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平四年秋。傍晚,徐州刺史府後宅內(nèi)悄無聲息,丫環(huán)、僕人禁若寒蟬,偶爾的私語和走動也被刻意壓底了聲音。稍遠處已經(jīng)亮起燈光的老爺?shù)臅垦e,不斷的傳出吵罵和器皿的破碎聲。大公子已經(jīng)昏迷三天了!徐州城內(nèi)的幾個知名的郎中均束手無策,氣得老爺不是罵人就是摔東西。這不?老管家陶福又被打發(fā)出去想辦法了。
刺史陶謙、字恭祖,素性寬厚、頗有謀略,早年隨太尉張溫平定西涼反叛屢立功勳,後黃巾作亂被委以徐州刺史。恢復(fù)洲牧制後,因功封安東將軍、徐州牧、溧陽侯。老妻早喪,僅餘二子在側(cè)。由於年事漸衰,且世道紛亂、政務(wù)繁忙,因而對二子疏於管教,使二子文不成武不就、整日流連於酒肆青摟的紈絝於世。三天前,大公子陶商酒後回府,路遇徐州名門之女糜貞。糜貞,年方二八、素有徐州第一美女之稱,琴棋書畫無一不精,且性情剛烈、頗通武技。近日,於名士陳珪老先生處求得一幅字畫,帶著貼身丫環(huán)拿去裝裱,路遇陶商。之前,陶商曾數(shù)次託人向糜家家主糜竺求親,均被糜竺藉故推脫;今日相遇藉著酒勁陶商即湊過去糾纏,一路跟到了裝裱店。在店內(nèi)陶商自詡風雅的參謀著、氣得糜貞柳眉倒豎,由於醉酒站立不穩(wěn),陶商打翻了店家斟的放在幾案上的茶杯,淋了糜貞一身、還浸濕了幾案上的字畫。忍無可忍的糜貞順手抄起幾案上的一方硯臺,砸在了手忙腳亂的陶商頭上。跌到地上的陶商一夢不醒,被跟隨的家人擡回家後昏迷至今。
經(jīng)歷了絕望和無耐的我象失去意識一樣,空洞的眼睛無助的盯著潔白的病房天棚。我本是管理專業(yè)的高才生,參加工作後不到三十歲就已經(jīng)擔任了一箇中型企業(yè)的高層。天有不測風雲(yún)!自幼體弱的我加之這些年的打拼身體嚴重衰退,在暈倒在辦公室後
被送進了醫(yī)院,經(jīng)醫(yī)生會診後認定爲身體肌能嚴重老化,從此之後只能靜養(yǎng)尚能有幾年的壽命。嗚呼!我尚未結(jié)婚哪!還沒後代哪!上帝、佛祖、默罕穆德你們何其不公啊?我茫然的盯著棚頂,眼裡只有一片的白,宛如魂魄已經(jīng)出竅了似的。累了......、累了......,睡吧......、睡吧.....。彷彿剛剛經(jīng)歷了兩萬五千里長徵一樣的乏累無比的頭痛欲裂,嗓子象就要要冒出煙來。"水.....,水......。"我嘶唖的喊著。身畔一個清脆聲音驚叫道:"大公子醒了,大公子醒了!"我費力的睜開乾澀的眼皮,恍惚中一個只有電視裡才能見到的面貌,在昏黃的燈光下出現(xiàn)在眼前:大大的眼睛、梳著雙髻、一張亦喜亦瞋的俏臉:"大公子你可醒了!"我嘶啞的呼喊:"水......!""哎!"一隻小勺遞到了我的口邊,喝了兩勺水後我艱難的問到道:"這,是那兒?你是誰呀?"對方驚詫地道:"我是丫環(huán)紅兒呀!這是大公子你的臥房啊!哎呀!大公子你咋啥也記不得了?你等著,我去稟報老爺。"我急道:"等、等等,什麼、什麼?丫環(huán)、老爺?我這是在那兒?到底是怎麼回兒事?"由於說得太急我激烈咳嗽起來。紅兒急忙扶著我輕輕捶著被背道:"哎呀!大公子你真的啥都忘了?你已經(jīng)昏迷三天了,老爺都要急死了,又罵人又砸東西,全府上下都亂了,二公子也被老爺給打了......。"爆豆子一樣的聲音在耳邊響著,而我卻象白癡一樣瞅著紅兒,彷彿石化了!定了定神,我輕輕的試探著說;"紅兒是吧?你慢慢的說,我現(xiàn)在在那兒?我到底是誰?我怎麼啥也不記得了(其實是根本不知道,徹底懵了)。"聽著小丫環(huán)紅兒的娓娓敘說,當然,關(guān)於陶大公子的臭事兒說得很隱諱。我大至瞭解到:嗚呼!三大
教主真的顯靈了!我真的一覺睡到了古代?至於怎麼來的只有天知道?好歹名字同前世一樣,否則別人喊時,我卻不知所云豈不太尷尬了?控制了一下情續(xù),儘量把聲音放平靜了說:"那個,紅兒啊!少爺我把很多事都忘記了,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半夜了,是吧?""三更了。""那好,你就先不要告訴老爺我已經(jīng)醒來了。讓老爺歇著吧!明天早晨再告訴他。好嗎?""可是老爺讓我你一醒來就稟報他?""好了,就聽我的吧!你這幾天肯定也累了,就下去歇憩吧。我怎麼啥也想不起來了?得好好想想。""那好吧!明早再稟報老葉爺。我去了!對了,我聽郎中說:少爺你頭部受到了重擊,醒來後可能會失憶,休息一段時間就會好的。想不起就不要想了,也早點歇了吧。""好,去吧。"我忙說。
打發(fā)走了小丫環(huán),我閉著眼睛根本睡不著(其實肚子也餓了,只是想給自己一個思考的時間,也就只好先忍著了。),恍惚中,一切感覺是那麼的真實,卻又不那麼的可信?也許明天早晨醒來一切又回到了原點,繼續(xù)去等待天國招喚的日子。漢末?中平四年?我成了陶謙的兒子陶商?聽紅兒講:我今年十八歲,老陶謙給我起的字是‘納言’,我還有個弟弟叫陶應(yīng)、字慎言,十六歲了。看起的名字到挺附和老陶謙的寬厚個性的!這個時間應(yīng)當是大規(guī)摸的黃巾之亂剛剛平息,小範圍的此起彼伏,董卓這尊‘大神’尚未進京。如果我真的是來到了這裡,我該做些什麼?這可是徐州呀!是曹孟德、劉玄德這兩個‘德’爭奪的焦點哪!中間還夾著個‘三姓家奴’呂奉先。原來的時空陶謙的後代可是屍骨無存哪!可能是身體虛弱,亂其八糟的想著,不知道什麼時間我竟睡著了。(關(guān)於陶謙二子的字、年齡皆爲杜撰。根據(jù)行文的需要後面還會有所杜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