407章 激戰江油城(下)第32章 出發第130章 張繡再戰趙雲第530章 曹軍的弩箭第116章 鬥關羽(下)第622章 火燒連環船第84章 靈帝崩,洛陽亂第637章 藤甲挫關羽(上)第241章 楊奉與吳班第178章 賈詡說李儒,調來人才第600章 說降魏延第513章 高順歸心第415章 大戰劉備(中)第118章 田豐出計(下)第214章 夜襲敵營(上)第249章 皇甫嵩的抉擇第257章 誅李傕第170章 馬踏連營第77章 評時論政(上)第622章 火燒連環船第475章 鳳雛龐統第492章 援兵!轉機!第181章 趙雲VS黃忠第427章 再見甄洛第54章 李儒出計,賈詡暗助張繡(中)第313章 昭姬撫琴 張繡戰甘寧第85章 董卓入洛陽第327章 杖責周倉第205章 黃忠奪劍閣第460章 羯族第358章 陸上絲綢之路?第479章 襲擊與反襲擊,包圍與反包圍(上)第589章 出兵南中的真正目的第109章 趙雲第486章 劉璋投降第117章 田豐出計(上)第99章 修煉(三)第9章 太守託孤第373章 張繡討涼州第532章 槍挑張合第211章 血戰劍閣(中)第640章 臨陣換帥第232章 法正與孟達(上)第66章 再戰西涼叛軍(五)第84章 靈帝崩,洛陽亂第119章 調兵遣將第13章 皇甫嵩問平羌策第481章 甘興霸智取江州(上)第42章 大舉進攻第203章 楊任中計,黃忠顯威第121章 鬥箭 太史慈VS呂布第45章 成名之戰,北地槍王(一)第540章 張遼爲誘餌第635章 魯肅之策第538章 荀攸之謀第371章 五路諸侯討袁術(上)第80章 出兵楊縣第71章 留守安邑第416章 大戰劉備(下)第60章 戰事再起,張繡當先鋒(三)第413章 劉備的面目!王耶?賊耶?第322章 諸葛瑾歸張繡 戰端再啓第222章 破益州先鋒軍(下)第440章 一戰陷魚復第503章 兩敗俱傷之計第228章 馬均與翻車(下)第194章 長安變,張繡謀第497章 且看東萊太史慈神箭第506章 馬孟起千里奔襲 曹孟德割髯斷袍(上)第537章 搶掠曹軍腹地第400章 毒士之謀第368章 馬均論機關器械第637章 藤甲挫關羽(上)第414章 大戰劉備(上)第640章 臨陣換帥第264章 整訓降卒的方法第246章 激戰曹陽(下)第322章 諸葛瑾歸張繡 戰端再啓第541章 顏良與文丑第50章 突圍而去(上)第16章 連斬敵將(中)第450章 夜襲左谷蠡王部(中)第34章 互破其計第130章 張繡再戰趙雲第97章 修煉(一)第163章 李嚴第328章 鄧縣遭襲第265章 馬騰、韓遂來襲第171章 大破紀靈第58章 戰事再起,張繡當先鋒(一)第22章 再見張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乐市| 五原县| 兴和县| 温泉县| 玉龙| 马山县| 双峰县| 酒泉市| 阜宁县| 滁州市| 都昌县| 垦利县| 遂平县| 门源| 乃东县| 盈江县| 饶阳县| 大安市| 望谟县| 会同县| 同江市| 阳原县| 全南县| 永安市| 广德县| 宁晋县| 嘉黎县| 尉犁县| 若尔盖县| 霍林郭勒市| 兴仁县| 房山区| 中方县| 旬邑县| 肇源县| 会理县| 万全县| 珲春市| 奉化市| 横山县| 安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