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71章 決斷

諸葛亮的丞相府設(shè)在建章宮的東南角一座官廨中。他很喜歡這裡,不僅是因爲他之前駐紮在關(guān)中的時候住在這裡,而且因爲有百尺闌,可以登高望遠,眼界開闊。

思路受阻的時候,諸葛亮就喜歡到百尺闌上登高望遠,藉以平復(fù)心情,整理思路,對當前複雜的形勢做一個清晰的判斷。只是百尺闌也有不好的地方,一是太高,攀登不易,以正常人的體魄都要累得氣喘吁吁,更何況諸葛亮這種病體。每登一次百尺闌,他都累得半天不能動彈。二是風(fēng)大,登高望遠固然痛快,可是上面的風(fēng)也很容易讓人受涼,特別要注意保暖。

雖然已經(jīng)是仲夏五月,諸葛亮依然披著一件舊貂裘,以抵禦清涼的夜風(fēng)。

諸葛亮坐在百尺闌上,看著遠處的渭河,沉默不語。

諸葛瞻和諸葛攀已經(jīng)累了,靠在一起,閉上了眼睛打盹。不管諸葛亮怎麼教育他們,他們畢竟還只是孩子,長時間的正襟危坐讓他們感到疲倦。

“篤!篤!篤!”一陣緩慢而沉重的腳步聲響起,諸葛攀先醒了過來,瞪著一雙警惕的眼睛看著樓梯。腳步聲還在下面,要走到他們所在的樓層還需要一段時間,可是夜深人靜,耳朵裡只能聽到風(fēng)聲,這腳步聲聽起來讓人不寒而慄。

在諸葛攀的煎熬中,腳步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重,彷彿整個百尺闌都被這個腳步聲震得搖晃起來。諸葛瞻也醒了,和諸葛攀擠在一起。驚恐的看著樓梯口。

姜維慢慢的出現(xiàn)在他們面前,見到這兩個孩子驚恐的面容,不禁微微一笑。

“丞相。”姜維走到諸葛亮身後,躬身施禮。

“伯約,來得好快。”

“接到丞相的書信,日夜兼程。”

諸葛亮默默的點了點頭:“還記得魏霸的那個問題嗎?”

姜維一愣,隨即搖了搖頭:“軍務(wù)繁忙,實在沒有心思考慮這些玄虛的問題。”

“的確玄虛,可是我不知道爲什麼,時常想起這個問題來。”諸葛亮擡起手。指了指檻外的虛空:“特別是站在這百尺闌上。我更是不自然的考慮到這個問題,然後又想起他說的另外一句話。”

姜維沉默著,他站在諸葛亮的身後,看不到他臉上的表情。

諸葛亮似乎也不期待的他的回答。繼續(xù)慢吞吞的說道:“登高固然可以望遠。可是高處也更加寒冷。所以勸君莫至最高處,高處不勝寒,著實是至理名言啊。”

姜維的嘴角抽搐了一下。輕聲笑道:“可惜,他自己都做不到適可而止,攻取了遼東之後,他能滿足於封侯嗎?”

“是啊,知人者智,知己者明,智者易,明者難。”諸葛亮慢慢轉(zhuǎn)過身:“你認定魏霸接下來會再進一步?”

姜維微微一笑:“丞相,魏霸一戰(zhàn)而定遼東,大漢有土崩之勢,你卻如此猶豫,不怕坐失良機嗎?”

諸葛亮臉色一黯。“我只是覺得可惜。這樣一個奇才,如果毀在我的手裡,將來後人如何評價這件事,如何評價我?”

