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27章 紙老虎 下

“殿下,是否以爲臣所說的不當?”

趙傭悶哼一聲,不答。

“殿下,你想錯了,諸位皇子當中,你最長,也長了好幾歲,自不會發生唐高宗與魏文帝時的故事。而且在臣心中也渴望陛下長壽百歲,這將是大宋之慶幸,更希望今天所講的,殿下永遠不要用上去。不過臣兩年半後,就要去彼岸了。去了彼岸,臣不會惺惺作態,將會一去不回。因此今天說了這些,是預防萬一……”

史上趙頊死後,司馬光上位,將所有新法推倒,然後大送,送完了,再送趙頊一個神字諡號,民無能曰神,老百姓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說你壞吧,你是好心的,說你是好心吧,卻將國家弄得一團糟。通俗一點,整是一個神經病!

有人就說司馬光,今天你這麼做,異日有人教趙煦以父子義,反對今天的以母改子,後果不堪設想。司馬光咆哮道,天若祚宗社,必無此事!

如果趙煦是一個笨小孩,那就拉倒吧。

關健他十分聰明,性格又得到父親的遺傳,極其要強,剛纔一番對話也能看出來了,說唐高宗軟弱!唐高宗都軟弱了,又能找幾個剛強的皇帝?

於是他心中不滿,事實上神經病不是趙頊,而是晚年的司馬光與高滔滔,司馬光死了,還有一個神經病活著,兩相如何和睦?

因此趙煦待遇越來越差,在宮中爲高滔滔所逼,在邇英閣爲小程所逼,在朝堂上爲大臣所逼,以至他親政後說了一句,只見臀背,只能看到大臣的後背與屁股,他都比不上一個傀儡皇帝的待遇。

也就是這些洛黨朔黨的啥,將文彥博所說的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改成了你皇帝是傀儡。天下是士大夫治的!

所以王巨纔有了今天這一講。

“太保,父皇他身體……”趙傭擔心了(現在趙煦名字仍是趙傭,閱讀時請注意一下)。

“殿下,你聽出來了?”王巨詫異道。

“這還能聽不出來?”趙傭不悄地說。又問:“父皇他……”

“昨天看到陛下,身體安然無恙,不過臣不久後要去彼岸,所以防止萬一……到了那時候,請殿下切記兩個字。隱忍。真不行,多翻一下唐高宗與魏文帝未即位前的相關史書。”

“可父皇……”

“殿下,不用擔心,故臣多次說,陛下身體十分重要,你的身體同樣也重要。爲何重要,請隨我來。”

王巨讓趙傭換下了身上的黃色公服,不但是黃色,還是正黃色,穿著這玩意兒上大街。也不要看人了,別人一起圍過來看你了。

然後王巨帶著趙傭一路轉著,開始周圍都是非富即貴人家,許多宅第遠比王巨的宅子更奢侈。

轉著轉著,轉到了馬前街東部,開始進入了貧民區。

看著那些民棚,以及衣衫襤褸的百姓,趙傭有些目不忍睹,他說道:“太保帶我來到這裡,是不是想說一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看問題沒有那麼簡單,爲何貧困?多時因爲剝削與兼併導致的,還有一部分是懶惰。吃喝狎賭導致的。就象有的富人,他們是靠智慧換來的貴與富,有的人雖不智,但也靠勤勞換來的富與貴,這種換取富貴的方式當值理表揚。但最恨的,就是有些權貴用不正當的手段。巧取豪奪,陰謀詭計,換來富與貴。如果任由發展下去,這個社會就會產生極度的不公,百姓對朝廷失望。失望的百姓越來越多,甚至許多人連溫飽都不能解決,國家就危險了。有許多人稱讚這幾年國家小治,有人誇張地說元豐之治,確實,這幾年不斷地寬賦,以及種種刺激經濟發展的政策落實,是有許多百姓變好了。”

“是啊,太保,你不說我想不到,你一說,我想到了,這些市坊裡出現了許多新房宅。”

