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98章放權

臨湖水榭中

談了一會兒東線戰事,李福壽與衆臣又聊了一會兒國內經濟建設方面的問題,想到哪說到哪兒,說是議政,其實更像是閒聊天兒。

水榭之外樂曲悠揚,透過輕紗帷幕便是曼妙風景,細品精美茶點,縱論天下大事,當真好不愜意。

“衆愛卿,你們覺得這場戰爭還會持續多長時間?”

“啓奏聖上,微臣竊以爲當今世界戰爭即將進入第5個年頭,規模空前浩大,對社會和經濟的傷害絕無僅有,疆域遼闊的俄羅斯帝國己經承受不住轟然垮塌,隨之而來的便是大規模的內戰。沙俄遇到的困境,在交戰各國中程度不同的存在,微臣預計明年三四季度可見分曉,最遲不會到後年一季度。”

“財相大人此言甚爲有理,不過還稍有保守,明年協約國方面準備的“攤牌行動”,將會打破同盟國勝利的幻想,徹底終結這場史無前例的人類災難。從軍事角度來看,明年底前有希望結束戰爭。”

“對於元帥大人的判斷,我倒有不同意見,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秉承了日耳曼人的不屈戰鬥精神,可不是這麼容易被打敗的,即便戰爭蔓延至德國領土,我也不認爲一年之內可以解決戰爭,至少得兩年。”

“再打上兩年,法國人就先拖垮了,帝國已經對同盟國實行全面禁運,他們撐不了那麼長時間。”

“此言不妥,同盟國在東線戰場上取得勝利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第2集團軍只能困守烏克蘭西部戰場,這場仗還有的打。”

“話說的輕巧,世界大戰爆發至今,參戰的國家高達36個,波及世界15億人口,官方確認的傷亡人數就超過1500萬。實際情況大家都知道,戰爭傷亡人數翻一倍也不止。僅僅俄羅斯帝國在戰前1.6億人口,現在已經不足1.48億,繼續打下去人都要死光了,即便英法這樣的老牌帝國也承受不住如此巨大的消耗。”

“綜合來看,歐洲確實打不下去了,若非在東線戰場取得優勢,對最終勝利還抱有一點期望,同盟國方面的奧斯曼帝國和奧匈帝國早就分崩離析了。”

“我贊同元帥的專業意見,明年底應該是戰爭見分曉的分水嶺,拖不了多久。”

“微臣附議。”

“附議。”

爭論了會兒

衆臣大致取得了一致意見,經過幾年大戰,各方實力水平都擺在明面上。

協約國集團總共32個國家,圍毆同盟國集團德,奧匈,奧斯曼和保加利亞四國,在全面佔據絕對的海上優勢的同時,西線主戰場已經推進到比利時境內與法德邊境地區,將戰火燃燒進德國只是時間問題。

世界大戰主要在東線戰場和西線戰場上,全都位於歐洲。

歐洲南線戰場,北非戰場,西亞戰場,遠東戰場從規模和烈度上看,全都無足輕重,不足以影響大局。

西線戰場是當之無愧的主戰場,德國在這裡投入了8成以上的總兵力,兵員傷亡總人數超過300萬。

東線戰場只是側翼戰場,

以奧匈帝國兵力爲主,德軍爲輔,二者圍毆沙俄,戰爭同樣打得血腥慘烈。

僅奧匈帝國一家,在東線戰場上損失的兵力就達到360餘萬。俄軍損失則超過 900萬。

如此大的傷亡,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是無法承受之重。

在議論別國傷亡的時候,大洋帝國衆臣相當之理智,這因爲大洋帝國軍隊在歐洲戰場上戰績耀眼,尚未遭受到重大傷亡。

所以,衆臣指點江山的心態相當好,頗有些居高臨下的意味。

帝國遠征軍參戰至今,大大小小戰鬥數百起,損失約4.1萬餘人,其中陣亡約萬餘人,其他都是程度不同的輕重傷。

這對抵達歐洲戰場總計約120餘萬人的遠征兵團而言,只能算輕微損失了。

李福壽環顧衆臣,點出了下一個問題關鍵所在;“既然衆愛卿都認爲戰爭將在明年底左右的時間見分曉,今天已經12月5日,距離聖誕節還有20天,距離18年元旦也不足一個月,那麼是否應該未雨綢繆,提前一步規劃整體國民經濟節奏,以免戛然而止的戰時經濟造成的嚴重衝擊呢?”