“後人會說丞相能謀善斷,力挽狂瀾,是我大漢中興之臣。”

諸葛亮無聲的笑了,笑得很苦澀。過了好一會兒,他從袖子裡抽出一封書簡,遞給姜維:“伯約,去做吧。”

姜維看了一眼書簡,眼中掠過一抹狂喜,連忙躬身領(lǐng)命。他轉(zhuǎn)身道:“丞相,我揹你下樓吧。夜太深了,小心著涼。”

“不,我還想在這兒再想一會兒。”諸葛亮看了一眼相擁而眠的兩個孩子:“你幫我把他們帶下去,好好照顧他們。”

姜維躬身領(lǐng)命:“喏。”轉(zhuǎn)身走到諸葛瞻、諸葛攀面前,一手抱起一個,又一步步的下樓去了。

諸葛亮閉上了疲憊的眼睛,兩滴濁淚從眼角滑落,他喃喃說道:“文長,對不起。”

……

姜維披著夜色來,又披著夜色走,悄無聲息。建章宮在長安城外,出入建章宮,只要經(jīng)過建章宮的宮門,不需要經(jīng)過長安城的城門,所以沒幾個人知道他曾經(jīng)到建章宮來過,與諸葛亮有過一番交談。

城西有柳市,經(jīng)營各種木材。天子可能要遷都長安,需要修復(fù)宮殿,木材一時緊俏,來往柳市做生意的人就多了起來。爲了能買到中意的木材或者早點做成第一筆生意,很多人在市門打開之前就會趕到市場門口等候。

天色還沒亮,柳市門口就有人在等著。相識的人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交流著最近的行情,討論著天子遷都長安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又將給關(guān)中帶來什麼樣的好處。長安作爲大漢都城的時候,關(guān)中人是昂首挺胸的,光武皇帝定都洛陽,關(guān)中成了陪都,從此一落千丈,甚至差點成了蠻荒之地。如今大漢天子又有可能定都長安,對關(guān)中人來說,自然是利好消息。

在熱烈的討論中,一個穿著單衣的人站在馳道邊,看著路上漸漸被行人踩碎的馬蹄印,眉心微蹙,沉吟不語。他看了片刻,擺了擺手,有隨從不動聲色的脫離了人羣,一個向東,一個向西,急行而去。然後,他自己露出溫和的笑容,向人羣走了過去,朗聲道:“諸位,我有不同意見。”

有人回過頭來,看了他一眼,笑道:“原來是豫章來的周君,不知道周君有什麼高見,也讓我等開開眼界。”

“高見談不上。”此人微微一笑:“我只是覺得,天子定都關(guān)中也許是好的,可是丞相的政策,對我們這些小有家資的人卻不是好事啊。丞相行法家之道,在成都時,益州世家備受摧殘,到了關(guān)中,你們就能例外?再者,天下未定,丞相要用兵,需要大量的錢財。如今公開的法子已經(jīng)用過了,接下來,誰能保證不會出現(xiàn)告緍令這類的事?”

衆(zhòng)人互相看看,頓時沒有了剛纔的興奮。

“開源節(jié)流,丞相開源遠遠不如節(jié)流用心,就算是開了源,也掌握在官府手上,與我等百姓何干?今日之關(guān)中,即是昔日之益州,今日之益州,也將是他日之關(guān)中啊。”

“周君言之有理,那依周君之見,我等又當如何應(yīng)付?”

“那些儒生都說我們商人重利,逐利而居,既然如此,當然是哪裡能賺錢,就去哪裡了。”周姓商人微微一笑:“天下又不是隻有丞相一個人說了算的。”

衆(zhòng)人嘰嘰喳喳的議論了一番,又有人叫道:“莫非周君是返鄉(xiāng)麼,關(guān)中這麼大的生意,就不做了?”

“生意再大,如果賺不到錢,誰願意做?你願意?你願意?”周姓商人一個個的指過去,最後一甩袖子,哈哈大笑:“反正我是不願意。車騎將軍正在攻擊遼東,最多三五個月,他就能平定遼東,遼東寶貨不少,運輸又方便,來往的人都賺了大錢,我還是去做海運賺錢吧。”

此話一出,有人贊同,有人遺憾。贊同的是與周姓商人同樣的行商,遺憾的則是那些關(guān)中本地的坐賈。外地商人可以逐利而居,本地商人卻不怎麼方便,只能看著別人另闢財源而自己只能望財興嘆了。