“不錯,正是這幾年,有的百姓生活變好後,新近修建起來的,但還有許多百姓貧困的狀況並沒有改變。就象彼岸移民,遷徙那麼多百姓走了,這幾年國家也在不斷地寬賦稅,還有彼岸帶來的一些雜糧影響,按理說百姓壓力會寬鬆許多。可實際呢,今年仍有兩萬多戶百姓遷徙到了彼岸,雖然數量不象以前那麼誇張,它也說明了一點,還有許多百姓貧困到活不下去的地步,這纔有那麼多百姓不顧家園,不顧大海風波,向彼岸遷徙。”

“想所有百姓都不貧困,這會很困難的。”

“不錯,可是朝廷政治清明,國家財政狀況也漸漸轉好了,就可以進一步減少赤貧百姓的比例。所以殿下你要顧惜自己的身體,不是爲了你而顧惜身體,而是爲了這個大宋億兆百姓而顧惜身體。還有,臣今天在臣家中所說的話,切不可外傳,以後不會用上最好,如果用上了,請切記兩個字,隱忍。”王巨又重重提醒一回。

雖然趙傭歲數還不大,但相信他在宮中,也看到了趙頊與高滔滔爲了政見而產生的衝突。

“太保,你爲何要去彼岸,父皇他也捨不得。”

“殿下,一旦平滅西夏,我滅了幾個國家?”

“四個,五個,還有占城。”

“占城那不算,準確說是四個國家,還有內政之功,這樣的政績,自古以來,臣也能算上一個了。到了這一步,做爲臣子,已達到了巔峰,所以必須退讓。還記得太祖如何皇袍加身的嗎?太祖也不想取代後周,可是部下不同意了,強行將他推向人君之路。還有霍光,爲何讓她女兒嫁給漢宣帝,也是擔心他死後霍家不保,但實際霍光這麼做,已經漸漸偏離臣子之道,所以越是擔心,越是發生。蛇無頭不行,但蛇有兩個頭那就會出現問題了,天上必須要有太陽,但不能出現兩個太陽。因此臣那天開講霍光時,刻意講了退讓之道。這樣說,你明白嗎?”

“爲何那麼複雜?”

“世上之人。無一人不爲名利而熙熙攘攘,就象臣,不爲利,最少也爲了名。但因爲臣久居高位,影響深遠,不僅臣一個人,還有後面一大羣人,即便到了那一步。臣不想做什麼,萬一這下面一羣人想做什麼,或者某個人做什麼,臣如何自處之?因此退到彼岸,纔是善始善終之道。”

不一定要那麼複雜的,但難道對趙傭宣傳彼岸的君王立憲制度?

兩人踏著帶著積雪的石板路,繼續向前走著。四周是散開的侍衛,不僅有王巨帶來的侍衛,還有趙傭從皇宮裡帶出來的侍衛,趙頊兒子少。每一個兒子都寶貴著,況且趙傭等於是長子,未來的皇太子,未來的大宋皇帝。

只是應王巨的要求,這些侍衛與王巨、趙傭皆是平民打扮,又散於道路的前後,老百姓都沒有注意,甚至都沒有老百姓認出王巨來。

王巨就著這些邸店百姓,又給趙傭講起了各行各來,中間又穿插了民生、農牧業、工商業。甚至穿插了宗教、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的知識。

王巨兩世爲人,見識在宋朝無人能及,即便不是兩世爲人,因爲他還掌握了彼岸的信息。通過彼岸又瞭解到現在世界各地的情況,至少中西亞那邊他知道一些情況,所以在見識上還是無人能及王巨。

並且王巨又等於用實物實人旁徵博引地講述,因此在趙傭不知不覺間,天色就臨近黃昏了,王巨將趙傭帶回家。讓他與侍衛們重新換回衣服,送到宣德門。

趙頊見到兒子,好奇地問:“今天王卿講了什麼?”