此言一出

衆臣皆恍然大悟,左右環顧了一下,齊齊站起身來,拱手做禮道;“陛下聖明,明見萬里,臣等愧不如也。”

“衆愛卿都坐下吧,一國就是一家,我這個當家人考慮的未免就多一些,凡事預則立,不欲則廢,就是這個道理。”李福壽神情和煦的招呼大家都坐下,端起茶杯飲了一口,這纔不慌不忙的說道;“既然坐而論道,那麼大家就議一議吧,該當如何穩妥的退出戰時經濟。”

這個話題點出來,衆臣紛紛坐下細思起來。

當前雖然是亭臺水榭閒談,但依然有皇室秘書官記錄衆臣言行,意見達成一致的事宜,隨後將由內閣及各部門推行。

所以,也不能信口開河。

細思一會兒

財政大臣唐昭儀率先開口說道;

“啓稟聖上;

微臣竊以爲,退出戰時經濟政策應當財政先行,帝國聯邦儲備銀行應當逐漸收緊錢袋子,推行保守經濟政策,逐步降低當前經濟熱度。

這包括提高銀行準備金率,縮減貨幣發行規模,分幾步提高銀行利率,給市場釋放明確的降溫信號。

爲了配合金融政策,內閣各部門都應該出臺相關措施,包括並不限於規範市場行爲,嚴厲打擊相關金融違法犯罪活動,梳理廠礦企業按章納稅行爲,嚴格進出口管理制度,收緊對於軍工武器生產出口的銀行貸款,收緊對於盲目擴大產能的某些行業貸款,比如鋼鐵,礦山,軍工領域機械設備和生產爆炸品的化工廠。

通過以上措施

可以給社會發出明確信號,提前一步擺脫戰時經濟狀態,恢復到正常社會經濟運行中。

帝國財政部方面,將會就此進行全面研究,部署針對性的財政政策,統一規範市場,促使整體經濟平穩著陸。

微臣一點愚見,請陛下指正。”

唐昭儀說的這番話很有些乾貨,得到李福壽和內閣衆臣的高度評價。

聖上言道;“昭儀所言,甚合吾心,此爲老成謀國之言也!”

這個評價不可謂不高,立馬激起了席下衆臣的攀比之心,爭搶著諫言獻策,一時間你方唱罷我登場,熱鬧非凡。

貴族院議長範仲齋伯爵表示;“當前戰時經濟宛若烈火烹油,出現了許許多多的違法亂紀行爲,經濟亂象叢生,有必要加強立法工作,儘快推行審議中的《大洋帝國商標法》《進出口管制法》《商業產品質量法》《帝國戶籍法》《交通法》《菸酒槍支管制法》等法案儘快出臺,讓相關部門有法可依,依法行政,進一步促成法治社會體系完善……”

殖民地部大臣賈東河子爵表示;

