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敦厚的諸葛瑾亦點頭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奉孝先生之言瑾深有同感!"我不由得啞然失笑:"我等此時乃是爲歡迎兩位諸葛賢弟來徐州的,各位就不必把話題再糾纏在商身上了。商素知孔明少有大志,各位何不借此良機多做請教?"爲了進一步瞭解諸葛亮現在所具有的能力,我自然而然的把已經有些跑題的衆人視線又引到了諸葛亮的身上。
心領神會的郭嘉當然也就舊話重提:"適才孔明之言令嘉如醍醐灌頂猛然醒悟。嘉這裡先謝過孔明的提醒!"說完向諸葛亮抱拳一禮。在諸葛亮寵辱不驚的還禮之後郭嘉續言:"當前蠻胡肆虐並、涼二州。由於地域所限,我等一時很難爲家國以盡微薄之力。思及大漢國土遭蠻胡塗炭,大漢百姓受蠻胡蹂躪心甚悽戚!不知孔明可有對家國百姓略盡綿薄之力之策以教郭嘉?"諸葛亮神情莊重的說道:"當此國難當頭之際,我等大漢子孫當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同心合力一致對外......。"
"好!孔明所言亦商之所思也。"我不由自主的打斷了諸葛亮的話頭。又有些不好意思的擺了擺手歉意的道:"孔明請續言。"諸葛亮接著說道:"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隅,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成大事者當利用一切的機會,以引導事態向有利於家國百姓和自身利益的方向發展。無敵侯傳檄天下之所言亮就深以爲然。水無常形,事無常態;徐州能否出兵往援則還要看事態的進一步發展才能確定。想來幷州之局已可維持現狀,以呂布多年同蠻胡周旋的經驗,維持在不勝不敗當能做到。而曹cao忌於天下人悠悠之口,亦不會在呂布背後下手,何況尚有無敵侯陳重兵於箕關之外相脅,而曹孟德亦樂於靜觀世仇呂布與蠻胡拼個兩敗俱傷也。"
諸葛亮頓了頓接著說道:"涼州之局則不容樂觀,很難說馬騰和韓遂能起多大的作用。蠻胡中人亦不乏智謀之士,對其二人必會多加防範,亦有可能出現意外之變故。而孫策據守三關則更難以高枕無憂!且不言孫策能否拼盡全力來爲曹cao作嫁;就其孫策本身根基尚不穩固,新成之軍戰力堪憂,就難以阻擋蠻胡二十萬鐵騎的狂攻;三關之失就在眼前。那時,孫策退居漢中,曹cao就會直接面對蠻胡的攻擊。而無敵侯的機會也就到來了!從前次無敵侯的隻言片語中亮亦能測知無敵侯之意:選一上將率大軍借道三輔,傾全力痛擊蠻胡;借追剿之機進入涼州,並趁勢而取之。"
"然亮尚有數言忠告無敵侯:其一,亮知徐州人才輩出,然大軍統帥必選一穩重堅忍之人,其作用首先是要擊退蠻胡。當然,不能打敗蠻胡一切均要免談了,那也將會使無敵侯的聲望大大受損。其擊敗蠻胡之後,還要擔負起趁機功取涼州的重責。在孤軍
奮戰的條件下,預定的戰略目的能否成功實現,統帥的智謀與堅韌將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其二,亮知無敵侯憑籍強橫的武力有親歷戰陣的習慣。然此次征戰決不可親自統軍,如無敵侯親自統軍攻入涼州之後,可以想見曹*很可能會不惜一切代價把無敵侯絞殺在涼州,致使無敵侯所轄之數州因無主而內亂。而無敵侯穩居於徐州,曹cao就會攝於無敵侯的威脅而縮手縮腳,對攻取涼州也大爲有利。
其三,所謂借事取勢,把既得利益最大化。無敵侯亦可利用此機威壓袁紹,儘快解決北方的威脅,以免有百年底蘊的袁氏死灰復燃。"郭嘉衷心的讚歎道:"勿怪主公言子瑜之弟乃當世絕才。此言不虛也!孔明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所言,與主公所預作的佈置幾無毫釐之差。令嘉歎爲觀止!如此之才,當世何人可匹?"
我搖著頭道:"商與孔明相比亦相差不可道計!商是身在局中,對大局的瞭解要多過孔明十倍百倍,才能隨機而斷。而孔明則僅是憑著隻言片語的道聽途說,就把商預布的尚未到實施之時的各種伏筆都大白於天下矣!商大有讓孔明剝光了身子、置於街市無法遁形之感。孔明之智幾近於妖矣!"爲了籠絡住諸葛亮,就要毫不吝的惜恭維他。也就多浪費點口水罷了,又沒有其他的損失不是?