整轉了快一天。

趙傭沒有講那個隱忍說出來,現在他也漸漸長大了,又是一個早熟比較聰穎的少年,王巨說出那番話,是以防萬一的,也是一片苦心。如果說出來,多少有詛咒父皇,挑釁父皇與祖母不和的嫌疑。

不過他就是對趙頊說出來,問題也不要緊,何謂以防萬一?就怕他對高滔滔說,但相信趙傭不會笨到這份上。

趙傭只說了其他,有的記住,有的記不住,最後道:“說了好多,兒臣都記不清了。”

“這個說得好……”趙頊道,雖然有的趙傭記不清楚了,不過大多數還是能記得的,王巨這些講授頗有價值啊,這是真在用心載培大宋未來有一個好皇帝了。

“父皇,難道功臣立下大功後,一定要退隱嗎?”趙傭疑惑地問。

“這個……如果是普通功臣,自然無所謂,不過有的功臣到了功高震主之時,君臣之間確實有些尷尬。”

“光武皇帝與功臣全始全終,先主也重用了諸葛亮。”

“傭兒,古今往來,有幾個人君能有光武大帝的才情?劉備雖用了諸葛亮,但魏文帝也用了司馬懿做爲託孤大臣,結果如何?”

“太保不會是司馬懿。”

“傭兒,人心是會變的,朕在,自然不會疑王卿,但朕不在,以你,未必能掌控王卿,故當年唐太宗有意貶斥李績,也正是此意。看過觸龍說趙太后嗎,有時候溺愛子女,未必是愛子女,而是害子女。並且彼岸對我朝極其重要,我朝人煙越稠密,有了彼岸疏散,並且疏散過去的都是赤貧百姓,能利於國家的統治。我朝也需要彼岸的金銀銅鐵,彼岸的貿易也可以爲我朝帶來大量稅賦,甚至養活許多百姓。但國家無一得力大臣前去坐鎮,彼岸早晚人心失散,不能爲我朝所用。”

在趙頊心中,不管彼岸是誰開拓的,最少彼岸的百姓全部是宋人,那就是宋朝的,最少是屬於宋朝的羈縻地盤!

但他說的也是實話。

他在,不怕王巨,他不在,並且趙頊也知道他這個身體,不是長壽的身體,只能說他不相信兩三年都熬不過罷了,不過萬一他有一個閃失,兒子還小,王巨威望太高,臣壯主弱,如果又發生皇袍加身的故事,大宋江山完了。

“好複雜哦。”

“傭兒,等你長大了,就知道。不過王卿知進退,朕也很歡喜,明天你再去他府上。他的這種開講,對你成長會有幫助。”

王巨又帶著趙傭轉了幾天,甚至轉到了郊外,雖然現在看不到農耕生產了。但得讓他見識一下農村是什麼樣子。

其實王巨這麼做,確實有些有違禮數,但放在王巨身上,卻毫無違和感,兩年多後。他就走了,就算與皇子拉近關係,又能怎的?

元旦節就到了。

過年了,趙傭不可能再跟著王巨後面“實習”。

妃兒略有些抱怨:“官人,皇子是誰的兒子?”

丈夫對皇上這個兒子,比對自己兒子還要上心。

似乎是……其實妃兒沒有弄明白,兩邊制度不一樣,那邊即便所謂的國主或君王,只要不胡作非爲,那怕才能不足。也不會動搖那邊的統治,因爲理財權已經徹底下放了。

但宋朝是帝制國家,有一個好皇帝,國家才能正常發展,如果皇帝不行,國家馬上就會衰敗。

制度不同,教育的要求也就不同。

其實真換成對自己兒子施加這麼多壓力,王巨還捨不得呢。

過年了,有一些大臣來拜年,包括章惇小蘇等大臣陸續到來。反正王巨未來去彼岸了,不怕其他人彈劾,君不見王巨都能帶著皇子滿京城的溜達?