如果能在丞相和車騎將軍做個選擇,相信絕大多數(shù)人都會選擇車騎將軍魏霸,他的治下已經(jīng)是安居樂業(yè)的代名詞。他雖然是個武人,可是論治理民生的政績,又有誰能和他相提並論呢。就算是以睿智著稱的丞相,只怕也略有遜色吧。

這時,市鼓響了三通,市門大開,商人們涌進了柳市,開始了一天的經(jīng)營。周姓商人走到自己的店肆前,擡起頭,看了看匾額上的字:嘉木堂,滿意的笑了笑,舉步進了門。

一個時辰後,兩個隨從先後回到了嘉木堂,彙報了他們打探到的情況。周姓商人沉吟了片刻:“莫非是姜維?可是他爲什麼要如此鬼鬼祟祟的來建章宮,有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麼?”

與此同時,建章宮外渭水邊的馳道上,戴著斗笠,揹著糞筐的彭珩蹲下身子,用手扳開一塊馬糞,湊到鼻端聞了聞,皺眉頭:“這是隴右的戰(zhàn)馬,是夜裡來去的,相隔不會超過一個時辰。”

同樣打扮的陳茗擺動著手裡的竹夾,熟練將幾塊馬糞夾入竹筐裡,淡淡的說道:“如此鬼鬼祟祟,夜來夜去,還能出入自如,除了丞相的門生薑維,我想不出第二個人。”

“我也覺得是姜維,可是我想不通他有什麼秘事,是要對付大將軍呢,還是要對付車騎將軍?”

“應(yīng)該是大將軍吧。”陳茗聳了聳肩:“車騎將軍遠在遼東,他們就算是千般手段,怕是也鞭長莫及。”

彭珩沉吟片刻,點了點頭:“不管怎麼說,我們還是照常把消息傳出去,怎麼判斷,還是由將軍自己決定吧,也許他們會有其他的線索。”

“其實我覺得不需要那麼複雜。”陳茗不以爲然的說道:“丞相的身體堅持不了幾天,丞相之後,還資格和將軍作對的人,無非諸葛恪、姜維那麼幾個,我們分頭行動,找個機會,一人一劍,不就解決了。”

彭珩哼了一聲:“這是朝堂之爭,你以爲是你們道門的私鬥啊。刺殺,是最下乘的,你可不能亂來,否則我饒不了你。”

陳茗哈哈一笑:“放心,我只是說說而已,不會那麼傻的。”

.