“鑑於從戰時經濟向和平經濟的轉變,從過熱經濟中退出,絕不能小覷由此帶來的巨大沖擊。

帝國從事軍工行業的數百萬人口,以及相關產業鏈高達1600餘萬從業人員,難免會遭受嚴重影響。消失的海外訂單和需求,可能造成大量企業破產,人員失業。

具體情況需要殖民地部與相關內閣各部門緊密配合,進行一次全面摸底篩查,才能得出權威性結論。

。但是在此之前

帝國方面應該全面收緊移民政策,降低外來勞動人口衝擊,爲帝國內部工人留下更多的工作機會。

。暫時的用工緊張情況,一定會隨著從戰時經濟中退出產生的大量失業人口,從而得到根本性緩解,降低對帝國經濟和社會的衝擊。

根據上一年度的統計

帝國本土新出生人口一年達到369萬餘人,已經具備很強的人口增長能力,在經濟面臨轉型的情況下,有必要控制大量低素質移民進入。

當前移民人口約在每年200~210萬之間,採取有效措施之後,每年可以控制流入40~50萬高素質人口。

這樣一來

預計明年和後年將會減少約300萬成年就業需求,極大的增強帝國抵禦經濟轉型風險能力,是一項有力的舉措。

待到帝國經濟全面恢復後,再逐步放開移民嚴格控制政策……”

賈東河子爵歷任工業大臣和交通大臣,曾經常年從事帝國宏觀經濟領域工作,是內閣一位資深閣僚,他的話非常有見地,措施果斷老辣,贏得了內閣衆臣的一致附合聲。

所謂低素質移民,就是沒錢沒文化的年輕人,在工廠只能從事簡單的重複性勞動,或者在社會上從事碼頭運輸,城市清潔或者農牧業等低薪勞動,屬於社會底層民衆。

從經濟發展角度來看

如今大洋帝國進入高度工業化社會,對低素質勞動力的需求相應的減少,對有文化中高素質勞動力的需求增強,這是不爭的事實。

而所謂高素質移民,特指華夏大陸一些赴澳洲留學深造的學子,滿清遺老遺少,富有的商人子女家眷,地主戲子,文人墨客,家境較好且受過教育的新移民。

所以這個高素質移民概念,指的是有一定文化程度和經濟能力的移民,而並不涵蓋道德水準及政治傾向,那已經超出了殖民地部管理的範疇。

打開窗戶

隨著風兒涌入的不但有鳥語花香,也有灰塵和糟粕,這是難以避免的情況。

李福壽看到此議得到大多數閣臣的附議,心中躊躇了會兒,便點頭應允了。

這兩年來

。他很少推翻廷議結果,即便有些不符合他的治國理念,也不會輕易動用帝君威權否決,而是充分的尊重民主議程,悉心維護逐步放權大趨勢。

帝國在戰後將實施重大政治改革,進入全面放權的過程,逐步走向英式君主立憲制度。

還將有幾項重大的舉措,這包括關係帝國公民每一個人切身利益的《平權法條》,旨在促使貴族和平民同權,在法律面前不分高低,在人權面前不分高低,在公民責任和義務上不分高低,在享受政治和社會資源上不分高低,這一切都在醞釀中。