不過王巨也去了蔡確家拜年,與巴結無關。而是向蔡確問詢國家的政務與財務。

未來兩年,戰爭規模是越來越大,用費驚人,因此後方極其重要。

但王巨已經離開相位,也沒有權利跑到各個部司去翻賬冊了,其實就連過問的權利也沒有。不過蔡確與王巨略略交了心。同時王巨力捧蔡確成了第二個中書令,這一點上蔡確還是很感謝王巨的。

加上西北乃是這兩年國家重心的重心,於是蔡確也略略逾制,將王巨離開後的情況大約說了說,又說了一下去年的財政,最後道:“太保,我還是很擔心哪。”

以王巨這麼花費下去,到了明年財政肯定不足。

如果斂財,王巨前幾年心血全白廢了,即便是斂財,也未必能滿足前線的需求。

王巨笑了一笑,將他與趙頊所說的主意又說了一遍,道:“此法不可常取,但暫時可以救急。”

“咦,這倒是一個妙策。”蔡確擊掌道,就是稍稍透支一下未來,能將西夏與吐蕃解決掉了,那又有何妨,他愣了愣又說道:“這個銀行司妙用可不小啊。”

“當然了,但也不能將它當成萬靈妙藥。”

“那是,這樣我就放心了。”

“還有,除了這個舉措,還有彼岸的銅,我再勸說了一下,看看彼岸商賈能否再提前捐助一些金銀出來。”

“擴印交子?”

“暫時還未到擴印交子之時,張商英曾去過我家,我略略問了問銀行司以及全國金銀的情況,雖然全國金銀價越來越接近,不過仍在上漲當中。所以這批金銀將作爲錢帛,繼續流通民間。”

其實王巨從彼岸弄來不少金銀,但這些金銀大多放在銀行司做本金了,又因爲這兩年王巨的推動,一些百姓變得更富裕,對金銀的需求無疑在增加中。實際不僅王巨多彼岸弄來了金銀,嶺南也發現了幾處銀礦,因此總體上銀價基本是穩住的,主要是就是金價繼續在上漲著。

史上兩宋時,每兩黃金漲到了六七萬文,銀子也漲到了四五千文,不過那是金人的勒索,要宋朝上交一千萬錠金,兩千萬錠銀,一錠就是五十兩,將宋朝所有金銀一起抄出來,也湊不出這個數字。

因此不作常例,但史上越往後去,金銀價越高。雖然史上的宋朝是一個軟弱的宋朝,但不得不承認宋朝有錢人真的很多……

所以這筆金銀,繼續投入到市場當中,這樣才能穩住絹交,纔不會引起百姓兌現。

但這批金銀是有限的,畢竟彼岸也要發展,而且貿易又因爲那個三千萬,同樣透支了未來。接下來幾年貿易所帶來的利潤會大幅度下降了。

這個王巨就不說了。

蔡確又道:“契丹使者已經到了京城。”

“哦?”

“他們帶來了遼國皇帝的國書,遼國皇帝語氣在國書上語氣很強硬,要求我宋朝顧全三國之好,三軍從橫山撤退,並且將戰俘交還給西夏。”

“呵呵,”王巨又呵呵了。

還不說,如果不是王巨回到京城述職,憑藉遼國這封恫嚇國書,準會又嚇倒一部分大臣。

王巨笑完後。說道:“蔡公,放心吧,由我來對付他們。”

“那是最好不過,”蔡確道。但他心裡在想,強人還得強人來磨!

初六就到了。

來的遼使是遼國寧昌軍節度使耶律拱辰,客省使、海州防禦使韓懿,一般都是這種中高級官員作爲使者相互往來,比如宋朝派往遼國的使者多是御史。知制誥,翰林學士,起居舍人,或者羣牧使這樣的官員,並沒有什麼特別。

王巨也進了殿,他雖離開相位,身上掛著的職官階官可不低,不亞於蔡確,因此是坐在最前面的數人之一。

韓懿驚訝地看著王巨:“王公,你怎麼也在京城?”

“你認識某?”王巨漠然地問。

韓懿心中發苦。俺們皇上都將你的畫像掛在南京皇宮裡了,豈能不認識?

王巨又說道:“某是陛下召回京述職,況且我朝是流官制度,今天能讓臣去陝西,明年也能讓臣回三省,後天還能讓臣去河北,你不知道嗎?”

韓懿暈,你這個殺星去河北幹嘛?