第641章 利誘第285章 迂迴攻擊第405章 計中計第567章 臨陣磨槍第326章 兩霸相逢智者勝第275章 傳說中的鈴鐺第614章 引而不發(fā)第132章 瓜熟了第266章 共浴第131章 說謊的藝術(shù)第51章 再鬥楊儀(中)第138章 三省吾身第482章 平生大敵第338章 疑竇叢生第87章 寸有所長第870章 遺憾第764章 生意人第674章 萬事俱備第606章 意外之變第553章 別有深意第21章 樹大招風(fēng)第742章 大器晚成第416章 連哄帶嚇第989章 不得不低頭第571章 富貴險中求第537章 攻守兼?zhèn)?/a>第41章 初窺門徑第692章 人心難測第722章 將計就計第456章 冷暖自知第786章 暗戰(zhàn)第350章 誤會第129章 東南有事第826章 集腋成裘的暗示第662章 圖窮匕首現(xiàn)(下)第661章 圖窮匕首現(xiàn)第277章 能忍陸遜第432章 辰水之戰(zhàn)(七)第990章 水到渠成第833章 防患於未然第978章 滴水穿堤第905章 攻心第742章 大器晚成第933章 薑是老的辣第636章 公與私第668章 魏霸教兄第514章 交州!交州!第839章 一動風(fēng)雷第213章 堂堂之陣第368章 不速之客第458章 霸氣孫公主第523章 奪兵第1004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339章 病得不輕第624章 心有靈犀第187章 棋逢對手第113章 進退兩難第648章 刁難第714章 最懂他的人是我第613章 明爭暗鬥第798章 魏霸的奇兵第107章 逃亡路上第287章 以少勝多第380章 好好學(xué)習(xí)第473章 山人有妙計第804章 生變第851章 如臨大敵第972章 你急我不急第62章 秋風(fēng)起第842章 丞相的氣場第865章 煥然一新第660章 風(fēng)波第884章 兩個瘋子第187章 棋逢對手第694章 有備無患第287章 以少勝多第360章 禍福相依第787章 兩個姓周的第295章 奪橋(下)第462章 丞相很生氣第531章 圍魏救趙第764章 生意人第1001章 全面反擊第85章 張夫人的心病第200章 以退爲進第486章 噩夢第984章 隔閡第104章 無以自明第629章 信任第173章 天下可橫行第506章 現(xiàn)在可以收了第119章 問道都督府第197章 步騎大戰(zhàn)第111章 驚鴻一瞥第334章 己所不欲,必施於人第323章 倒打一耙第630章 橋山月第702章 棋差一著第993章 女子可黨第239章 討價還價
第641章 利誘第285章 迂迴攻擊第405章 計中計第567章 臨陣磨槍第326章 兩霸相逢智者勝第275章 傳說中的鈴鐺第614章 引而不發(fā)第132章 瓜熟了第266章 共浴第131章 說謊的藝術(shù)第51章 再鬥楊儀(中)第138章 三省吾身第482章 平生大敵第338章 疑竇叢生第87章 寸有所長第870章 遺憾第764章 生意人第674章 萬事俱備第606章 意外之變第553章 別有深意第21章 樹大招風(fēng)第742章 大器晚成第416章 連哄帶嚇第989章 不得不低頭第571章 富貴險中求第537章 攻守兼?zhèn)?/a>第41章 初窺門徑第692章 人心難測第722章 將計就計第456章 冷暖自知第786章 暗戰(zhàn)第350章 誤會第129章 東南有事第826章 集腋成裘的暗示第662章 圖窮匕首現(xiàn)(下)第661章 圖窮匕首現(xiàn)第277章 能忍陸遜第432章 辰水之戰(zhàn)(七)第990章 水到渠成第833章 防患於未然第978章 滴水穿堤第905章 攻心第742章 大器晚成第933章 薑是老的辣第636章 公與私第668章 魏霸教兄第514章 交州!交州!第839章 一動風(fēng)雷第213章 堂堂之陣第368章 不速之客第458章 霸氣孫公主第523章 奪兵第1004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339章 病得不輕第624章 心有靈犀第187章 棋逢對手第113章 進退兩難第648章 刁難第714章 最懂他的人是我第613章 明爭暗鬥第798章 魏霸的奇兵第107章 逃亡路上第287章 以少勝多第380章 好好學(xué)習(xí)第473章 山人有妙計第804章 生變第851章 如臨大敵第972章 你急我不急第62章 秋風(fēng)起第842章 丞相的氣場第865章 煥然一新第660章 風(fēng)波第884章 兩個瘋子第187章 棋逢對手第694章 有備無患第287章 以少勝多第360章 禍福相依第787章 兩個姓周的第295章 奪橋(下)第462章 丞相很生氣第531章 圍魏救趙第764章 生意人第1001章 全面反擊第85章 張夫人的心病第200章 以退爲進第486章 噩夢第984章 隔閡第104章 無以自明第629章 信任第173章 天下可橫行第506章 現(xiàn)在可以收了第119章 問道都督府第197章 步騎大戰(zhàn)第111章 驚鴻一瞥第334章 己所不欲,必施於人第323章 倒打一耙第630章 橋山月第702章 棋差一著第993章 女子可黨第239章 討價還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密云县| 宁波市| 全南县| 鄂托克前旗| 谢通门县| 淳安县| 宣武区| 上高县| 宁城县| 襄樊市| 五指山市| 化德县| 枣阳市| 淮阳县| 永宁县| 额敏县| 丰镇市| 平安县| 和田市| 青川县| 柘城县| 新龙县| 元氏县| 突泉县| 长海县| 利辛县| 纳雍县| 犍为县| 怀宁县| 文昌市| 睢宁县| 枞阳县| 青田县| 营口市| 姚安县| 同德县| 浦北县| 天门市| 措美县| 中卫市| 蒙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