不過,諸葛亮要是能被幾句好聽的話給糊弄住,那也就不是他了。飄逸俊朗的諸葛亮正色的說到:"無敵侯和奉孝先生謬讚矣!亮只是就大勢之可能變化紙上談兵而已,其結果如何尚未定也,何況無敵侯對此早已有了萬全之準備。亮與無敵侯談笑間可令數十萬強敵灰飛煙滅的偉業豐功相較,實乃螻蟻與大象之比微不足道也!"
其實,前面諸葛亮對形勢的一切推斷也都是其真實的看法和評價。即使其不想爲我所用,在我與郭嘉這兩個明白人面前,藏拙倒會引來麻煩。既然其來到了徐州,也就懷有了大部份要入仕徐州的意思,莫不如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引起我對他的重視。至於原來的軌跡中其侍劉而未侍曹,究其原因也無外乎是其沒有侍曹的機會罷了。沒有機會引起曹cao的重視,他只能是從底層幹起,想一步登天必然是難上加難!
見氣氛頗爲融洽,我不由得打趣兒到:"我等就不要相互的吹捧了!無人恭維我等,我等自己恭維自己也太過於的無趣兒了?"引起了衆人一陣嫣爾輕笑。
侍衛進來稟報:甄小姐有急事求見。我脫口而出:"她能有什麼急事?還不是又來調皮搗蛋!"我的話音未落,甄宓嬌脆的聲音就從侍衛身後傳了出來:"大哥總是看不起宓兒。淨說宓兒的壞話!"換了一身粉紅色羅衫的甄宓飄然若仙的從侍衛的身後繞了出來。
我向侍衛揮了揮
手令其退下後,有些尷尬的對沒見過甄宓的步騭和諸葛兄弟介紹到:"商的的世妹甄宓。"可能是小丫頭兒一天總想著嫁進陶府纔是她的最終目的,因而在我話音未落就順嘴反駁道:"纔不是世妹呢!宓兒是......。"沒等說完她自己就已經感覺到不對,忙用玉手捂住了殷紅的的小嘴,滿面羞紅的推了我一把嘀咕道:"就怨大哥。總是讓宓兒出醜!"
我側了側身子拉開同她的距離,笑著看向她本想說'你到底是商的什麼人哪?'。感覺場合不對,就臨時改口說道:"宓兒別鬧了!有事快說,還有客人哪!"甄宓揚起尚帶著嫣紅餘韻的俏臉說道:"宓兒無聊想來看看大哥。聽侍衛說讓大哥推崇備至的那個諸葛亮來了,就跟著侍衛進來了,想見見大哥說的才子是啥模樣?看看他能有多大的才?能不能回答上宓兒的一問?"
我沒好氣的說道:"快別搗亂了!無事去府上尋你貞姐姐她們說話,大哥這裡還有事呢!"讓我大感悲哀的是:有人已經上趕著來甘願受她的捉弄了!自從雖然年紀尚幼、但已初具顛倒衆生姿容的甄宓進來之後,正應了那句話: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沒見過甄宓的幾個年輕人均是眼前一亮,而坐在那裡一直側耳傾聽的少年諸葛均則沒來由的面色一紅。在我的話音剛落,諸葛亮就站了起來說道:"在下就是無敵侯謬讚的諸葛亮。亮自忖頗爲愚鈍,不知小姐有何問題要相問於亮?"
我驚奇的張大了嘴:美女的魅力還真不是一般的大呀!一直沉靜如水的諸葛亮也能受她所惑?想想也就釋然了,才十八歲的諸葛亮畢竟還有些年輕,總還是有好勝之心和沉不住氣的時候,如果連一個小丫頭兒的問題都回答不上來,那還自詡什麼'管仲''樂毅'?不過,小丫頭的聰明他還是低估了。沒有把握她是不會來獻寶的!
爲了避免諸葛亮過於的尷尬,我攔阻到:"宓兒平時淨胡鬧!孔明千萬別聽她胡說!"在甄宓撅起小嘴正要發嬌嗔時,諸葛亮卻搶先說道:"無妨,亮甚願來回答小姐的問題以博衆人一樂。"無奈的我也只好長嘆了一聲。提前替他默哀了!
甄宓試探著問我道:"大哥,那宓兒就問了?"既然人家兩廂情願,咱何必枉做惡人?不過,'兩廂情願'好像有點用詞不當?哎呀!早咋就沒想到呢?把甄宓嫁給諸葛亮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呀?現在可就太晚了!也說不出口呀?甄宓見我半天沒說話,不由得又嬌嗔道:"勿怪秀兒姐姐說:大哥一走神就是在想算計誰?看,又走神了!"說完還輕輕推了我一把。正考慮把甄宓賣出去的我還沒回過神來,心不在焉的順嘴說道:"啊!隨意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