但王巨坐鎮這裡,兩個遼使馬上就老實了許多,先是恭賀趙頊元旦。然後耶律拱辰說道:“陛下,聽聞貴國用兵西夏,我朝陛下帶言,仁宗之時。四十二年不識兵戈,傳爲佳話,爲何不放過西夏,三國休戰交好?”

這樣說,比國書上的話要委婉多了。

王巨說道:“這一切,皆是某發起的。由某來代替陛下回答你們天子吧。”

“某想說幾件事,首先某對你們遼國不惡,甚至多次說過,不到萬不得己之時,不提再提什麼燕雲十六州,陛下可以做證,還有這麼多羣臣也可以做證。”

趙頊額了一下頭。

王巨是說過類似的話,雖然趙頊略有些不服氣,但王巨說得也不是沒有道理,收復兩國後,得要消化,而且兩國一是蕃國,一是羌國,消化起來更慢,消化過後,還要治理黃河,這樣一耽擱,十幾年時光下去了。當然,那時候也許宋朝更強大,但在這十幾年內,不要再提什麼燕雲十六州了,否則弄不好成了畫蛇添足之舉。

王巨又說道:“並且爲何我提出,要將雜糧種子交給你們契丹,還讓你們契丹派一些老農過來學習這些雜糧的種植方法,因爲只有這樣,你們契丹百姓纔會衣食無憂,百姓個個吃飽了,也就沒有人不顧你們契丹陛下的詔令,強行越境來打草谷,這樣兩國關係才能穩固,共同富裕。如果我對你們契丹抱有敵意,萬萬不會這麼做的。”

兩個使者聽了,似乎是有道理……

這就是王巨最迷惑人的地方。

王巨繼續說道:“理清楚這層關係,我再來說幾件事。第一件事,去年我還沒有去陝西之前,西北已經爆發了數場戰役,相信兩個使者也知道了。但是誰發的兵?西夏一邊蠱惑你們契丹,妄圖將你們契丹當成替死鬼拖下水,好收穫漁翁之利,一邊不停地進攻,並且聯合了吐蕃阿里骨,共同入侵我朝邊陲。我朝是君,他們是臣,以臣伐君對不對?”

得講一個理兒,實際就是樑乙逋不用兵定西城,宋軍也會於鳴沙城動手,但關健是西夏人先動的手,理兒就佔在宋朝這邊了。

耶律拱辰與韓懿無語。

“其次,我去了西北,只對吐蕃用了兵,難道我朝討伐吐蕃,你們遼國也要管嗎?這管得未免太寬了吧。”

耶律拱辰與韓懿再次無語。

王巨又說道:“當年你們契丹聖宗陛下與蕭太后主要國家,韓德讓主持政務,耶律休哥與耶律斜軫主持軍務,可以說那是你們契丹最強大的時候,因此我朝太宗兩次北伐失敗。但實際以後邊境戰事,是各有勝負的,你們契丹雖佔了一些優勢,可優勢並不明顯。”

“那是你們契丹最強大的時候,我不是說現在你們契丹就不強大了,但現在我朝三軍並不比太宗時弱,儘管因爲指揮無方,伐夏失敗,永樂城再度失敗,但是這幾年的戰鬥結果,相信你們也聽說了。”

“如今我朝已幾乎佔據了整個橫山,至少立於不敗之地,只要有部分軍隊駐守,即可保障西北安全。此時,貴國如果鐵心與我朝交惡,我大膽說一句,勝負未必也!我朝不僅有我,有章質夫,還有許多將士在這些年不斷的戰鬥中,已經磨礪出來!”

“澶淵之盟,我朝每年給貴國三十萬歲幣,慶曆宋夏開戰,那時我朝承平時久,三軍不知戰鬥,因此敗多勝少,貴國出兵恫嚇,仁宗爲了和平,與貴國先帝再度搭成協議,改成了五十萬,並且歲賜改成了恥辱的歲納,熙寧大旱,貴國再度恫嚇勒索,迫使我朝割讓了七百里疆域。爲了兩國和平,我朝忍了。然而不能慾壑難填,那樣,兩國一旦戰火再起,生靈塗炭。但相信以我朝的財力力拼下去,貴國會有何下場?”

