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節 發展

“今天咱們一醉方休,來,喝!”

“喝……”

“好,痛快。再來……”

正屋大堂中,八條大漢正圍坐一席,杯酒交錯間酒令聲未曾斷過。這吃喝不停的幾人正是王石、樑明五人,外加李狗兒、賴老四和個新人——柳風。

前七個大家都知道,剩下這個柳風卻是有些來歷,他是東汛水師的外委把總,雖然只是一個正九品的芝麻小官,但作爲成山頭東汛水師的四員將官之一也是相當有實權的。

這個東汛水師是在雍正九年設置的,歸屬於駐屬膠州頭營子的前營水師,駐紮在榮成養魚池,千總、把總各一人,外委千總、把總各一人,趕繒船四艘,雙篷艍船四艘,共配戰守兵四百人,南境巡哨至馬頭嘴,與南汛會旗,北境巡哨至成山頭,與北汛會旗。

雖然如今的東汛水師空缺嚴重,但柳風手下還是有三四十號兵丁,配有趕繒船、雙篷艍船各一艘。巡查海岸顯得兵力薄弱,可是販運私鹽,倒運霜糖還是綽綽有餘的。至於雙方是怎樣聯繫上的,這就要說一說樑明他們如今的聲勢了。

從第一次獨自販鹽算起,如今已過去四個多月了,如今搶佔了威山鎮他們已經是榮成鹽販行當中公認的第八股了。

雖然是地盤最小的一股鹽梟,可收益卻是最高的,因爲他們不僅僅在做末鹽的生意,還有霜糖。

從崖頭鎮回去後,樑明馬上開始了準備。砂糖,也就是如今的紅糖,它是由甘蔗汁經初加工而製作的初級蔗糖。要變成白糖經過脫色就可,事實上早在盛唐是就已經有了土法制作的白糖。到了明末,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一書中也記有四五種脫色的方法,但由於社會的動盪和條件的限制白糖的產量並未出現突破性的進展,現在的市面上砂糖、黃糖依舊佔據著絕對的產量優勢。白糖的價格也因此遠高於砂糖等。

脫色,對於一個現代教育體系培育出的人來說是一件很輕鬆的事。先將砂糖融入水中,用細沙濾除雜物後倒入石灰澄清,出來後的糖水經過簡易活性炭的吸附後,便可以得到霜糖了,而且是很白淨的霜糖。石灰在這個時候的農村,特別是潮溼的海邊是很常見的,而活性炭就更好辦了,把木炭用水蒸氣處理一下就是了。總得來說,程序還是很簡單的。而效果也很不錯,霜糖的質量還可以,雖然比不上現代社會的白糖,但要比在崖頭看到的霜糖白上一些。稱一下重量,在十四兩上下,也就是說八斤砂糖出七斤霜糖,這買賣當然可以做。

但有一個難題需要解決,貨店是不可能十幾二十斤的收購霜糖的,而自家人出去販賣又有些不現實,這個問題困擾了他們將近一個月。最終解決這個問題的人是李狗兒,這人確實有些小聰明,知道要命的把柄握在樑明手中,雙方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所以很配合樑明他們的買賣。並且給他引進了一個人,他的表哥——登州水師外委把總柳風。

有了柳風的摻入,樑明他們就好辦多了,他手下的三十四個兵丁打仗不成可對付不要命的鹽梟更是扯淡,但這就是一個“勢”,一個可以依爲泰山的靠山。

樑明做了一會仗勢欺人的“看門狗”,打著東汛水師的招牌堂而皇之的從陳虎文、黃黨(鬼臉疤)手中撬走了威山鎮,從而一躍成爲榮成鹽道的老八。

威山鎮在龍鬚島的東段,北起蒼家島,東至成山莊所在的成山頭,南面到蒲家泊,靠海的小村莊有十七個,用了樑明的法子後每月能產末鹽三百多擔,這也就是二百五六十兩銀子。

每月一百五十兩銀子這是柳風的份子,必經他手下也養著三四十號弟兄,還要向上面打點一二。再有五十兩是賴老四的,柳風他們再膽大也不可能開著戰船到崖頭鎮去,所以這段路就有賴老四包辦了。而李狗兒他們每月也有個五十兩的分紅,一些消息還要靠他們打探。除幹打淨販鹽這一行,他們一個月只能落下六七十兩銀子。

可霜糖的利潤就全是他們的了,每月販鹽後都要在崖頭買上四五十擔砂糖,這些足夠成山莊二十來戶人家一月忙碌的了。

自從同柳風搭上頭後,成山莊就不在煮鹽了,他們改煮糖了。樑明明碼標價,每出霜糖十斤,工錢一錢銀子。這個價錢是很高的,雖然用具簡陋、技術落後,可每月出兩擔霜糖還是可以的。如此每月就是二兩銀子,這個收入在大清朝還是很不錯的,遠比早前煮鹽來的強。

成山莊一個月霜糖的產出在四十擔以上,因爲有了柳風的兩條戰船的幫忙,樑明既是爲了利益也是爲了保險,每次都是運到青州府或是萊州府販賣。這兩州遠比登州富裕,霜糖價錢也上漲了不少。四十擔霜糖就是五千斤,一錢銀子一斤,就是五百兩紋銀,除去工錢和本錢,他們也有對半的利潤。

每月三百兩銀子的收入,這是王石他們根本不敢想象的,其結果就是樑明正式成爲這個小團體的帶頭大哥。雖然名義上王石是大哥,但他們都聽樑明的,就是柳風、賴老四對他也是心服口服。而李狗兒則早在兩個月前的一個晚上,正式成爲了他的人,是小弟——可不要想歪了。