在這個時候,不適合鬧什麼大動靜。

第200章帥才第935章風捲殘雲第908章陰謀論第661章分田地第680章朝議第679章議貨幣第395章再造北部新松江第249章布里斯班河隧道第513章贊比西河南岸工程第384章硬氣第913章南美變局第815章國際風雲涌動第706章王儲第947章開啓談判進程第539章18500000人口的底氣第73章世界補鍋匠第159章新幾內亞島第766章一道測試題第473章衝突第596章黑手第669章紮根嶺南第463章澳洲在世界人口大國能排在什麼位置?第356章一把沖天大火第1042章遷都第640章未雨綢繆第374章金融業安排第761章衣食住行第281章功虧一簣第571章定位第395章再造北部新松江第1086章北海之戰第570章凌厲反擊第36章驚起一灘鷗鷺第110章上流社會圈子第991章快去發電報第457章弓在弦上,不得不發。第939章新增領土問題第701章帝國主義者嘴臉第475章長岐一十四條第733章經濟差異第883章穩操勝券第七章空白的市場第990章金融和擴張第11章紅河谷牧場第744章科學沒有國界第495章大局觀第899章一連串壞消息第14章 中途遇襲第1087章二敗俱傷第144章新南威爾士州長之爭第1042章遷都第964章城市排位從第十到一十七第654章新政啓航第672章夏威夷之變第746章香格里拉宮第611章防護第一第931章放進一條狼第1033章島嶼換艦艇第331章第454章欲拒還迎第756章世紀末的躁動第933章裝甲兵的赫赫豐碑第936章受挫第366章各有考量第754章佔領呂宋羣島第160章治島策論第469章開支第733章經濟差異第405章米國公主第516章腰果第112章皇恩浩蕩第215章戰機第688章紅河谷級戰列艦第888章默契第742章神秘島第299章羊毛原料供應第1123章重建第622章弗萊徹上校第98章先娶妻後戀愛第710章誰精明?第620章發狠的段祺瑞第425章法蘭西玫瑰第113章昆士蘭伯爵第914章擴張海峽省第618章夢幻城堡第163章周全安排第293章南行列車(五)第570章凌厲反擊第328章四個月後第1065章扶桑困局第1127章我宣佈第25章 勢力爆增第889章進軍北美第298章慢慢算賬第602章突破自我第759章揣摩上意第481章一物降一物第403章皮之不存,毛將附焉。第241章一連串命令第603章大殺器
第200章帥才第935章風捲殘雲第908章陰謀論第661章分田地第680章朝議第679章議貨幣第395章再造北部新松江第249章布里斯班河隧道第513章贊比西河南岸工程第384章硬氣第913章南美變局第815章國際風雲涌動第706章王儲第947章開啓談判進程第539章18500000人口的底氣第73章世界補鍋匠第159章新幾內亞島第766章一道測試題第473章衝突第596章黑手第669章紮根嶺南第463章澳洲在世界人口大國能排在什麼位置?第356章一把沖天大火第1042章遷都第640章未雨綢繆第374章金融業安排第761章衣食住行第281章功虧一簣第571章定位第395章再造北部新松江第1086章北海之戰第570章凌厲反擊第36章驚起一灘鷗鷺第110章上流社會圈子第991章快去發電報第457章弓在弦上,不得不發。第939章新增領土問題第701章帝國主義者嘴臉第475章長岐一十四條第733章經濟差異第883章穩操勝券第七章空白的市場第990章金融和擴張第11章紅河谷牧場第744章科學沒有國界第495章大局觀第899章一連串壞消息第14章 中途遇襲第1087章二敗俱傷第144章新南威爾士州長之爭第1042章遷都第964章城市排位從第十到一十七第654章新政啓航第672章夏威夷之變第746章香格里拉宮第611章防護第一第931章放進一條狼第1033章島嶼換艦艇第331章第454章欲拒還迎第756章世紀末的躁動第933章裝甲兵的赫赫豐碑第936章受挫第366章各有考量第754章佔領呂宋羣島第160章治島策論第469章開支第733章經濟差異第405章米國公主第516章腰果第112章皇恩浩蕩第215章戰機第688章紅河谷級戰列艦第888章默契第742章神秘島第299章羊毛原料供應第1123章重建第622章弗萊徹上校第98章先娶妻後戀愛第710章誰精明?第620章發狠的段祺瑞第425章法蘭西玫瑰第113章昆士蘭伯爵第914章擴張海峽省第618章夢幻城堡第163章周全安排第293章南行列車(五)第570章凌厲反擊第328章四個月後第1065章扶桑困局第1127章我宣佈第25章 勢力爆增第889章進軍北美第298章慢慢算賬第602章突破自我第759章揣摩上意第481章一物降一物第403章皮之不存,毛將附焉。第241章一連串命令第603章大殺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敦煌市| 丰顺县| 罗山县| 绥化市| 永城市| 芷江| 砀山县| 滨州市| 罗平县| 基隆市| 绍兴县| 高陵县| 青龙| 孝感市| 淮滨县| 阿拉尔市| 宿州市| 右玉县| 西藏| 吉首市| 蓬溪县| 安宁市| 阳朔县| 长宁区| 克东县| 石首市| 当涂县| 疏勒县| 佛山市| 临海市| 五原县| 吴忠市| 和龙市| 海原县| 萝北县| 武义县| 伊宁县| 鄂托克旗| 贡嘎县| 宁城县| 堆龙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