“敬人者人敬之,侮人者人侮者!我們大宋希望國與國和平,但是別人不給我們和平,不管是誰,也不會畏懼也!”

其實這幾段話的重點只有兩條,橫山拿下了,我朝大軍能騰出手了,你們遼國休想再威脅了。

一旦打起來,未知勝負,但這五十萬歲納肯定沒有了。

耶律拱辰復問:“聽聞王公說三年必復西夏。”

“耶律使者,我現在對誰用兵?”

“吐蕃。”

“西夏伐過多次吐蕃,結果如何?想拿下吐蕃得用多長時間?”

“如今吐蕃是阿里骨主政,大如昔也。”

沒騙了?不過王巨還是從容答道:“吐蕃大不如昔,也要耽擱到年底吧。”

耶律拱辰不得不點頭,即便大不如昔,也沒有誰真的忽視吐蕃人的戰鬥力。還有那邊的天氣似乎與遼東一樣,真正適合宋朝的用兵時間只不過七八個月,能拿下吐蕃就算好的了。

“這樣說,明年我就可以平滅西夏?西夏人多強悍,相信貴國也清楚吧。”

“西夏梁氏主政,同樣大不如昔。”

“貴國先帝征討西夏時,爲何他要去征討?”

還不是貪圖了你們宋朝五十萬!耶律拱辰翻了一下白眼。

“你想的可能是錯誤的,當時貴國先帝征討西夏,乃是西夏與我朝作戰了數年時間,百姓疾苦無比,甚至許多百姓挖老鼠,或用觀音土解飢,由是你們先帝以爲西夏垂手可得,結果如何?”

也就是真相是遼興宗當年看到西夏因爲宋夏久戰,民不聊生,以爲能撿倒便宜,這纔出兵的,結果差一點連命都丟在了南河套上。

“如果西夏人真的大不如昔,如何敢屢屢挑釁我朝?或者這樣說,我一年滅一國,兩年滅兩國。我朝軍隊有如此強悍的戰鬥力,你們契丹還敢來挑釁恫嚇?”

“不過西夏既然求到你們契丹,我朝也不能不給一個面子,戰俘是休想釋放了,他們在永樂城連我朝的民夫也殺,坑殺了兩十多萬人,幾年時光過去,我朝還撿出來十幾萬屍骸!但我朝可以給你們契丹帶一個重要的人物,向西夏人交差。”

說著他一拍手,外面近衛將仁多保忠帶了上來。

“他是誰?”韓懿問。

“他是仁多零丁的兒子仁多保忠,再代一句話給他們,滅西夏未必,但我朝必然會在邊境進行一些報復活動,就象當年你們契丹兵敗河曲那樣,隨後連連出兵,這乃是上國的臉面,不可丟也!”

“如果貴國真以爲我朝用兵兩國,此機可趁,我可以立即派使安撫阿里骨,相信阿里骨是巴不得的,然後以橫山爲防禦,大軍將會集結於河東河北,來看看這個寰宇究竟是誰家天下!”(未完待續。)