能在不違背道義的情況下,帶給大家豐厚利益的人向來是最受人歡迎的,就像現在的樑明。

無論是在21世紀,還是在如今的大清朝,現實就是如此。

三十七章 無奈之舉血戰辣子口第30章 京師(一)一百零四章 劫殺一百四十二章 鄂木斯克上第12章 席捲魯東九章 阻敵九十二章 民心二十一章 槍炮第18節 定居大秋島一百四十四章 名將的悲哀四十一章 大局十二章 起端四十五章 決戰津南中一百一十八章 京觀五十三章 圓明園四十四章 決戰津南上一百一十一章 日韓開胃小菜二十二章 屬國八十六章 冷酷的春天九十九章 一統中原中十五章 徵兵三十七章 鏖戰馬六甲五第37章 起航十章 第一步一百四十四章 名將的悲哀五章 學二十二章 乾隆皇帝九十一章 鏖戰二六十四章 涿鹿一六十章 暹羅生事六十一章 風雨欲來五十七章 驅滿二十八章 無題二章 東方颶風二六十九章 冀西北決戰三一百二十三章 電報三章 安民二十三章 英國特使三十六章 突圍一百二十三章 電報一章 南洋一百章 一統中原下一章 軍報十四章 生活二七十二章 異寶顯霧靈第25章 戰後十八章 無題第9章 戰略佈置十一章 情報第1章 東方颶風(一)七十八章 絕地逃亡十二章 起端五十二章 京師暗雨二二十九章 一代戰神三十一章 前序十八章 無題二十四章 船頭四十七章 決戰津南續一百二十章 收北海二第20章 解放軍的沒良心炮四十一章 大沽登陸一百二十七章 狹路相逢二十九章 一代戰神一百四十九章 戰略第28章 火器九章 阻敵一百四十二章 鄂木斯克上二十六章 美國來使一百五十一章 燒錢的海戰一章 軍情局一百零一章 一統中原續七十三章 祥瑞動乾隆三章 荷蘭一百四十一章 伏爾加河畔的蒙古人下二十三章 英國特使第10章 起義三十七章 無奈之舉血戰辣子口一百一十九章 收北海一二章 東方颶風二二章 廣州一百章 一統中原下一百一十三章 外交赤裸的利益一百零六章 清廷失德二十五章 土著很懶散一百三十六章 備戰西北一百四十章 伏爾加河畔的蒙古人上五章 學第23節 飛渡三載(上)一章 南洋第28章 火器第19章 攻掖縣二十章 殲敵一第28章 火器六十二章 硝煙起三十八章 前奏杭州灣登陸七章 生活一百零九章 父與子二十四章 生活二六章 攻佔拉瓦格一十八章 處置
三十七章 無奈之舉血戰辣子口第30章 京師(一)一百零四章 劫殺一百四十二章 鄂木斯克上第12章 席捲魯東九章 阻敵九十二章 民心二十一章 槍炮第18節 定居大秋島一百四十四章 名將的悲哀四十一章 大局十二章 起端四十五章 決戰津南中一百一十八章 京觀五十三章 圓明園四十四章 決戰津南上一百一十一章 日韓開胃小菜二十二章 屬國八十六章 冷酷的春天九十九章 一統中原中十五章 徵兵三十七章 鏖戰馬六甲五第37章 起航十章 第一步一百四十四章 名將的悲哀五章 學二十二章 乾隆皇帝九十一章 鏖戰二六十四章 涿鹿一六十章 暹羅生事六十一章 風雨欲來五十七章 驅滿二十八章 無題二章 東方颶風二六十九章 冀西北決戰三一百二十三章 電報三章 安民二十三章 英國特使三十六章 突圍一百二十三章 電報一章 南洋一百章 一統中原下一章 軍報十四章 生活二七十二章 異寶顯霧靈第25章 戰後十八章 無題第9章 戰略佈置十一章 情報第1章 東方颶風(一)七十八章 絕地逃亡十二章 起端五十二章 京師暗雨二二十九章 一代戰神三十一章 前序十八章 無題二十四章 船頭四十七章 決戰津南續一百二十章 收北海二第20章 解放軍的沒良心炮四十一章 大沽登陸一百二十七章 狹路相逢二十九章 一代戰神一百四十九章 戰略第28章 火器九章 阻敵一百四十二章 鄂木斯克上二十六章 美國來使一百五十一章 燒錢的海戰一章 軍情局一百零一章 一統中原續七十三章 祥瑞動乾隆三章 荷蘭一百四十一章 伏爾加河畔的蒙古人下二十三章 英國特使第10章 起義三十七章 無奈之舉血戰辣子口一百一十九章 收北海一二章 東方颶風二二章 廣州一百章 一統中原下一百一十三章 外交赤裸的利益一百零六章 清廷失德二十五章 土著很懶散一百三十六章 備戰西北一百四十章 伏爾加河畔的蒙古人上五章 學第23節 飛渡三載(上)一章 南洋第28章 火器第19章 攻掖縣二十章 殲敵一第28章 火器六十二章 硝煙起三十八章 前奏杭州灣登陸七章 生活一百零九章 父與子二十四章 生活二六章 攻佔拉瓦格一十八章 處置
主站蜘蛛池模板: 胶南市| 光泽县| 康乐县| 安仁县| 调兵山市| 息烽县| 林芝县| 伽师县| 特克斯县| 昌图县| 衡水市| 平乡县| 嘉黎县| 阳春市| 从化市| 永年县| 霍山县| 锡林浩特市| 醴陵市| 兴业县| 陆丰市| 广南县| 馆陶县| 乐平市| 施秉县| 礼泉县| 丹巴县| 普兰县| 青海省| 松滋市| 临清市| 康定县| 晋中市| 沈阳市| 页游| 亚东县| 塔河县| 建昌县| 定襄县| 德庆县| 凤翔县|