第624章 縮影第四二三章 畫花第508章 逆轉 中第一一二章 省錢第801章 後手第三三六章 安靜第754章 養豬第四五一章 聖斷第四四四章 二王 上第二五三章 更上一層樓第三四七章 徐徐徐第二〇〇章 動手第一八九章 不能言第九十二章 第一躍 二第十七章 有點少第六十章 拒第二一九章 賀蘭硯第六十三章 親戚第591章 良臣第586章 值得第二五七章 吾願往第三八七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四一〇章 分道揚鑣第二十五章 寶藏 下第一二一章 省試第734章 愛國人士 下第一一〇章 怎麼刺的第一四〇章 明妃曲第四三〇章 大鬧宣德門第660章 漁翁第830章 反轉第618章 大錢第516章 死亡樂章 5第三五八章 不可傳第七十九章 人選第646章 長城 下第855章 囚籠 下第505章 飛天 上第536章 會戰 1第835章 同意第三五二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 上第806章 三國第二八三章 應戰 上第四〇三章 私軍 上第477章 鼓聲 續上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四三四章 羞侮第749章 六個禮物 下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八十四章 鬧大吧 三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三七三章 增兵第三八一章 五分心第三六三章 霸道第三第十二章 殿下 上第一五〇章 葬花第二六二章 斬龍 上第794章 讓 上第512章 死亡樂章 1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750章 張睦 下第838章 願望第十九章 天翻地覆第六十九章 泄密者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四三三章 默契第三六七章 變化第一三二章 章 家之傑第769章 反轉 下第一〇六章 捉他第856章 割土 上第769章 反轉 下第二二四章 心驚肉跳第二一三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三〇四章 獻舞 上第一二七章 好高第473章 迷宮 下第837章 三明第490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 上第822章 是他第820章 屍車第二二九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 下第815章 溫馨第640章 前世第一九七章 大捷第464章 四樣物事 上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 下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一六〇章 錢哪 下第一二一章 省試第790章 五天第二五四章 早晨的故事第三三〇章 餿主意第三十五章 關學第三十五章 關學第八十章 磨練第518章 死亡樂章 7第816章 驚喜第540章 春雷第二六二章 斬龍 上
第624章 縮影第四二三章 畫花第508章 逆轉 中第一一二章 省錢第801章 後手第三三六章 安靜第754章 養豬第四五一章 聖斷第四四四章 二王 上第二五三章 更上一層樓第三四七章 徐徐徐第二〇〇章 動手第一八九章 不能言第九十二章 第一躍 二第十七章 有點少第六十章 拒第二一九章 賀蘭硯第六十三章 親戚第591章 良臣第586章 值得第二五七章 吾願往第三八七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四一〇章 分道揚鑣第二十五章 寶藏 下第一二一章 省試第734章 愛國人士 下第一一〇章 怎麼刺的第一四〇章 明妃曲第四三〇章 大鬧宣德門第660章 漁翁第830章 反轉第618章 大錢第516章 死亡樂章 5第三五八章 不可傳第七十九章 人選第646章 長城 下第855章 囚籠 下第505章 飛天 上第536章 會戰 1第835章 同意第三五二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 上第806章 三國第二八三章 應戰 上第四〇三章 私軍 上第477章 鼓聲 續上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四三四章 羞侮第749章 六個禮物 下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八十四章 鬧大吧 三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三七三章 增兵第三八一章 五分心第三六三章 霸道第三第十二章 殿下 上第一五〇章 葬花第二六二章 斬龍 上第794章 讓 上第512章 死亡樂章 1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750章 張睦 下第838章 願望第十九章 天翻地覆第六十九章 泄密者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四三三章 默契第三六七章 變化第一三二章 章 家之傑第769章 反轉 下第一〇六章 捉他第856章 割土 上第769章 反轉 下第二二四章 心驚肉跳第二一三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三〇四章 獻舞 上第一二七章 好高第473章 迷宮 下第837章 三明第490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 上第822章 是他第820章 屍車第二二九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 下第815章 溫馨第640章 前世第一九七章 大捷第464章 四樣物事 上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 下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一六〇章 錢哪 下第一二一章 省試第790章 五天第二五四章 早晨的故事第三三〇章 餿主意第三十五章 關學第三十五章 關學第八十章 磨練第518章 死亡樂章 7第816章 驚喜第540章 春雷第二六二章 斬龍 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旗| 康定县| 九龙坡区| 辉南县| 嵊泗县| 株洲县| 永靖县| 名山县| 蕲春县| 公安县| 怀集县| 庆安县| 共和县| 黑水县| 昭苏县| 固始县| 板桥市| 普定县| 饶河县| 东莞市| 鸡泽县| 盘锦市| 枝江市| 马关县| 黑水县| 富阳市| 逊克县| 巴彦淖尔市| 江华| 哈巴河县| 马龙县| 葵青区| 射洪县| 西峡县| 长宁县| 六盘水市| 株洲县| 叶城县| 宣化县| 裕民县|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